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提醒我们预防感染要注意哪些事?

平常心185797423


关于粪便传染的事情,的确是有的;

目前城市中的下水道污水管理以及粪便管理还不太清楚,但是在家中我们可以有一些注意;在上完厕所要合起马桶盖再冲水,上完厕所要勤洗手,洗手间要勤通风,对于洗手间以及马桶要勤消毒,做好防护


鑫哥美好生活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大家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不断深入,深圳市某医院在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RNA阳性,专家认为,这提示新型冠状病毒有粪口传播可能性。虽然还未明确新冠病毒可通过粪口传播,但以它之前明确的传播方式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已经足以让人不敢出门了,这一新传播可能性再次提醒我们,要小心再小心。

什么是粪口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指的是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又称经消化道传播。一些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能够在大便之中存活,所以可以通过消化道排出的粪便进行传播,如果这些带病原体的大便污染了手或者食物,那么就会病从口入,导致传染给其他人。

从目前新型肺炎临床表现来看,虽然主要为发热、干咳和乏力,但包括新英格兰杂志和国内媒体都有报道少数患者同样有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加上现在从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RNA,所以新冠病毒通过粪口传播的风险是有可能存在的,这就意味着我们除了日常防止空气和接触传播之外,还需要防止病毒通过饮食和排泄物传播。

新的传播风险提醒我们预防感染要注意哪些事?

1.注意手卫生,洗手,洗手,洗手!

无论是否存在粪口传播,我们的手都是携带并传播病毒最常见途径,所以手卫生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在2003年非典期间所做的研究显示,每天用肥皂洗手超过10次,病毒传播率可降低55%!在医院内医院感染防控手卫生有六部洗手法,可以从手腕、手掌到手指每一个地方都彻底清洗干净,在这非常时期,大家也很有必要学习一下的。

首先使用流动水冲洗双手,再打上肥皂或者洗手液,然后按照以下步骤搓洗双手。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并交叉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个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2.注意厕所清洁消毒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无论在潜伏期还是发病期都具有传染性,而在潜伏期患者中隐蔽性更强,如果还能通过粪口传播的话,那么厕所的清洁消毒就必不可少了。 最好能做到每天清洁厕所一次,便后冲厕所时注意掩盖,以防止粪水溅出。在厕所消毒方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对厕所的地板、墙壁、瓷盘或马桶进行消毒,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建议每周至少一次对厕所排污口进行消毒,可将10ml的含氯消毒剂倒进厕所的排污口,5分钟后再用清水冲去。

3.注意饮食安全

虽然已经减少外出聚餐吃饭,但如果病毒能通过粪口传播,那么在家里的饮食安全也不能忽视。家里用来处理生和熟的食物的餐具和用品要严格分开,烹调食物应彻底煮熟,饮用水应彻底煮沸后方可饮用。

虽然目前发现新冠病毒有粪口传播的可能,但只要做好以上防控措施,即使该病毒真的通过粪口传播,也不用太恐慌,最关键的是这就提醒我们,除了戴口罩,我们日常防护要更加注意洗手手卫生了。


药师方健


粪口传播是传染病的其中一种传播方式,也叫消化道传播。

某些有传染性的病原体可以生活在大便里,比如说这次的新冠病毒,所以它可以通过粪便进行传播。

如果手或者食物沾有这种带病原体的大便,很容易会病从口入进行传染。

常见的粪口传播疾病有甲肝、戊肝、伤寒、霍乱、手足口病、绦虫病和蛔虫病。

如果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卫生,很容易被传染。

假如你的小伙伴刚好被病毒感染,又刚好拉完粑粑后没洗手,给你盛了一碗饭,而你刚好碰到碗上面的“粑粑残留物”,就可能有“中毒”风险。

又或者他拉完粑粑没洗手,又跟你握了手,你再用手触碰到嘴巴,同样会中招。

所以勤洗手是预防粪口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

除了洗手之外,一些居家防护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上厕所问题。

1、厕所清洁消毒

粑粑在马桶冲刷过程中会形成细小的微粒,变成水雾后可以进入到呼吸道。

所以在家时不要偷懒,要记得给马桶、厕所消毒,例如用含氯清洁剂。

如果家里有需要隔离的轻症病人,最好可以有单独使用的厕所。

如果没有单独厕所,病人每次使用后,应该用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做好消毒工作。

2、冲厕所的正确姿势

拉完粑粑冲水同样要注意。

如果家里是坐厕,正确的做法是先盖上盖子再冲水,这样能减少水雾的产生。

小心被溅了一身呀~

3、居家隔离要做到以下几点

  • 在通风的单间独立居住,谢绝一切探访,减少与同居人员接触;

  • 不去人多的场所;
  • 一旦和其他人有密切接触,记录好对方的联系方式和地址;
  • 勤洗手;
  • 打喷嚏用纸巾和弯曲的手肘掩护,随后立即洗手;
  • 至少每天早、晚测量和记录体温;
  • 隔离期间不舒服,要及时向发热门诊报告;
  • 作为家庭成员要做什么

