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康熙擒鳌拜时失败了,孝庄太后会有什么对策吗?

宋安之


康熙八年,在一群布库少年的通力配合下,满州第一勇士鳌拜被年仅I6岁的康熙皇帝给生擒了。鳌拜久经沙场,为官多年,其党羽也是遍布朝野,但却没看透康熙的心思,不得不说,少年康熙隐藏的很深。康熙扳倒了权臣,从此,他不再是傀儡,而是真正的九五至尊,是一位乾纲独断的帝王。



擒鳌拜的行动,布置周密,得到了索额图等人的支持,而孝庄,身为康熙的祖母,师傅,在这次行动中扮演什么角色呢。太皇太后孝庄才是真正的“武林至尊”,他将对敌套路传授给了玄烨,告诉玄烨如何一招制敌。而玄烨精彩的表现,也正映证了孝庄的“高深莫测”。徒弟轻轻松松就把敌人干掉了,师傅也就不用亲自出马了。凡事皆有万一,如果康熙擒鳌拜失败了,孝庄会有什么对策呢。



对于见惯风雨,老谋深算的孝庄来说,大凡有大的行动,第一个需要考虑的环节必是军队。擒拿权臣鳌拜,非同小可,自然要有相应的军事部署。悄无声无息中,孝庄与康熙秘密将鳌拜的亲信调往各地,又以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师守备力量。控制了军队,即便鳌拜没被擒住,也将难逃法网。

电视剧《康熙王朝》为了将这一幕展现出来,也是煞费苦心,九门提督吴六一带领的官兵与鳌拜党羽军队一番激战,最终,踩着这许多尸体,康熙气宇不凡的走了过去。


实际上,吴六一是虚构之人物,这场血战也根本子虚乌有。试想一下,鳌拜党羽若真的进攻皇宫,那就是实打实的谋反了,鳌拜将绝难活命。历史上,最后鳌拜也只是被康熙圈禁而以,鳌拜并无谋逆之迹象,其党羽又怎敢甘冒天下之大不讳进攻皇宫呢。


其实,一开始鳌拜就输了,鳌拜虽然勇猛,智谋却一般。他远不是孝庄的对手,孝庄只是略微示弱,鳌拜就飘飘然,不将这一老一小放在眼里,孝庄使出致命一击,鳌拜就被打趴下了。鳌拜不是“曹操”,倒是像极了“张飞”和“吕布”。各位觉得呢?


风雪梦不逝


康熙在擒鳌拜时还没有掌握绝对的权力,且采用的是培养一帮武士智擒的方式,所以肯定有失败的概率,如果失败了会面临什么样的结果呢?

  • 鳌拜主动解甲归田

如果擒拿失败,鳌拜成功脱身后终于意识到功高震主的情况下不可能友善相处,加上自己也快到了退休年龄,主动提出交出权力颐养天年,这种情况可能性较小,却是最和平的方式,康熙皇帝可以顺利掌握大权,也不需要孝庄做什么来帮助自己的孙子。

  • 鳌拜继续独揽大权

鳌拜脱身之后,纠集党羽和势力集团,进一步把持朝政,架空康熙皇帝,这种情况会导致康熙和鳌拜争权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按照当时的实力对比来看,康熙的处境可能会越来越不利,这种情况下孝庄将会出手帮助年少的康熙皇帝,增加其力量比重,使其在争权中不至于落于下风。

  • 鳌拜执意另立新君

矛盾激化之后,鳌拜很可能勾结其党羽逼宫,编造理由逼康熙退位,另立爱新觉罗家族年幼容易控制的子嗣。由于孝庄仅有顺治一个儿子,康熙擒鳌拜时顺治最小的儿子也已经9岁了,加上孝庄对康熙很是疼爱,另立新君将会激起孝庄强烈的反应,她将号召先帝旧臣,甚至包括娘家蒙古族的势力,尽最大努力保住康熙的皇位,从当时的力量对比来说,将会发生大规模的内斗,胜负难料。

