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可以重复使用吗?注意什么?

李博士和你谈健康




最近这段时间口罩是一个特别热门的话题,而且很多人为了购买口罩,也可能出现过上当受骗的情况。可能在以前的时候,大多数人没有佩戴口罩的习惯,而如今在这个特殊时期,为了避免新冠病毒感染,我们选择了口罩。在佩戴口罩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口罩能不能重复使用?



市面上的口罩种类比较多,比较热门的N95口罩,可能说现在购买已经难度比较大。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并不像医护人员需要时刻与患者相接触,可以说是没有必要佩戴n95口罩。N95口罩相对而言比较紧缺,更适合于医护人员。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我们可以购买n90口罩或者是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口罩,相对而言它的消耗量比较大,有的时候我们出门一趟,回来的时候就可能把这个一次性口罩直接作为废弃品扔掉了。而现在口罩如此紧缺,我们去口罩能不能重复利用呢?

答案并不是肯定的,因为有的时候口罩可能使用的时间比较长,口罩已经出现有湿润的感觉,这样的口罩就不能再重复利用了。如果说您佩戴的口罩时间比较短,仅仅是下楼一趟,可能十几分钟之后又回来了,那么这个时候口罩使用的时间相对而言比较短,也没有出现湿润的感觉,您把口罩放在通风处晾干就可以再次使用。但是也不建议您一次性口罩佩戴多次,尽量控制在4次之内。对于已经变形的口罩,或者已经出现了明显有异味的口罩,这样的口罩就不建议您再继续佩戴,它所起到的防护作用已经非常低,会增加病毒的感染风险。


每天只要我们出门,我们就需要佩戴口罩,而在中心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复工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出门更要做好防护准备,在佩戴口罩的同时,也应该随身携带备用口罩,方便及时更换口罩,减少病毒侵害身体的风险。

也有人会说,现在口罩这么紧张,买一个普通的一次性口罩已经是3四块钱,这个时候我们想把口罩重复利用,能不能把口罩消毒或者是采用清洗的方式,来增加口罩的寿命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口罩在清洗的过程当中会影响口罩的质量,同时口罩也不宜使用微波炉进行消毒,不建议你用酒精喷洒的方式来对口罩进行消毒处理。因为这样做的方式可能会对口罩的质量造成影响,同时酒精消毒对于口罩来说可能会造成病毒残留在口罩上。

现在很多城市,在做防御工作的时候会采取把小区进行封闭的方式进行管理,在这个时候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尽量少出门,出门一定要做好防护准备。


王桂真营养师


在没有一次性口罩😷之前,医护人员用的就是普通多层的沙布口罩。

在记忆之中,那些口罩在使用后经过清洗和其他医服用品一起放到高压蒸汽锅炉里高压消毒重复使用。

我小时候就亲眼目睹医院专职清洁人员每天都这样清理操作过。

今天,普遍使用一次性口罩。什么是一次性?就是用一次就扔掉,不消毒循环使用。

可是,在现时这个非常时期,在一罩难求的情况下,对于一次性口罩,我们广大平民已经在可望而不可有状态下了,有一个普通的口罩😷已是很幸运的了。

对于这种可贵的口罩,也只能循环使用。否则,去买个菜都会被人问你为什么不带口罩。

要循环,就必须做好消毒工作。

我也只有这种口罩。初四那天抢到的留给孩子上班用。

我的消毒工作是这样的:使用后先用热风机热风吹5分钟,再洗,然后放到锅里蒸煮10分钟,又热风吹,晾干再用。

医院等人流较大的地方免去,尽量留在家中。


和莲歌


要想知道口罩能不能重复使用,就要从口罩的分类和使用用途上来说。下面我就来具体的介绍一下。

第一类,棉布口罩

棉布口罩的主要功能在于防寒保暖,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棉布口罩透气性好,但是棉布口罩的防尘防菌效果一般。

