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查出行軌跡,備齊防疫物資…馬鞍山這家企業復工復產有應對!

“到崗員工一定要嚴查近14天的出行軌跡,外地員工暫時一律不準到崗,只用本地技工…” 2月11日,馬鞍山裕祥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根據預案,對企業防控應急成員進行培訓。

後方的穩定生產,是對前方疫情防控的最大支持。自2月2日以來,位於博望區的裕祥智能裝備公司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制定周密的復工復產方案,細化落實各項安全防範和應急處置措施,做到疫情防控、安全生產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

嚴查出行軌跡,備齊防疫物資…馬鞍山這家企業復工復產有應對!

▲檢查申請復工企業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

嚴查近14天出行軌跡

員工進入公司要經過重重“關卡”

首先要核實身份,確定是不是外地人;確認身份後測量體溫,體溫高了不給進;進入後,工作人員馬上進行消毒,不但人身上要消殺,車輪胎也不放過。

通過“關卡”,進入廠區,立刻就被牆上一張連著一張的疫情防控預案所吸引,大到一個車間,小到一件具體的物品怎麼去消毒,都寫得清清楚楚。

嚴查出行軌跡,備齊防疫物資…馬鞍山這家企業復工復產有應對!

▲對進出園區企業的人員和車輛進行核查和體溫檢測

口罩、護目鏡、消毒液一應俱全

連一次性飯盒都有幾大箱

  “從2月2日起,我們就開始為復工做準備了。”公司總經理石賢林檢查完當天的防控工作,從物資倉庫裡走出來。記者看到,倉庫裡堆滿了防疫物資,醫用口罩、護目鏡、防護手套、消毒液、酒精、測溫儀一應俱全,就連一次性飯盒也準備了幾大箱。

  “這些可是我們的‘寶貝’,花了幾天時間才準備齊全。”石賢林說,公司目前手頭上國內國外訂單加在一起有8000多萬元,為了能早點復工,專門成立了由22人組成的疫情防控小組,董事長任組長,大家分頭籌集防疫物資。

經過努力,備齊了1萬多個口罩、400多公斤消毒水,可供200人使用兩個月。同時,公司還成立了防控應急小組,設立了員工迴流統計、每日診斷預防隔離、廠區和宿舍消殺、疫情宣傳教育、防護用品領用和籌備、應急防範等6個分小組,每個組指定專人負責,每天董事長參加督查考核,哪裡不到位立刻改正。

嚴查出行軌跡,備齊防疫物資…馬鞍山這家企業復工復產有應對!

▲企業儲備了充足的疫情防控物資

減少人員接觸、防止疫情傳播

食堂採購、員工就餐也有嚴格規定

一旦恢復上班,吃飯就成了必須考慮的問題,公司也想出了應對策略,如不得購買家禽類食材,食堂人員外出採購和上班期間須佩戴防護口罩和防護帽,廚具及餐具每次必須消毒處理,員工就餐時須分散就餐等,儘量減少人員密集接觸。

“疫情防控最關鍵的就是‘防輸入’,為有效阻斷疫情傳播,企業復工後的首批工人全部來自博望當地,而且這些員工至少在家隔離了14天。此外,我們還印製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個人防控知識小手冊,人手一份,指導員工做好個人防護。”石賢林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