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超传球都慢腾腾的,不像欧洲足球传球球速很快?

烟灰31980031


答:表示我们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稳重而考究,球迷再急,他们不急,因为他们踢不踢都拿钱。


YJ7767


传快意味着要发力,一旦发力,对脚法的要求可就不一样了。别说什么草地因素,明明就是技术达不到。先说短传,近距离的快速一脚出球,尤其是跑动中的连续快速一脚出球,中超就没几个队的国内球员有这个实力。再说长距离传球,五大联赛的长传要么贴地飞,要么平高球(刚好过防守队员头顶的那种),球速快。国内的长距离传球,都尼玛56层楼高,飞行时间是国外的两倍了都,节奏能快得起来吗


犀评利侃


因为中国国内联赛水平低下,球员自身并不具备高速传球和对抗的能力。就像武磊自己说的那样“在中超传球有1-2秒的调整时间,在西甲根本没时间考虑,节奏要快的很多!”

除了武磊之外,曾在中超踢球,如今在多特蒙德效力的维特塞尔接受采访时也说过:“在中超你可以有很多的思考的时间,在球场上也有更多的空间。很多球队在技战术上不是很好,不过各个球队的体能训练强度很大。”

而另外一名在中超踢过球的勒夫,说话就没那么客气了:“中国的足球更慢、节奏也不够紧凑。当你拿球的时候,你不仅有时间思考,或许还可以去喝一杯咖啡。然而在这里(巴甲),一切都相反,所有比赛的节奏很紧凑,在巴西踢球,你需要迅速思考并立马做出决定。”

相比于欧洲联赛,中超球员们的技战术水平普遍偏低。想要实现快速传接球,首先需要良好的球感和停球技术,这些中超球员基本都不敢具备。如果传球过快,球队自身失误会大大增多,一场比赛下来也会把球童累死。

像平时踢业余养生足球,很多踢上2-3个小时也不会累,很大原因是比赛的对抗和节奏低。如果中超联赛冒然提高自己的比赛强度,进行更快速的攻防转换,球员们的体能也是很大问题。何况中超现在的比赛节奏下,很多球员都无法适应。

对于大多数中超球员来说,目前的比赛节奏就是一个舒适圈,没有球队和个人想要去打破。由于中国足球人才断档,球员们没有太大的竞争压力,踢着节奏缓慢的足球,拿着更多的工资已经很舒服了,何必要和自己过不去呢?


硬核教练


经常观看欧洲足球的球迷会发现,欧洲球员传球的速度都很快,彷佛欧洲球员的力量很大;相比于欧洲足球,中超的球速就慢很多,而且皮球蹦蹦跳跳,很不平稳!

那么,为何出现如此的差异呢?笔者认为,这主要与球场和草皮有关!

欧洲的球场是俱乐部的;而中超的球场是租借体育局或者政府的

众所周知,中超俱乐部几乎都没有自己的球场,基本都是租界当地体育局或者政府的球场;这些球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草皮情况基本很难得以保证!

中超球队的球场,所有权属于体育局或者政府,球队付租金租借球场的使用权;而草皮确是非常昂贵,需要定期养护,体育局或者政府肯定不会自掏腰包改善草皮质量;而对于俱乐部,球场本身就是租界的,也不愿意花大钱来整改别人的草皮,就像租房一样,租客不可能花大钱装修租来的房子一样!

所以,中超的草皮基本都是凑活着踢球而已!

另外,为了盈利,球场会对外承接各种各样的活动,像是演唱会、商业活动等,这些演唱会的收益比俱乐部的租借费用高得太多,确切得说,每座球场都是靠演唱会和商业活动才能赚钱;单纯依靠足球,可能连维护费用都无法满足!

而欧洲的球会,大都拥有自己专业的足球场,像巴萨的诺卡普球场、曼联的拉特拉福德等球场,都是属于俱乐部自己的财产,这就确保了球场的专一性!

草皮的质量与气候相关,中国的气候比欧洲的气候更为复杂

草种基本上分为冷季型草和暖季型草,这两种草的生长习性从冷、暖就可以看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气温!
冷季型草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5-25度,气温高于30度,就会生产缓慢,并且容易患病虫害;而暖季型草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6-32度,当温度低于10度会自动进入休眠状态,其能承受的最低温是-5度。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想要拥有高质量的草皮,必须围绕气温进行工作;就自然气温而言,欧洲足球强国的气候条件,普遍比中国更易培育草皮!

而中国自北向南,气温差异很大,这也造成了草皮培育的难度,所以即使花费巨资引进好的草皮,也需要花费更多的钱来养护,这对于俱乐部和体育局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草皮和球场的差异,形成了中超和欧洲足球的传球速度不同以及运行轨迹不同;只有彻底解决球场的草皮和养护问题,才能解决中超球场质量普遍不高的现状!


