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全文首發於公眾號:福桃九分飽(futaojiufenbao),關注福桃,帶你吃得更香。

果然,無聊出奇跡。

昨晚,飽妹的滿朋友圈,都在立掃帚

在這段只要在家躺著就能為社會做貢獻的日子裡,網友們使出渾身解數,詮釋了什麼叫“高手自在民間”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飽妹也不能倖免地嘗試了一下,事實證明真的可以!一次成功的瞬間,飽妹由內而外擁有了一種成就感,甚至想要尖叫兩聲。

人一旦無聊,就容易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並且真的能從中獲得成就感。

結果掃帚的新鮮勁兒還沒過,“立雞蛋”又上了熱搜。還有立眉筆、立化妝刷、立褲子的……好吧,這屆網友的想象力突破天際,飽妹佩服。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但,你們還記得當年大明湖畔的涼皮嗎?!

涼皮作為小吃名角,從前陣子開始就風靡全網。

涼皮一直是飽妹在夏天續命的食物,但怎麼也沒有想過,涼皮會在這麼寒冷的時節稱霸大家的餐桌。北京的雪還沒有化完,大家都洗手做涼皮了。

網友們統統開啟了中華小當家模式,一鼓作氣對廚房下手。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涼皮風掀起,留守在家的各位也都找到了下廚的樂趣。“好像不動手做個涼皮,都不能證明自己廚藝的存在感”,加入涼皮製作大軍的小夥伴如是說。

無論是抖音還是微博,B站還是朋友圈,全有涼皮的身影,先來欣賞一下大家的花式炫技:

是個柔軟可愛的優秀麵糰了!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 抖音:深夜小魚乾兒

說實話,揭涼皮的過程極度舒適,飽妹也就反覆看了一百遍吧~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 抖音:廚小木美食

很多人挑戰多次,就為了得到一塊完美的麵筋。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 抖音:造食日記

還有為了美味,自制完美辣椒油的。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 抖音:西安冠香興餐飲

奈斯~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 微博:豆果美食

既然有優秀佳作,就有做十次失敗十次的,做涼皮這項活動,居然很好地讓大家越挫越勇了。

涼皮是一樣的涼皮,失敗卻各有各的失敗,理由千奇百怪。

大概是澄清時間過長,結果涼皮並不能成皮……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 抖音:stonebaby

大概調漿過於濃稠,鋪的時候也不太均勻,結果有些地方還沒熟,有些地方已經裂了……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 抖音:愛生活愛泡泡

(⊙o⊙)…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 抖音:薄荷

而且揉麵千萬不要偷懶,一定要揉到三光面團,醒面也有講究,時間要足夠,只有做好第一步,後面才不會一步錯,步步錯。

總之是熟能生巧,多做幾次總能越來也好,如果累了,不妨歇歇再做,反正還有時間。

當然如果家裡恰好有廚師機,那也許就能一次成功,登上朋友圈的涼皮巔峰。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 抖音:高sasa

飽妹思考了一下,為什麼大家現在都急著做涼皮?

好吃。涼皮是深得人心的美味小吃,在這個不方便出門的日子裡,更是變得格外誘人。店鋪關門,想買買不到,只能自己做。

殺時間。做涼皮是很費時間的,動輒五六個小時,說不定就是一整天,如今,多的就是時間,自制美味涼皮,不但充實餐桌滿足口舌,還解決了在家無聊的問題。

點技能。學會做涼皮,相當於點亮了一個技能,就和打怪升級一個道理,做涼皮要兼備細心、耐心和認真,通過做涼皮,很多人的廚藝都突飛猛進,還順便鍛鍊了身體,還一不小心成了朋友圈的“美食達人”。

簡直一舉三得。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 美味小舍

欣賞完大家的涼皮,以後再有人跟我說“不是我不會做,只是不想做”,我也信了。

怕不是疫情過後,涼皮店就要集體倒閉了。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雖說可以跟著視頻做涼皮,但其實很多人對於涼皮還是一知半解。怎麼有的視頻教做涼皮,有的視頻教做米皮呢?到底要不要放麻醬?放蒜汁還是蒜末?