第二类,一次性医用无纺布口罩

医用无纺布口罩可以有效的防菌,仅限于防止那种喷射造成的病菌感染,例如可以防止打喷嚏造成的病菌传播。

第三类,活性炭口罩

活性炭口罩就是在夹层内加入活性炭,利用活性炭强大的吸附能力,能够有效的防菌防尘,但是这种口罩透气性不好,长时间使用会容易缺氧。

第四类,N95及以上型号口罩

n95是防颗粒物口罩的一种,N表示不适合油性的颗粒,数字表示效能,即过滤率达到95%。该口罩常用于职业性呼吸防护,包括某些微生物颗粒。

由以上各类口罩的分类和用途可以知道,一次性无纺布口罩,由于是一次性使用,安全可靠,无二次感染的危险,所以不能重复使用。而活性炭口罩和N95口罩,虽然在有超强的防护效果,有杀菌、灭菌的功效。但也不易重复使用,因为重复使用,口罩的杀菌作用就会降低,起不到应有的防护功效。纱布口罩,主要作用是一般防护类型的口罩,应用比较广泛,日常使用中几乎不存在有害病菌,它又是纯棉材质,所以可以清洗干净后重复使用。

由于新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目前口罩比较紧张,只能用延长口罩寿命的方法以解燃眉之急,下面就介绍三种放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把使用过的口罩放在锅里隔水蒸3分钟以上,然后放在洁净的容器里晾干即可。(切记不能煮!)

第二,用75%的医用酒精喷洒口罩两面,晾干即可。

第三,无人情况下,用家用的紫外线灯照射10分钟即可。

不建议采用:把口罩放在消毒柜里消毒。用奶瓶消毒器对口罩进行消毒。不能用高度白酒喷口罩消毒,只能用75%的医用酒精消毒。

口罩如何使用更合理?希望大家为战胜疫情献计献策。


幸福指路人


口罩可以重复使用吗?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对于“低风险类别暴露人员”来说,口罩完全可以“反复多次使用”;当然使用口罩要注意细节,佩戴口罩之前要严格完全洗手,佩戴口罩的过程中请不要接触到口罩的内外表面;当口罩已经出现明显的脏污。或者口罩出现损坏或变形,以及口罩已经有明显异味的时候,请及时更换口罩,降低感染风险。

有些“特殊情况下”,应该立即更换口罩:

  1. 对于“医用标准的防护口罩”,都有严格意义上的“使用期限”;口罩有它的专属性,应该专人专用,不得交叉佩戴。

  2. 对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房、留观室以及ICU病房中工作的所有人员”,皆属于“高风险人群”,这部分人群应该严格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在这些人结束工作后、上厕所以及中途饮水进餐脱下“防护装备”后,再次进入时必须重新更换。

  3. 假如口罩已经沾染上患者的鼻腔分泌物或者呼吸道分泌物、患者的血液以及其他体液时,请立即更换您的口罩。

  4. 在接触到有咳嗽、发热等症状的人群后,请立即更换口罩并妥善处理口罩。

对于“再次使用的口罩”,请靠谱处理:

对于那些需要再次使用的口罩,请您各位将其悬挂在干净卫生且干燥的通风处;如果不方便,也可以将使用完的口罩放入清洁且密闭的密封袋中;单独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建议最多使用同一个口罩的次数不超过5次。

对于“口罩”,不建议二次清洗:

网上有很多人传言“口罩可以清洗”,这完全是一则“谣言”。

对于常见的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最关键的是“面部贴合度”和“过滤效率”;清洗或者消毒本身会损害到口罩的材质,导致口罩出现变形、变松以及部件老化等问题,因此就会影响到口罩的过滤效率,损害过滤层,影响口罩的“使用效果”。

口罩,防护疫情的“重要物品”,人人皆该佩戴;出门科学佩戴口罩,安全更换口罩,希望您不因为“口罩”而增加患病的风险。特殊时期,特殊对待,希望疫情快点结束,愿人人安康幸福。


王思露营养师


(医患家特约回答: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张医生)


最近的新型冠状病毒来袭,口罩成了非常紧缺的物资,不仅仅是各个医院紧缺,普通老百姓家也“一罩难求”。面对口罩的紧缺问题,很多网友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晒出了用各种果皮、纸巾、尿不湿等制作的各种奇葩“口罩”,也有的打起了“一次性口罩”重复利用的主意。那么,很多人都有疑问,这种一次性口罩重复使用到底可不可行呢?


