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引流課,在運營轉化中,要避免這六個坑才能提高轉化率

如今無論是知識付費還是在線教育,引流課都已是被驗證的有效拉新手段之一:


點贊關注辦校參謀,為您的機構成長助力!


1、引流課普遍首選剛需類課程產品,這類課程用戶需求大,拉新效果明顯;

2、引流課價格低廉,用戶幾乎沒有決策成本;

3、引流課的內容設置主打幹貨,老師用秀“肌肉”的授課方式,讓用戶產生較強獲得感

4、引流課提供用戶超出預期的用戶體驗,不僅侷限於高質量的課程產品,也可以是貼身化的課程服務和超值的相關贈品。

以上幾點是引流課的4大基本特徵,也是實現轉化到正價課的基本“抓手”。如果你做的引流課沒有符合上述任意一條特徵,那對不起了,你可能就是做了一節課而已,與引流壓根無關。




很多時候,我們在“引流課”裡設置很多自以為巧妙的轉化環節,其實全是自嗨,因為課程產品就是個錯誤:它壓根就不是一節引流課啊!

要想靠引流課拉新,然後實現轉化到正價課?首先我們要明確,到底什麼是引流課?

要知道,一個引流課轉化到正價課是一個系統化運營流程。是什麼原因造成本次活動轉化率低,接下來我們的引流課活動中,每一步我們應該如何去設計和優化?

招生引流課,在運營轉化中,要避免這六個坑才能提高轉化率


我和團隊成員們從頭梳理,總結出以下“引流課轉化到正價課避踩的6個坑”,希望能讓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少走點彎路。

經驗:轉化到正價課避踩的6個坑

一、課程設置

在設計引流課的課程內容時,切記要符合用戶使用場景,而且形式力求輕量化,能手機看的別限制用電腦,最好單節課時間不超過1小時。

二、價格策略

要明確引流課的“流量入口”定位,引流課單價不超過19元/科(包含3節課)。圍繞價格可以嘗試多種價格策略,如19元+1元,即可報名2科,不僅能提高用戶停留時間,而且能間接提高轉化成功率。

對於K12領域來說,+1元多1科,可以和家長課進行捆綁銷售,通過這樣的方式直接觸達購買決策人。

三、活動策略

引流課由於“低價+剛需”,所以吸引用戶報名並不難,最難的是怎麼提高到課率,讓儘可能多的人都參與直播?“按時到課即返券”可以進一步包裝成“獎學金機制”,實施階梯式到課時長,領取階梯式獎學金,刺激用戶到課,並能同時提高完課率。

除了給用戶直接利益,刺激到課還可以利用很多虛擬化獎勵,如“按時到課才贈課程講義”,“按時到課可進入免費答疑社群”等,這類獎勵邊際成本低,是教育機構的常用方法。

四、宣傳策略

在獲取新客上,拼團和助力砍價已是常用的裂變手段。但這種方式也有弊端,一二線城市的用戶,會礙於面子不願意分享,但又不願意支付全額,這是一個很典型的用戶流失場景。

對於課程產品,定向邀請制是更好的選擇,老用戶通過課程頁面分享,如果其好友通過其分享的頁面購買課程,可以得到優惠,同時老用戶可獲得現金分成或其他獎勵。利用老用戶的圈層口碑效應,幫機構拓寬傳播範圍。

五、服務策略

引流課配備社群,一是便於做到課提醒,二是方便課後答疑,三是維繫感情。維繫感情這條看似比較抽象,但實則最後的轉化全靠它。

在做好基本的課程服務外,老師和運營人員可以在群裡發起一些討論,通過日常交流建立起對機構的信任感。


六、運營細節的把控

引流課是一個需建立起運營流程化的系統項目,在策劃初期就需要對每個運營細節進行書面說明,並

落實到具體執行時間和具體執行人,防止因項目出現其他突發情況,而在運營細節上沒有執行到位。

最後項目執行結果=細節1完成百分比*細節2完成百分比*細節3完成百分比……,只有每個細節做到100%,最後的結果才會是1。

關於運營細節的書面說明,建議用甘特圖來做規劃:

招生引流課,在運營轉化中,要避免這六個坑才能提高轉化率

總結:

1、在做引流課前,首先要明確自己是否真的在做一個引流課產品,而不是在自嗨。

引流課的基本特徵主要有4條,即課程有剛需性、課程價格低廉、用戶學完課程有獲得感、課程產品體驗超出預期;

2、在設計引流課內容時,切記要符合目標用戶使用場景,而且形式力求輕量化;

3、引流課價格一定要低,除此之外還可以嘗試多種價格策略,如19元+1元,即可報名2科,儘可能提高用戶體驗課程產品時間;

4、 引流課成功與否關鍵看轉化率,在策劃之初就要考慮如何提高用戶到課率;

5、 對於小微課程平臺,在宣傳期要用好老用戶的圈層口碑效應,擴大信息傳播範圍;

6、 引流課一定要搭配社群進行服務,最後實現轉化的關鍵是用戶對機構的信任感;

7、 引流課是一個系統化的運營項目,有時候往往細節決定成敗。在細節的執行上,要落實到具體時間點和具體責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