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如何看待或理解康波周期?

垚邕


康波周期是理论,也是幻觉,表述的是大概率事件,类似于预言,可以指导投资方向,但不能指导具体实践。

首先,康波周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康波周期考察资本主义经济中历时50-60年的周期性波动的理论。依据是把科学技术体系划分为科学原理、技术原理和应用技术三个层次。康波周期认为,从科学到技术,再到应用端爆发,大概是50年到60年左右,其依据是三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钢铁时代、电气化时代,三次革命推动了新生产力发展。因此,康波周期有肉眼可见的根据。

其次,康波周期只是经验。康波周期是事后诸葛亮,理论的局限性相当大,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资本主义之前的几千年为什么不是这个发展逻辑,从而也没有办法解释下一个60年的发展逻辑。实际上根据每个人的生活体验就可以体会的,技术的发展周期是越来越短的。为什么大家相信康博的60年周期?因为时间太久了,没有人能完整经历两个他所谓的周期。

再次,康波周期的经验当然是有用的,但只是宏观性的,很难落实到具体行业和个例。国内引进康波周期的是已故周金涛老师,比如他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测“中美两国的房地产周期或在2017-2019年共振下行”。实际上,最新的数据表明,中国百大城市房产涨幅创10年新高,为11.2%。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偏差,是因为康波周期理论是几个有效条件下的理论,而不是真正的生活本身,很多重要的因素,比如观念、市场、结构等没有被考虑。

那学习康波周期有什么用?学习康波周期不能让你暴富,但是可以掌握一种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如果想致富,还必须学习相应的特定领域知识,来修正自己的判断。人生发财不靠康波,靠你自己。




上市公司趋势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生发财靠康波。

人生就是一场康波,周期论虽然不一定百分百正确,但必有其一定道理。

康波周期是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经济的大量统计数据后,发现发达商品经济中存在的一个为期50-60年的长周期。在康波周期中,前15年是衰退期;接着20年是大量再投资期,并在此期间新技术不断采用,经济快速发展,迎来繁荣期;后10年是过度建设期,过度建设的结果是5~10年的混乱期,从而导致下一次大衰退的出现。

国内对康波周期最为推崇的莫过于周天王,人称“周期之王”。他与绝大多数的分析师不同,笃信周期与宿命,这也为他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他以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为基础,创建了四周期嵌套策略分析框架。

2007年,周金涛判断2008年将发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衰退一次冲击,成功预测次贷危机,周金涛从此声名大噪。

2013年他提出房地产周期拐点,2015年之后,成功预测了全球资产价格动荡,在2015年11月预言中国经济将于2016年一季度触底。

他的一生也像一场宿命传奇,外界曾猜测,“也许是泄露了太多天机”,2016年,周金涛身故,年仅44岁。

2017年12月27日,周金涛辞世一周年之际,其生前著作《涛动周期论》发布,对于喜爱市场周期研究的朋友来说,是一部不可错过的投资宝典。

一个人的一生中所能够获得的机会,理论上来讲只有三次,如果每一个机会都没抓到,你肯定一生的财富就没有了,如果抓住其中一个机会,你就能够至少是个中产阶级。

这句话的意思是:个人财富的积累完全来源于经济周期运动的时间所给的机会,只看你能不能抓住。

按照经济学的经典分类,经济周期大致有基钦周期、朱格拉周期、库兹涅茨周期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基钦周期:又称”短波理论”,厂商生产过多时,就会形成存货,减少生产,这种2到4年的短期调整也称为“存货”周期。

朱格拉周期:市场经济存在着9~10年的周期波动。这种中等长度的经济周期也称“朱格拉”中周期。从2005年往后9年,2014年下半年起的那一波大牛市,正好也是一个朱格拉周期。

库兹涅茨周期: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涅茨提出的一种为期15-25年,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因为即房地产周期。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种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故称“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 人生的财富不是靠工资,而是靠你对于资产价格的投资。人生发财靠康波”!这是本书的一个定论,初看这个定论还是有些震撼的,但是阅读完本书,仔细想想,这其中又饱含着“宿命论”的意味在里面。这里的“康波”也就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也称为“康波周期”,它是一个描述宏观经济发展现象的理论。本书的作者尼古拉斯·金涛先生,在“康波周期”和三周期嵌套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四周期嵌套理论,也就是“涛动周期论”。