对于我们在普通环境下使用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或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是否可以经过蒸汽、紫外线或者酒精消毒后重复使用呢?原则上是不可以的。

首先,我们佩戴的口罩,都写着“一次性”,也就是说,我们用完之后,就要丢弃了,是不能重复使用的;


第二,我们使用的口罩,最注重的是口罩本身的“过滤效果”和“面部贴合度”,我们不管是采用蒸汽消毒、紫外线消毒还是酒精消毒,都会对口罩的材质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可能会使得口罩的过滤层受损,过滤效果下降,或者口罩变形,与面部贴合不严密,都会影响口罩对我们的保护作用;


第三,我们使用各种消毒方法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使得口罩外层沾染的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污染我们周围的环境和设备(如微波炉,蒸锅)等等,给自己置身于潜在污染的环境中,从而污染我们自己。因此,对于一次性的口罩,使用后不建议自行“消毒”后重复使用。


对于N95口罩,有研究表明,在口罩紧缺情况下,是可以考虑多次使用和延长使用时间的。当然,这个延长使用,主要是针对出门接触人不多或者短时间出门的情况下,具体佩戴时间,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研究表明,佩戴2天后,过滤效果扔可达95%,而重复使用的次数,一般建议不超过5次。但如果发现口罩有破损、污染或者呼吸阻力变大时,这种情况下,即使是N95口罩,也不建议重复使用了。当然,对于在医院的隔离病区或者发热门诊使用的医用N95口罩,因为所处的环境是污染区,建议最好还是使用后立即丢弃,不建议重复使用。


总之,对于一次性医用口罩或者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对于N95口罩,可以在适当条件下重复使用。


但是在目前口罩紧缺、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普通人群(从事相关疫情相关工作、警察、保安、以及快递人员等除外)外出时(不包括前往发热门诊)使用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或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如果口罩没有明显的污染、变形,且无破损的情况下,取下后可悬挂于干燥通风处,适当重复使用一下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条件允许,还是不建议重复使用这种一次性口罩的。在目前疫情状况下,如果不是不得已必须出门的情况下(如上班),建议最好还是“宅”在家里更为安全。


佩戴口罩,有些需要注意的事情:佩戴之前一定先洗手;尤其是二次佩戴口罩,尽量少接触口罩外表面,且口罩无明显污染、变形、破损;对于可重复利用的N95口罩,取下来后,尽量不要触碰口罩的内外两面,取下后悬挂于干燥通风处,或放入干净的透气的容器(如一次性干净纸袋)中即可,以备下次使用。


医患家


防疫关键时刻你必须知道的口罩这些事

1.最大的口罩生产国仍“一罩难求”

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20年第1号公告》,经国务院批准,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从此,口罩成了预防新冠肺炎的首选防护用品,全国居民疯抢口罩,不少地区“一罩难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2月11日表示,目前口罩面临比较大的缺口,将千方百计解决口罩供需矛盾,呼吁口罩生产做到“人休息机器不休息”。

要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产国,日产2000万个口罩。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口罩供不应求,多地断货,连广西车企“柳州五菱神车”、比亚迪以及富士康、雅戈尔等企业都开始转产口罩;与此同时,我国也打开所有口罩进口渠道,仅在1月24日至1月30日七天就进口了5622.8万个口罩。

  尽管如此,口罩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一些城市不得不限购,有的甚至像摇号分配车牌照一样摇号购买口罩。例如,厦门从1月31日开始摇号购买口罩,而且只能是厦门户籍人口或在厦门缴纳社保人员方可登记摇号,中签后要在规定的时间携带身份证原件及短信通知到销售网点购买。