4、假如你跟病人共处一室,就要做更多工作啦~

  • 戴口罩,并且不能用手触碰和调整口罩,避免手被污染;

  • 口罩及时更换,丢弃后记得洗手;
  • 跟患者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论眼神交流的重要性);
  • 进入隔离空间或出来后,马上洗手;
  • 避免和患者公用牙刷、餐具、饭菜、床单、毛巾、浴巾等;
  • 至少每天用稀释漂白剂(漂白剂:水=1:99)清洁房子一次;
  • 戴好一次性手套,穿好保护性衣物再去清洁,清洁完再一次洗手。
  • 尽量避免接触患者的呕吐物、粪便,一旦接触,应及时洗手。

所以无论是健康人士、隔离者还是特殊家庭成员,都要做好防毒工作。

最后再提醒一句:日常一定要勤洗手、注意卫生,不要让屎带着病毒悄悄潜入身体。


家庭医生在线


首先引用钟南山院士的权威解释;

粪口传播≠吃屎

很多朋友被“粪口传播”的名字就吓到了,心想这世上怎么可能有人直接去吃屎呢,因此也就不咋在乎这个情况了。其实,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能理解狭隘了。

“粪口传播”指的是被病人排泄物中的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或饮水,没有经过合适的消毒处理而被其他人经口摄入致病的方式。“粪口传播”是许多消化道传染病的经典传播方式,已知的疾病包括伤寒、霍乱、痢疾、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等,其中霍乱可是危害程度很高的甲类传染病。

“粪口传播”有多常见

毕竟这个名词很常见,可见非常重要,算的上是穿插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

1.食物或者饮水不洁净

“粪口传播”中离我们最近的便是食物或饮水本身出了问题。比如很多农村还有用井水的习惯,下雨天便有可能导致周围的猪圈、羊圈甚至人的厕所里的大便随雨水流入井中,直接污染水源。还有很多食物也是,很多蔬菜都是直接用粪便浇灌施肥的,因此也会或多或少粘上粪便中的病原体。

而如果大家在进食以及饮水前没有将这些食材煮熟或将水烧开,那未被杀死的病原体就会直接经口进入消化道内,造成疾病的传播感染,即为“粪口传播”。

2.如厕后洗手不充分

人们在如厕后,手上不可避免的会沾上不少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并不是肉眼可见的。而很多人没有养成很好的卫生习惯,只是草草的冲洗一下,导致病原体长时间停留在手上,这样在用餐进食过程中,这些病原体也就会经口进入消化道,引起感染。

便后洗手

比起盖马桶盖,更重要的是做好手卫生,推荐使用 7 步洗手法进行洗手。

7 步洗手法

3.冲水马桶也是祸乱之源

现在大部分人已经告别了旱厕,住进楼房并用上了非常干净舒适的冲水马桶,但这并不等于绝对的洁净了。

有研究指出,如果冲水时马桶盖是打开状态,马桶内的瞬间气旋最高可以将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带到6米高的空中,并悬浮在空气中长达几小时。而现在大部分家庭习惯将牙刷、漱口杯、毛巾等与马桶共处一室,十分容易受到病原体污染,进而在你刷牙或者擦脸时悄无声息的将病原体带入口中。

  那么,在使用抽水马桶的时候,便后要盖上盖冲洗。

这次冠状病毒感染,主要是从两个途径感染的,一个是吸入,另一个食入。

  如果皮肤接触的话,相关资料显示,被感染的几率比较小。

  以这个为前提,我们谈谈粪便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我们预防感染要注意哪些事?

  粪便的途径,在城市里,直接流入下水系统中。有没有可能在野外出现呢?这个无可考究,但应该引起注意。

农民用被病毒污染的粪水给蔬菜施肥,人们没有将这些食物充分洗净、烧熟,吃了这些食物也可能被感染。

农村的部分粪便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有人直接饮用或者拿它来洗衣服,也会造成一定风险。


4、注意厕所清洁消毒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无论在潜伏期还是发病期都具有传染性,而在潜伏期患者中隐蔽性更强,如果还能通过粪口传播的话,那么厕所的清洁消毒就必不可少了。 最好能做到每天清洁厕所一次,便后冲厕所时注意掩盖,以防止粪水溅出。在厕所消毒方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对厕所的地板、墙壁、瓷盘或马桶进行消毒,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建议每周至少一次对厕所排污口进行消毒,可将10ml的含氯消毒剂倒进厕所的排污口,5分钟后再用清水冲去。

5.注意饮食安全

虽然已经减少外出聚餐吃饭,但如果病毒能通过粪口传播,那么在家里的饮食安全也不能忽视。家里用来处理生和熟的食物的餐具和用品要严格分开,烹调食物应彻底煮熟,饮用水应彻底煮沸后方可饮用。

不要生食、所有食物都煮熟、水要煮开、餐具要餐前消毒。

虽然目前发现新冠病毒有粪口传播的可能,但只要做好以上防控措施,即使该病毒真的通过粪口传播,也不用太恐慌,最关键的是这就提醒我们,除了戴口罩,我们日常防护要更加注意洗手手卫生了。


6、公厕还能用吗?

