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中逆勢而上的行業——在線教育、遠程辦公、醫療、生鮮電商

疫情對我們的經濟造成了大面積的衝擊。

企業無法復工,商店無法營業,大批中小企業面臨倒閉破產的危機...

不出門導致旅遊業、航空業遭重創,春節檔電影全部下架,院線經營慘淡...

招聘、投資、履約等各種經營事項都由於疫情阻隔而無法正常開展...

在疫情中逆勢而上的行業——在線教育、遠程辦公、醫療、生鮮電商

即便如此,仍然有一些行業,在絕望中獲得了逆流而上的希望,在助力抗疫的戰鬥中讓自己的行業站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一、疫情為「遠程辦公」行業帶來巨大契機

疫情背景之下的復工潮來臨,“遠程辦公”有多火爆?

據企業微信負責人介紹,開工第一天,數百萬企業使用企業微信,是去年同期的3倍;數千萬用戶使用企業微信遠程辦公,同時幾十萬場會議在企業微信召開。

更有釘釘的工程師感慨:“這幾天,每天都是‘雙11’。”數據顯示,超過1000萬家企業組織在釘釘數字化平臺上覆工。瞬間爆發的流量洪峰,一度讓釘釘平臺承壓。


在疫情中逆勢而上的行業——在線教育、遠程辦公、醫療、生鮮電商

各個平臺和公司都在第一時間紛紛推出了相關的產品優惠和免費試用政策——

在疫情中逆勢而上的行業——在線教育、遠程辦公、醫療、生鮮電商


在疫情中逆勢而上的行業——在線教育、遠程辦公、醫療、生鮮電商

近期國盛證券發佈了一則《通訊行業:遠程辦公迎機遇,視訊賽道最核心》報告,指出目前企業遠程辦公的市場滲透率還是處在相對比較低的水平,未來尚有顯著的上升空間。例如從遠程辦公人員佔比的情況來看,中國的遠程辦公人口滲透率尚不足1%。

在疫情中逆勢而上的行業——在線教育、遠程辦公、醫療、生鮮電商

近幾年行業加速趨勢明顯,

我國遠程辦公平臺2012-2017年五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96%

在疫情中逆勢而上的行業——在線教育、遠程辦公、醫療、生鮮電商

從更廣義的協同辦公市場來看,據IDC預測,包括視頻會議、語音聊天、內容共享等在內的移動辦公與協作市場規模將在2022年達到430億美元。

基礎設施好了以後,唯一缺的就是一個契機,讓大家能夠接受遠程辦公理念的契機。

“此次疫情對於企業協作辦公平臺來說,可謂是一個巨大而意外的契機。而華為、騰訊、阿里等巨頭的深入佈局,也為市場的加速成熟提供了動力,會帶動整個行業生態的建設,共同分享行業增長的紅利。


二、「在線教育」學生市場全面爆發

武漢肺炎疫情發生之後,全國教育培訓機構停止線下教學,教育部宣佈2020年春季開學延期,並提倡“停課不停學”,鼓勵學校和培訓機構將教育教學轉移至線上場景。

在疫情中逆勢而上的行業——在線教育、遠程辦公、醫療、生鮮電商

與此同時,各大科技公司、視頻平臺、直播平臺、教育企業迅速跟進,紛紛針對這次“在家學習”的大潮做出了針對性舉措。

在疫情中逆勢而上的行業——在線教育、遠程辦公、醫療、生鮮電商

在疫情中逆勢而上的行業——在線教育、遠程辦公、醫療、生鮮電商

除了直播授課、線上學習,考試也不能落下——

在疫情中逆勢而上的行業——在線教育、遠程辦公、醫療、生鮮電商

東興證券在《“全球歷次疫情”影響覆盤及“在線科技”成長機會專題報告》中指出,在此之前我國在線教育的市場主體是高等學歷教育及職業培訓,約佔整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的80%左右。

由於成人自控力強、學習目標明確、空閒時間有限、視力已成形,因此成人是在線教育的主要用戶群體,尤其在提升學歷、求職、考證等場景中,教育培訓需求更強烈。

武漢肺炎疫情之後,在線教育市場結構可能發生變化,中小學學生使用在線教育的比例有望上升,在線教育的發展進入一個新時期

2月6日華西證券發佈《在線教育專題:疫情催化有助滲透率提高》報告,對於疫情背景下在線教育的發展做了整理和分析。

市場容量

根據艾媒諮詢預測,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達到2.96億人,2年CAGR(複合年均增長率)21%;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諮詢數據,2018年國內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為1249億元,預計2022年達到3102億元,2017-2022年CAGR達到26%。