  • 鳌拜要自立为帝

从鳌拜当权时的表现来看,其篡权谋逆的野心并没有明显暴露,所以对自立为帝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真要自己当皇帝,那么满清权贵一场内斗不可避免,由于鳌拜党羽众多,康熙皇帝和孝庄太后都会面临极大危险,一旦能抵御住第一波攻势,号召天下之师勤王,以爱新觉罗家多年执政打下的根基,鳌拜胜算不大。

综上分析,如果鳌拜顺利脱身,最大的可能是进一步扩充势力,加强对皇帝的控制,同时伺机另立新君,以继续把持权力控制朝政。


沧海话历史


既然是假设,那咱先不谈康熙的各种准备,就说康熙擒鳌拜失败了,他奶奶孝庄会怎么办吧。

第一,肯定是压着玄烨赔礼,安抚鳌拜。

大玉儿十分隐忍,当初她势力不够之时,为赢得多尔衮支持,可以与之周旋,甚至不惜施之女性手腕,对于一国太后而言,实为不易。

而今孙子在位,大玉儿更是多了些经验,但凡为着这一脉传承,再下点身段也无妨。

赶紧的,让玄烨表态:此为戏耳。中堂受惊了。

然后给鳌拜加官进爵,送些美女,厚厚地赏赐下去。



鳌拜不是傻子啊,肯定知道小皇帝想干什么了,但他此时虽然气焰嚣张,倒还没准备谋反。受了一惊,且忍下这口气,收了太皇太后的那些赏赐再说吧。

第二,加紧扶持其他势力。

暂时安抚住鳌拜了,得盘算用另外的势力来牵制这个心腹大患呐。

老滑头索尼就不要躲在一边享清闲了,拉出来遛遛。

苏克萨哈死了,没法子。把遏必隆拉到自己这边来,他虽然也心怀不轨,但比鳌拜好对付,先把他拉过来对付鳌拜,过后再收拾他。

然后从宗室中找几个可靠的掌旗的,伺机打杀鳌拜。

最后,就是告诫玄烨耐心等待,别再轻举妄动了。

擒杀不成,且示弱以怠其心,待自己的力量大了再徐徐图之。在此期间,密切关注鳌拜,寻找他的破绽,时机一到,雷霆一击!

以上猜测纯属猜测,欢迎来辩,我是钱多多读文史 。


钱多多读文史


如果鳌拜真的想要造反,无论孝庄做什么都没用。对于一个铁了心想要造反的人,除非杀了他,不然做什么都阻止不了他。

反之,如果鳌拜铁了心的忠于大清,孝庄或许只需说一句“这是一群小孩子跟你闹着玩的,鳌卿家不要在意,哀家这里给你赔个不是了”,然后再赏赐给鳌拜一些东西,这件事也就这么过了。



所以,事实上康熙擒鳌拜失败后,清朝会发生什么,不是取决于孝庄有什么对策,而是取决于鳌拜是不是忠于大清。如果鳌拜要反,孝庄唯一的对策就是想尽办法杀掉鳌拜。如果鳌拜不反,孝庄无需做什么,只需简单的几句“掏心窝”的话,这件事也就过了。



那么在那个时候,鳌拜真的有反心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康熙对鳌拜动手之前,鳌拜并无反心,相反他对康熙的曾祖皇太极、父亲顺治还很忠城。

当年皇太极因突然驾崩,来不及立遗诏时,是鳌拜等两黄将领确保了皇太极一脉的皇位不旁落于他脉,在他们“不立先帝之子,就兵戎相见”的声嘶力竭下,多尔衮放弃了对皇位的觊觎之心。



顺治帝在位时,他不惧多尔衮几次三番威胁他的生命,在三次被论死,曾经与他共同扶立顺治的两黄将领都相继投靠多尔衮,过上了位极人臣的荣华富贵的生活时,多尔衮就是不降于多尔衮,而是始终都忠于顺治。

