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开医疗废物转运车的司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疫情面前,众志成城。有这样一群转运医疗废物的司机,他们为筑牢疫情防控最后一道防线勇敢请“战”,不辞辛苦、甘冒风险。天未亮便出发,过了凌晨才回,每日奔波两百公里以上。他们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车子就是家,公司就是家,守护好了小家也就是在守护大家。

今天我们分享的是江苏省南京市汇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沈有东和他的团队的故事。

天还没亮,随着发动机点火声音,十几辆封闭货车陆续驶离南京汇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厂区大门,他们就是医疗废物转运车的驾驶员。

疫情肆虐,不断攀升的病例数字背后,医疗废物的数量也在每日剧增,守好防疫最后一道战线,就是及时安全地处理好医疗废物。作为南京汇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一名驾驶员,沈有东和车队队友们每天早上6点准时从厂区出发,前往南京城各个医疗服务中心,转运当天的医疗废物……

国家有难 匹夫有责

1月22日,在公司召开的防疫动员大会上,沈有东才清楚地明白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什么。

“其实正常人都会有点害怕吧,毕竟我们的工作会和医疗废物有接触。”当知道医疗废物不及时处理产生的危害后,沈有东脑海里只闪过一句话,“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预防医疗废物二次污染,要有专业的设备,还要有专业的意识,我们就是专业的,我们不上谁来上?虽然只是开医疗废物转运车的司机,但是这个车子不是所有人都能开,也不是谁都敢开的。”沈有东信誓旦旦地说。

动员大会结束后,沈有东迅速召集车队里所有驾驶员,坐在十平米的小会议室里,大家伙沉默着不说话。“我知道大家有点心慌,说实话,我也没经历过这种疫情,但是我想明白了一个问题,这些医疗废物总要有人收,我们现在退出,厂里还需要时间招人,时间空窗期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我们生活在南京,我们爱这座城市,我们也爱我们的家人,保护这座城市就是保护我们的家人……”

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语,逐渐敲开了其他驾驶员的心。“沈队长,我不会退出的,你放心,和那些一线的医生护士相比,我们都不算什么。”驾驶员老李抢着说道。

“是啊,我本来打算辞职去另谋生活的,现在我也不辞职了,这一仗我必须参加。”驾驶员张金贵说。

“沈队,只要做好安全防护,我们都不怕的……”

看到大伙儿你一句我一句地要求请“战”,沈有东脸上才逐渐露出笑容。

安抚完同事们,沈有东从会议室出来,脸上又新增了愁容,他知道,这只是战“疫”的第一关。他转身走进公司王志卫总经理办公室,对他说,“全市医疗机构有2000多家,我们还负责美容医院、宠物诊所等医疗废物收集。现在由于疫情,新增了许多隔离点,这就给我们收集工作增加了难度,优化路线很是关键。”

“关于新冠病毒的医疗废物必须专车转运,还需要咨询环保部门给予我们技术指导……”“万一后期疫情爆发,我们运转点会密集增多,车辆如何保障也是第一要素……”你一句我一句,两人商量出车辆调度的应急预案,决定调集7台车,排好班次,定好什么时候什么车子跑什么线路,全力保障疫情医疗废物的运输。

披星戴月 使命必达

“叮叮叮、叮叮叮……”关掉凌晨五点的闹钟,沈有东迅速从温暖的被窝爬起,穿好衣服,便驾车前往公司。

在公司吃完早餐,沈有东在消毒区等待大伙儿的到来。驾驶员们陆续到齐后,沈有东帮助每一位驾驶员做好消毒,确保他们穿戴好所有的防护服、护目镜、手套等,“全副武装”后,才让大家走上自己的车。“我们平时都注意自身防护,所以面对疫情,我们知道怎么做,心里有底,不怕!”沈有东非常坚定。


一名开医疗废物转运车的司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沈有东帮助驾驶员做好安全防护

根据公司规定,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的医疗废物必须日产日清。“原本六、七小时就能跑完的工作,由于疫情加剧,现在足足要增加一倍的收集时间。”这就意味着,6点前,17辆车要从厂区出发,否则全市的医疗废物无法当天送回厂区处理。

“我根据不同情况来分配我们的车辆,比如江宁区的辖区范围广,隔离点又很分散,那我就安排两台车去保障;鼓楼区又不一样,医院集中,医疗废物多,但是离我们公司近,那就安排一辆车跑两趟。”沈有东介绍。

在现有条件下,即使已经非常准确、合理地安排好大家的行驶路线,可每辆车每天的行驶里程都要在两百多公里以上,加上不断有新增的隔离点、路线不熟等原因,驾驶员们基本都要在晚上九点半之后才能返回厂区。

一次,将近凌晨一点,沈有东才返回厂区。“在城郊一个隔离点,刚开始他们不配合,不按照规范装医疗废物,这让我们很为难。”沈有东回忆说,按照规定,产废单位需按照要求将医疗废物放置于公司专门提供的周转桶内,盖好桶盖,收运人员到达后,直接将周转桶搬运上车,送达公司统一消毒焚烧,这能有效避免不必要人员直接接触医疗废物,合理控制二次感染的可能。

“只能联系他们上级领导,联系环保部门帮助我们协调,耐心解释,不断协商交涉,最终他们才答应按照规范处理医疗废物,感谢他们理解,不然太耽误我们时间了,一个点耽误一个多小时,要是一天下来几个点都如此,路线我们都来不及跑完。”沈有东感慨道。

按照规定,返回厂区后,车辆和人员都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消毒过程。沈有东介绍,“我们要负责车辆的全部消毒,车厢内消毒后必须封闭30分钟以上,处理完车辆我们驾驶员有专门的消毒区和淋浴区,完成一系列动作后才算完成一天的工作。”

守护小家 守护大家

随着隔离点不断增多,沈有东和队友们变得越加繁忙。“大家伙真的很辛苦,但没有一个人说退出。”沈有东说。

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不能去洗手间,只有面包、牛奶、鸡蛋充饥……自疫情爆发以来,这是沈有东和车队队友们的日常。

“我把情况向领导反映后,领导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保障,每天给我们准备充足的食物,同时厂区食堂调整为二十四小时供应食物,方便晚归的司机能有一口热饭热汤。”沈有东介绍道。

为了让队友们放下思想包袱,加强自身警惕,沈有东还利用下班有时间和队友们谈心,“我只能一遍遍说、一个个说,让他们反馈给各自的家庭,家人的支持理解是最好的源动力。”

其实,沈有东的儿子沈永健也在南京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工作,他是中控室操作组成员之一。父子俩一起投入抗“疫”,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老婆很支持,儿子还鼓励我,我很欣慰。”沈有东笑道。

疫情形势严峻,沈有东和队友们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17辆车穿梭在南京城大街小巷,及时把医疗废物收集,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化,公司新购置的5台保障车也都全部“待命”。


一名开医疗废物转运车的司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沈有东和驾驶员们沟通交流

“领导带头,直接住在厂区里,公司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住宿条件,吃住都有保障,和一线医护人员相比,我们很好了。”沈有东介绍说。

据沈有东介绍,车队司机平均年龄在四十岁左右,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所以保障他们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事。“大家都很不容易,工作时间长又辛苦,但是很荣幸,在这个集体,大家伙拧成一股劲,累并快乐着。”沈有东笑着说。

“车子就是家,公司就是家,守护好了小家也就是在守护大家。”一句最质朴的话语,代表着沈有东和所有驾驶员们最真切的付出。

这个城市不会因为短暂的疫情陷入停滞,还有许许多多“沈有东”在奔波,相信不久后,会迎来新的曙光,感谢他们为城市的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