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樓:《逆風追風》第18章

Chapter 18

我突然想起了妹妹,一位同樣曼妙的江南女子。

逝者如斯夫,轉瞬又是一年夏天。

記得史書典籍裡的春天蝴蝶翻飛,相思遍野,多少折柳人未留;秋天黃葉蕭瑟,落日蒼茫,偶有新詞破長空;到了冬天,寒梅獨秀,青松傲雪,圍爐煮酒待歸人。那夏天呢?富貴人家納涼避暑,寒門百姓刈麥行饁,騷客之聲不敵蟬鳴。呵,好一個涇渭分明、波瀾不驚的夏天。

後來,夏天慢慢不一樣了,似融了春秋與冬,有了迎來送往,有了顧盼得失,像一座圍城,更像一場戰爭,誰也說不清是在圍城外還是圍城裡,也沒人知曉戰爭是剛剛打響還是即將結束。

她單槍匹馬,跋山涉水,來到了這個夏天,也來到了這處關隘。守城的人告訴她,說曾經也有一個少年單槍匹馬,用了十年時間不遠萬里來到這裡,說是要去遠方。遠方?少年也說不清遠方到底在哪,他只知道自己從太陽昇起的地方而來,要去往太陽落山的地方,每每星辰璀璨,星夜兼程的少年也總會勒馬仰望。

“多麼年輕而勇敢的一個少年……”守城的人喃喃自語。

“如何才能放行?”她攥緊了手中的劍,冷冷地問。

守城的人仰天大笑,他說門本來就是用來進出的,只不過有的門能進能出,而有的門只出不進,他守的這扇門便是後者。守城的人沒有說謊,他獨自一人守了這扇城門幾十年,朝朝暮暮,暮暮朝朝,無一例外。

“一個人從這方天地來,要到那方天地去,這是好事。”守城的人說。

大漠裡沒有一絲硝煙,她下馬牽韁,緩慢而謹慎地走過城門,回眸時似乎並沒有發現城門內外有何不同。守城的人也轉過身望著她,他習慣瞭望著每一位過客漸行漸近、漸行漸遠的身影。守城的人看出了她的困惑,他告訴眼前這位曼妙娉婷的女子:“真正的速度是看不見的,像太陽東昇西落,像四季春去秋來,或者,像大雪壓枝天地梨花開,這是所有成就與毀滅的力量。”

兩人就此別過。

守城的人送了一份信札給她,說是曾經那位少年叮囑轉交的。她將信將疑,因為她並不認識那位少年。

“在遠方,所有的勇者都會相遇。”守城的人笑道。

她小心翼翼地打開信札,上面只刻了一段話,更似那位少年的自言自語:“在傳奇成為傳奇之前,如果所有人都能看懂,那豈非所有人都能成為傳奇?”

“如果我成不了傳奇該當如何?”她在馬背上轉身問道。

“姑娘,永遠記住,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地方,都有英雄和懦夫。”守城的人緩緩揮手,“英雄沒有如果。”

《韓非子》講了一個流傳久遠的故事:自相矛盾。彼時的場景是,有一個賣長矛和盾牌的楚人,他逢人就誇自己的長矛多麼的鋒利,沒有它刺不破的東西,同樣,他還說自己的盾牌是多麼的堅實,沒有東西能戳穿它。有好奇的人就問,如果用你的長矛去刺你的盾牌,會是什麼結果呢?楚人無言以對。

人總是很矛盾的,就拿我妹妹而言,我希望她能成就一番豐功偉績,但惻隱之心又讓我於心不忍,因為真正想做出一番事業定要歷經百千萬劫,她能吃得消嗎?那青春註定徘徊而溺於安逸嗎?南非國父曼德拉曾說:“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那就蜷伏於牆角。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

如果把我與小和尚坐著的小石橋上比作圍城的牆頭,那坐在上面輕輕地晃盪著雙腿,看著河裡的魚兒游來游去,也是種不錯的體驗。

我相信每個人的內心都會有那麼一個情結,就像我喜歡聽校園民謠一樣,聽慣了老狼略帶沙啞的歌,也習慣了水木年華拿著一把吉他在清華園裡的吟唱,訴說著一個漸行漸遠的時代,關於愛,關於夢。

一個人總會有諸多的設想,如果真的允許遵循內心去活著的話,哪怕是片刻的逃離,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塞著耳機呆在一個安靜的角落裡,靜靜地聽著自己喜歡的歌,看著自己喜歡的書。如果有陽光的話就再好不過了,當然了,陽光不要太刺眼。

我想每個人都應該有過這種經歷:收拾房間的時候無意間瞥見一本曾經挑燈夜讀的書,而現在卻被我們遺忘在了不起眼的角落裡;走過一個本以為不曾來過的地方,看見一幢不顯眼的建築,總覺得有種似曾相識;很專心地走在路上,身邊陌生人無意中的對話會突然間把我們的思緒拉到很久以前,然後,沉默許久。

生活確實是一個很古老的話題,言不盡,道不明。

我們都不是小孩子了,小孩子可以在心底肆意地塗抹五彩斑斕的夢想,他們的夢想很多時候都是煩惱,今天煩這個,明天煩那個,煩不完的事,可忙了,但基本上睡一覺就好了。

但我們不可以,因為時間不允許。所以,我們的夢想不要太多,一個就夠了,畢竟我們沒有太多的精力雨露均霑。專心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定有天成,哪怕你覺得那件事很平凡。

不管怎樣,我們都要有一個夢想,每天挖一鍬,生活遂多了份盼頭。世界上最遠的距離莫過於大腦與雙腳的距離,大腦用來思考,而雙腳則是為了去到達,這個過程可以很漫長。

夢想的魅力在於它與責任掛鉤,很多時候,夢想等同於責任。我想,換了小和尚,他也一定會這樣說。

我突然間發現,自己還倔強地保留著一個小小的夢想,就是寫自己喜歡的文字。我知道,一定會有人喜歡我寫的這些心情,就像我在鄉村的夜裡看小和尚給我的那一疊小紙條一般。

上了大學體會更深,身邊似乎一直都有三種人。

第一種人全然自顧自,沉迷於某種放縱而無法自拔,比如沒日沒夜地玩遊戲,時間似乎廉價到不屑一顧。停下來,他們會慌。

第二種人全盤顧大局,優秀到什麼都參與,而且都很出色。你總覺得哪裡不對勁,想說些什麼,但終於沒說,因為,對方剛拿了辯論賽的冠軍。

我想說的是第三種人,就是一個雞蛋的夢想。誰都希望一個雞蛋能孵出一隻小雞,然後生蛋,再孵小雞,循環往復,變成一個偌大的養雞場。願景如此的宏大,現實如此的見拙。盯著手頭的一個雞蛋,我們百感交集。萬一碎了怎麼辦?萬一孵出來的是公雞怎麼辦?萬一孵不出來怎麼辦?有一萬個萬一。但是,那又有什麼關係呢?至少,我們手頭有一個雞蛋。

第三種人最幸福,也最痛苦。老天爺總是一如既往的公平。


王樓:《逆風追風》第18章

作者簡介:王樓,筆名小和尚,1992年出生於揚州,現擔任由中國文化部主管的中華《詩詞月刊》南京站站長。已出版圖書《大荒青衣》、《做最優秀的人民教師——徐悲鴻“關門弟子”惲宗瀛從教啟示錄》,參與編寫《中學生輕閱讀江蘇名篇》等。另創作有《行走江湖需要一把吉他》等影視劇本。山海英雄聯盟書系業已立項創作。青春力作《逆風追風》即將全國面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