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民營企業、中小型企業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股權激勵與股權設計


說句嚴重的話未來要麼“國有化”,要麼邊緣化,要麼直接“淘汰出局”,這就是現實。

中小企業生產的“商品或者是技術服務”,大企業都會有,而且更好,更優惠。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未來比拼的不只是“消費關係”,而是實體經濟供應鏈和價值供養體系,我的建議是體內創新,體外發展,必須要學會跨界融合,不然只會一條路走到黑。

舉例:馬雲說的(互聯網+健康產業+分享經濟)就是一個大有可為的行業,最大的市場還是在“內需”,中小企業沒有必要在“一畝三分地”上反覆糾結了,賺錢要學會看“天氣預報”,因為政策裡面有黃金。

你可千萬不要站錯了隊伍!🌴🇨🇳


五星國際體系運營官


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確面臨較大生存挑戰。特別是2019年,生存環境趨於惡化,將會有一大批民營企業等不到春天的來臨。所以,對於民營企業來說“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因為“活下去”以後才能求得更好的發展。

那麼,民營企業、中小型企業究竟面臨什麼壓力呢?第一,各種成本都在上漲,原材料成本漲、人工成本漲、房租價格漲,使得企業不堪重負,壓力山大。就連華為的任正非也曾埋怨,深圳的房價太高,導致高房租和高地租,而房租漲了工人的收入也要漲,企業真的不堪重負。

第二,利潤比較豐厚的領域都被國企和央企給霸佔了,而利潤薄、投資風險大的領域就讓民營企業間互相同質化競爭,而且市場上本來就產能過剩,企業間惡性競爭在所難免。在同樣的商品間競爭,企業往往拼的是價格,於是乎價格報得越來越低,甚至無利可圖,出現虧損的局面。

第三,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儘管定向降準向中小微企業傾斜,各銀行也加大了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但是,普惠金融這一塊,畢竟不應該完全由銀行去做,否則銀行的風險太大。應該大力發展小貸公司、抵押貸款公司、債券市場、IPO、股權轉讓等,打通民營企業向直接融資的渠道,盤活社會存量資金,促使其流向民營企業,使得民企得以更好的獲得資金支持。

第四,應該適當降低社保基金的繳付比重,目前很多中小企業反映,在繳納社保基金時發現,企業替職工繳納五險一金的比例偏高,本來就是小本微利經營,再加上各種沉重的稅費,以及給員工繳納的社保基金支出,讓企業不堪重負。為此,我們認為,適當的下調中小企業替職工繳納社保基金的比重以及各種稅費,則更有利於中小微企業的發展。


不執著財經


未來民企業中小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歸根到底分析三個:

一,日益形成的壟斷機制,讓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所獲得的商業資源越來越難,越來越有限!我們現在可以清晰的意識到這一點:為什麼小微眾創型的企業反而有生存的空間?因為降低成本到最低,反觀民營企業和很多傳統的中小企業,壓力越來越大,天花板上面有大的平臺壟斷,比如大的電商平臺,京東,天貓,拼多多,各種類型的新零售平臺,天花板下,還有以社交化為核心的社區社群團購!不僅壟斷了資源,也壟斷了會員,壟斷了流量,壟斷了資本!

二,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民企和傳統的中小企業,人和思維很難轉型!這裡麵包含了積重難返,企業在歷史發展當中沉澱下來的問題,比如股東的問題,創始團隊的思維問題,人是解決問題和麵對問題的核心,很多企業歸根到底,事兒就出在人身上,比如曾經根兒苗紅的新零售,頂不住壓力,幹著幹著就變成多級直銷了,就是人的問題!什麼樣的人,幹什麼樣的事?很多傳統的中小企業確實要思考人和思維的改變了!

三,融資太難,稅負太重,經營壓力太大,這就是緊箍咒啊,這一點大家可能都知道,我也沒必要多細說了!!

孫洪鶴認為,以上三點構成了我們民營和中小企業的核心難題,希望大家多批評指正,每天都分享一些熱門的問題,僅供朋友們參考, 希望大家能夠在這個平臺上有緣分成為好的網友,多交流吧!



孫洪鶴


未來十年,民營企業、中小型企業面臨最大挑戰是:

技術與創新!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的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為什麼步履艱難,困難重重?原因何在?

有部分回答認為:1,人工成本高企,社保費用增加了,環保壓力加大了; 2,競爭壓力更激烈了; 3,還有融資困難等等!我個人認為 :這些僅是從一些企業主的個人層面上的考慮。

假設就如部分企業主所願:由政府幹預打壓人工工資,不給社保了,大力減免稅收,也不要環保了。(但政府不可能只准你做,不準別人做。政府也不可能讓銀行抄底融資,因為銀行也是企業,它也要靠利潤生存)。

這樣就一定能解決民企問題嗎? 我看是不能的,為什麼呢?因為目前,我國大多數民企都有著低技術含量、過渡依賴低廉人力成本的問題。

從當前的宏觀形勢來看我個人認為: 中國民企的根本困境是:外需受阻,內需不旺!

