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頒佈了很多減負政策,家長還有必要給孩子報補習班嗎?

甘肅人民最牛得啦


教育部強調減輕學生負擔,學生有必要報補習班嗎?



教育部多次強調要減輕學生負擔,小學二年級以下的學生不得佈置家庭作業,這是也切實保障中小學生切實減負的具體的表現,也是維護學生的切身利益,如果對這些學生過早過多地佈置家庭作業,就有可能使學生從心裡產生厭學情緒,反而對今後的學習不利,所以課外補習班無形中增加孩子學生學習負擔和思想包袱,增加加家庭支出,破壞了教育生態平衡,是不取的。

但實際上是如此嗎?不得不說,學生校外學習輔導不但沒有減輕,反而更加嚴重,校外補習情況越來越多,越來越厲害,似乎不報補習班不行,對部分家長來說學生校外補習也是他們不得已而為之做法,學生上補習班更加有必要,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1,隨著現在教育資源競爭越來越厲害,家長們為了使自己的孩子在今後人生中處於有利地位,不顧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給他過早地增加了各種負擔,填了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同時有需求就有市場,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應運而生,所以學生負擔不是減輕了,而是增加了,學生上補習班已經對部分家長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

2,家長攀比心理作怪,現在很多家長在一起聊天都是談論孩子課外補習課的問題,好像自己的孩子不補習,就要輸在起跑線上。當下盛行校外補課,大家幾乎都已經見怪不怪了,可以說已經成為社會一種時尚,平時大家見面總說;“你吃了嗎”,現在變為“你家孩子補課了嗎”,平時親朋好友見面時嘮叨話題已經演變為孩子補課的話題,這可以說這是當今社會一個奇葩。

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早已經在人民心中根深蒂固,人人都想自己孩子今後個個都有出息,不得不給你的孩子添加額外的營養。還是選擇補習班,如果根據自己孩子弱科適當的補一補,無可厚非,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是有一點作用的,家長做法也是正常的,所以我們對校外不能一刀切,也不能全盤否認學生校外補習不好,但犧牲孩子過多休息與活動的時間,不加選擇過多的課外補習,可能使學生身心疲憊,厭惡學習,家長故此失疲做法,反而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不利,而部分家長拔苗助長的心態更是要不得的。

4,高考是當今社會最公平的考試

高考是老百姓孩子今後出人頭地的唯一選擇,也是最公平的考試,孩子不讀書,不讀好書,他們孩子今後拿什麼跟別人競爭,所以家長為了給自己的孩子高考時增加一點分數,也不惜一切代價給他們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因為家長永遠相信報補習班總比不報好。

所以,只要這種教育競爭不消失,校外補習不會減少,反而會也會越來越多。希望家長根據孩子實際情況酌情選擇,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能拔苗助長;同時希望國家教育主管部門認認真真使這一政策落到實處,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確確實實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維護學生的根本利益。


常德石頭


關於教育部出臺一系列減負政策,出發點是好的,都是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減少老師與教學無關的一些活動。但是,這真的有用嗎?減負都喊了多少年?現在的學生和老師真正的減負了嗎?

這個減負令猶如中國房地產的調控令,由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關於房地產調控政策應該有上萬條了吧,房價居然是越調越高,這個減負令應該和房產的調控差不多吧。減負不能只是喊喊口號,要從教育體制內部找原因,找到病根,好開藥方,才有療效!

關於補習班的事,我是這樣認為的:要問補習哪家強?最佳補習在課堂!

很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病急不能亂投醫,不要盲目跟風去補課,補課最多能夠達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目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問題。

我的侄兒原來在市裡的一所重點高中讀書,由於學習壓力太大,學習沒有跟上,高一上期末考試成績居班上第46名(全班68人),假期裡也參加各科補習,錢倒是花了不少,在高一下期末考試中,位於第50名,不但沒有提升,反而在下降,很是奇怪,我也與侄兒進行了多次交流,發現他很失落、很自卑,沒有讀初中時的優越感。

於是我給侄子聯繫了一所普通高中,轉學後,沒有參加如何的補習班,只是好好地給孩子進行了溝通,幫助孩子重樹自信,孩子比以前更刻苦學習了,在高二上的期末考試中,成為年級第一名,比第二名多50多分,孩子的自信心增強了,他的內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此成績保持到高三,順利考入了四川大學!

