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一線」與病毒賽跑,在每一分每一秒……

昨天,我市又有兩名患者在滄州市人民醫院醫專院區治癒出院。所有人都為這個鼓舞人心的消息感到振奮。

自1月24日市人民醫院醫專院區被作為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醫療救治定點醫院以來,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積極應戰,爭著走到最危險的地方,沒有一個人退縮……

「防控一线」与病毒赛跑,在每一分每一秒……
「防控一线」与病毒赛跑,在每一分每一秒……

大年三十僅用5小時,就改造好隔離病房

疫情就是命令!市人民醫院第一時間召開黨委會,制定了患者救治工作應急預案。預案中決定,騰空醫專院區腦病ICU整個病區,為收治患者做準備。

臨近1月24日下午下班,醫院再次接到通知:南皮縣有一名患者需要轉院到市人民醫院醫專院區。

時間緊迫!醫院目前的病房不能滿足隔離條件,需要立即進行升級改造。時間緊、任務重,醫院各部門迅速分工,各司其職。

100多名後勤、行政、醫護人員主動留了下來。準備物資、檢測空調、改造線路……在這個時候,大家有著一種默契:不多說話,各忙各的事兒。

“這個年三十,是我終身難忘的年三十:大家緊張而高效地工作著,醫院給大家定了餃子,可是直到我們離開,餃子的包裝都沒來得及拆開。”市人民醫院宣傳科科長楊惠麟說。

到當晚10點半,醫專院區第一批隔離病房改造完畢,市人民醫院救護車開往南皮去接患者。整個病房的“升級”準備,用了不到5個小時。

「防控一线」与病毒赛跑,在每一分每一秒……

瞞著父母,告別家人,毅然走上一線

去南皮接運那名患者的,是市人民醫院急診中心司機張金鼎。

回想起當時的情形,張金鼎說:“我知道自己會去一線,也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真到現場的時候,說不緊張是假的,但我很快就鎮定了下來。”之後再運送患者時,張金鼎沉著而冷靜,早已沒有了先前的緊張。

張金鼎自1月24日至今沒有回家,和同事守在崗位上隨時待命。“家人知道我在一線工作,都很支持我。”張金鼎說,“我們都會做好防護,杜絕二次傳染。只有這樣,才能對同事負責,對家人負責。”

33歲的朱愛是一名麻醉師。醫院組織成立應急小組後,有多年黨齡的她當時就報名成為一名應急隊員。“我得去單位加幾天班,可能接打電話不是很方便,你們不用擔心……”臨行前,朱愛故作輕鬆地對年過七旬的父母說。

1月29日,醫院接收了一例重症患者。那名患者情況十分危急,出現憋喘情況,需要進行插管治療。

插管時,醫務人員必須緊貼患者,才能看清患者的喉嚨;插管中,患者的呼吸道受到刺激,會出現應激反應,本能地會咳嗽。患者呼出的氣體及咳嗽時噴濺的液體裡,病毒的濃度非常高。因此,在新冠肺炎治療過程中,插管是最容易導致醫務人員感染病毒的一個環節。

進入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都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戴著面罩、口罩、護目鏡和手套,活動受到很大限制,何況操作還存在這麼大風險。朱愛、宋健、王濤等人卻依然勇敢地接過這個任務。

宋健在監測儀前,密切關注著患者情況。為患者注射麻醉劑後,朱愛看準時機,在王濤的配合下為患者扣面罩吸氧、託下頜、下管,整套動作一氣呵成。不到兩分鐘,插管順利完成。

“穿上防護服後,不僅行動不便,還不敢輕易喝水;護目鏡上有了霧氣,外面的情景根本看不清……困難很多,但我們都能克服!”王濤說。

“作為一名黨員,我必須義無反顧地擔當起自己的責任。”朱愛說,直到現在,父母都不知道她在一線工作,還以為她只是在忙常規工作,過幾天就會回家。

朱愛說,疫情過後,她一定要給父母報個平安,給家人一個大大的擁抱。

「防控一线」与病毒赛跑,在每一分每一秒……

懸掛起黨旗,黨員重溫入黨誓詞

接到任務後,市人民醫院黨委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在隔離病區成立臨時黨支部,名稱定為呼吸重症一區黨支部。

