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俗的理解「细胞因子风暴」,病毒引起这种攻击后,人体会怎样?

dingyongkang


细胞因子风暴,也就是炎症风暴,即我们ICU医生常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它属于免疫异常的一种表现,或者叫做“过度免疫”。

我们生活在充满细菌、病毒的环境中,之所以能安然无恙,靠的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免疫系统就会成为一把双刃剑。比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就可能诱发炎症风暴。

比如这一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于人体免疫系统从未“见过”这种病原微生物,当新冠病毒入侵肺部细胞后,肺部细胞就成了宿主细胞,会表达抗原性蛋白,激发人体免疫反应。如果病毒量大,免疫力又强,所谓强强交手,就会出现剧烈的局部斗争,白细胞、炎症介质,向感染部位(肺)进行“狂轰滥炸”,那么肺部很快就会出现重度炎症反应,渗出增多、甚至是实变!之后肺功能就会直线下降,危及生命。

所以,最让人担心的就是体格健壮、免疫力强的人碰上大量新型病原体的入侵,因为这种情况往往会爆发严重的免疫反应。这也就是你会看到一些年轻患者,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过程中不幸离世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炎症风暴,器官功能支持、小剂量激素调控炎症反应、血液净化等是最主要的应对措施。

很多时候,病毒会扮演一个“敲门砖”的角色,它入侵人体后,会引发一系列的病理反应,很多患者还会继发细菌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近几日新增确诊人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随着全国复工大潮的开始,未来防控压力依然很大。每一位公民,首先为自己负责,也别忘了为他人负责,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人人都努力!


关注重症行者-阿锋,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重症行者阿锋


我们在最近关于李文亮医生病情发展的新闻描述中读到可能是「细胞因子风暴」导致了他病情的逆反和急转直下。这个「细胞因子风暴」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但从题目可以看出题主对于细胞因子风暴有一个误解,认为这风暴是病毒发起的攻击。这里立刻答复题主,细胞因子风暴不是病毒发起的攻击,而是“我方”发起的攻击,过了度,会伤到自己。通俗点说,实际上有点闹乌龙的意思。


辉瑞公司高级医疗总监戴维·马丁说:“细胞因子风暴通常是导致健康的年轻人死于流感的原因。” “我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发生的流感大流行中看到了这一现象,而今天我们仍在看到它。”


什么是细胞因子?

当一个人感染了流感病毒后,他们的免疫系统就会发挥作用,并使用许多不同的免疫细胞攻击入侵者。诸如:

  • 一种称为巨噬细胞的白细胞识别诸如病毒之类的异物,并试图吞噬它们。

  • B淋巴细胞产生附着于病毒的蛋白质抗体,有效地将其标记为危险异物,以便其他细胞(如T细胞)可以识别并破坏它。<strong>

  • T淋巴细胞分为很多种,最主要的一种是CD8+T细胞,负责在识别异物后攻击异物。

为了协调对感染的攻击,参与人体免疫反应的细胞需要相互交流。它们通过释放一组用作化学信使的蛋白质来做到这一点。这些被称为细胞因子的蛋白质可以告诉免疫细胞该做什么,还可以告诉人体其它免疫细胞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一呼百应,以帮助对感染进行防御。

细胞因子是机体免疫反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它们也参与产生许多常见但让人“不舒服”的感染症状。某些细胞因子导致发烧、发炎、流鼻涕和疼痛等通常与流感病例相关的症状。尽管这些副作用可能令人不快,但却是身体对抗病原体的重要机制。

上图:细胞因子的作用机理。一个免疫细胞受到刺激后释放出细胞因子,另一个细胞通过表面受体接受之后产生相应的免疫效果。


细胞因子是细胞释放的小分子蛋白,有多种类型,用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通讯。细胞因子是一个通用名称。实际上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淋巴因子(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单核因子(由单核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具有趋化活性的细胞因子)和白介素(由一个白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其他白细胞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可能作用于分泌它们的细胞(自分泌作用),作用于附近的细胞(旁分泌作用),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作用于远处的细胞(内分泌作用)。细胞因子的活性是有冗余的,这意味着不同的细胞因子可以刺激相似的功能。它们通常是级联产生的,因为一种细胞因子刺激其靶细胞产生其他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也可以协同或拮抗作用。

上图:主要的细胞因子,及其主要作用。

上图:细胞因子网络。看看这网络有多复杂你就知道免疫系统是如何“一呼百应”“牵一发动全身”的。


细胞因子风暴是如何产生的?