看了諸多視頻,還是有些懵圈。那不如聽飽妹來講講涼皮吧~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陝西是涼皮公認的故鄉。

從為秦始皇進貢的大米皮子到劉邦讚不絕口的蒸餅,亦或是“御京粉”和“冷淘面”,雖然起源故事口徑不一也真假難辨,但是故事的發生地自始至終都沒有離開陝西這片土地。不同於大多數食物在起源地上的爭奪戰,涼皮源於陝西這件事,全國人民都表示沒意見。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在陝西,涼皮從來沒有隻能夏天吃的規矩,甚至冬天比夏天銷量更好。作為我國供暖區最南端的城市,涼皮無疑是解熱的最好食物。

實在吃不了涼的也不怕,來上一碗“熱涼皮”也是可以的。當作為一個四季食物,涼皮在陝西的發展就註定精彩了,當然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陝西涼皮流派。

如果以原料來區分,陝西涼皮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麵皮,一種是米皮。

| 麵皮 |

麵皮是將麵粉和好的麵糰用水不斷的揉抓,使之變成澱粉漿和麵團,麵糰可以蒸成麵筋,澱粉漿放在特製的鐵籠上蒸就可以做成麵皮。

如果怕麻煩也有懶人最愛的免水洗方法,只需將麵粉和澱粉混合攪拌,製成麵漿再蒸制。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另外還有一種擀麵皮,是把經過發酵的半熟麵糰擀成薄片然後再蒸,蒸熟後再切好,口感相對更筋道彈牙。

| 米皮 |

米皮的原料一般為秈米,經過泡米、磨漿、蒸制若干道工序做成皮。口感軟硬程度一般由米漿的粘稠程度決定。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如果按地域來區分,關中西部以寶雞為代表的西府地區,是麵皮愛好者的聚集地。秦嶺以南的漢中地區盛產米皮,做法一般是熱米皮。

除此之外,西安還有添加麻醬的吃法。各方涼皮鬥智鬥勇後,最終形成了陝西涼皮界“四大名門望族”:秦鎮米皮、漢中熱麵皮、西安麻醬涼皮、岐山擀麵皮。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當你好不容易擁有了一款還不錯的涼皮,怎麼吃得正宗些,才能真的感受涼皮的美味呢?

在陝西,“涼皮”這個詞是一個泛稱,並非特指。但只要陝西人提到涼皮,大多還是指——秦鎮米皮。 “乾縣的鍋盔岐山的面,秦鎮的皮子繞長安。”這一當地諺語也足以說明秦鎮米皮在陝西的地位。那麼,一碗標準的秦鎮米皮是什麼樣子的呢?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 涼 皮 本 人 -

作為涼皮的主要構成,從選米開始,秦鎮人已經有了自己的鄙視鏈。大米要選秦嶺北麓的單季稻,以戶縣太平河流域的為上乘,尤以戶縣草堂鎮上草、下草兩村產的大米為最好。

原料有了,處理方式也不能怠慢,泡米滿三個小時才能達到最好的狀態。蒸出來的涼皮也有講究,筋、薄、細、穰缺一不可。

厚度不足一毫米,寬度五六毫米的細條是最佳,筋指勁道、有嚼頭,穰則是說柔軟。最後蒸出來的米皮一定要用約一米長的大鍘刀來切,機器切的再標準也不會得到陝西人的青睞。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 調 料 -

“鹹鹽淡醋辣子多”是對秦鎮米皮在味道上的最好概括。這裡的淡醋可不是一般的超市醋,陝西人的獨門五香料醋需要先將醋燒開,放入八角、花椒、桂皮等十多種調料燒開,晾涼了方才可用。

相對於醋,辣子才是陝西涼皮的靈魂。辣子就是指辣油,一碗米皮好不好除了在皮子的口感上,也在一口辣油上。裝碗時拎起一把米皮往辣子裡一沾,是除了刀切之外另一個靈魂瞬間。所以,秦鎮米皮也有了另外一個名字——紅油米皮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對於每家米皮店來說,鹽醋蒜汁的比例和和辣椒油配方是最高機密。不過,選料的講究還是有跡可循的。