隨著確診病例的增加,崔福江、提長斌等黨員陸續進入隔離病區參加救治任務。根據疫情,醫專院區逐步騰空精神康復樓,集中收治確診患者,併成立呼吸重症二區黨支部。

呼吸重症一區黨支部書記魏曉華說,黨支部成立後,黨員們將一面面黨旗掛在了隔離區牆上。她組織自己所在的臨時黨支部全體黨員面對黨旗,重溫入黨誓詞。“重溫入黨誓詞,告訴大家,號角已經吹響,我們要打起精神,踏上征程!”魏曉華說。

重症隔離區的工作緊張、繁忙。工作人員常常要穿著隔離衣連續工作6個小時,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但是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魏曉華說,對他們來說,最大的困難不是工作任務重,不是感染風險高,而是不能和家人團聚。

“我們也有家庭,也為人子女、為人父母,都牽掛著自己的家人……”魏曉華說,她和丈夫都是醫生,疫情到來之後,都在忙工作。孩子有時發來信息問她,什麼時候可以通話。她忙得根本顧不上回消息,想著明天一定要跟孩子聯繫。結果第二天一忙起來,根本顧不上和孩子通話的事兒。

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黨支部起到積極引領作用,黨員衝鋒在一線,勇挑重擔。重症救治病房的工作有序開展,患者的病情逐步減輕。“能看到患者一天比一天好,我們心裡別提多高興了。”魏曉華說。

曹麗秋是醫院呼吸重症二區主任,自從1月24日走入隔離病房,至今未能回家。曹麗秋的父母都已是八旬老人,她的父親已臥床8年,平時不管多忙,曹麗秋每天都要去照看父親。接到去隔離病房的通知後,曹麗秋將照顧父母的“任務”交代給同事後,義無反顧地走出了家門。

幾十年來,曹麗秋一直留長髮。走進隔離病房前,她為了方便工作,決定剪掉自己的那頭長髮。春節期間找不到理髮店,她讓同事幫自己剪了一個短髮造型。“短髮的我是不是挺醜的?”曹麗秋撫摸著自己的頭髮問同事。“曹姐,短髮的你是最漂亮的!”同事堅定地回答。

除了剪短頭髮,曹麗秋還做了一件讓她感到自豪的事: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防控工作中,黨員們總是衝在第一線,這是責任、是擔當,也是光榮!我也要向他們學習,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曹麗秋堅定地說。

全力支持一線,後方保障不放鬆

疫情防控工作佈置後,市人民醫院各黨支部積極督導本支部轄區內的防控落實情況。

直接參與救治工作的醫務人員在前方挺身迎戰,其他科室醫務人員也在各自崗位上努力工作。

預檢分診是早期發現患者的第一關口,崗位重要,責任重大。從1月22日起,醫院在三個院區分別設立預檢分診崗,對進院的所有人員進行疫情排查。志願者招募通知後,不到兩個小時,300多名黨員志願者報名參戰。他們在預檢分診崗位上認真排查,守護著第一道防線。

疫情期間,獻血人員急劇減少,現存血量不能保障醫療用血供應,市人民醫院頤和院區婦科黨支部書記孫金豹發起了無償獻血活動。57歲的孫金豹第一個挽起袖子,獻出400毫升鮮血。在他的帶領下,其他符合條件的近30名醫護人員也都積極獻血。其中,一名黨員媽媽帶著上大學的兒子趕到了獻血點獻血。

孫金豹說,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大家只要團結在一起共同努力,一定能贏得這場與病毒的賽跑。

來源:滄州晚報 記者 崔春梅 何曉玲

★權威發佈!滄州20例確診病例行程軌跡全公佈,新增確診病例行程軌跡發佈(附地圖)

★滄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全民動員防控疫情致廣大市民的告知書

★滄州市政府發佈關於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通告

★滄州暫停執行機動車尾號限行措施

你點一朵小花

為滄州疫情防控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