所谓康波周期,可以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回升四个阶段,一个周期大约为50-60年,这其中又有9-10年左右的中周期,40个月左右的短周期。促进经济繁荣的主要因素是主导产业的创新,从书中得出的结论,1991年至2004年(2002年)是第五轮康波繁荣期,第五轮康波的主要主导创新产业是信息技术行业,而后步入衰退,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是本轮康波由繁荣转向衰退的拐点,这样看来当前时间(2019年)应该是处于第五轮康波的萧条期。全书共分为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康波理论的阐述,从中国、美国、日本等国经济不同时期发展的对比,和国际产业分工等视角,详细阐述了不同时期下所处的康波阶段,及其经济和历史原因;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具体的资产配置,例如美元、黄金、大宗商品市场等,结合详细的历史数据,用于佐证康波的历史阶段;第三部分主要是周金涛先生的访谈记录。

读完本书,不能说就拥有了高超的投资手段和方法,可能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了一个新的视角,也就是提高了对资产配置和资产价格的敏感程度吧。也许是本身知识储备的不足,经济理论的欠缺,书中的许多关键词还是非常模糊的,很多都是第一次听说,例如库存周期等等,对于阅读还是有很大的障碍的。其中也引用了大量的数据,基于这些数据的推导过程和结论也需以后慢慢学习和消化了。


阿尔法贝塔


经济的结构性、周期性、趋势性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和基本面。

作为康波周期是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1922年出版的巜战时及战后时期全球经济及波动》、及之后的巜经济生活中的长波》、巜大经济周期》等著作,对过往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周期性的研究后,提出的基本观点。认为经济发展中从上升到衰退存在周期性波动的特征,大概55年左右为一个长周期,叫长波理论,也叫康波周期。

我记得好像列宁也有相关的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存在成长、成熟、衰退、萧条等周期性。

我个人认为:

一是经济的周期性是客观存在的。

从产品的生命周期,导入、成长、成熟到衰退,势必影响产业发展的周期性。

经济发展的自身,从投资到产出到高潮到新的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韵律和节奏。

通常来说,产品或服务是经济的基本细胞,产品结构的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会影响与改变产业结构,最终势必影响新的经济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周期。

而康波周期,又是实证研究的结果。

因此,经济的周期性毋用置疑。

二是了解经济周期背后的意义与经济逻辑非常重要。为了避免经济下行或者衰退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资源浪费,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在宏观经济把握上,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例如,推动创新,根据经济的节奏,推动新经济、新产业的发展并创造更好的条件 。让新旧产品、产业、动能、模式有更好的衔接;调结构,稳增长;甚至在宏观政策上更精细、精准及必要的逆周期调节。

三是不能僵化地认识康波周期。因为现在的环境,特别是政治、科技、经济及全球化、网络化、高科技、大数据等等,与之前也己经大不相同,因此,出现很多变化,也是非常正常的,不能一本书读到老。

四是康波周期虽然是宏观的经济现象,但是由于经济的系统性和联系性等特点,对于我们创业、创新、投资,把握趋势与节奏,顺势而为,意义非常重大。

请根据自己行业、产品、工作的不同特点,细细的品味和揣摩。也许还很有趣。


资本的知本时代


康波周期


康德拉吉季耶夫长波周期理论的缩写。


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经济的大量统计数据后,发现发达商品经济会按照60年为周期进行波动,在康波周期中,前15年是衰退期;接着20年是大量再投资期,并在此期间新技术不断采用,经济快速发展,迎来繁荣期;后10年是过度建设期,过度建设的结果是5~10年的混乱期,从而导致下一次大衰退的出现。每一个康波是指一个相当长时期的总的价格的上升或总的价格的下降。


康波周期的长度 是一个甲子,即60年。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讲,他的财富可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首先是看他处在一个什么历史节点上,其次才看他在整个资产价格波动的周期中对机会把握能力。