  不仅中国口罩缺货,外国也闹“口罩荒”,口罩生产商加足马力生产。

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世界不少国家和中国一样,口罩成了抢手货。例如,日本不少连锁药妆店的口罩卖断货,居民便网上订购口罩,亚马逊网上平时每盒(20个)卖600日元的日本产口罩,现在价格飙升到4万日元,涨了66倍。捷克口罩生产商Pardam收到来自亚洲和欧洲的订单大幅增加,4天时间里订货量增加了570倍。

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府免费为居民提供口罩,例如,新加坡在1月30日紧急动员了1500名军人包装口罩,并向全国居民免费发放。

毫无疑问,口罩对新冠肺炎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本文就谈谈市面上常见口罩的一些常识,希望读者从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防止被感染上新冠肺炎,并早日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

2.2000年前的古罗马就有口罩,达·芬奇还发明过防毒口罩

  国人凡事总喜欢说是谁发明的。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第一个口罩是留学英国学医回来的台山人伍连德1911年发明的。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发明是指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东西,而根据确凿的史料记载,口罩在大约2000年前就有了。所以说,伍连德在英国学医期间认识了口罩,他回国后倡导使用口罩,但并非是“发明口罩”。

  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公元23年-公元79年)的著作里就有关于口罩的描述,当时人们把动物膀胱囊做成口罩,避免吸入采矿场里的有毒尘埃。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和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年-1519年)也设计出一种口罩,这种口罩由细布折叠几层制成,配发给军队,士兵把口罩在水中浸湿后戴上,可防止吸入火炮产生的硝烟。

3.外科口罩是法国人发明的,不是保护自己而是保护病人

  我们现在用的最普遍的还是外科口罩,外科口罩是法国外科医生保罗·贝尔热(1845年-1908年)发明的,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戴口罩的医生。

  贝尔热是巴黎特农医院的外科医生,并在巴黎医学院教授临床外科和病理学。贝尔热的名气很大,除了是因为他发明了外科口罩外,还因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做高位截肢手术的外科医生。

  贝尔热发现,尽管在无菌环境下做手术,但还是有病人伤口感染化脓的情况。他判断,之所以病人发生感染,是因为做手术时他与助手说话时有唾液喷出来,唾液颗粒落到了开放的手术创面上,而当时德国人卡尔·弗拉基已通过研究证实人的呼吸道飞沫含有病原菌。于是,贝尔热就想到了做手术时把自己的嘴巴和鼻子遮挡住,避免让呼吸道飞沫落到手术创面上。

  1897年10月,在巴黎的一次外科手术时,贝尔热第一次戴上了口罩。口罩是矩形的,用纱布折叠6层,下边沿与消过毒的围裙缝在一起,上边沿遮盖到鼻根处,用两条带子绕到后脖颈打结固定。

  如此这般,贝尔热医生在接下来的15个月里都戴口罩做手术,发现手术感染率大幅下降。1899年2月22日,他在巴黎外科协会会议上宣读了自己的论文《口罩在手术中的应用》,呼吁外科医生做手术时戴口罩。这就是外科口罩的来历。

  由此可见,发明外科口罩的初衷并不是保护医生,而是保护病人,防止外科医生从口腔和鼻孔排出的飞沫落到病人的手术创面上,造成感染化脓。

4.外科口罩佩戴有讲究,别忘按压金属条

  上文已述,外科口罩起初并不是保护戴口罩的医生的,而是保护病人的。但现在外科口罩的使用范围很广泛了,医生也用它来保护自己免被病人传染,普通百姓也用它来预防传染病。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有不少居民外出佩戴外科口罩防雾霾。还有的人担心公共场所的监控摄像头提取自己的面部生物信息,泄露个人隐私,也用外科口罩把面部遮盖起来。

  今天的外科口罩不再是保罗·贝尔热时期那样用纱布制作,而是用纸制作,因为纱布对微生物的过滤性能不如纸好。

  当然,现在的纸也不是木浆纸,而是合成纤维纸,纤维直径在500到10000纳米之间,这种有独特毛细结构的纤维具有很好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最早使用这种材料制造口罩的是美国3M公司,该公司从1967年开始就生产无纺织物防尘口罩。

