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读什么书,哪一本书对你启发最大?

小哥说旅途


读书之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说。知道他还是在高中课本上读的《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小的时候,生活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市郊的园林场小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字高高悬挂在黑板的上方,那时的我最想读书,当老师的母亲为我们订阅了《儿童文学》《少年文艺》《语文报》等,还买了一些连环画,有《地道战》《地雷战》《草原英雄小姐妹》《红缨枪》《消息树》等,看了一遍又一遍,用心爱的糖纸交换小伙伴的小人书,拿回来倚在门前那棵梨树上读,经常忘记了时间,小鸟在头顶上拉了屎也浑然不觉,小伙伴来拽小辫子时,才知道头顶了片白。那时候,没有书读,也没有那么多作业,放学时间还早,下学后,我们回家放下书包,飞跑到田野,跑到果园,在池塘边逮青蛙,捡树上的叶,捞水里的虾,玩的同时,也为父母分担家务,为家里增添美食。

初中是在霍里中学读。霍里镇一个老镇,听家乡人说,“霍里”两字来源于雨隹村和田土村合在一起的地方。镇的周围是丘陵,盛产羊,镇上的谢家羊糕、胡氏羊糕还有盐水鸭上小小的红辣椒成了我们永久的记忆,那可是美味啊。家里来人时,父亲常让我去街上去买,直到现在我不明白,那时候饥肠辘辘的我怎么能抵挡住香气扑鼻的美味,口水淌了,却没有偷尝一口,或许正因为这样,每每买东西,家人总喜欢让我去,买大前门的烟,打半斤烧酒,偶尔奖励5份钱,买2分钱的铅笔,2分钱的橡皮还有1分钱的黑狗屎糖,让我蹦蹦跳跳的快乐不知多少天。那年夏天,初中毕业,我捧起了放在书桌上很久的书籍,中国传统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竖版繁体,第一部读下来不知所云。什么青埂峰下,什么空空道人,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真让我糊涂。只好放慢速度,重新来读,整个夏天,与大观园的姐妹一同度过,在海棠诗社与宝玉、黛玉、宝钗吟诗,与妙玉在栊翠庵品茗 ,看着宝玉、黛玉、宝钗从小在一起玩着长大,命运也在长大过程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中家族的命运、每个人的命运在历史的变迁中起起伏伏,最终消失在历史的进程,曹雪芹《红楼梦》留下了什么,留给我们一些什么思考,给了我们无限想象。我还真做过梦,梦见自己在太虚幻境,翻看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好像我就是其中一女子,现在想来,还真觉胆子奇大。

高中是在市第二中学读。那一年,高中第一次在高一开始分文理科,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影响,我选择了理科。课本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留下深该印象,时至今日依然能大段的背诵,影响很深的作品。 老校区是在火车站旁,学校大门的右则就旁是新华书店,放学时喜欢逛书店,记得在10元生活费里挤了0.42元买了一本《唐宋诗选》,保存至今。

在合肥读的是安徽省轻工业学校,学校条件也很简陋,学校的图书馆没有几本书,经常到合肥新华书店去逛,买了一些书来读。

毕业以后,分配在一家小厂当技术员,有幸在上海学习了三个月,那时候,一到周末就喜欢到上海南京路上的新华书店,徜徉在书海里,那时一楼还有卖钢琴的,几架钢琴挤满了屋子,听着飘出来的钢琴声,总是忍不住在琴房里游走,拿着当时的56元工资,看着1500元的钢琴价,只能望而却步,回来还是花了88元买了把红棉吉他,也算是喜爱上了音乐,尽管只会弹奏《爱的罗曼史》《彝族舞曲》。

毕业后,工作换了多种,最羡慕在报社工作的人,那么有文化。我只能读报,每天的看《马鞍山日报》后来的《皖江晚报》,看上的面的散文和诗歌,也看到了90年代我的诗和散文,从开始的别名“旬竹”“寻竹”,不知什么时候用真名至今。