其实当初鳌拜完全可以为自己的利益去投靠多尔衮,毕竟在当时朝堂上几乎都是多尔衮的党羽时,鳌拜这么做本无可厚非。但是鳌拜却并没有这么多,他不惧于任何的威胁,哪怕多尔衮曾几次三番想要他的命,他也始终不愿意附和多尔衮。



而从他对故主皇太极忠心耿耿,对顺治也是坚守忠诚,这种种事情来看,鳌拜对于皇太极一脉绝对是一片赤诚,绝对是难得的忠义之臣。也就是如此,顺治帝亲政后,他得知鳌拜与索尼等人曾立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遂视为他为心腹重臣。

所以试想看,就是这样曾经为了皇太极、顺治忠诚到连命都不要的鳌拜,他会在康熙的时候有反心吗?显然不会。在康熙时期,鳌拜完全没有理由有反心,要权,贵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的他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地位,他已贵为二等公,已算是人臣所能得到的爵位的极限;要财,无需多说,一个辅政大臣会缺钱吗?所以根本没有什么让他有反心。



所以说在康熙对他动手前,鳌拜根本无任何的反心。说白了晚年的鳌拜虽骄横跋扈,贪赃枉法,但是也只是对政敌,对天下而言,对于皇帝,鳌拜始终都是忠心的,这点毋庸置疑。

其实康熙之所以会对鳌拜动手,绝非是鳌拜想造反,只是康熙想早点掌控皇权,然后接着鳌拜去立威,仅此而已。



当然,如果康熙在对鳌拜动手失败后,鳌拜是否还会保持着对皇太极一脉的忠心,这里并不能得到绝对的答案,毕竟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谁也无法知道结局会如何。但是从之前鳌拜种种的表现,宁死也要忠于皇太极一脉来看,鳌拜会继续忠诚于康熙的几率,也有近乎九成。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下,康熙对鳌拜的抓捕行动虽然失败,但是此时孝庄肯定会站出来说道“小孩子贪玩,鳌爱卿不要当真”,就这样一场危机似乎就能迎刃而解,毕竟鳌拜还是忠于康熙,忠于大清的。

事实上,鳌拜的忠,清朝的皇帝都知道,不然晚年的康熙也不会恢复其名爵,康熙的儿子雍正也不会赐予祭葬,追封一等超武公,更给予世袭罔替这样的厚待。



只能说自古无情帝王家,一个皇帝为了自己的利益居然能牺牲掉一个死忠于自己的忠臣,这真的是蛮无情的。


澳古说历史


鳌拜是两朝权臣,出身满族瓜尔佳氏,鳌拜年少时,擅长骑射,忠勇智慧,在皇太极时期的攻克皮岛一役中,立首功,被赐号“巴图鲁”(勇士)。后来跟随多尔衮入关,鳌拜屡立战功,是清军的第一等战将。大战山海关,打明军;攻打北京城,打李自成;进攻四川,打张献忠,鳌拜不愧为满洲第一勇士。打仗勇猛,政治上还要站对队。皇太极死后,他反对拥立多尔衮,不久被人告发“擅发兵丁守门”,被论死两次。顺治七年,鳌拜再次因包庇罪论死。

有人说这是多尔衮的打击,但依我之见,皇帝新立,大臣握权,打击鳌拜已经是当时的一种政治正确,所以打击鳌拜是前朝就遗留问题。曾经调停中立的孝庄太后何等聪明,准备了10多年想灭鳌拜,怎会没有失败的预案。灭鳌拜,前台是康熙,后台是孝庄。假如康熙失败,孝庄一定有后备方案。