康波的本质 表现为价格的波动,而人生的财富积累根本还是来源于资产价格的投资或投机,所以,康波就是人生的财富规划。

康波的形成,是人的集体行为的结果,而这种集体行为决定于人类社会知识的积累。当知识积累到一定阶段,新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会带来社会的极大变革。康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带来了价格的巨大变动,将不同行业公司的利润结构进行重新分配,给投资者带来了资产增值的机会。

康波周期说到底,是一个周期,既然是周期就总会有走向衰退的时候,但即便衰退,我们仍将经历一次康波。

面对康波周期所带来的巨大价格波动,我们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但这并不是我们放弃努力实现财富增值的借口。我们仍然要坚持精选行业、优选个股,才能在弱势震荡的市场中获取超额收益。


财经CY


您好,个人还是比较接受康波周期。人生就是一场康波,周期论虽然不一定百分百正确,但必有其一定道理。

康波周期是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经济的大量统计数据后,发现发达商品经济中存在的一个为期50-60年的长周期。在康波周期中,前15年是衰退期;接着20年是大量再投资期,并在此期间新技术不断采用,经济快速发展,迎来繁荣期;后10年是过度建设期,过度建设的结果是5~10年的混乱期,从而导致下一次大衰退的出现。国内对康波周期最为推崇的莫过于周天王,人称“周期之王”。他与绝大多数的分析师不同,笃信周期与宿命,这也为他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他以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为基础,创建了四周期嵌套策略分析框架。2007年,周金涛判断2008年将发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衰退一次冲击,成功预测次贷危机,周金涛从此声名大噪。2013年他提出房地产周期拐点,2015年之后,成功预测了全球资产价格动荡,在2015年11月预言中国经济将于2016年一季度触底。他的一生也像一场宿命传奇,外界曾猜测,“也许是泄露了太多天机”,2016年,周金涛身故,年仅44岁。2017年12月27日,周金涛辞世一周年之际,其生前著作《涛动周期论》发布,对于喜爱市场周期研究的朋友来说,是一部不可错过的投资宝典。

一个人的一生中所能够获得的机会,理论上来讲只有三次,如果每一个机会都没抓到,你肯定一生的财富就没有了,如果抓住其中一个机会,你就能够至少是个中产阶级。这句话的意思是:个人财富的积累完全来源于经济周期运动的时间所给的机会,只看你能不能抓住。按照经济学的经典分类,经济周期大致有基钦周期、朱格拉周期、库兹涅茨周期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基钦周期:又称”短波理论”,厂商生产过多时,就会形成存货,减少生产,这种2到4年的短期调整也称为“存货”周期。朱格拉周期:市场经济存在着9~10年的周期波动。这种中等长度的经济周期也称“朱格拉”中周期。从2005年往后9年,2014年下半年起的那一波大牛市,正好也是一个朱格拉周期。库兹涅茨周期: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涅茨提出的一种为期15-25年,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因为即房地产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种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故称“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也称长周期。3个基钦周期构成一个朱格拉周期。2个朱格拉周期构成一个库兹涅茨周期,3个库兹涅茨周期构成一个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在一个人60岁的人生中,其中30年参与经济生活,30年中康波给予你的财富机会只有三次,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所以,人生就是一次康波,包括三次房地产周期,九次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和十八次库存周期。我们在做人生财富规划的时候,一定知道每个人都是在社会的大系统中运行,社会大系统给你时间机会,你就有时间机会。这个大系统没给你机会,你在这方面再努力也是没用。周金涛在生前做出预测:2018年到2019年是康波周期的万劫不复之年,60年当中的最差阶段,所以一定要控制2018、2019年的风险。第一做好保值,第二保证流动性。保值和流动性是未来五年最核心问题。1/.康波周期是一个50-60年的长期理论,对于短期投资来说并不适合,比如股票、证券等。2/.康波周期仅勾勒出大的周期趋势,但在局部时间、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趋势会出现尖刺变形。3/.经济周期、市场周期的走势是客观的,每个人出生时间、周围环境不同。认清当下经济形势,适应自身情况,不可一概而论。4/.如今既是全球化市场,又存在大量局部经济体,相互影响,单个康波周期可能被外来因素打破,尤其一些中小国家。5/.作为一个技术分析理论,康波周期更像一个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观察市场经济的一个角度,但并非唯一角度。康波周期是否有效,当然有效,在当下情况下,分析中美欧等经济体时,还是十分有参考意义。人类文明史可追溯的有几万年,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都大大缩短了经济周期,使得社会发展加速前进。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时代,唯有不断适应当前新技术形式,才能准确把握未来趋势。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在避免前人错误的同时犯下新的错误,这是无法避免的市场悖论。如何看待未来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时刻注意哪些突破性的新技术出现。在市场形势不变的情况下,市场规律依然有效。但当新技术不断成熟,形成颠覆式趋势时,就要重新考量原有的市场理论。




