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之學為楚學”:從傳統楚文化角度,聊聊老子尚水的思想觀念

“老莊之學為楚學”:從傳統楚文化角度,聊聊老子尚水的思想觀念

文化是人類在一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為了自己的生存發展以勞動為手段主動創制的物質產品與精神產品的總和。文化是人主動創造的,也對人的活動有著反作用,作為楚地哲學以及道家文化的代表,老子及其著作《道德經》就深受楚文化的影響,對於老子以及楚文化的聯繫甚至流傳著“老莊之學為楚學”的學術見解,足見老子之學與楚文化的密切聯繫,因此本文將對老子尚水以及楚文化兩個方面進行敘述,進而探討楚文化與老子尚水觀念之間的關聯以及老子尚水觀念所帶來的影響。

一、老子尚水與楚文化的含義

要探討老子尚水以及楚文化之間的聯繫,首先要做的是對兩者的含義進行闡釋,明確定義,進而明確兩者之間的聯繫,畢竟對任何事物的瞭解認識才是我們進行分析探討的開始。對於老子尚水這一觀點來說,最典型的體現就是在老子的著作《道德經》中,對於“水”這一意象的推崇備至。通讀全書,“水”之一字以及水這意象的描寫出現過多次,無論是在《道經》還是《德經》中,

老子都藉助於對水的描寫,敘述自己的思想理論。

相對於“老子尚水”直接體現在《道德經》中,楚文化的定義就複雜一些了。楚文化是楚地人民在勞動生活中所創造出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總和。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道德經》之外,廣為流傳的《離騷》、《天問》等都深受楚文化的影響。

“老莊之學為楚學”:從傳統楚文化角度,聊聊老子尚水的思想觀念

1、老子尚水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最頂級的善(有道的君子)就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奪,處於眾人厭惡的地點(深淵,峽谷)卻沒有任何怨尤之言,幾乎達到了道的境界了。“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在第七十八章中,老子又一次以水為例,進而敘述自己的理論,他說,<strong>天底下最柔弱的莫過於水了,但是攻擊那些堅強的物體,又無往不勝,在於他沒有什麼可以交換的了,因此以弱勝強。“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

除了這些對水的直觀描寫,老子還認為水有七德—“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並且《道德經》的主旨就是老子對“道”這一思想的敘述,道在老子的認知中是玄妙的,得道之人彷彿是神人一般,而老子認為“水”這意象是“幾於道”

的,足以見水於老子心中的分量。

2、楚文化

正如前文提到的,楚文化是一個相對複雜的概念,<strong>楚文化不僅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楚民族的形成有著重要的關係。楚國先民最早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今河南新鄭),後南遷逐步給楚地帶來了先進的華夏文明因素,楚文明更多地保留了中原姬周文明的特色,同時也吸收了少量蠻夷文化的特點,風格多變。

“老莊之學為楚學”:從傳統楚文化角度,聊聊老子尚水的思想觀念


楚文化除了具備中國整體文化的倫理類型、基本精神及主要特點等普同性之外,楚文化本身也有著多樣的特點。比如楚文化“信巫鬼,重淫祀”特點以及楚人的自強進取、創新求變精神向來為荊楚文化研究者所稱道等等特點。

二、楚文化角度解釋老子尚水的原因

無論是研究老子的思想脈絡還是探討楚文化的流傳,如果脫離地域背景帶來的影響,是難以對兩者有個客觀的認知的,罔論進一步對於兩者聯繫的深入研究;但是如果單純地把老子的思想簡單加上楚地文化的烙印,也忽視了不同地域之間學術交流的複雜性。因此,為了更全面地理解老子思想也為了更好地理解楚文化,從不同角度探討老子與楚文化的聯繫是十分必要的

老子以水喻道、以水比德是並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除了老子本身對水的認知之外也就是除了水本身受到老子認可之外,另外一個方面還在於楚文化的影響。

地理環境是文化創造的自然基礎。從楚文化角度解釋老子尚水的原因就是對老子尚水這一觀念的歷史淵源進行分析探討,主要從楚文化中的水文化以及楚文化影響老子尚水觀念的原因。

“老莊之學為楚學”:從傳統楚文化角度,聊聊老子尚水的思想觀念

1、楚文化中的水文化

在楚國的軍事開拓以及楚文化的地域擴散中,

水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楚人充分利用江漢地區的河湖地貌以及各流域的水系,從而適應南方地區的生態環境,這一部署在楚國成為第一個統一政權的國家的進程中扮演了重要因素。