其一:三大辅臣不和,可借力打力

四大辅臣索尼、苏克萨哈、遏比隆、鳌拜四人并不能够团结,四位辅政大臣之首的索尼是四朝元老,位高望重,但已年老多病,畏事避祸,为了避免争端,在很多事情上不详过问。而且孝庄给康熙迎娶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苏克萨哈属正白旗,与鳌拜相比起来,苏克萨哈倒也算是忠臣了,鳌拜与苏克萨哈虽有姻亲,二人却是政敌,在康熙六年的时候,鳌拜收集苏克萨哈24条罪状,弹劾苏克萨哈,萨克萨哈被满门抄斩。遏必隆虽然性格中和,表面上附和鳌拜。但鳌拜位虽居四辅臣之末位,但自恃军功高,网络罪名除死苏克萨哈,这一点早已让索尼和遏必隆警惕。康熙布局擒鳌拜的时侯,把他的的亲信都安排到了各地,怎么不会暗地里联合索尼和遏必隆。可以说康熙已经控制了京城里的力量,就算是康熙失败,孝庄也会让两位大臣除掉鳌拜。别忘了,孝庄才是幕后导演!

其二:康熙先发制人,鳌拜并无反意

前面说过,鳌拜自恃军功,为人傲慢。在顺治朝就被多尔衮数次弹劾,打击鳌拜,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就如同杨宇霆一样,在张作霖手下起起落落,受人打击,这也是张作霖的用人智慧。而到了张学良执政时,终于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自恃张学良的长辈。虽然像鳌拜一样并无反意,但却是张学良的眼中刺肉中钉。同张学良除掉杨宇霆一样,纵使康熙失败了,鳌拜也没准备什么策略,孝庄仅凭宫中警卫就可除掉鳌拜。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孝庄时经历三朝的人物,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让康熙放手去做。

其三:孝庄太后才是幕后导演

看看康熙登基时孝庄对康熙说了些什么,《孝庄秘史》中谈到:“孙儿,你要昂首阔步地走,记着,这天,由你来撑,地,任你来踏,这天下的人都是你的臣民,去吧!”

康熙,这位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期间,何等的丰功伟绩!除了天资,孝庄的后天教诲更是重要。“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这是孝庄死后康熙讲的。可以说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是历事三朝的伟大政治家!可能在后人眼中只记得是少年康熙扳倒了鳌拜,但实际上如果没有康熙背后的孝庄太后在默默“撑腰”的话,也许康熙王朝也就不是本来的模样了。


历史课课代表


孝庄对于康熙智擒鳌拜一事提前准备了预案,没想到第一个预案就引的鳌拜,以身犯险,鳌拜自以为胜券在握,没想孝庄才是大清的“狮子头”!

在康熙想要将鳌拜罢官免职之时,孝庄做了哪些万全之策?

孝庄太后自皇太极经顺治帝,再到康熙帝可以说见惯了刀光剑影的场面,毫不夸张的说他对朝中每一位大臣都是了如指掌,而且其对政治也是不属于任何一个男人,孝庄太后的几项对策足以保康熙和大清万全。

内松外紧,故布疑阵,攻其心,扰其外,圈地为牢,逐个击破,擒贼擒王!

深夜康熙带领“五名敢死队”,密报孝庄除贼(鳌拜)计划,孝庄太后曾经在奉先殿劝阻顺治帝不要放弃大清的江山,但是以失败而告终,这次孝庄太后同样是在这个地方,面对的同样是大清的皇帝,她做出的选择依然是支持康熙。

当然支持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孝庄太后告诉康熙用了两次热河调兵,首先攻心于康熙,

“我以密掉热河五千精兵,黎明前即可到京,巴哈里勤王护驾,”

其次攻心于五名敢死队,

“我以密掉热河五万精兵,黎明前即可到京,巴哈里勤王护驾,”

听到五万精兵,康熙嘴角泯然一笑......

大赦九门提督伍六一义父,以安抚九门之首之忠心,让其死保禁宫,以保内廷安全,待将鳌拜活捉后,其虾兵蟹将不足为患!

孝庄深知内廷最后一道关卡就是九门提督一职,显然伍六一便成了重中之重的人物,相信给到伍六一密旨的定然是孝庄的旨意,再或许是孝庄假借康熙之意授意给伍六一密旨,将内廷除伍六一外全部大换血。

当然大赦伍六一之父也有胁迫和诱惑之意!

