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民警“熱心武”:17年後,同一要塞再戰“疫”線

17年前,因抗擊“非典”的突出表現,東營區“防非”指揮部頒發給他金燦燦的獎盃。17年後的今天,“冠毒”來勢洶洶,54歲的東營公安分局史口派出所民警武士海再次臨危受命,於光陰深處,踐行如磐初心 。

老民警“熱心武”:17年後,同一要塞再戰“疫”線

光陰流轉,初心如磐。繼“非典”後的第17個年頭,新冠肺炎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東營公安分局史口派出所54歲的老民警、被轄區群眾親切稱呼為“和事佬”“熱心武”的武士海,再次臨危受命,隔著數千個日夜,回到17年前那個連續數月奮戰的卡口,同樣的地方,同樣的奮鬥,不同的不僅是青絲變華髮,更多的是愈加堅定的“戰病毒、克時艱”的決心和信心。

老民警“熱心武”:17年後,同一要塞再戰“疫”線

警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全省公安系統緊急停休的那天,武士海已經早早地上崗待命,“我家就在東營,有啥事我先頂上,讓離家遠的同志返崗路上省去急躁、注意安全……”,從這天起,他就沒有一天停下過腳步,位於東營市西南部、與濱州市交界、距東營中心城30公里左右的郝純路檢查站,是東營市西南大門,在此站點,他每班一站就是12個小時,逐一檢查過往車輛、行人、配合相關部門進行體溫檢測,對車輛進行消毒……而且每次例行工作結束,他都不忘提醒司機行人做好防護,祝其安康。另外,考慮到所裡警力比較緊張,為最大限度擠壓工作時間,武士海和搭檔遇上值110接處警24小時班的時候,會乾脆把備勤點搬到郝純路檢查站——有警出警,無警檢查站執勤。郝純路檢查站是濱州、濟南等外地市進入東營的交通要塞,最多的時候每天的車輛能達到1800多輛,是東營西南大門疫情阻擊戰的主戰場之一。

老民警“熱心武”:17年後,同一要塞再戰“疫”線

除此之外,武士海還承擔著到轄區60多個自然村勸返點張貼警方通告,與衛生院一起入戶對湖北往返人員進行體溫監測,對湖北返回的油罐車第一時間進行消毒等重要工作。1月29日晚,武士海接到指令,有一武漢來的油罐掛車駛入史口轄區。這對轄區群眾來講,無疑是“不定時炸彈”,武士海利用掌握的少量線索,線上線下多渠道火速展開查找,他馬不停蹄挨著西四路可能停車的站點、私家停車院落、附近居民等逐一進行“地毯式”摸排,最終於深夜在某汽修店找到該車。遂第一時間聯繫鎮衛生院,與防疫人員一起對車輛進行全面消毒等防控措施,後連夜找到車主及押運員,對其進行詳細詢問、登記,並再三叮囑其注意防護。 連日來,武士海會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核查行車6500輛,為2輛湖北來車、16名來自湖北的乘客進行消毒等措施。

老民警“熱心武”:17年後,同一要塞再戰“疫”線

數日缺水、缺覺,曾一度讓他的扁桃體腫脹到說不出話。凜冬之夜,風有些大且溼冷,望著漸漸消失在夜色中的載貨大車,武士海接到女兒一如既往打來的問安電話。自從自己加入戰“疫”一線,為安全起見,他已經多日不讓女兒一家三口來家裡了。此時的他,有些想念外孫女,也心疼女兒上一天班再回家帶娃的辛勞。“爸爸,辛苦了!”。聽出女兒的不放心,夜色掩飾著溼潤的雙眼,他堅定地告訴女兒:要相信黨、相信政府,困難會克服,疫情也會過去,沒有熬不過的冬天!2003年,東營區“防非”指揮部頒發給他的那座獎盃一直放在辦公桌上。17年了,未染塵埃,光芒依舊,無聲訴說著他在抗擊“非典”中留下的濃重一筆。“非典”爆發後,東營區成立“防非”指揮部,從部隊轉業入警不到兩年的武士海被抽調,與相關部門一起吃住均在“疫”線,戰區正是現在他所值守的郝純路檢查站,逐車逐人登記檢查,量體溫,篩異常……,其間三個月不曾回家看望父母妻女。

老民警“熱心武”:17年後,同一要塞再戰“疫”線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老警武士海正盡最大努力守一道門,護一城人,他期待“疫霾”散去,於春暖花開,帶著外孫女在連天碧草間樂享天倫。

來源:黃三角早報記者 王超 通訊員 馬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