  外科口罩通常3层,颜色较深的是外层,是口罩的第一道防线,用于阻挡较大的颗粒物;中间层是口罩的关键层,用于过滤较小的颗粒物;颜色较浅的是里层,可以阻挡呼吸排出的雾气,当我们摘下口罩后,里面会有一层水珠。为了更好地覆盖嘴巴和鼻子,外科口罩中间有三个褶,佩戴时可伸展开。口罩上端还有一条用金属丝做成的鼻夹。

  佩戴外科口罩前要将手洗干净,不能用手触摸口罩里层,防止手上的病毒病菌污染口罩。一定要弄清外层和里层,让里层贴着脸部,鼻夹在上面。将口罩轻轻展开后,适当调整口罩位置,把嘴巴和鼻子完全包裹住,上端以不遮挡视线为合适,将两端的弹性耳挂套在耳朵上。一定不要忘记用手指轻轻按压一下鼻夹,以便让口罩与面部完全吻合贴紧,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起到防护作用。

  一般而言,外科口罩允许直径300纳米的颗粒物透过率不得超过18.3%。当然,各国都有自己的规范标准,不尽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外科口罩是一次性的,用过一次后就要丢掉。摘下口罩后,放入塑料袋后再投入口罩回收箱或垃圾箱,然后用肥皂洗手或用消毒液擦手。

5.N95口罩是美国标准,预防传染要选无呼气阀的

  市面上还有一种口罩也比较常见,那就是N95口罩,N95口罩属于防尘(防颗粒物)口罩系列。

  N95口罩按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NIOSH)的规范标准,“N”表示不能阻挡油液,“95”表示能阻挡直径300纳米的颗粒物在95%以上。数据告诉我们,N95口罩比外科口罩更密,能阻挡更小的颗粒物,防护效果比外科口罩好。美国劳工部就推荐医护人员使用N95口罩预防流感、结核等微生物空气传播性疾病。

  N95口罩也分两个系列,一个是无呼气阀系列,一是有呼气阀系列。无呼气阀N95口罩功能与外科口罩大同小异,就是更厚实,对脸部密封更好,阻挡颗粒物的效率更高。有呼气阀N95口罩就是在口罩前面开一个阀门,该阀门吸气时关闭,以确保空气完全从无纺织物透过,把颗粒物阻挡住;但呼气时阀门打开,为了让呼出的气体顺畅排出,并让呼出的热量尽快散发掉,避免在口罩里层形成水珠,保持口罩干燥,增加佩戴呼吸的舒适感。

  从构造可知,无呼气阀N95口罩和外科口罩一样,既可保护戴口罩的人,也可以保护别人,因为呼出的气体也要经过过滤层过滤才能排出,这就阻止了病原体排放到公共空间。

  但有呼气阀N95则不同,由于它在呼气时气阀打开,佩戴者呼出的气体未经过过滤层直接排放到公共空间,如果戴口罩的人自己是病菌病毒携带者,就把病原体毫无阻挡地排放出去了,这和不戴口罩没多大区别,所以说,有呼气阀N95只能保护自己,不能保护别人。

  人呼吸、说话、打喷嚏、咳嗽都会产生大量呼吸道飞沫,如打个喷嚏会产生多达4万个直径在500纳米到12000纳米之间的飞沫,这些飞沫里可能有大量病菌、病毒,所以,出于预防传染病的目的还是选用无呼气阀的N95。如果出于防雾霾的目的,建议选用有呼气阀的N95,这样能让呼吸更顺畅,保持口罩干燥也更卫生。

  需要说明的是,N95口罩的包装上如果没有注明“仅可单次使用”可以重复使用,但重复使用的防护效果肯定不如第一次好,因为口罩使用的时间越长,被病菌、病毒污染的风险就越大。

  如果口罩重复使用,一定要注意摘下后放置在通风、防尘的地方,尽量避免触摸口罩内部,防止手上病菌、病毒污染口罩。再有,任何口罩都要确保一人一罩,不可与人混用。

  口罩都有保质期,超过保质期的口罩尽量不用,除非买不到新的临时凑合着用。因为口罩材料大都是合成纤维,放置时间长了就会老化降解,过滤尘埃的效果大打折扣;另外,老化降解也会让口罩纤维脱落下碎屑,这些微小颗粒物很容易被人吸入,戴过期口罩不但起不到防护作用,反而让口罩本身损害了身体健康。

6.如何避免买到假冒N95口罩?