從民企的微觀環境來看,技術含量低,同質竟爭比較嚴重。 如果單純採用降低工資等減負方式,可能只會引發內需惡化;同時由於人力成本,環保成本等的降低,使得各行各業的准入門坎也同步降低,參與競爭的企業數量就會進一步增加,競爭更加激烈!可能是所期望降負的收益,結果全消耗在降價競爭上,問題並未解決!

我個人認為民營企業的根本出路是:

1,把自己的產品做出技術含量來,減少產量,提高質量,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2,在創新上找出路。

只有提高產品品質和不斷創新才會使企業永葆青春!

.一說到技術,有些朋友就想到高新科技這樣一些高大尚的東西。這種理解就很有些偏頗。其實所謂技術就在你的日常生產中。創新更不是那少數專家教授的專利,它就是日常生產中不斷的革新。使你的產品有別人不具有的亮點,逐漸擺脫同質竟爭!

我是萬方,和工友一樣,也是一個工仔,說我們的辛酸,道我們的夢想,讚我關注我!


萬方談人生


從市場經濟的原理,供給側改革角度來看,中國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型民營企業,面臨以下四個方面的挑戰:

第一、生產成本不斷提高

根據波士頓諮詢在2015年發佈《全球製造業經濟大挪移》的數據顯示:以出廠價為例,中國製造業的成本優勢相較於美國,已經低至不足5%。

人力方面:農村可轉移勞動力人口下降,全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廉價勞動力時代結束,人口紅利逐漸消失。

資源方面:工業用地供應量減少,地價攀升,土地成為中國企業發展的重要約束因素;粗放增長方式被淘汰,環境汙染、資源浪費處罰力度加大,生產成本隨之上漲。

第二、國際品牌影響力不夠

據公關機構愛德曼對於信任度的調查顯示,中國企業在國內的信任度達到了79%,,在發展中國家為58%,在發達國家僅為19%,信任度折射的是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和綜合實力,三組數據依次遞減說明中國企業的競爭力隨疆域擴展而逐漸減弱,反映出中國品牌在國際競爭力不強,走出國門的發部分中國產品還處於貼牌、代工階段,品牌之路還很長。

第三、同質化嚴重,中低端產能過剩

中小企業長期面臨的困境是高精尖產品稀缺,中低端產品產能過剩,蔣老師在2015年-2018年受邀走訪了30多個城市的工業園、高新產業園,都發現一個共同的特點,這些中小企業許多設備落後、創新能力不足,工藝水平低下,沿海城市還有很多作坊式的工廠,依靠地價在市場夾縫中求生存,利潤越來越薄,在淘汰了落後產能、調整產業結構的時代大浪潮下,這些企業會死掉一大批!

第四、全球競爭格局加劇

發達國家咋工業4.0的浪潮下,製造業,特別是高端製造業,已經重新回到了歐美市場,他們通過戰略佈局,提前佔領了下一輪的工業革命戰略制勝的制高點,2016年,蔣老師三次去德國調研,發現德國的工業4.0節奏,目前至少領先中國大概10-15年的時間,相對於中低端的製造業,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東南亞11國,他們的人力成本比中國低,所以我國中小企業正好處於不上不下的位置,要麼前進一步,直接與發達國家拼技術,要麼後退一步,將工廠設點去越南、老撾等國家。

面對“前後夾擊”的中國中小民營企業,未來的路會更加的艱險,但是一旦突破了,便是另外一番美麗的風景!

以上四點,就是中國中小民營企業面臨的主要挑戰,那麼如何破局?接下來,蔣老師結合最近幾年的走訪與調研,給出一些思考和答案:

眾所周知,中國民營企業最大的優勢,就是對市場的敏銳嗅覺,以及船小好調頭的經營方針,市場活力來自於人,特別是來自於企業家,來自於企業家精神!

作為市場的主體,民營企業要做好以下幾點:控制成本、提升效率、要往“微笑曲線”兩端延伸,體高附加值,重構商業模式,樹立品牌意識,利用互聯網,整合全球資源。

從根本上說,突破產業變局,關鍵在於轉變產業發展方式、不斷推進產業的升級換代,突破思維瓶頸和架構瓶頸。

而要實現這些關鍵因素的轉變,企業的頂層設計必須先行。優化頂層設計,通過互聯網、大數據、內容電商、社交電商、雲計算等服務的融合,實現生產方式的粗放式向集約式、由注重規模到注重效率、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由產量到質量轉變,為產業發展構築內生動力,才能出境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進一步做強產業集群、做優產業業態,形成多點支撐、多元支撐的工業產業發展格局。這也是中國中小民營企業的跨越式發展必經之路!