工作岗位在变,而且从企业到经济部门再到文化部门,不变的是每天坚持阅读,读业务书,读文学书,乐此不疲。

结婚有孩子后,依然坚持每天读书一个多小时。书中自有黄金屋,我没有看到黄金,但分明我从书中读到了未来,读到了生活的真谛,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周国平的《迷者的悟》,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行者无缰》等系列10多本散文集,《林清弦的散文集》《梁实秋的散文集》等等,读叶舟编著的《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庄子的智慧》《易经的智慧》等,还有唐诗宋词、音乐史、哲学史,中国历代名画鉴赏、中外诗歌等,《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弥补了文科没有上的缺。四十不惑之年,我读儒读佛读道,读《黄帝内经》,最终读到了万经之首的《易经》,多种版本,最终在新华书店的书柜上翻找到了孙映逵、杨亦鸣著的《对话录》,让我最终走进了这步深奥谜一样的书,初读之后最大的感受,仿佛站在了山之颠,可以俯瞰大地。

生命的长度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但我们可以增加其宽度。

读书,让我们拥有一个丰富的人生同时,拥有一个丰富的灵魂。


竹子青青721


你好,很高兴被邀请回答问题。

说到书,其实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就读过很多书。那时的我,不是一个很爱看书的孩子,每天到家都是先写作业,写完之后,就去玩了,也没有想着要去看什么书。那个时候,我只知道每天是开开心心的去上学,心思可能不会在学习上。

长大之后才发现,读书的重要,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参加工作之后,也还是一样,很少会看书,书好像没有那么吸引我。有时,一时兴起,就买了月刊杂志,就看看,再后来就对旅行类书籍感兴趣。可能我是个自驾游爱好者,对旅行也是那么热衷的。

其实并没有一本书给我启发,然而我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一本书,一下子对旅行来了兴趣,书里的内容大致就是讲的旅行地、旅行线路、旅行景点推介以及注意事项。那时就开始对旅行充满了热情。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见解,感谢您对我的关注,祝福你新年快乐!



乘着音符去旅行


近些年因为网络的发达,基本没读过什么书了。再往前读的多的也只是毛主席的书,毛泽东选集反复看了几遍,尤其毛选五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也让我了解了很多建国后的历史真相和新中国建设的不易。人到中年,看透了很多,也看淡了很多,这个大师,那个学者,这个鸡汤,那个秘笈,大多把人导入歧路,惟有毛主席的书,简单通俗,要言不繁,可以明事理、正三观,给人最高境界的启迪,让人受用无穷!!!


赤箭2020


我喜欢读长篇小说,读过的长篇小说有《桐柏山英雄传》,《子夜》,《东方》,《白鹿原》,《推拿》,《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沸腾的群山》,《林海雪原》,《红岩》,《平凡的世界》,《围城》,《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骆驼样子》。

对我来说,启发最大的是《平凡的世界》,虽然这是一部反应八十年代生活的文学作品。但是书中人物孙少平生活世界如同我的生活世界一样,读到孙少平为了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为了获得真正爱情,不惜离开农村,忍受各种劳累和煎熬。无论多么艰难和困苦,他都没有放弃读书和学习,始终坚持自己信念。

我也是毕业于八十年代末高中毕业,毕业后考上大专,从学校走出来后,为了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离开生我养我北大荒黑土地,加入当时南下闯特区洪流中,在刚到特区日子里,和孙少平一样,住在一个工地的工棚里,和建筑工人住在一起。当过仓库搬运工,但是无论多么艰难,始终不放弃自己信念,后来接触广告行业,做广告销售业务,经过一年磨炼,成立自己公司,拥有属于自己一片天地世界!


不散的宴席生活之家


主要有三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让我对人生走向有了新的启迪。

1.《活着》是余华老师的作品身边一半的人都说这是一本可以把人看哭的书。看完整本书之后如果让我评价我觉得它点亮了我生活的勇气以后都不会再抱怨什么了,再次谢谢余华老师,希望我们都能够快乐努力的活着!