通過上面真實的案例可以看出,只有自己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進取,努力拼搏,成功終將屬於自己!




Lance課堂


作為一個在校大學生,對這個問題我願意分享我自己站在學生角度的一些觀點。

在我12年的中小學生涯中,我只上過一年的補習班,是在六年級的時候,但與其說補習班,不如說是提高班。在我生活的鎮上,大部分的初中還是分片上,屬於哪一部分的生源就在哪一部分上初中。但是額外的有一所民辦初中,其實力可以說是碾壓其他的普通初中,上了這個學校的孩子只要不是特別混蛋都能上到我們這裡最好的高中,其在全國範圍內也是能排上名次的,這所高中一本率歷年都在90%以上。也就是說能進入到這個初中學習在大部分家長看來已經是抱緊鐵飯碗了。但是這所初中有他自己的入學考試,可以說其嚴峻程度不亞於中高考,其入學考試的內容基本與奧賽相關,所以無論你再聰明,你在小學學到的知識也不足以支撐你通過這個選拔考試。一部分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沒有太大的信心,就放棄衝擊,而認為自己孩子學有餘力的家長就會一幫一夥的看著別的孩子上哪個輔導班也給自己孩子報一個。我的父母也是這其中的一員,確實,在這種提高性質的輔導班裡學到的都是新的知識,比如,等差數列求和,實際上這是初中才會學到的知識。為了參加這種選拔性質的考試而上提高班,讓孩子能有一個更優異的學習環境,我認為是可以接受的。(不過等我上高中的時候好像教育部不允許有類似這種民辦初中存在所以就給取締了)

但是輔導班(小飯桌)和提高班是有區別的

我也參加過一些輔導班,但是上課講的東西和老師講的並沒有什麼區別,甚至還沒有我自己老師講的好。大部分的補習班就是把課程再帶著學生過一遍,有的甚至就是看著學生在那裡完成作業。有的家長是因為沒有時間管,怕孩子出去闖禍,就把孩子扔在補習班裡,找個人看著他,這種情況無可厚非。但是還有一種家長,自己沒有什麼文化,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了瓶頸,成績一直不理想,但是作為家長自身也不懂學習,沒辦法幫孩子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怎麼辦呢,看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差都去上補習班,算了,也給他報一個補習班吧。自己的孩子回家抱怨說老師講的課聽不懂,聽誰說哪裡有個補習班,老師講課講的很好,就也給孩子報一個補習班。

我想說的是,大部分家長選擇給孩子報一個補習班,但是絕大多數的家長都不知道為什麼要給孩子報一個補習班,報的補習班真的適合自己的孩子麼,真的能對症下藥麼,並不見得。有些家長幫孩子報補習班是為了找一個心理安慰,他成績不好,我給他報一個補習班,也算是盡到家長的責任了。

也有的家長會說,現在的老師都太不責任,課堂上不好好教,都想著去校外開小灶賺外快。我不否認有這種老師的存在,但是我這些年所經歷的,我身邊的,我認識的老師,在我的看來都是鞠躬盡瘁的,我的老師也有的在外面辦補習班,但是他們從來沒有說上課講一半,大家去我的補習班裡見下回分解。大學第一年暑假回家,我有個妹妹正好要高考,我爸讓我去給他補習補習,她上的高中沒有我的好,我問她數學最後一題老師怎麼講的,她和我說她們老師沒講,說她們把前面的題做好了就可以了。這並不是老師的失職,孔子說過因材施教,老師工作了十多年,他知道在自己工作學校學習的孩子水平大概在什麼高度,與其鑽研難題,不如幫這些同學把基礎打好更能為他們提高成績。當然,有想法的同學課後去找老師單獨討論,我相信沒有一位教師會拒絕你。