蔣昊說經濟


未來十年,民營企業、中小型企業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可以肯定,未來十年,是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最好的時期之一,也是發展環境最佳、發展氛圍最好、發展環境最優的時期之一。在這個時期發展民營企業、中小企業,一定會在政策、資源、環境、資金等方面得到最優的支持和最佳的服務。

這也意味著,未來十年,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的最大挑戰,主要來源於兩大方面:一是市場。由於環境好、氛圍好、服務好,因此,創業的人會越來越多,創新的企業也會越來越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市場競爭就會越來越激烈,如果企業沒有足夠的競爭力,就很難在市場立足,即便勉強維持,也會越來越難過,越來越無法生存。

二是自身。未來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已經很難再像前些年那樣,依靠低端製造、來料加工等,賺取一些加工費、取得一些很少的利潤,而要逐步轉向創新,轉向提高勞動生產率,轉向向技術和管理要效益,否則,很難再在競爭中、特別在國際競爭中佔得先機。

所以,對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來說,挑戰既來自自身,也來自市場。而這一切,則需要取決於人才和有技能的勞動力。因此,更深層次的挑戰就是人才和技術。沒有人才和技術做保證,就無法在市場立足,無法獲得想要的效益。


譚浩俊


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十年,是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最好的時期之一,也是發展環境最佳、發展氛圍最好、服務條件最優的時期之一。在這個時期發展 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一定會在政策、資源、環境、資金、服務等方面得到最大力度的支持和最有力的支撐。

減稅降費、定向降準、降低利率、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行政審批程序、改善營商環境等,就是為了更好地給民營企業、中小企業一個更加寬鬆的發展環境。

發展條件好,面臨的挑戰也不少。從市場經濟的原理,供給側改革角度來看,中國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型民營企業,面臨以下四個方面的挑戰:

第一、生產成本不斷提高

根據波士頓諮詢在2015年發佈《全球製造業經濟大挪移》的數據顯示:以出廠價為例,中國製造業的成本優勢相較於美國,已經低至不足5%。

人力方面:農村可轉移勞動力人口下降,全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廉價勞動力時代結束,人口紅利逐漸消失。

資源方面:工業用地供應量減少,地價攀升,土地成為中國企業發展的重要約束因素;粗放增長方式被淘汰,環境汙染、資源浪費處罰力度加大,生產成本隨之上漲。

第二、國際品牌影響力不夠

據公關機構愛德曼對於信任度的調查顯示,中國企業在國內的信任度達到了79%,,在發展中國家為58%,在發達國家僅為19%,信任度折射的是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和綜合實力,三組數據依次遞減說明中國企業的競爭力隨疆域擴展而逐漸減弱,反映出中國品牌在國際競爭力不強,走出國門的發部分中國產品還處於貼牌、代工階段,品牌之路還很長。

第三、同質化嚴重,中低端產能過剩

中小企業長期面臨的困境是高精尖產品稀缺,中低端產品產能過剩,筆者在2015年-2018年受邀走訪了30多個城市的工業園、高新產業園,都發現一個共同的特點,這些中小企業許多設備落後、創新能力不足,工藝水平低下,沿海城市還有很多作坊式的工廠,依靠地價在市場夾縫中求生存,利潤越來越薄,在淘汰了落後產能、調整產業結構的時代大浪潮下,這些企業會死掉一大批!

第四、全球競爭格局加劇

發達國家在工業4.0的浪潮下,製造業,特別是高端製造業,已經重新回到了歐美市場,他們通過戰略佈局,提前佔領了下一輪的工業革命戰略制勝的制高點。相對於中低端的製造業,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東南亞11國,他們的人力成本比中國低,所以我國中小企業正好處於不上不下的位置,要麼前進一步,直接與發達國家拼技術,要麼後退一步,將工廠設點去越南、老撾等國家。

所以,對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來說,挑戰既來自自身,也來自市場。而這一切,則需要取決於人才和有技能的勞動力。因此,更深層次的挑戰就是人才和技術。沒有人才和技術做保證,就無法在市場立足,無法獲得想要的效益。

因此,面對“前後夾擊”的中國中小型民營企業,未來的路會更加的艱險,但是一旦突破了,便是另外一番美麗的風景!