能,但是要注意卫生。

一项对医院卫生间的研究发现,在马桶圈上确实有许多致病微生物,包括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链球菌等。

理论上讲,病毒也可能通过马桶圈传播。


使用公共厕所的时候,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➊ 如果发现了马桶坐垫上有脏东西,尽量选择用另一个马桶。

➋ 可以用常见的那种小包装消毒巾,洁厕巾擦一下。科学实验已经证明,这样做就能让马桶圈上的微生物减少至原来的 1/50。


➌ 不要踩在坐便器上:

踩在坐便器上时,重量太集中,坐便器可能崩裂、被陶瓷碎片划伤。


➍ 手不要乱摸:

其实,真正会引起感染的危险来自你的手。

留在手上的病菌可以通过接触,很容易进入眼睛、嘴巴和鼻子,而这几个位置被感染了。

其实卫生间里很多其他表面,比如马桶冲水按钮、门把手、水龙头、纸巾机、牙刷、漱口杯等,都比马桶圈脏得多,这都是实验的结果。

所以,我们要再次强调——

➎ 最最最最最重要的一点:便后认真洗手!

国家相关的研究机构和人员也正常努力地研究:粪便中的病毒是否为活病毒以及能否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希望各位不要过度焦虑,做好防护,尤其注意手卫生,勤洗手真的很重要!

就算防不了新型冠状病毒,也还能防其他病毒细菌趁虚而入!


张巧林说育儿


粪便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提醒我们要做好公共场所和家庭空间的消毒,因为病毒能够肠道排出,也就能通过汗液,呼吸道传播,所以要做好家庭空间的通风消毒,以及公共场所的消毒,所有人也要加强自身的病毒的防护,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少出门,不出门,勤洗手,避免人与人近距离交往的事情发生。


鲁北居士


1.提示可能存在粪-口传播,要做好手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必要时75%酒精消毒。

2.联系第5版的气溶胶传播途径,大便过后冲马桶要盖上,减少水冲刷大便时气溶胶的产生和扩散。


高竿智商玩家


提醒广大市民,戴口罩的同时,要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式。同时密切关注疫情的相关信息。做好基本的防护工作。在检验科的日常工作中,特别是在处理大便标本时应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2020年1月23日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开展工作,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同时应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工作台面勤消毒,注意个人卫生。掌握学习最基本的7部洗手法。


书山骚客


粪口传播就是细菌、病毒通过大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然后又进入人体消化道感染人;食物传播指的是细菌、病毒通过食用食物途径来进行传染。前者是经过人体循环之后再进行的一种病毒传播方式,后者是未经过人体循环直接通过口途径的一种病毒传播方式。

粪口传播即存在于患者粪便中的冠状病毒,排出后常污染水源、食品、衣物、玩具、用具等,当健康人接触了这些物品时,会通过手、口途径进入人体,引起消化道病变。


大别山追梦的人


自从得知“粪便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应该呼吁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日常卫生习惯。一定要用洗手液勤洗手,仔细、认真、细致的洗手,方方面面的都洗到。就餐后,将厨房及时进行酒精消毒。如厕后,一定将家里的坐便进行酒精消毒。

2,平时不出门,自我隔离。必须出门买生活必需品时,除了把眼口鼻防护好,戴上专用的N95口罩,防护眼镜,还要把鞋套上简易的一次性鞋套,实在没有,用塑料袋也可以。回来后,全身衣物及时清洗,防护设备全部扔掉,鞋底要严格的酒精角度,消毒后,将鞋子套上塑料袋隔离。禁止病毒传染,隔断传播途径。

3,不出门,少说话,不停留,必须打招呼的远距离点点头,马上离开。

4,饮食注意荤素搭配,天天补充VC。及时居家,也要保持心情愉快,合理膳食,注意营养搭配,保持乐观心态,提高自身抵抗力。

5,正确使用酒精消毒,将75%的酒精瓶内放入脱脂棉,然后用脱脂棉进行消毒。一定要注意酒精消毒的正确做法,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流岚霹雳说说说


当专家曝出粪便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时,让很多人心惊一下,无疑是提醒我们预防感染要注意的更多:

从本来的戴口罩出门,不到人群聚集处,能不出门就不出门,避免飞沫传播;

还有一项就是认真洗手,饭前认真洗手,厕所前后认真洗手,回到家认真洗手,触碰脸上及眼睛更要洗手之后,与人握手之后也要进行认真洗手,避免的是接触传播;

这些都时刻提醒我们自己要做到做好减少感染机会,为国家减轻负担,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