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重病逝世前給華國鋒寫了哪三條遺言?

毛澤東重病逝世前給華國鋒寫了哪三條遺言?

毛澤東與華國鋒 資料圖

1976年,黨內健康力量與江青集團的鬥爭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這年的中共中央一號文件,使葉劍英和華國鋒的名字同時成為國際傳媒關注的焦點,因為在這個文件中,黨內排名僅在毛澤東、王洪文之下的中共中央副主席葉劍英是被停止工作的“反面主角”,而按姓氏筆畫來排名的政治局委員華國鋒則成為毛澤東之下8億人之上的“正面主角”:2月2日,中共中央發出通知:一、經毛主席提議,中央政治局一致通過,由華國鋒任國務院代總理;二、經毛主席提議,中央政治局一致通過,在葉劍英生病期間,由陳錫聯負責中央軍委的工作。

此時,葉劍英、鄧小平等“靠邊站”的老一輩革命家,對於個人的榮辱升降早已置之腦後,他們擔心的是毛澤東的身體情況,黨、國家和軍隊的前途命運。葉劍英對自己的“生病掛職”早有思想準備。他想到,在險象環生的關鍵時刻,毛澤東畢竟沒有把大權交給江青集團而是交給了華國鋒,沒有讓江青集團奪取最高領導權的野心得逞,無論如何都是一件好事。葉劍英知道,華國鋒既有基層工作經驗,又有在省裡和中央工作的經驗,對最高領袖忠心耿耿,為人也老實。他也聽毛澤東說過,華國鋒辦事“公道不蠢”。葉劍英覺得,毛澤東選擇華國鋒可能還有一個沒有說出來的考慮,就是毛覺得華是各方面都能夠接受的人。對這樣一個“接班人”,葉劍英自然會採取支持和合作的態度。

華國鋒初接代總理之位,非常謙虛,小心翼翼,不折不扣地執行毛澤東的指示,以爭取毛澤東的進一步肯定。

華國鋒按照毛澤東的意圖,領導了一場全國範圍的“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毛的意圖“批是要批,但不應一棍子打死。”因而江青集團想利用毛澤東決定公開批鄧的機會致鄧小平於死地的陰謀始終沒有得逞。就是到了4月初,毛澤東在對天安門事件的性質作出錯誤判斷,江青等叫嚷要開除鄧小平黨籍的時候,毛澤東依然對鄧小平留有餘地,與此同時,華國鋒的接班人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被正式確定為中央第一副主席和國務院總理。

隨著局勢的演變,華國鋒與江青集團的矛盾慢慢開始出現了。進入夏天,毛澤東的健康狀況更趨惡化,經常昏迷。為了使黨內高級幹部瞭解情況,中央政治局決定發一份通報,可是有江青等參與起草的通報卻不顧事實地稱毛澤東的病情已經好轉,不久可以恢復工作。討論時,葉劍英等堅決反對這種寫法,同江青、張春橋發生爭執。最後,簽署通報的華國鋒刪去了原稿中“病情好轉,可以恢復工作”等文字。9月9日,毛澤東去世。就在全國人民深切哀悼毛澤東的時候,江青集團加緊了奪取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的陰謀活動。本來,華國鋒“資本”單薄,毛澤東重病時給他寫了三條,它們是:1、“慢慢來,不要招(著)急;”2、“照過去方針辦”;3、“你辦事,我放心。”有了這三句話,華國鋒就像吃了定心丸。然而,江青集團卻打出“按既定方針辦”的旗號,妄圖取代華國鋒對毛澤東臨終囑咐的專有詮釋權以及接班人的地位。在葉劍英一而再的提醒下,華國鋒猛然醒悟,於是他特請李先念親赴西山找葉帥交流看法,溝通思想,組織反擊。為了制止這一篡黨奪權的陰謀活動,華國鋒和葉劍英終於走到一起,執行了黨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集團。

本文摘自:人民網,作者:袁小倫,原題:葉劍英憶毛澤東臨終“託孤” 曾想盡力扶持華國鋒,節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