孝庄假意病重,引鳌拜单身上钩,殊不知前期与鳌拜交手过的侍卫已然被孝庄和康熙训练成了死士,以命相搏,换取似锦前程!

康熙深夜带死士向孝庄请命,孝庄太后给他们先是画了前程似锦的大饼,后是告诉他们,人这一辈子能干成一件大事,等年老了回首往事的时候都是值得的,此时以后的侍卫已然可以以一当十,可以说是提前燃烧了自己的力量。

在与鳌拜拼命的过程中,轮番上阵,吐血爬起,致死不休!

内外包夹,分圈屠杀,在内活捉鳌拜,在外屠杀班布尔善,里应外合。

九门禁闭,九门提督伍六一紧锁城门,带兵对班布尔善等人突袭,鳌拜被侍卫缠身,终以寡不敌众,被生擒,而班布尔善及兵勇不善厮杀,最终被伍六一所剿灭!

康熙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的产出鳌拜及其党羽,其中大半是孝庄太后密谋策划,只是康熙不知其全部竟而已!

我是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智擒鳌拜,实际上是在索尼还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与孝庄太后和康熙皇帝定下的策略。

康熙四年(1665年),在孝庄太后的主持下,康熙皇帝迎娶了索尼的孙女,至此索尼、索额图父子所在的赫舍里家族与皇家的利益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而在康熙六年(1667年),索尼去世前奏请康熙皇帝亲政,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举措。

首先,康熙皇帝亲政后,辅政大臣的职责就此终止,如果鳌拜等辅政大臣再擅权专政,则是犯下了触动皇权的大罪,而这也就使康熙日后除掉鳌拜奠定了法理性基础。

其次,康熙皇帝亲政,可以收归权力,确保鳌拜集团倒台后政权的平稳顺利过渡。

再次,这也是康熙和孝庄太后通过索尼,向朝堂释放的一个重要信号,提前为执掌朝纲打下舆论基础。

尽管康熙出于试探的目的没有马上同意亲政,但是朝堂上的舆论风向已经形成,在索尼去世后没多久,康熙皇帝就宣布亲政。

但面对刚刚亲政的康熙,鳌拜依旧专横跋扈,甚至在朝堂上擅杀了苏克萨哈,这也使得康熙皇帝和孝庄太后是下定决心要除掉鳌拜。

而索尼生前进行的第二项安排则在这个时候也随之启动,这就是让自己的儿子索额图辞去了大学士、吏部侍郎等一切职务,担任康熙的贴身侍卫,在保护康熙绝对安全的同时,为康熙皇帝智擒鳌拜训练布库少年。

智擒鳌拜的准备工作也就此开始。


智擒鳌拜看似是一蹴而就,但却是一整套非常复杂的“连环计”。

在康熙对鳌拜动手之前,准备工作全部在秘密的状态下进行。

此时的康熙皇帝整日与布库少年们玩闹在一起,不问朝政,继续让鳌拜掌权,在确保朝政稳定的同时,也极大的麻痹了鳌拜。

而所有被选召的布库少年均为上三旗子弟,只服从于康熙皇帝和索额图,对于他们将要做的事情,就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

康熙智擒鳌拜的时候,是各个环节,环环相扣。

第一环,康熙以商议朝政,并且指导布库少年为由,请鳌拜到武英殿,让鳌拜并没有做任何的防备。

第二环,索额图站在武英殿外,说明康熙已经亲政,不应在佩刀上殿,于是让鳌拜交出了武器。

第三环,在此之前,鳌拜在殿上做的椅子,喝水用的茶杯,都已经经过了特殊的处理,使得鳌拜在无意间翻身倒地。

第四环,服侍鳌拜的太监,其实是乔装打扮的布库少年,在鳌拜倒地后,随即招呼同伴,原本以为这些少年是要扶自己起身的,却不想竟被控制了起来。

第五环,在鳌拜被控制后,康熙皇帝马上宣布鳌拜的三十大罪状,并且宣布要将鳌拜处死。

至此,整个智擒鳌拜的过程就这样的结束了,可以说整个过程设计的非常巧妙,而这也离不开索尼和孝庄太后的智慧,以及索额图的执行力,康熙在此情形下表现出的镇定与泰然,也昭显一代帝王的风采与魄力。