  上文已述,N95口罩是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的规范标准。其实,NIOSH口罩规范很多,2011年版N系列口罩除了N95外,还有N99和N100,前者能阻挡99%以上的颗粒物,后者能阻挡99.97以上的颗粒物,这两种口罩级别太高,价格也更贵,一般公众没必要选用。

  其实,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企业都可以生产N95口罩,但必须得到NIOSH的认证方可生产,才能标注“N95”。但也有一些口罩生产商并没有得到NIOSH的认证,私自标注“N95” 误导消费者,这样的口罩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防护效果并不可靠。所以,读者在购买N95口罩时一定要认真查看包装说明,是否获得NIOSH的认证。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读者也可能会买到欧盟EN149标准的口罩,这个标准的口罩分三级,FFP1指空气中的颗粒物通过率低于22%,FFP2指空气中颗粒物通过率低于8%,FFP3指空气中颗粒物通过率低于2%。

  另外,韩国的KF94口罩指对直径400纳米的颗粒物阻挡率大于94%,比N95口罩防护效果稍微差些。

7.戴口罩就能预防传染病吗?

  不少人认为,戴了口罩就可以预防传染病,就安全了,从而忽视了其他预防措施,毫无顾忌地到处活动。

  《国际传染病杂志》2008年一篇文章介绍,在使用正确的情况下,口罩可以有效预防病毒的扩散。如果家里有患流感的儿童,如果能正确使用口罩,家人被诊断出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可降低80%。

  但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口罩要正确使用!我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也不能保证口罩都是合格产品,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口罩,或买到假冒伪劣口罩,那口罩的防护作用就大打折扣了。所以说,不要认为戴上口罩就万事大吉了,从而忽视的其他防护措施。不少专业研究人员也多次警告,单独使用口罩,却不经常用肥皂洗手,并不会降低传染病感染风险。

  2016年4月26日,《科克伦系统评价》杂志发文称,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外科口罩可以降低被传染疾病的风险。不少专家建议,公众预防传染病绝对不能只依靠口罩,必须把戴口罩与其他预防措施结合起来,如避免近距离接触,勤用肥皂洗手等。

8.口罩级别越高越好吗?

  也有不少人有种误解,认为口罩级别越高预防传染病的效果越好,从而花大价钱购买级别高的口罩防护。

  国外专家不断发文建议,要根据疾病传播类型和暴露风险等级选择合适级别的口罩,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

  口罩等级过低肯定不行,因为口罩不能阻挡更小的颗粒物,戴口罩的人就把很多携带病菌、病毒的颗粒物吸入呼吸道了。

  但也不是口罩级别越高越好,如果级别过高,口罩的透气性就差,呼吸时的阻力就大,增加了呼吸负担,减少了外部新鲜空气的吸入,每次吸气会把自己呼出的气体重新吸入一部分,导致缺氧,从而发生头昏等身体不适的感觉。

  这次新冠肺炎一线高风险暴露医护人员就大多佩戴医用N95口罩,这个标准的口罩除了上文讲的普通N95口罩所具有的功能外,还可以阻挡血液、体液。但这种口罩价格较高,而且气密性太高,如果不是高风险暴露人员没必要选用。

作为普通百姓,佩戴外科口罩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种口罩便宜,而且是一次性使用,减少了对口罩护理的麻烦,也减少了口罩被污染的机会,最重要的是,这种口罩是双向保护,既保护戴口罩的人,也保护周围的人。