但有时候免疫细胞的“一呼百应”反而造成“反应过度”、“用力过猛”的情况,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从“连锁反应”到“瀑布式级联反应”,最后就形成了细胞因子风暴——大量的各种细胞因子被那些“一呼百应”的细胞大量释放出来。就好像所有免疫细胞都在喊“兄弟们,冲啊,杀啊……”,杀声震天,此起彼伏,结果这些炸了毛的免疫细胞疯狂地在自己的“城池”里面开枪、放炮、埋地雷,敌人和老百姓各一起杀,甚至把房子、城墙也给炸坍塌了,而且还没人叫“撤退”……

这种惨烈的情况往往发生在严重的感染病例中,简单的说就是细胞因子的释放失控。免疫细胞释放出告诉人体产生更多免疫细胞的细胞因子,而这些新产生的免疫细胞又释放出更多的促炎细胞因子。而且,细胞因子当中的一种趋化因子可以将免疫细胞募集到炎症部位,这虽然有助于抵抗病原体,但是这一过程可能具有不利的总体影响——过多的免疫细胞的聚集导致细胞因子的释放在局部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灾难就在免疫系统的“恐慌”中开始了……

上图:肺部细胞因子风暴的产生场景示意。至少有8种免疫细胞参与其中“混战”。


免疫细胞靠得太近,细胞因子浓度太高,它们互相作用,相互产生的正反馈回路不断强化最终造就了“风暴”。在这种情况下,过多的细胞因子产生过于强烈的免疫反应,大量的细胞坏死信号导致局部细胞开始自发凋亡,从而破坏局部组织甚至整个器官,尤其是肺和肾脏,使其失去了原有的正常功能,最后危机生命。

“细胞因子风暴造成严重伤害的可能性非常大,特别是在免疫力较强的年轻人群中。”

虽然细胞因子风暴可能是由几种不同类型的感染和自身免疫状况引起的,但研究表明,它们通常是由于暴露于某些病毒毒株而引起的。现在,科学家们认为,细胞因子风暴导致了1918-1920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以及近年来爆发的禽流感和猪流感事件中许多死亡(尤其是青壮年人)。而本次新冠状病毒肺炎导致的个别死亡案例,包括李文亮医生的死也都可能与此有关。

如果细胞因子不足,那么病毒可能越发猖獗感染无法控制,但如果细胞因子反应过于强烈(某些身强体壮的患者的免疫系统就是这种情况),则会“伤敌八百,自损一千”。虽然大多数时候强大的免疫系统是控制感染的关键,但有时人体对流感感染的反应会对原本健康的人反而构成了最大的危险。


——什么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

在身体对抗病毒的“战争”中,免疫系统多管齐下的攻击是否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最终取决于免疫系统对于细胞因子的组织能力。这种组织能力是具有很强的个体差异性的,受到身体状况、遗传因素和过往感染经历的影响。

上图:细胞因子风暴可能带来的症状:高热、血球吞噬现象或血细胞减少、脾肿大、红疹等


细胞因子风暴的预防

研究人员继续研究预防和治疗细胞因子风暴的方法,包括使用透析机从患者血流中清除细胞因子,以及利用体内的自然过程阻止细胞因子的合成。激素就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因此钟南山在新冠肺炎的治疗措施中强调“早上激素”。这里的激素指的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力的免疫调节功能。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在紧急或危重情况下,医生会采用此类激素来对抗过于强烈的免疫反应,阻止或预防细胞因子风暴。多数情况下药名末尾带“松”、“龙”的就是此类激素(但不是所有“……松”“……龙”都是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不是性激素,不会导致性征发育,但有可能导致身体其它方面的改变,所以也不能滥用。

上图:糖皮质激素的参数一览。


细胞因子风暴也不是一无是处

科学家们正在考虑利用细胞因子风暴来治疗肿瘤。由于许多癌症疗法依赖于激活人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因此癌症研究已使得我们对细胞因子风暴的认识有了一些大的突破。

肿瘤学中最好的药物通常会引发大规模的免疫反应。因此,我们必须更多地了解导致细胞因子风暴的原因以及如何阻止它们。现在已经有许多有关如何钝化细胞因子风暴的新研究成果。

上图:病毒来袭,别慌~


总结

由于目前仍没有对抗细胞因子过度生产的“金标准”疗法。这意味着人们仍然需要洗手、注射疫苗并在生病时呆在家里隔离,避免感染风险为上。身体再好也不能避免被病毒击倒的风险。毕竟,强大的免疫系统并不总是能保护你免受病毒带来的各种健康影响——包括细胞因子风暴带来的危险在内。


小宇堂


《细胞因子风暴》,病毒引起的这种攻式⋯⋯人体的第一反应当然是防御,打喷嚏就是第一防御,不让病毒从鼻腔进入体内。


水幕华


生命单元是细胞,细胞防护细胞壁。细胞壁垒细胞膜,胞膜破裂生反应。反应方式热传导,传导发炎称发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