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奶糖的外交


自从在1971年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美运动员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之后,延续数十年冷战的中美双方之间也开始消融化冰,乒乓外交为中美关系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不久之后,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就作为美国政府的先遣队秘密访华,周恩来总理热情接待了美国代表团。两个大国毕竟长期没有往来,中方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也不知道美国代表团有什么兴趣爱好,爱吃什么口味,熟络起来又需要时间,场面一度略显尴尬。

直到有一次会议散会之后,工作人员在整理会场时发现,在一众准备在会场的零食小吃中,有一种产品格外受到欢迎,没吃完的部分甚至被美方人员打包带走了。这个产品就是大白兔奶糖,看来中美双方达成的共识起码有一个可以确认,就是大家都喜欢吃大白兔奶糖。

一颗奶糖的外交

大白兔奶糖我们都知道,作为国民奶糖在我们国家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撕开蓝白相间的糖纸,一颗圆柱形的乳白奶糖跃然于眼前,再小心翼翼地揭开覆盖在奶糖上的一层薄薄的米衣,将奶糖放入嘴里,一口咬下去,浓郁的奶香在舌尖绽放,看似坚硬的奶糖也随之融化,只留下无尽的甜蜜。其实早在这一次征服美国人的味蕾之前,大白兔奶糖就已经和美国结下了渊源。

大白兔奶糖的前身为ABC老鼠糖,是1943年上海糖果商冯伯镛借鉴英国奶糖研制而成,这款奶糖曾一度风靡上海滩,反响极大。

然而由于奶糖的原材料都取自海外,所以当中美关系恶化,原材料都被阻挡在了大洋彼岸,这款中西合璧的奶糖面临停产的风险。

一颗奶糖的外交

在这危急关头,糖果厂的工人们决定放弃海外的原材料和技术,用自己的材料和技术重新调制奶糖,力争在还原奶糖原味的情况下让口感更上一层楼。包装设计方面也进行设计创新,换掉了西方的米老鼠形象,改为一只生机勃勃的兔子,品牌名字也改为了我们熟知的大白兔。

就这样,在糖果厂员工上下一心的努力下,全新的大白兔奶糖浴火重生。中国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在不经意间逼出这一款原汁原味的国民奶糖。

一颗奶糖的外交

说回到中美建交,及至第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在周总理的授意之下,糖果厂的职工彻夜未眠加班加点赶制出了500斤大白兔奶糖,作为国礼赠送给美方代表,大白兔奶糖成为中美友好的见证者。

一颗普通的奶糖,其发展历程却印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凝结了一代人的欢笑与泪水,可谓神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