笔者在本文即将完稿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该《指引》用的是国内口罩标准规范,读者可能不太熟悉。《指引》对高风险暴露人群推荐使用医用防护口罩(GB19083),颗粒物阻挡率95%以上,并能阻挡血液,相当于医用N95;较高风险暴露人群推荐使用颗粒物防护口罩(GB2626),颗粒物阻挡率95%以上,相当于N95标准;中等风险暴露人群推荐使用医用外科口罩(YY0469),就是外科口罩标准;较低风险暴露人群推荐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0969),是比外科口罩标准低些的口罩;低风险暴露者推荐使用普通口罩或不戴口罩。


铁塔-刘植荣


口罩分好几种,有的是日常人们经常佩戴的口罩,医用口罩,还有一次性口罩,我就知道,一次性口罩就用一次,向n95的口罩戴过后超过一定的时间就不能再戴了,我们经常戴的日用口罩可以洗后再戴,因为,日用口罩是多层防尘布料做的,防尘效果很好,用完之后,再洗一下,晾好之后可以重复使用。向n95口罩是这次疫情防病毒最好的口罩之一,这种口罩,戴过一次,超过一定的时间,就要换掉,不能再戴。医用的口罩使用时间短,要经常轮换,这样就保持卫生,防病毒侵袭。


丰硕的缘野


自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初次被发现,疫情迅速发展。宅在家里不出门,出门一定戴口罩,这是防范病毒感染的主要措施。也因此,口罩严重供应短缺。很多人都很难买到口罩。口罩对于我们来说,变得格外珍贵。如此也就有很多人关心,口罩可以重复使用吗?

口罩可以重复使用吗?注意什么?

专家指出,戴口罩是预防传染病最重要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可有效降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戴口罩既是保护自己不被别人感染,也是保护身边人的有效措施。目前,专家推荐的有效口罩主要包括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以及N95口罩,棉布口罩和海绵口罩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对于一次性口罩,顾名思义就是只能一次性使用的口罩。它主要包括三层,外层有阻水作用,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中层有过滤作用,口罩的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近口鼻的内层用以吸湿。佩戴时应该是浅色面贴着口鼻,深色面朝外。有金属条的部分在口罩上方。

一般而言,一次性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就会有污染或潮湿,应该立即更换。口罩之所以能起到防护作用,主要是因为过滤层。而长时间佩戴口罩后,会致过滤层被分泌物弄湿或弄脏,防护作用随之下降。因此,不建议口罩重复使用。不过,对于多数人来说,如果口罩没有污染或破损,也没必要四个小时换一次,正常来说一天一个就可以。如果口罩确实紧缺,自然晾干后可重复使用,但是不能清洗,也不能用酒精消毒。

对于N95口罩,目前来说更为紧缺,而且价格更高。专家建议,普通人只需一次性医用口罩即可满足防护建议,没必要非要选择N95口罩,应该留给有迫切需求的医护人员,以及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高危人群。同样的,N95医用口罩,也属于一次性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也建议应该及时更换,尤其是在污染或潮湿后,防护作用减弱,需要更换。对于医护人员而言,绝对不能重复使用,对于普通人群而言,可延长使用时间,但是不能清洗或是消毒后再使用。

总之,对于口罩的正常使用,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需知这是切断病毒感染途径,预防新冠病毒肺炎的唯一有效手段。大家要注意的是,口罩不能重复使用,佩戴方式要正确。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口罩再利用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有朋友问我:“现在口罩的供应那么紧张,尽量都留给医务人员用吧,我们普通人,自己戴的口罩能不能消消毒,一个口罩多戴几次?”

这个朋友的想法是挺好的。那么,口罩真的可以重复使用吗?

一、预防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用什么口罩?