此时的孝庄太后已经帮助康熙做足了除掉鳌拜的一切准备工作,而她需要的只是凭借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稳定局面而已。

为了智擒鳌拜,孝庄太后为康熙做足了准备,其中最为重要的手段就是政治联姻。

实际上,在孝庄太后的授意下,康熙皇帝不仅娶了索尼的孙女,与赫舍里家族实现了利益绑定,同时,康熙皇帝还迎娶了另外一位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儿,使得长期依附于鳌拜的遏必隆,在康熙与鳌拜的较量中保持了中立。

况且在康熙皇帝登基之初,确立四大臣辅政制度的同时,也确定了孝庄太后对于辅政大臣们的监督与节制作用:

“四辅臣担当国事,裁决庶务,入白太后(孝庄)。”

但是实际上,孝庄太后完全可以不用为此担心,已经亲政的康熙是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只要宣布了鳌拜的罪状,鳌拜也只能认罪俯首。

就在康熙宣布完鳌拜的罪状,并且宣布要将鳌拜处死的时候,这个时候的鳌拜是挣脱了布库少年的控制,然后这个时候的鳌拜并没有去伤害或者胁迫康熙康熙,也没有就此逃出武英殿呼喊援兵,要知道,此时在武英殿外的皇宫侍卫都是听命于领侍卫内大臣的,而这个时候的领侍卫内大臣正是鳌拜集团的党羽班布尔善。

鳌拜只是脱掉上衣,露出自己一身的伤疤,来质问康熙,而康熙在随之动容后,也选择将对鳌拜处死的决定改为了终身监禁。两个月后,鳌拜就在狱中郁郁而终了。

所以,即便是权势再大,面对已经亲政的康熙,依然是要行君臣之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凭借皇权的威严足可致鳌拜于死地,也确实不需要孝庄太后留有后手。

如果真的要以防万一的话,关注并控制此时负责宫禁卫戍的领侍卫内大臣班布尔善才是关键,而这也就是康熙皇帝为何要在监禁鳌拜之后,一定要处死班布尔善的原因所在。


雍亲王府


我认为整个清朝的皇太后里面权势最大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慈禧太后,另外一个就是孝庄太后,而后者无论是在眼界、见识、还是治理国家的能力方面都要胜出前者很多。以我个人对于孝庄太后的认知来看,对付鳌拜只是她为孙子设置的一道考题而已,即便康熙失败,她也早就做好了对策。

运筹帷幄,手腕高超

孝庄太后具有所有优秀政治家具备的政治嗅觉和领导能力,首先她是一步步从后宫争斗之中脱颖而出成为皇后的,磨砺了她的性格,没有一点狠劲是绝对不可能统御六宫的。之后又连续辅政两位年幼的皇帝登基,并且都牢牢的坐稳了宝座,孙子康熙更是打造出康乾盛世,这些都说明孝庄有着极其高明的政治手腕。尤其是在和多尔衮的斗争中孝庄始终处于上风,连实际上大清朝的开国皇帝都奈何不了她,区区一个鳌拜只是为了制衡多尔衮的工具,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呢?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别看在影视剧中鳌拜显得不可一世,但其实上他只是出身于效命于正黄旗的镶黄旗,说的难听点就是皇族的奴才,能够从排名最后一名的顾命大臣做到当朝首辅,其实所有的权利都是孝庄对其卖命报效的一种褒奖,孝庄心里有数,鳌拜是不会反的,因为鳌拜得罪的人太多,即便反了也很难得到其他人的支持。另外对于这个辅政大臣孝庄也是留了一手的,那就是只给他政权,却不给他兵权,没有兵权鳌拜个人再勇猛又怎么可能造反成功呢?而在鳌拜帮助孝庄除去所有的政敌之后,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也并不意外。