招财老汪


康波周期即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是考察资本主义经济中历时50-60年的周期性波动的理论。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这里把科学技术体系划分为科学原理、技术原理和应用技术三个层次。在这三个层次的关系上,科学原理的发展决定技术原理的发展,技术原理的发展不可能超越科学原理决定的限度;同样地,技术原理的发展决定应用技术的发展,而应用技术的发展又受到技术原理的限制。

扩展资料:

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最早见于1919— 1920年完成(1922年出版)的《战时及战后时期世界经济及其波动》一书,此后,关于长波理论他又先后发表了《经济生活中的长波》(1925年)和《大经济周期》(1928年)等论著。在这些论著中,他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经济的大量统计数据,发现发达商品经济中存在着为期54年的周期性波动。

按他的研究,世界经济中的第一次长波从18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至1810—1817年为上升期,1810—1817年至1844— 1851年为衰落期;第二次长波开始于1844—1851年,从那时起到1870—1875年为上升期,1870—1875年至1890—1896年为衰落期;第三次长波开始于1890—1896年,至1915—1920年为上升期,而衰落期则开始于1914—1920年间,到他著书之时第三次长波的衰落期仍在继续。

熊彼特在1934年英译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对三次长周期的分期为:

(1) “长波”I—— 从大约1783年到1842年,是所谓“产业革命时期”,这个周期的基本特征是手工制造或工场制造的蒸汽机逐步推广到一切工业部门和工业国家。

(2) “长波”II—— 从1842年到1897年,是所谓“蒸汽和钢铁时代”或“铁路化时代”,其特征是机器制造的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机,并得到普及。

(3) “长波”IlI—— 从1897年开始(当时这个“长波”尚未最后结束),是所谓“电气、化学和汽车时代” ,其特征是电动机和内燃机在一切工业部门中的普遍应用。



柱子1688


始于90年代初的互联网技术长周期已进入末端,纵观几千年经济史,每次生产力的提高背后都有技术革命的影子,而被乐道的大国改开经济奇迹,同样是因为打开国门吸收了西方技术革命的成果,享受了技术红利,而非人口红利。

没有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搞刺激能获得短暂的快速增长速度,但木有中长期的增长空间。

技术长周期到了末端就像人得了糖尿病,本身没什么直接危害,但会带来很多并发症,技术没有进步,劳动生产率得不到提高,居民收入停止增长,最终嗝屁于贫富分化+需求不足+产能过剩。

全球技术长周期结束,会导致全球精济危鸡,甚至大笑条,传染模式是这样的顺序,主要精济体总需求一收缩,依靠出口的郭嘉先嗝屁,接着外债多的郭嘉嗝屁,然后内需弱的嗝屁,再接着内债多的嗝屁,最终一起嗝屁,然后有个活不下去的愣头青发动站针,打帐去产能。

打完了,谁先恢复并领先呢?一般来说,谁先掌控下一个技术格命谁领先


湾师傅


康波周期即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是考察资本主义经济中历时50-60年的周期性波动的理论。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这里把科学技术体系划分为科学原理、技术原理和应用技术三个层次。在这三个层次的关系上,科学原理的发展决定技术原理的发展,技术原理的发展不可能超越科学原理决定的限度。



比特币永远


康波是经过多个发达国家验证的一个经济理论,值得拿来做决策参考。

康波主要是用来描述宏观经济变化的,与宏观经济相关的可用,它大过产业周期、企业周期,于我们普通人关联较小。不管是做产业还是买股票,我们更多的还是关注细分领域的小趋势。所谓风来了猪都会飞,也指的是小趋势。

欢迎深度交流。


成在天下


不可全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