这个问题大家可能在各个平台、各个公众号里都看到过答案了,对于能有效阻挡带有病毒的空气飞沫传播,主要还是两种口罩最有效。一种是医用或外科口罩,一种是N95口罩。

二、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的比较

外科口罩 N95口罩

外形 有褶皱 圆拱形

层数 2-3层 4-5层

有无静电层 无 有

阻挡病毒机制 机械阻隔 (过滤) 机械阻隔(过滤)➕静电吸附

病毒阻挡效率 80%以上 95%以上

佩戴方式 耳戴式,不可调节 耳戴式或头戴式,一般可调节

三、两种口罩防病毒的原理

外科口罩一般由最外的防水层、中间的过滤层和内面的亲肤层构成,主要靠防水和过滤阻隔大部分的感染性微生物。如果可疑接触了感染物,应立即更换。

N95口罩,除有过滤层外,一般中间还有一个静电吸附层,可以吸附更微小的颗粒,避免进入我们的呼吸道。

四、这两种口罩可以反复使用吗?

不管外科口罩还是N95口罩,如果口罩有可能接触到感染源应当更换,如果口罩在使用后变湿、沾染污物、有破损,也应该更换,因为此时已经已经起不到过滤效果了!

如果确定N95口罩没有接触到任何污染物,可以在干燥后再次使用。但如果口罩已经有异味或者呼吸时已经感觉到阻力,则不应该使用了,此时说明口罩的过滤层已经吸附了太多颗粒物了!而外科口罩,如果只使用了极短的时间,比如说不超过半小时,在确定没有接触到任何污染物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干燥后再次使用的。一次使用达到4小时建议更换,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五、这两种口罩可以消毒后重新使用吗?

这个是有的粉丝朋友问的,“为了节省口罩,我自己戴过的口罩能否消消毒再用?”。就像上面说的,如果确定没有污染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注意摘口罩时一定不要触碰口罩的内表面,不使用时最好把内表面相对折叠,避免口罩内表面继续接触到外部空间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口罩是可以消毒的,在医用口罩出厂前,都是要经过环氧乙烷灭菌的,这种方法能杀灭口罩上的病毒;但是普通家庭是不具备这种消毒条件的;紫外线也是可以消灭口罩上的病毒的,但是需要足够但剂量和时间,普通的阳光照射是达不到消毒目的的,所以不建议怀疑有污染的情况下自己在家消毒重复使用。

六、使用口罩的其他注意事项

1.注意口罩一定要贴合面部,有的人脸比较小,如果戴不能调节的口罩,口罩边缘不能与面部贴合,还是会减弱防护效果的;

2.戴口罩前应清洗干净双手;

3.摘口罩时都不要接触口罩的内外表面,避免用手造成二次污染;

4.如可疑沾染病毒细菌,应及时更换,污染的口罩不要随意丢弃,应妥善处置;

5.如不近距离接触感染病人,洗手比戴口罩防护流感或冠状病毒更有效;

6.呼吸有困难、有憋气的人是否适合戴口罩要根据自身情况决定。

七、感染或可疑感染的病人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更重要

尤其要注意,这类病人的口罩不应该有呼吸阀。研究发现,普通外科口罩对病毒的防护效果在80%以上,如果病人和健康人都佩戴口罩,则可以防护到95-99%。

八、本次疫情下,几种不需要佩戴口罩的场景

1.在自己家中,并且家人没有病人也没有接触病人或可疑病例,在家不用佩戴口罩;

2.在自驾车中,车辆不曾接触过病例或可疑比例,同行人员也确定不是感染者或可疑感染源;

3.到空旷的空间,几乎没有他人的场所;

4.到开放空间,与他人的距离可以保持在2米以上。

如果喜欢李博士的问答,欢迎点赞和关注!


李博士和你谈健康


现在出门戴口罩已成规矩,覆盖人口有多少,总不止一亿人吧,中国日产口罩多少,二千万只,就按一天一人一只,夠吗?所以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对于情况不是很严重的地区,每天仅是出门时戴一下,回来凉在通风处,日光照射一会,是完全可以反覆使用的,只要保持干净没有异味就行.把紧缺的资源多留一些给灾区的群众。这样既节省了资源,也减少了污染,现在废口𦋐也要用车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