岛叔说


因为节奏和技术能力。

足球,说白了是追求空间和时间的游戏。

什么叫利用空间和时间?说白了,就是球通过快速流转,制造时间差,让进攻比防守快一步,获得进球机会。

节奏,主要可以通过跑动距离和传球次数体现。

中超前25轮场均跑动距离最高的是欧洲来的哈姆西克,场均11114.5米,而他已经32岁了。

(2019年前25轮总跑动距离,只有吴曦算是没有欧洲背景的球员)

中超球员场均跑动多少呢?9.62千米。

作为对比,看一下2014年瓜帅麾下打传控的拜仁的一场跑动数据。

中超顶级的哈姆西克也只是五年前拜仁平均水准。而2019赛季场均跑动10千米左右库鸟被指跑动很不积极,30岁的穆勒场均跑动变成了12.5千米。

传球次数呢?

2019年中超25轮联赛,主场作战的广州恒大贡献了564次传球,成为了当轮最佳。

最佳对最佳,欧洲球队传球次数是个什么层次?

差幅在30-40%之间。

这样的结果,就决定了中超和欧洲联赛之间的视觉差。

节奏低,跑动少,防守强度低,留给进攻方的时间就多,慢吞吞的传球速度就能够达到目的。

长期以往,你要是胆敢把传球速度提上去,脚法控制不好就传疵,偶尔传出没人跑,跑到他也接不住,最后你埋怨我我埋怨你,何苦跟自己过不去。


孤山韩


你看国家队比赛,传球准确度大体还说的过去,接球不说那些停球三米的,还有一些停到脚下的。

但是稍微注意下就能发现,每次传球后,接球球员都要停一下,调整一下身形,然后外脚背拨一下球,看准下一个接球人,再用脚弓把球传出去。

每次多这几个附加动作,虽然看似闲庭信步,传的也更准了,但是多耽误那1-2秒,每传3脚以上,加上球移动时间就要6-7秒了,这段时间足够对方球员从半场跑回去防守。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基本功和意识太差劲了,球来前没想好接球后怎么处理,是带球还是一脚传,想传球的也没提前看好下一个接球人,下一个接球人也不提前跑位。

停球技术太差,停的不好,用了全身力气把球挺下来了,但是体型也完全走样了,还需要调整一下体型才能保证后面动作完整。

传球技术太差,必须外脚背拨一下,把球放到舒服的位置,才能相对准确的出脚传球,耽误时间且特被容易被断。

总之,从专业队到国家队,都是基本功不过关,身体素质不过关,智商不过关,意识不过关,意志也不过关的一群废物。


江帅875


这是从青训就开始形成的传接球技术的不良习惯 即便是来自欧洲的外籍球员 也不得不将就本土球员的这种习惯 就算是在人造草坪 也是一样

如果我们的训练是以静态传接球为主而非在跑动中去形成 那么本来可以用一次触球快传就可以完成的快速运球 就有可能变成要用三四个分解动作才能做到 正所谓: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 而这个快 不是仅仅是跑的快 而主要是运球的速度要快 也就是球速的快 比如:25米的贴地直塞球 球速不应该高于2秒 1.5米的控球安全半径 1.5秒的三个方向的提前观察 都是快的前提

还有一点必须提及的是:我们的球员对何为主动何为从动缺乏足够的认识 当球在自己脚下的时候总想着如何去驾驭比赛 往往是通过盘带去寻找理想的传球点 而没有充分借助队友的视角 没有把球传给队友再做无球策应的角色换位意识


中圈弧


在欧洲联赛踢球的主要是欧洲人嘛,那就得按照他们的习惯来踢。欧洲人多傻呀,脑袋里有容量小,踢球就只想踢球,咱们中国人多厉害呀,咱们的大脑袋里装了多少东西呀,数不清的,踢球永远都是副业。你想啊,教练的关系咋弄?黑白两道需要平衡!那么多女朋友难搞!那么多私生子要养啊!嘿嘿,脑袋越想越大!头重脚轻,能把球传出去就不错了呀


单人旅行531323


你的这个问题提的有水平,是一个用心看球的球迷,甚至比很多职业球员有高度。

其实速率慢,这就是中国足球落后的根源,但是坏习惯几十年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首先是青训造成的球员意识落后,成年以后实在难改,而人多势众,好的个体很容易被同化了。

现在引进的外援,他们的优势就是动作速率比我们快一点点,就够他们在中国赚走巨额的财富。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中国不仅足球会继续滑坡,中国的其他项目也会因为市场整体抽血而式微。

现在中国足球因为既得利益者还在掌控足球,如果中国足球想要翻身,必须进行中国足球的彻底歌命,但是对着自己下手,将自己彻底淘汰,沦为行业弃子,没有收入,不能享受,显然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牺牲自己,成就国家,那是战争年代的英雄行为,现在英雄在哪里?别说纪念,不黑已经是很给面子了。中国足球只能年复一年的沉沦。

积重难返,上上再重视,架不住下面全体耗散,而且这种耗散还因为钱越来越多,成了盛宴。很可能最后的结果,足球没上去,占用了太多的资源,将其它的项目都毁了,现在最起码高尔夫好像是在陪葬的路上。

看着那些大谈中国足球该学什么世界流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战术,寻找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世界名帅等,其实只要我们还是这个速度踢球,我一直说,前面的这些都是笑话,很多人不信,其实看看我们的国际比赛成绩,就是越来越像笑话了。


维清weiqing


因为他们没有足球意识,足球基础,他们不会踢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