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是一种什么感受?

东方觉晓


穷,何为穷?是真穷、假穷、不穷?因此说,如何去理解这个👆🏻穷?定义又是怎样的?再看与谁相提并论而比之穷?

我不敢切入这个话题,因为穷则思变,却是无法改变!再仔细想想看,穷我什么都不缺,穷我看不到富人在哪里?穷我拉着自己去拼命,争得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我理解,太过于计较可比性,因为底气不足,才会使之自己在90%的穷人圈子里天真的活着,似乎很有尊严、很有勇气的展现着自我。


992舒畅


穷有两种人:

第一种穷:讨口要饭无所为,

反正都有人施舍。

再就是国家政策好

六十岁过后就进养老院。

对于五保户来说没多大担心。

第二种:死又死不了,

活又活不好。

今天钱用完了,

又担心明天的钱,早上两个

馒头下肚,又担心中午吃么。

过着半死半活的日子大有人在。

一个真实的故事:

去年腊月十八回重庆忠县马

灌镇,吃了老表结婚酒。

他房贷该20万,结婚又借了10万

女方彩理4万,婚后还男方。

困难在什么地方:

婚后三天生娃要钱,他爸爸

得病肠根阻开刀要钱。

他爸半年不能干活,也许

过后不能干重活,自己找不

来多大线,以前就靠爸爸做工

地找七八万,现在来原已断

还要人护理。

真难不是假难:

该了那么多钱

得不到任何人帮助,

最后也就听天由命。

也许老婆不会跟他。

屋漏又招连夜雨,

行船又遇打头风。

暂时很困难。



钱它是个宝没钱活不好


我是60后,兄弟多,我又是单亲家庭,要说现在的穷和以前相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一条裤子烂了三个大孔,屁股后面一个孔,还有两个腿前面有两个孔,那时候衣服裤子都是纯棉的,不像现在的衣服裤子穿不烂,烂了没钱买,同学在后面指指点点,我无地自容。

鞋子是自己做的布鞋,脚前面的脚指头都露在外面,因为前面烂了,大冷天的冬天鞋子是湿的,在家做事就是下雪也打赤脚,只有读书才穿鞋,以前我妈妈在世时好多亲戚,现在有困难了没人帮你,真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且看杯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那时候我想,长大了我要拚命的挣钱,这穷的滋味可不好受,也没人看得起你,我要挣好多好多的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现在过去几十年了,虽然没有挣好多好多的钱,但也衣食无忧,就算挣了好多的钱也不会花天酒地,因为我都知道,每一分都来之不易。


蒋四生579


大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及以前出生的人,大都经历过贫穷、过过苦日子,知道穷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我出生在六十年代初,老家在农村,对贫穷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总的感受是:绝望、纠结、迷茫、无可奈何……。

记得小时候,为了交一块多钱的学杂费,母亲要攒一个多月的鸡蛋,卖了以后还不一定匀出你的学费来;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给我买了一双凉鞋,自己平时不舍得穿,除了在学校里穿一穿,上学、放学的路上都是提着鞋,赤着脚在路上走;每年一到春季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吃的是野菜煮红薯干,不仅吃的时候难以下咽,吃到肚子里会烧心、嗝酸水,吃也难受,不吃难熬……;为了过年的时候能给我们兄弟几个置办一件新衣裳,父亲要一个冬天起早贪黑猫在低矮的地窖里编织席子,早晨四、五点钟起床,晚上十一、二点睡觉,即使这样也只能为这个孩子买件上衣、那个孩子买件裤子,根本置办不了几件像样的衣裳;我们一家七口人过年也就买二、三斤肉,除了年三十晚上团圆饭的时候每人能吃上几片肉,其余都是用来招待客人的,即使这样也会让年幼的我们欣喜不已,回味好长时间;1974年的时候,生产大队要每家安装有线广播,大队配了喇叭,就因为没有钱买那50多米的电线,喇叭在家放了半年多,最后还是借了邻居家的电线,才算听上了广播;每到暑假、秋假,生产队统一组织学生参加秋收、秋种,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要下地干活,重活干不了就干一些辅助性的活,比如:给庄稼施肥、拌种、掰棒子、割青草、捯粪、砸坷垃、拾麦穗等等,寒假的时候还要捡大粪、造梯田……。虽然对大人来说是些轻省活,但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一天下来也是腰酸腿痛,下午收工的时候,拖着沉重的身体,不想吃饭、不想说话,只想睡觉休息……;一个整壮的男劳力,在生产队干一天能挣十分工,折合大约两角钱。不让个人搞副业、不许搞养殖、不准做买卖,总之出工挣工分是唯一的出路。至于年轻人招工、入伍当兵,那是农村青年唯一的出路,也是极少数生产大队干部及家属享有的待遇,一般社员少有这样的好事临到头上……。总之,当年的那种贫穷、窘迫、困苦、迷茫和看不到希望的日子,令人窒息、令人抓狂……。

多亏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先后恢复了高考、实行了土地承包,让广大农民和普通人有了公平竞争、自主谋生的机会。我们家兄弟几个,有的考学参加了工作,有的自己经商做买卖,还有承包土地搞种植、养殖的,通过各自的努力,现在都过上了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但是,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当年那种艰难贫穷的日子以及在内心留下的烙印,将会使我们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一格826


