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語”之里仁篇五

《論語》是中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人稱:

聖人之學,載道之學,君子治天下之學也。接下來,翰章說每期更新一章,和大家一起學習。

每日一“語”之里仁篇五

里仁篇·5

【原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①?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②,顛沛必於是③。”

【註釋】

①惡(wǖ)乎:怎樣。

②造次.急促、倉猝。

③顛沛:用以形容人事困頓,社會動亂。

【翻譯】

孔子說:“金錢和地位,是每個人都向往的,但是,以不正當的手段得到它們,君子不享受。貧困和卑賤,是人們所厭惡的,但是,不通過正當的途徑擺脫它們,君子是不會擺脫的。君子背離了仁的準則,怎麼能夠成名呢?君子不會有吃一頓飯的時間離開仁德,即使在匆忙緊迫的情況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準則,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和仁同在。”

【解讀】

堅守信念,不違於仁

在孔子看來,每個人都想過上富裕的生活,擺脫貧困的局面,這本是好事。但是,對於君子而言,富與貴應當取之有道。即便貧困的生活再不好,想要去之也應有道,這才是君子所為。而這個道,就是仁義之道,它是君子安身立命的基礎。無論是富貴還是貧賤,無論是在倉促之間還是顛沛流離之時,都不能違背這個原則。

有些人認為,人生充滿苦難,人總是在痛苦中掙扎。這個觀點有些道理,但是我們再想一下,人們為何會這樣呢?造成他們痛苦的根源是什麼?有沒有一種人能擺脫這種痛苦,讓生命充實而又快樂?從某個角度看,造成人痛苦的根源在於思想的矛盾。比如,有人看重財富,可等他擁有了財富,面對子孫對自己的財富覬覦和爭奪的現實,他心裡充滿苦惱。這是因為他腦子裡有強烈的倫理思想,財富觀念與倫理的衝突,導致了他的痛苦。倘若堅守一個信念,他就不會痛苦了。譬如有的人看重家庭,在他的努力下,子孝妻賢,也許他們很貧窮,也許他們的生活備受磨難,但只要親情還在,他們就能生活得很充實,很美好。

“仁”就是有著積極意義的觀念。如果堅守仁德,其實是不會在乎貧困還是富貴的,更不會去謀求不義之財,也不會為改變處境而出賣良知。

蘇軾少年得志,以才學為朝野矚目,但因反對新法,評議時政,被朝中小人羅織罪名,身陷“烏臺詩案”差點丟了性命。出獄後被貶往黃州,但他不改本色。新法被廢后,蘇軾被朝廷委以重任,可是他並不領保守派的情,對他們錯誤的做法予以抨擊,引起了保守派的不滿,不久便被排擠出朝廷,到地方任職。此後幾年間,他歷任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太守,負責安定地方。蘇軾志在造福民眾,處處勤政愛民,每蒞一處,政績皆有可觀。1094年,他被貶往南荒之地惠州,在遍地瘴癘的惡劣環境中,他寫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樂觀詩句。1097年,他被貶往海南儋州(在那時為窮山惡水之地),他坦然言道:“我九死一生,能到海南一遊,乃平生最大快事”,把貶謫之辱說成“奇絕冠平生”。

閱讀蘇軾的詩篇不難發現,他不論是身居廟堂,還是被貶蠻荒,心中總是坦然的,情緒總是樂觀的。在別人眼裡,他的處境糟透了,可他卻能淡然處之。何故?皆在於他有著堅定執著的人生信念,他心存大仁,追求的是為國為民作貢獻。無論身處何地,他都有為民造福的機會,處處可以合心遂志,故而生活得精彩而充實。

只要堅守信念,不違於仁,富貴有何喜,貧苦有何悲。但是,如果丟掉這個信念,人就會成為處境的奴隸,為他人的褒貶所左右,生活得痛苦不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