所以,我认为鳌拜外强中干,他只是孝庄手中的一个棋子,他的生死荣辱都系于孝庄的一念之间,鳌拜最后的剩余价值就是孝庄对康熙亲政前的一次考试,考过了固然好,考砸了孝庄一句轻描淡写的“小孩子喜欢胡闹,鳌少保不必放在心上”就可以轻易的把鳌拜打发掉,这个女人不简单啊!


历史真香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鳌拜自小习武,刚刚成年便随皇太极四处征战,在一次次的战役中,为皇太极夺得一场场的胜利,为满清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

顺治临终时便把幼子玄烨托付给了他,让鳌拜好好扶持新帝,可是顺治帝死后,鳌拜看着当时年幼的康熙,他开始越俎代庖,用辅政大臣的名义铲除异己,群臣慢慢以鳌拜为首。

使得康熙空有皇帝之名,真正的实权掌握在鳌拜手中,完全没有一国天子的威严。

康熙对他恨之入骨,渐渐对他起了杀心。

康熙召鳌拜进宫,设计捉住了鳌拜,在他要下令将他处死的时候,鳌拜掀起了自己的衣服,露出了身体上的累累伤痕,这是他早年出生入死经战沙场的证明,康熙最终将他囚禁起来,让他老死狱中。

孝庄太后是辅佐过二任皇帝的,她的心计谋略是非常人能比的,她一直站在幕后,不显山不露水地为康熙扫除权力的障碍。


如果康熙擒鳌拜失败了,孝庄太后肯定还有后招,不会让康熙处于被动的局面。 孝庄利用鳌拜排除了政敌,统一了朝政,当时康熙年轻,要是失败了,只要鳌拜不反,就说这是小孩子们玩的游戏,说几句场面上的好话,赐几件赏赐也就过去了。

孝庄深知内廷最后一道关卡就是九门提督一职,伍六一便成为很重要的角色,伍六一接到孝庄太后的密旨,将内廷除伍六一外全部调换,为康熙擒鳌拜提供了强有大的助力。


以上为个人观点。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这个脑洞可以来开一下,假如康熙擒拿鳌拜的时候失败了,作为太皇太后的孝庄会怎么样应对。

康熙的计划一旦失败,宫廷的禁卫和京城的禁卫就会被鳌拜抓在手中,皇室差不多就成待宰的羔羊,对于有野心的康熙,那是必须死的,鳌拜不会容忍他活着继续在位做傀儡。

作为历史上被吹嘘过度的孝庄大概会做最后的拼搏,但是鳌拜在康熙初期独揽大权的时候,皇室都没有人能够抗衡,更不要指望康熙失败之后了,面对大权在握的鳌拜,孝庄也无力回天,也是无可奈何的,鳌拜会用孝庄的名义废杀康熙的,然后另立康熙的哥哥福全或者弟弟常宁和隆禧,之后孝庄就可以去死了。

鳌拜要立新君的话,感觉会立最小的隆禧,隆禧最小而且也是死的最早的,还没有子嗣,到时候鳌拜可以名正言顺的再立新皇,大概会立福全或者常宁的儿子之一,这样鳌拜就掌握了三任皇帝【康熙、隆禧、福全子或者常宁子】,威望足够篡位了,就可以加九锡封大国亲王,最后禅让改朝换代咯!

这期间呢,鳌拜可以学习前辈,血洗爱新觉罗氏,就留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做门面,改朝换代之后,这些远亲再杀一批,都洗的差不多了,爱新觉罗皇朝就成了瓜尔佳皇朝。

就是这样。

请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觉得猴格写的还行的就赏个关注!点个赞吧!

觉得猴格写的有误的也请不吝赐教!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