辣椒選自秦椒,風乾後剪去辣椒把、鐵鍋裡焙乾、石碾子上碾成末、細羅子羅成面。

最後,將上等菜油在鐵鍋裡燒至六七成熱,痛快的倒進混合著各種獨家配料的辣椒麵,靜靜放置一夜,這辣椒油才算成了。在最愛的涼皮面前,豪爽的陝西人都忍不住細緻起來。

- 配 菜 -

相比麵皮、調料的講究,米皮的配菜則略顯寒酸,通常只有黃豆芽、芹菜可選。在堆放順序上更是不按套路出牌,一碗標準的秦鎮米皮,配菜竟然處在最底層!完全是一種“倒扣”的既視感。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 尋找老西安

最後在食用搭配上,除了陝西人著名的三秦套餐:涼皮、肉夾饃、冰峰外,稀飯也是陝西人的涼皮搭子。千萬不要指望稀飯有多少種變化,它不是魚片粥、不是南瓜粥、更不是皮蛋瘦肉粥,只有紅豆稀飯才配得上陝西人心裡那份涼皮。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 舊食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如果你以為以上就是涼皮家族的全部了,那就低估了涼皮家族開疆拓土的能力了。在陝西本地乃至全國各地,還有這樣一些你可能根本想不到的涼皮兄弟。

- 呱 呱 -

第一次看到這個自帶萌系的名字時,飽妹完全???臉,細問之後才知道呱呱其實是厚版的擀麵皮,口感更加勁道。據說在甘肅天水,呱呱是綠豆涼粉的別稱。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另外呱呱的吃法也比較獨特,先將呱呱撕成小片,再配上各種調味料食用,店裡通常會有 “擀麵皮+呱呱”的組合,一次嚐到兩種口感的擀麵皮也是不錯的選擇。

- 蘭 州 釀 皮 子 -

釀皮子其實比較偏向陝西的麵皮,蘭州人將其稱為“rang”皮子。不過相比以白麵為原料的陝西涼皮,它的種類更為豐富。從綠豆麵、高粱面到麥面,任君選擇。另外蘭州釀皮分為水洗釀皮和高擔釀皮。高擔釀皮就是指不經過水洗,沒有面筋的“懶人涼皮”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 裹 涼 皮 -

相比蘭州人的“小打小鬧”,河南濮陽人民則真正的開動腦筋,在涼皮創意上下足了功夫。與大多數地方涼拌而食的涼皮不同,濮陽的涼皮是裹著吃的,所有配料捲到一張涼皮裡,不知是否借鑑了鄰居山東人民的卷煎餅大法。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 mt.sohu.com

- 東 北 釀 皮 -

東三省人民是涼皮的又一“腦殘粉”,除了涼皮本身還發明瞭牛筋面、擔擔麵任意組合的吃法,一時間涼皮也入鄉隨俗化身大分量。

今天你做涼皮了嗎?

在組合上可以只選一種,或者三摻、二摻,注意一定要用東北話發音(chai兒)。舀一大勺濃稠的麻醬,再倒入冬暖夏涼裝進暖瓶裡的秘製湯料,陝西的涼皮瞬間有了東北特色。

當然,做涼皮這項技能過於單一,不能滿足當代網友,於是電飯煲蛋糕、油炸貓耳朵、炸油條、正宗安徽板面也成了大家忙於挑戰的食物,這一個成就點完了,下一個還會遠嗎?等到疫情結束,大概人人都是獨當一面的大廚。

暫別外賣生活,自己動手做美食,倒也稱得上是這場“疫病”裡,不可多得的溫暖和樂趣了。

不能適應突如其來的蝸居生活,太過焦慮不能平復心情,不如去試試做點喜歡的食物吧,相信我們很快就能贏得這場戰鬥的。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大眾點評、抖音、sohu


微博:『@是飽妹吖 』有更多吃喝日常~

微信:『福桃九分飽(id:futaojiufenbao)』有一手美食推薦。

福桃九分飽,專注於最接地氣的美食報道,探索一切帶勁的美食,對雞鴨魚牛羊、零食點心酒糖茶有較深入的研究,還時不時對社會熱點進行爆炒亂燉式解答。

聽說,關注福桃九分飽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