2.《小王子》我觉得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小王子,让人觉得纯洁美好。尤其喜欢这一节:花儿是让人看、让人闻的。这朵花儿让我的星球香气宜人,我却不懂如何享受这种美好。……她给了我香气,把我整个人都照亮了。我本该猜到她那拙劣的小花招儿背后的一片柔情。花儿总是如此表里不一!可惜我当时太年轻了,还不懂如何去爱她。”玫瑰会不挺的假装咳嗽来引起小王子的注意并不断的使小王子内疚。就像生活中两个相恋的人爱的激烈却又彼此折磨常有矛盾无法长久待在一起,但依然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3.《浮生六记》当初是因为看节目主持人有推荐过所以看了下。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并不能用有趣、精致、伤感,来简单概括这本小说,之所以能入经典行列约是手边有此一册便真犹如身边有一妙友相伴,爱别离,求不得,放不下,恰似情深、纵是贫寒仍不离不弃生死相依。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正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情之一字如此甚好,举案齐眉相携一生。



乐享365


对我改变最大的,当属《自卑与超越》这本经典著作。这本书作者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所著。

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理解自卑情结是无法改变的,是深入骨子里的。

我从小在小山村长大,10几岁的时候才见过火车,19岁才做过火车。来到大城市读书,家庭条件不好,只靠着学习一路过关斩将。

不过,心底还是非常自卑,自己的穿衣和说话,有时候还会说家乡话。毕业以后参加工作,这种自卑情结还会有,当了领导之后好很多,但还是有,总感觉抹不去。

尤其是发现身边的人比自己强,自己瞬间就会感到有一些自卑感。也从来没有想过这种自卑感产生的原因。一直想改变不知道怎么办。后来,我遇到了这本书,读了十几遍,开始奋起改变,克服了自卑,也做出了很大成绩。带100人的团队,分享我的改变经验。

这本书明确给自卑下了一个定义:当有问题出现时,如果个体无法恰当地适应或应对,并且坚信他们一定没有办法解决,这就是自卑情结的表现。

也给了改变自卑的方法,你可以自己去读一读,比我转述能学到更多。这本书还说了所有人都有自卑情结,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厉害的人,无论贫穷的人,还是富有的人。

另外,我在推荐基本对我帮助很大的书,同样也能帮助到你。

1、《做出好决定》

你以为你在做理性决策,其实并没有。我们现在的决策都是基于我们过去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我们没有打破过去的牢笼。

有时候我们会过于自信,又很懒惰,还会被表面的现象所欺骗呢。

《做出好决定》的作者在这本小书里介绍了一套方法,让我们更加“理性”的做出好决策。

2、《非暴力沟通》

讲沟通的书不计其数,这本书牛逼的地方是让你学会体会和表达感受。

通常情况下,我们与其他人发生冲突的时候,要么争吵,要么表达愤怒。很少会表达感受。其实,如果你不表达感受,就算至亲也不会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本书虽然有十三章,其实都说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过程。这里就不剧透了。

3、《沟通圣经》

和上边这本书不同,这本书讲的不是沟通中的某个点,讲的很全面。

包括,沟通的过程:说、听、非语言沟通,沟通的途径:电话、面谈,沟通的形式:求职面试、团队沟通、演讲,阅读、书写,方方面面应有尽有。

这本非常值得一读,如果你只想读一本的话,强烈建议你读一下这本书。你读不了吃亏,读不了上当。

4、《社会性动物》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心理学的书,读起来也很轻松。里边有个认知失调的概念,对我影响很大。

假如,你是一名大学生,宿舍里有6个人,只有你一个人不抽烟。你认为抽烟有害健康。但是突然为了合群睡在你上铺的兄弟给了你一颗烟,你抽完之后,就会出现认知失调。

你不抽烟的观念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失调,你就不会不断的给自己洗脑说,抽一颗没关系,不断合理化你的行为。

有很多现象可以轻松解释我们的反常行为。

5、《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这是一本浅显易懂的哲学书,用讲故事的方式,把哲学史串了一遍。非常适合于哲学入门,很推荐对哲学感兴趣的胖友。

这本书语言风趣幽默,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书里讲述了从苏格拉底到笛卡尔,从休谟到康德,两千多年的哲学史。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一会儿被作者风趣幽默的文字逗的想乐,一会儿被各位大哲学家的精神感动到想哭。

读完之后,你就知道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他们真的是在瞎折腾吗?