在我身邊畢業的同學們有的假期也利用空閒時間辦一些補習班,掛上應屆畢業生,985,211高校學生,知心學長學姐稱號什麼的,也有的同學也想讓我加入一起辦補習班,我回絕了。不是我自身實力不夠,我自認為我學的不錯,但是我不認為我能教別人。因為,學的好是一方面,教的好是另一方面。我只是一個學生,我的表達能力遠不及教師,哪怕是小學教師。如果說作為學生的我剛畢業就可以當老師了,那還要師範學院幹什麼。

大部分學生成績差不一定是因為聽不懂,是因為不聽,上課發呆,睡覺。同樣是課堂,在學校裡不好好學難道說在補習班裡就能好好學了嗎?何況學校裡有著比補習班更濃郁的學習氛圍。

所以在我看來,家長決定是否要給孩子報補習班之前,最好先能瞭解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況,看看他真正需要什麼,而不是一味隨波逐流,別人也報我也報,那樣只會既浪費了錢又耽誤了孩子。

個人觀點,歡迎指正。


狂瀾2000


聽教育部的,就不補課,因為補習機構是“雞湯加忽悠”,騙人騙錢的。聽身邊人的,就補課,因為絕大部分家長都給孩子報班補課,我這裡小學必補英語,作文也有很多學生補,補奧數的沒有大城市多,初中生補文化課的就更多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補課有沒有用,不看說的要看做的。孩子是自己的,不是教育部的,減負了,成績必然下降,不要聽那些什麼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就能學好的話,哪有那麼簡單!成績下降了,高考時怎麼辦?你能去教育部交涉,當年我聽你們的,給孩子減負了,現在孩子分數不理想,請你們照顧一下?教育部會降分錄取嗎?顯然不會的,那麼減不減負,補不補課,還需要問嗎?


Jim64046356


控制作業時間的話,學校學到的知識就很少?這是什麼邏輯,正常上課時間縮短了嗎?教學大綱東西少了?關於輔導班問題,功夫還是在平時課堂上。我是王老師,專注於小學數學!個人觀點是輔導班更多是家長強加給孩子的意願,沒有從學習態度,學習目標,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去深層次分析。從題主一句都說要贏在起跑線上,說明什麼,盲目跟風。既然談減負三十條,就談下自己的感受,這次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出臺還是有很好的指導意義。以下詳解,供參考。

減負三十條

題主所講的是三十條裡面的第四條-嚴控書面作業總量

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

理解政策不能單挑出一條來解讀

把作業時間縮短,讓孩子更多參與文體活動,課外實踐,樂於探索,其實也是對課外形式多樣化的一種指導,拿小學數學來講,體會數學與大自然和生活的聯繫,積累必要的日常數學活動經驗不但是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也是對於課內是很好的補充。數學不只是課堂上學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對於活動競賽類的一些嚴管還是很支持,特別是一些和小升初掛鉤的奧數杯賽項目,取消後也勢必引導機構進行課程改革。

遵循孩子認知階段進行科學引導,重視學習興趣的培養,寓教於樂,以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孩子真正享受學習才是治本的關鍵。教育是綜合性社會問題,但減負並不是學校推給家庭,家庭推給機構,更多是在現有制度下,指導各方去思考教育的本質。


一學堂王老師


課外培訓班,為什麼有那麼多?

為什麼有那麼多家長花錢,送孩子,到課外培訓班?