在疫情中逆勢而上的行業——在線教育、遠程辦公、醫療、生鮮電商

在線教育市場主要包括K12教育、高等教育、職業培訓、語言培訓、素質教育、學前教育等領域,其中職業培訓、K12課後培訓、語言培訓的市場規模相對較大,2017年三者的佔比分別為32%/23%/21%。

競爭格局

儘管在線教育行業市場空間大、增速高,但目前價格戰競爭也較為激烈、市場高度分散,大部分機構均處於虧損狀態。

在疫情中逆勢而上的行業——在線教育、遠程辦公、醫療、生鮮電商

市場集中度提升是未來的長期發展趨勢,而此次疫情固然有利於行業滲透率提升,但參與者提高可能會導致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

三、逆勢而上的「生鮮電商」和到家需求

2003年,非典爆發使人們不願意接受面對面的服務,而以網絡技術為基礎的電子商務等現代信息手段受到空前的重視。阿里巴巴網站各方面的業務指標一路走高,並促使阿里投資1億元正式推出淘寶。

疫情當前,各類餐飲、娛樂、衣物的消費需求會斷崖下跌,但米麵糧油、蔬果肉禽等基本民生需求卻往往會不降反升。而且由於人們更傾向於選擇“送貨到家“的服務,因此商超線上需求激增,並給生鮮電商行業帶來了突破的希望

申萬宏源《“宅經濟”催生到家新需求,生鮮電商迎黃金期——展望疫情下商貿零售行業的發展》報告中顯示,2020年除夕至正月初三期間,京東到家

全平臺銷售額同比去年春節增長540%。其中,糧油副食、日配冷藏、水果蔬菜和肉類成為銷售額最高的品類;每日優鮮除夕至正月初四,平臺實收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21%,預計春節七天總銷量將突破4000萬件;叮咚買菜春節期間每日訂單量同比上月增長超過300%。

在疫情中逆勢而上的行業——在線教育、遠程辦公、醫療、生鮮電商

15年發展歷程,從地域性垂直生鮮平臺到前置倉和社區拼團模式,生鮮電商行業融資近千億,各種創新商業模式不斷更迭。

2014-2018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複合增速高達65%。但由於生鮮易損耗、毛利低、消費者線上購買生鮮習慣還未培育成熟,大量中小型生鮮電商或倒閉或被併購,萬億生鮮市場,當前電商滲透率仍不足5%。

而如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創造出的現實需求,改變著人們的消費習慣,加速生鮮渠道變革,有望成為推動生鮮電商發展的重要動力。

四、「醫療行業」整體需求短期放大

醫療是和疫情最直接相關的行業,從診斷環節的診斷試劑盒和各類診斷試劑,到治療環節部分治療藥品、輔助治療器械,再到防護用的醫護產品(口罩、防護服)等,相關產業鏈上的企業生產和銷售均有望放量。

根據粵開證券發佈的《醫藥行業重大事件點評: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分析和行業影響》,2003年綜合醫院藥品收入828.59億元,同比增14.23%,增速提升4.16pct,SARS對醫院用藥全年影響整體可控,其影響主要集中在高峰期2003Q2。從藥品品種分析,SARS疫情高峰期抗腫瘤、生物製品、血液系統藥品、抗感染類等藥品影響小。

在醫療器械方面,肺炎發展導致呼吸困難,體內血氧飽和度下降導致生理缺氧,包括製氧機、呼吸機、霧化機和監護儀等在內的呼吸支持醫療器械是輔助治療必須,個人護理(口罩、防護服等)等醫護產品剛性需求爆發增加。

在零售藥店方面,本次疫情有望間接導致慢病患者在藥店更大程度的轉移購買。出於對疫情傳染性的擔憂,人們儘量避免外出。對於慢病患者,極可能避免到醫院購藥,轉至附近藥店購買。而且,當前處方外流程度大於SARS當年,藥店對於慢病用藥的轉移供應能力更強。

在疫情中逆勢而上的行業——在線教育、遠程辦公、醫療、生鮮電商

同時,在線醫療也成為疫情下催生的重要話題。特殊時期,在線診斷可以為醫院減負分流,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同時也有助於降低病毒感染風險。在線

在疫情中逆勢而上的行業——在線教育、遠程辦公、醫療、生鮮電商

根據東興證券《“全球歷次疫情”影響覆盤及“在線科技”成長機會專題報告》,2018年,我國遠程醫療市場規模為130億元,未來五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27.63%,2022年將達到345億元

。加之疫情爆發為行業帶來的正向帶動——從多主體(底層用戶、上層管理者),多維度(橫向普及滲透、縱向深化大眾認知)全方面提升行業市場邊際,未來互聯網醫療市場空間有望突破千億。

以上內容來自券商報告

免責聲明:文中所有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對任何一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