6、《活出生命的意义》

本书讲述作者在生命受到极端威胁的情况下,是如何活下去的。

每天上班你可能会感觉到厌倦不自由,但是你可以通过意义疗法,改变消极心态,为枯燥和乏味的工作找到意义。

7、《如何成为讲话有趣的人》

人们不爱听道理,听了很多大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人们喜欢听故事,自己悟出的道理,才属于自己。

人人都喜欢幽默风趣的人,幽默又不失风度。

以上两点怎么做,看看这本书吧。这本书很好读。

8、《微习惯》

改变很难吗?其实不难,认为难,是你没有找到方法,没有形成习惯。

这本书内容就像副标题说的那样: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


小虎纸学书


本人最喜欢赌的就是小说,具体说就是从上大学后中外名著几乎都看的差不多了(虽然现在映像都不怎么深)。没有生小孩之前最喜欢的小说是《鲁滨逊漂流记》,因为这本小说他让我明白了许多的道理: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等不幸时,只要有勇气,有毅力并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就可以做出超乎自己想象的奇迹来。有了孩子后我最喜欢的小说是龙应台的人生三部曲,尤其是其中之一的《孩子你慢慢来》,它告诉我珍惜眼前的时光,珍惜跟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钟,作为一个母亲,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用心去感受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陪着他看他想看的所有风景。


萍常家人


读《小狗钱钱》有感

如何向自由靠近,通过持续赚钱的理念和坚持理财的习惯。

总结几点读后感,作文读书笔记收录:

1)必须明确金钱对你的意见,要有明确的目标。

2)坚持写自己的成功日记。把注意力集中在成功的事上。

3)把精力放在自己知道的,喜欢的,擅长的事情,并以之赚钱。

4)无论赚多少,50%用于继续投资、40%用于积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10%用于消费。

5)点子和实施的勇气,和具体的工作一样,都值钱。

6)钱是中性的,好还是坏,看具体的使用。

7)股票,基金,是怎么一回事。价跌只有抛出了才是赔,而经验告诉我们,走高,是长线趋势。

8)花钱让别人干自己不喜欢的事,以把精力集中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9)72小时定律,当你觉得做一件事的时候必须在72小时之内完成,否则你很可能永远不会再做了。

与君共赏꧁值得一读的书,虽是写给孩子,却也很适合成年人学习。



汀音


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书中内容讲的是东汉末年,天下分崩临析,战争纷起,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逐渐崛起。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三国逐鹿,造就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厚义气,骁勇善战的关羽,勇猛过人,粗中有细的张飞,才华横溢,心胸狭窄的周瑜,胸怀大志、知才善任的孙权,文韬武略、为人奸诈的枭雄曹操……

其中我最敬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为什么我最佩服他呢?因为他十分机智,里面的《草船借箭》对我启发很大[呲牙]



侗乡情


读书类型不固定,能带给我感动或能让我思考某个问题的书,都觉得是好书。

近期影响最大的书,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先生百年前写下的话语,至今读来仍然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以下,摘录一些先生的名言:

1. 从来如此,便对么?

2. 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3. 假使牡丹是中国的“国花”,那么,“他妈的!”就可以算是中国的“国骂”了。

4. 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5.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6. 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7. 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8.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

9. 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10.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

11.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

12. “急不择言”的病源,并不在没有想的功夫,而在有功夫的时候没有想。

13. 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14. 无刺的蔷薇是没有的,然而没有蔷薇的刺却很多。

15. 父母之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16.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7. 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18. 试到公园去,大概总可以遇见祖母带着她孙女儿在玩的。这位祖母的模样,就预示着那娃儿的未来。所以倘有谁要预知令夫人日后的丰姿,也只要看丈母。不同是当然要有些不同的,但总归相去不远。

19.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0. 真正的勇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直面惨淡的人生!

21.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