荊楚地區,河湖縱橫交錯,以湖北為例,不僅是千湖之省,也是千河之省。除了湖北之外,荊楚地區的著名水系數不勝數。如<strong>洞庭湖,鄱陽湖,湘江、沅江、鄱江等等。甚至有論者提出這樣的論斷“荊楚文學史上最成功的、 影響最為深遠的作品,都與荊楚水文化存在著深層意義關聯”水文化已經成為荊楚文學史的背景性存在,是荊楚文學生命的濃郁底色和不竭源泉。

2、老子尚水受楚文化影響的原因

想要更好的對一種思想理論有更深刻的認知,單獨地考慮思想本身是不科學的,必須要結合思想產生的歷史地理背景。任何一種思想的發生都有其深刻的社會背景,而同時亦有其不容忽視的思想根源,也就是說,都要以前人的思想資料為基礎

。老子尚水在於他認為水是符合道的,而老子提出的道這一思想的起源,有學者認為是起源於楚國的開國人物也是楚國哲學的開山人物鬻熊,張正明在《楚文化史》中說:“道家的正式形成,約在春秋戰國之際……鬻子其人,就是鬻熊。《鬻子》一書,……卻是探尋道家思想的淵源所不可置之不論的。”

老子雖然最早將道賦予形而上學意義,但是他的理論淵源於鬻熊,而水作為老子解釋道的具體意象就更是離不開楚文化帶來的影響了

“老莊之學為楚學”:從傳統楚文化角度,聊聊老子尚水的思想觀念

三、楚文化角度看待老子尚水的影響

老子尚水這一觀念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要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的產生於影響既要將其作為獨立主體獨立看待也要將其置於社會的整體的發展中,因此從楚文化角度看待老子尚水觀念的影響就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於幫助解釋老子的思想;另外一個方面是對於影響了老子思想產生的楚文化的影響

1、老子尚水本身的影響

老子尚水的一個重要影響就是在於老子以水喻道,以水比德為切入直白地敘述了道的玄妙。以水為例,讓道這一玄妙概念更直白地像普羅大眾進行解釋,水這意象在老子看來是“幾於道”的,順其自然,無為而治。而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文化的內涵正是如此,老子尚水一方面闡釋了道這難以觸碰的玄妙概念,畢竟正如老子自己所言,“道”是一種難以觸碰的玄妙存在,他也是隻是強為之名曰道。

另一方面對後世的包括統治者在內的人民藉助水來理解社會運行做出了提示,正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君舟民水的論述,“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2、對楚文化的影響

老子尚水觀念作為受楚文化影響的產物,對於楚文化本身也有著影響,尚水觀念豐富發展了楚文化的內涵,尚水觀念的實質就是“道”這一思想的具體展開。

受名家影響,世人常以為楚地楚文化“尚武好鬥,民風彪悍”,但是不能忽視楚文化中的“惟有和而可也。”(《新書.修政語下》)、“止戈為武”(《左傳》)的和平精神。並且,縱觀楚國曆史,不難發現楚人雖善戰,但是更懂得“以柔弱勝剛強”這一理論,而老子的尚水觀念更是將“無為而治、順其自然”以及樸素的辯證主義增添到了楚文化中,使得楚文化在歷史的發展中更能適應不同的歷史階段,在華夏文明的畫卷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老莊之學為楚學”:從傳統楚文化角度,聊聊老子尚水的思想觀念

四、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以上對老子的尚水觀念以及楚文化都分別做的一定的解釋,以及對老子的尚水觀念從其產生的歷史文化淵源——楚文化角度進行的一定的分析探討,辯證地分析了老子尚水以及楚文化兩者之間的關聯,進一步瞭解楚文化以及老子尚水觀念的辯證聯繫,進一步地從楚文化角度對老子尚水觀念進行闡釋分析,

更進一步地瞭解到楚文化對老子尚水觀念的形成帶來的影響以及老子尚水觀念反過來對楚文化的內涵的豐富,既有助於從楚文化角度加深對老子尚水觀念的認知,也能以水為切入點了解到楚文化與老子思想的淵源。

參考文獻:

1、《楚文化對老子“道”的突破的影響》

2、《楚文化與老子之道》

3、《《老子》中楚文化精神與構建和諧社會》

4、《淺析楚文化精神與構建和諧社會——對老子哲學的現代思考》

5、《論楚文化對道教文化的深刻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