責任不是家長學生,更不是老師和學校。

1.根本原因是教學大綱、教育指標、教材。

2. 超前教育。 教材設計不合理,大學內容移入高中,高中內容移入初中,初中內容移入小學,幼兒園的遊戲減少,開始學習英語和認字。

難度增加了,學習時間肯定會延長。

而且,學生如果無法理解,就只能求助外部培訓班。

3. 英語課,被提高成中國教育第一主課。內容和難度,大幅度增加。

導致所有學生要花費全部學習時間精力的三分之一。

教育大綱,教育政策,教育指標,教材的不合理,造成全國的青少年兒童疲憊不堪,全國有孩子的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心理負擔。


大唐安西軍騎兵都尉


校內確實減少學生作業很多,但校外補習班增加了學生學習負擔,基本上學生沒休息,連週六週日也要讀書,學生學習時間每天十幾個小時,各種名目校外培訓機構實在太多,收費又高,把學生休息時間全部被剝奪。現在有個怪現象,只抓校內減負,不抓校外培訓機構。剛抓校內有什麼用,減輕負擔,關閉校外培訓,還學生休息時間。


SMT十徐


首先,國家出臺的為學生減負的有關政策或規定,都是經過全方位調研並且經過科學認證而作出的決策,因此是十分客觀合理的。小學一二年級,知識相對來說淺顯易懂,孩子易於接受。對於智力發育正常的孩子,所學知識基本能做到當堂消化。所以,小學一丶二年級課後不留書面作業的決斷是非常正確的。隨著知識的進一步加深,孩子所學知識面越來越寬,有些知識不能當堂消化,需要在課後進一步鞏固提高,所以小學三至六年級才有課外作業不超過六十分鐘的要求。以後以此類推,初中課外作業逐漸延長至九十分鐘。這樣安排,對於智力水平一般的孩子,基本能完成學習任務。

如果是天資聰穎的孩子,掌握所學更是遊刃有餘。

個別家長認為,學生作業少了,學生學到的知識就少了。其實不然,只要學生在上課時認真聽講,按時完成老師安排的作業,需要掌握的知識能夠做到融合貫通,基本沒有上補習班的必要。


山不在高438


當然要。

現在不懂教育的人管教育,減負減負,實際上是負擔越來越重。

首先,那些該學的東西,必須學會掌握,誰也逃不過。中國,歐美日都是如此。學習,本來就是辛苦的,只有辛苦學習,長大成人後才能有所作為。再說,升學考試(中考、高考)是否也減負,降低要求降低難度了呢?沒有!所以,學校裡減掉的,必須課外補回來。

學校教育,特別是中小學,是非贏利機構,因此相對費用低廉。但學校減負了,家長卻增負了,外面培訓學校是贏利機構(連少年宮都不例外)。這意味著家長必須支付多倍的錢。對於工薪階層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減負減負,把上學時間推遲,把放學時間提前,與家長的工作上下班時間嚴重衝突。比如孩子上午8點15分上學,下午2-3點放學,那家長怎麼辦?不送早託班晚託班,只能有一個人辭職在家接送孩子,那不是減少家庭收入,增加家庭負擔嗎?

中國的教育,由不懂教育的人在管;中國的足球,由不懂足球的人在管,所以,中國的教育與中國的足球一樣,臭不可聞。


大侃細語


你想不想自己的孩子考重點高中,考清華北大復旦南開?

沒有優異的成績能不能進重點高中,清華北大復旦南開?

答案很明顯,如果真的因為政策讓你放鬆就放鬆了,那以後孩子高考的時候我們還能如此輕鬆嗎?現實很殘酷。

所謂的負擔來自於我們認為的政策不夠完美,和自己內心的追求和慾望。

孩子累,一是我們國家的教育制度,以及教育方面的三六九等,就如考試排名,名義上是取消了,實質上呢,並不徹底,不然高考分數排位是個什麼東西。二是我們期望孩子變優秀的追求,家長都認為孩子只有優秀了,未來才能一片光明,那怎麼才算優秀,成績好,人品好……雖然學的這些東西,在以後的人生中,很少用到。

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家長真的切實給孩子減負了,不寫作業,不追求成績……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所以我感覺家長不用糾結要不要報補習班,也不用詢問他人的意見,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來決定,畢竟,孩子的人生需要家長的幫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