一個村醫 一所衛生室


一個村醫 一所衛生室

這是一份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簡歷,楊曉虹,中共黨員,洛特衛生室村醫,由於實在騰不出時間來寫一份“出彩”的簡歷,楊曉虹抽出一張紙匆匆寫下了這張極簡質樸的“簡歷”。

一個村醫 一所衛生室

楊曉虹每天上下班全靠它,“現在我們巴來衛生室也建好了,本來準備3月份回巴來衛生室的,現在這情況,作為一名黨員,我只能是疫情不退,我不退。”她的家在20公里外的巴來下寨村小組,她還有另一個身份——巴來村委會巴來下寨村小組黨支部書記,每天除了下雨,她都要騎著這輛摩托車往返兩地,如今,為了抗擊疫情,她已經十多天沒有回家了。

一個村醫 一所衛生室

“我們基諾衛生院院長、副院長給我們村醫召開了緊急會議,宣讀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實施方案》,並進行防控知識培訓後,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又重了,當時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的身份如何,待遇如何……只想到作為一名鄉村醫生,給人看病是本分,作為一名黨員,這個時期更有責任,我會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她這麼說著,她也是這麼做著。

一個村醫 一所衛生室

楊曉虹每天的工作是忙碌的,“這次的疫情其實我也害怕,但內心的使命告訴自己不能當逃兵。自從疫情發生到現在,我們基諾山鄉的每個鄉村醫生都守好自己的'門',盡好自己的責,為農村群眾疫情防控和健康保障奉獻自己的力量。”她邊配藥水邊說著。

一個村醫 一所衛生室

一個村醫 一所衛生室

10:57 早上煮的麵條還沒來得及吃

在洛特村衛生室,穿白大褂的只有她一個,在這裡,她是醫生、是護士、是配藥師、是掛號員及收費員,一個人多重身份,在多個房間不停地穿梭著。“醫生,針水沒有了。”“醫生,我胃不舒服。”“醫生,我肚子疼。”“醫生……”“醫生……”她有條不紊,回答著每一位患者的詢問,手上的活卻一刻不停。驚歎她這麼多病人要看,一個人忙得過來嗎?“忙不過來也要忙,反正就是一個一個看唄,今天人還算少的,平時病床都是睡滿的。”她的回答是這麼樸素。

(供稿:春曉)


一個村醫 一所衛生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