记得七十年代,家里穷的一个月钱过不到一个月,一个星期吃不上一次肉,家里的伙食永远是,早上泡饭咸菜,中午白菜咸菜,晚上面条或馒头咸菜。到了月末,连买白菜的钱都没有了,只等那一天母亲发工资,工资一到手,便去食堂买份带肉的菜,四个孩子加母亲,一个菜,母亲依然吃咸菜,我只能挖点菜汤泡饭吃,还不敢挖多。那时候真穷。后来,我当知青,有次,上午去拔牙,下午嘴还肿着,棉花球还咬在牙齿上止血,为了多挣半天钱,我还是去上班了,那时候上班很辛苦,不是二个人抬水泥,就是抬砖,我妈说我,要钱不要命了,没办法,穷怕了。


合肥市雪莹


穷是真穷,狠是假狠,我在1969年上山下乡时是亲有体会,我69年下乡,1970年七月就破涠了,那时候穷着身上拿不出几元钱,粮油虽然保证供应了,旦身上没有零用钱,于买火柴,煤油,肥皂都没钱买,有时还要等🐔鸡下十几个蛋才能买到一条肥皂或火柴,要想买毛巾袜子要等很长时间,没有的日子是真难受,因为那个时候农村大多数农民都没有钱,有的人多还能养猪还能卖到百元钱,那要是日常小用能管上小半年,因为你穷借都借不到,我为了五元钱,走了八十里路找我大哥因为他在工作,找到他工作单位时他出差了,心里确实失落,后来还是找到我的老乡招工在工厂工作,在他那住了一夜,还招待了我吃了一个夜餐和早餐,第二天又走回家,这是我一生当中最失落的一次,所以说穷是真穷,装不了假,从现在来看如果没钱也确实难以生存,如果你穷了甚至连借都很难借到,因为人家了解你家庭情况,如果不是真正的亲朋好友是难以借到钱的,因为钱是最现实的东西,没有钱什么都做不了,没有钱什么事都办不成,这是我曾经没钱时的体会。


用户51424195628


穷是比较而言有穷富之分,現在的普便穷是穷得连一顿钣吃不上或一件衣都没穿的人很少。我有一个朋友是农民特爱拉琴,胡琴拉的还可以,在县城现在退休人员多数无事干,聚在一起唱一唱自乐,常请我的农民朋友一块娛乐。但我的朋友总感到和人家退休人员格格不如。对我常说,人家都是一月四五仟的人,我一月壹百块钱,总是感到低人一等。虽在一块娛乐,总是乐不起来,人家都是又说又笑的。自已連一句话都不干说。这就是穷了的人的内心表现。总而言之人穷了别人看不起是事实存在的。


广德博爱


说到穷不是说真的“穷”,不只是说物质方面上的,如果说失去了健康,看病没钱,借不到钱,才知生不起病,才知金钱重要!也有精神上的穷,困顿,穷到没朋友,遇上事了,没亲朋的帮助,那也是穷!如果是这方面的事,那就要反思自己,是自己做人做事没有人情味,自私。所谓的“穷”太多是自我内心的感受,源自于太多的欲望,贪婪,攀比。人要有知足的心,君子务本,本立道生,所以为人作事,尽人事,务实去努力,才能更幸福自在过好每一天!愿所有的头条好友健康快乐平安如意!顺便点赞的帅哥更帅,美女更美丽!




时时勤拂拭


提到穷字可怕,而且很可怕!我是过来人——十岁没母亲,有两个哥哥,两个小妹妹,老爸在供销社,一月得到工资20多元,除了本人伙食费10多元,剩下10来元,要维持我五姐妹的生活那就是捉襟见肘了。那时还未分田到户,要靠劳动力记工分来分口粮的。那时我们兄妹细小,根本就没有劳动力,也就没有口粮,有时得饿四五天都无开锅,只得大姐(已嫁)拿几米来救命。后来,改革开放,分田到户,我们兄妹从“压迫"中走出来,日子也比过去有所好转。穷字实在可怕,正如所说,“富在深山有人寻,穷在路边无人问”。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果分等类的话,现在我都算上是中穷...。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b562a17965f04303b1af6be5aa5ca5ff\

33haihaihai


穷的状态:经济抓襟见肘,见人抬不起头,说话没底气,朋友也少,亲戚来往也就更少,毕竟世上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

穷的思维:穷则思变,在思维上一定要先转变,再也不能固步自封,垂头丧气,拿出“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自信。知识改变命运这是真理,一定要开始学习,多读书不仅可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也能陶冶个人内心,最后一定要多读财商方面的书。在没钱也要扣点钱来读书,人一旦精神富有,底气也相对足些!

穷的行为:在当今世上没有穷人,只有懒人,快递外卖工资都能赶上白领,多问问自己凭什么会穷呢?一定要行动起来,思维转变,动作要跟上!

记住人的一生有两份工作:一份是自己本身从事的工作,二是为你的每一份闲钱找份工作!第一份你的工作有蓝白领之分,靠你的专业领域技能水平,而第二份你的闲钱工作也是有蓝白领之分,靠的是你的财商水平!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