廢品之家


2019年,已過去半年。各種跡象表明經濟疲軟,我所在的辦公大樓出租率只有30%。而18年的上半年,17年,16年,15年,甚至更些時候,從來沒有空的房間。我下屬有一財務公司,為各中小企業提供企業服務,有一項業務就是為各中小企業辦理營業執照事宜。往年每月進件,也就是新辦企業有100多家,今年直接縮減到10家以下。而申請企業註銷的,每月比往年同月增長50%以上。

未來中小企業面對最大的挑戰就是生存與死亡,那麼歸納一下,面對以下幾個挑戰:

第一,消費疲軟

各行各業的需求越來越疲軟,那麼每家企業,在銷售這個環節,銷售額會越來越少,那就面對裁員,縮減生產,等等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如何擴大銷售額?在經濟疲軟的時候,還能讓自己的銷售成倍增長或者是暴增的往前跑,這是最大的挑戰。

第二,創新乏力

各企業都要適應未來快速發展,產品的更新迭代,市場競爭激烈,百姓對服務,對產品質量,對於新產品,對智能化產品要求越來越高。那麼創新的速度和服務創新的速度也是企業面對最大的挑戰。

第三,資本緊張

大多數企業在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時候都大受損失,這是事實。這是前幾年掙錢的人們虧損的根本原因。時間到了2019年,往後的十年,所有的中小企業都面對資金壓力。而融資難再次成為中小企業生存的底線。融資難已成為中小企業死亡的最大殺手,因為整個社會資本面都很緊張。

第四,大型企業的,圍堵和獵殺

我們民營企業,中小企業面對的更多的是市場上的大鱷,比如說國企,他們擁有足夠的資本,對於中小企業很容易產生掠奪,競爭,甚至收購的命。當然而不可否認,我們的國企,在割了眾多中小企業之後,擔負著國家意志,擔負著全球的貿易戰爭,擔負全球的經濟戰,更加擔負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榮譽。那我們就應該把中小企業拱手相讓嗎?

總結一下: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將進入緩慢向下而平穩有質量的發展期,那麼很多中小企業在這樣的經濟沒有大發展的情況下,如何適應市場,成了我們所有人頭疼的一件事情,一件困難的事情,同樣既然有挑戰,就會有機遇。那麼未來的機遇,一定是走在社會的前列,智能機器,雲計算,大數據,這些能夠顛覆時代的行業,也是我們的機遇,當然,培訓教育是滿足人們幸福快樂的事情,也是一大機遇,我現在就新起了一個業務, 以我名字命名的:李合偉演講口才學院。


我是伯樂集團董事長李合偉,白手起家創業20載。主營餐飲,投資,教育(演講學院)。我為《李合偉演講學院》代言:全年齡段(成人,青少兒)的演講學院,學習,合夥人,加盟找李合偉。關注我為您分享更多的人生感悟……


合偉說


當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讓全球市場的聯繫己經越來越緊密。

中國的民營企業能否生存關鍵是全球交易中的綜合競爭力是否足夠。

決定企業全球競爭力的關鍵在於企業的交易的制度成本:

1、稅收制度是否有競爭力,當下大陸小微企業年淨利潤100萬,稅費是46萬,200萬稅費是97萬(社保等費用按淨利潤的8%計算)。而香港賺100萬稅收16.5萬,賺200萬稅收33萬,大陸有下降空間。

2、政府對企業創新的支持力度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

3、政府對企業日常經營行為的介入程度。

4、政府政策對企業承諾的誠信力度。

政府在後續10年如果可持續優化企業交易制度成本,中國企出現更多有競爭優勢的優秀民企。


鄧冠衛


我上一個工作就屬於中小型製造型企業,在那上班最大的感覺的就是——風雨飄搖:

1.老闆的想法一年一個樣,今年定的制度,明年肯定會推翻,並且會有很大的變動,甚至會相互矛盾,任何人沒人敢說,我能預料這個公司接下來會怎樣發展。

2.老闆極其不自信,他不停的在外面網絡職業經理人,給予重任,企圖靠外人能帶給企業怎樣翻天動地的變化,可最終總是失望,於是,老闆就像一個花心的帝王,不停的換寵愛的對象。

3.老闆對基層員工的觀點是:沒有人是不可替代的,這工作你不想幹,有人想幹,你能幹得了別人也能幹得了。所以嘍,別太把自己當人。恐怖的是,身處其中的很多員工真的角色這是沒錯的。

4.老闆是真的操心,身材一直瘦的像杆一樣,據他自己說,晚上睡不著,心累。話說,能不累嗎!整個企業沒有制度,不靠人才,整個處於踩在西瓜皮上滑到哪裡算哪裡的狀態!

ps.補充一點,老闆對政府機構、媒體機構迷之崇拜,跟這兩種人打交道,身段極低極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