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股上風口,多家上市公司提示:口罩業務佔比小,請注意風險

在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最近幾天口罩板塊成了A股市場的新“風口”。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目前的口罩板塊中,除了那些能對得上號的醫療、紡織行業公司外,耳機制造商(漫步者)、汽車廠(上汽集團)、電力公司(福能股份)、電子代工廠(工業富聯)、鋰電池設備生產商(贏合科技)等“外行”也因為子公司生產口罩或臨時決定從事口罩相關業務而搖身一變成為口罩概念股,其中去年因無線耳機火了一把的漫步者最近幾個交易日也因為口罩概念連續大漲。

隨著本週返程高峰的到來,口罩作為目前防護新型冠狀病毒的重要工具之一,需求量會有大幅增長。而最近不少相關公司公開表示,口罩業務對自身業績的影響較小。有業內人士認為,這輪口罩行情大概率還是短期炒作。

值得注意的是,2月4日~5日,太龍藥業、以嶺藥業、樂心醫療等疫情受益概念股先後發佈了重要股東減持計劃的公告,2月7日,以嶺藥業、樂心醫療均出現高位大跌。

外行企業也追口罩風口

記者注意到,不到一個月時間,已有奧美醫療、振德醫療、陽普醫療等口罩概念股走出了翻倍行情。同時,在口罩板塊中,竟然出現了原本屬於電子、計算機行業的漫步者、漢王科技等公司的身影。其中,漫步者最近連續大漲。究其原因為漫步者旗下子公司控股子公司東莞利發愛爾空氣淨化系統有限公司有口罩生產業務。不過,漫步者2018年年報顯示,利發愛爾公司虧損額達2767.4萬元;去年中報顯示,利發愛爾公司虧損額為880.6萬元。漢王科技的口罩概念同樣是拜旗下子公司所賜。有類似情況的還有電力行業的福能股份等公司。此外,如汽車、電子代工等其他行業的公司也因決定臨時生產口罩而受到市場關注。

2月4日,有媒體報道稱,贏合科技今年春節期間,緊急開發生產醫療平面醫用口罩全自動一體機,並與振德醫療簽署合作協議,合作開發KN95口罩全自動生產線。而贏合科技目前的主業為鋰電池生產設備業務。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1月,公司收購了主營電子煙業務的斯科爾51%股權。

2月6日,據媒體報道,A股汽車龍頭上汽集團旗下的上汽通用五菱擬聯合供應商通過改建生產線的方式轉產口罩,用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按照項目建設計劃,無塵車間由廣西建工集團負責改建,將於2月內建成並投入使用,項目共計劃建成12條口罩生產線,包括N95、一般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日生產量預計170萬隻以上。

2月7日早間,電子代工廠工業富聯發佈公告稱,公司新增從事醫用口罩的生產,目前預計2月底可實現日產200萬隻的產能計劃,優先用於富士康科技集團近百萬員工內部生產防疫保障;不佔用社會資源,為民眾口罩需求騰出空間;未來視情況積極對外支援輸出,為當前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撐。目前,公司首條日產10萬隻口罩生產線處於試產階段,產品資質認證尚在申請中。

概念股公司作風險提示

雖然近期市場對口罩的需求較為旺盛,但與此同時,多家概念股公司公開表示,口罩等相關業務對公司業績不構成重大影響。

例如電力公司福能股份日前在互動平臺上表示,目前權屬發電企業正常經營;權屬子公司南紡新材已積極生產衛生消毒溼巾無紡布及口罩,同時籌建新增口罩生產線。公司主要業務為電力,上述業務對公司業績不構成重大影響。

決定新增口罩生產線的工業富聯在2月7日早間的公告中同樣指出:“鑑於使用安排和用途,預計對公司經營業績影響較小。”

即使是原先業務中就有口罩相關業務的公司最近也在公告中坦言口罩業務佔比較小。例如,科創板公司瀚川智能日前發佈公告稱,雖然公司有口罩生產設備業務,但去年該業務佔公司收入的比例還不到2%。

據記者梳理,最近幾天發佈過類似相關風險提示的公司還有近期股價暴漲的奧美醫療、振德醫療等。此外,陽普醫療最近還在公告中提請投資者關注口罩生產成本上漲因素:“本次疫情發生以來,公司口罩等疫情相關產品原材料及物流成本上漲,該類產品的銷售對業績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還有部分所謂的“口罩”概念股已發佈公告澄清其不涉及口罩業務。例如,江南高纖日前發佈公告稱,公司主要從事滌綸毛條和複合短纖維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滌綸毛條主要用於生產高檔精紡呢絨面料;複合短纖維主要生產熱風熱軋無紡布、無塵紙,廣泛應用於生產紙尿褲、衛生巾等一次性衛生用品,公司不生產口罩,下游客戶沒有口罩生產商。

除了口罩外,最近消毒液概念股也受到市場追捧。據瞭解,目前市場熱銷的84消毒液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鈉,有較好的殺菌作用。據海通證券基礎化工團隊整理,A股次氯酸鈉相關的生產公司主要包括瀋陽化工、三友化工、中泰化學、鴻達興業、氯鹼化工、嘉化能源、航錦科技、山大華特、濱化股份、巨化股份、聯創股份等。其中不少公司已經歷了一輪市場炒作。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最近部分受益於疫情的醫藥股大漲,相關公司的股東開始打算逢高減持。Choice數據統計,2月4日~5日,太龍藥業、以嶺藥業、樂心醫療等疫情受益概念股先後發佈了重要股東減持計劃的公告。其中樂心醫療是實際控制人計劃減持,且擬減持的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高達4%。

2月7日,醫藥板塊出現調整,截至收盤,以嶺藥業、樂心醫療分別下跌7.95%、6.61%,板塊內跌幅居前。另外,相比2月6日,口罩板塊2月7日漲停個股的數量有所減少。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