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幼兒園遲遲沒給具體開學時間,孩子整天玩手機該怎麼辦?

子螢趣生活Vlog


因為疫情,幼兒園遲遲沒有給具體開學時間,孩子整天玩手機該怎麼辦?

首先孩子玩手機是平時就應該注意的問題,不是在特殊情況下發生的事情。

其實初為人母的媽媽們都是在陪伴孩子的過程裡成長了自己,人都是在經歷中長大,不是說結了婚生了孩子我們就是大人了,在孩子的成長中,忽視他的日常活動和教育,將會影響他在今後的個人成長。

孩子整天玩手機這肯定是不可取的,趁孩子還小,要去引導他,轉移他的注意力,很多時候為了孩子我們必須去犧牲自己的時間來給孩子更多的耐心,我們首先要控制自己放下手機,才能夠真正做到去影響孩子,去和孩子做遊戲,去給他講故事,很多時候家庭的氛圍很重要,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要素,讓我們和孩子

在進行中成長,而不是在經歷中成長了我們,卻和理想差了一大截。


生命是不斷的沉澱


人知疫情還沒減,幼兒園只能遲些時候再開班,兒童自身免疫不健全,更易遭到新冠肺炎病毒的浸染!

孩子在家,不象在幼兒園,要適當教孩子,知道為什麼不去幼兒園。最好防護是帶口罩,防止呼吸飛沫空氣不新鮮,群體感染。最有效的阻斷,是減少交往互不傳,這個辦法確實行,我經歷過1957年世界鬧流感,我是營衛生所一名衛生員。全團整個停訓練,本連隊住處就是醫院了。官兵,咳嗽,發燒,吭聲不斷,就是本住室是病房,治療護理,不能出防控區,在去廁所都劃出路線,甚至都有時間要求,幾百官兵就我是堅到底的醫務人員,水銀柱體溫計,一測就是一個排……。由於隔離封閉早,我在的一個營部隊是發病最少,無重危者,是全團最早解除傳染區。受到往上一級一級獎揚……。這說明隔離確實是阻斷傳染的有效辦法。

幼兒園開班是根據全國疫情決定的。讓孩儘量在隔離看護也是好辦法,要從孩子安康著想!


翱翔79400


看手機不可能完全禁止,接納這個現實!

分享一下我和孩子的活動!

一起把整理玩具(所有的玩具都分類規整,丟掉殘缺和不玩的玩具)

在電腦上打印簡筆畫,一起上色,

一起用多米諾骨牌擺造型,

一起畫手指畫(玉米,小兒子在抖音上找的)

一起調多層果汁(大兒子在小紅書上找的)

一起比賽投球

一起打掃衛生

一起搭磁鐵積木

一起在樊登讀書會聽書

.......








弈弈成長


首先我們要研究一下,還是為什麼整天玩手機呢?無非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孩子無聊,他覺得什麼樣的遊戲跟活動都取代不了手機所帶來的豐富多彩視覺、聽覺享受。

二、這是他的習慣使然。可能之前孩子一哭鬧,我們大人為了省事,就把手機丟給他自己玩,結果這個手機就像奶瓶一樣,他感受到了快樂,這樣就開始依賴了,一天不碰手機就焦慮。

三、我們大人以身作則的結果啊,家長回家以後還是捧著手機,久而久之孩子認為這個手機一定是什麼好玩的,他們就一定要像大人一樣也捧著手機在玩。

四、現在的社會讓孩子過早的社會化,他們的信息很豐富,他們看到的、接觸的很多信息都有手機,所以他自然認為用手機也是他未來的一個方向,所以他肯定要向大家一樣用手機。

五、手機功能的智能化、豐富化甚至是我們大人依賴的一個重要原因。

孩子使用手機的好處:

一、手機資源豐富,孩子拿到手機後就不再哭鬧,大人省事。

二、手機裡面確實有可以讓孩子學習成長的地方,使用手機能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能學到一些東西。

那孩子是用手機的弊端

一、還記得眼部神經現在發育好,過度使用很容易讓孩子的視力下降,成為近視或弱視者。

二、過度使用手機會讓孩子腦神經學習過程中對色彩、畫面的要求度很高,以後再上學的時候,老師的課件不夠豐富的話,他的注意力就很難集中。

三、會嚴重阻礙孩子的社會功能的發展。手機會成為一種舒適圈,還是在手機裡不能自拔,那他們就更不喜歡跟小夥伴們互動,甚至是跟自己的父母互動,性格就會非常內向,一旦沒有手機的時候,就會焦躁,易怒或抑鬱。

那針對這些情況,我們瞭解以後,我們自己當然也要做些一些改變:

一、在家的時候,放下手機。找出時間有效陪伴孩子,如共同時光。比如陪孩子讀繪本故事,約孩子一起做家務等等。

二、要培養自己有閱讀的習慣,父母都在看書的時候,以身作則,孩子有樣學樣,也會自己拿著書來讀,所以建議家長多閱讀,自然孩子會學習你們。

三、首先要讓自己變得有趣。父母呢要有知識面要廣,能夠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有趣的話題,嗯,比如恐龍知識、太空知識、花草養植等,那會引起孩子有多樣的興趣,那他的注意點就不會集中在手機上面了。

四、父母及家裡的長輩的意見一定要一致,不要有孩子有可乘之機,如果有不同意見,孩子肯定會找對他有利的家長來支持他的觀點,所以一定要意見一致。

那做出這些改變以後,針對孩子我們可以做以下的引導:

一、培養孩子的興趣。比如培養孩子的讀繪本的興趣,或者是玩積木、塗色等(就是培養孩子注意力,動手協調能力的一個很重要的訓練)。

二、要有耐心引導孩子,幼兒園的孩子因為年齡的特點,注意力大部分不會超過15分鐘,所以家長要多花點時間,有耐心地陪伴他們,引導他們正確的興趣愛好活動。

三、手機的使用上一定要友善堅定跟孩子制定適當的使用時間。在共同約定之外,不管孩子怎麼樣的哭鬧,都是要友善堅定地拒絕。

總之學齡前孩子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手機取代了他興趣愛好的發展,就會阻礙他的腦部神經、動手能力的協調發展,易使孩子成為一個感統失調(這個話題,下次我們再詳細說明)的孩子,所以建議父母真的是要注意孩子手機的使用時間跟頻率,要多陪孩子。




旭龍心理機構蔡曉曉


首先家長以身作則,不當著孩子的面玩遊戲。孩子調皮時,不要把玩手機等當作獎勵。這是很多家長會犯的錯誤,只要孩子不聽話、不吃飯時,就把電子產品給孩子玩,作為吃飯或聽話的交換條件,一旦習慣養成是很難改變的。多給孩子有趣的圖書或參加戶外活動。可以試著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譬如給孩子很多有趣的圖書,帶孩子一起讀故事,或是帶孩子到戶外去活動,讓孩子交朋友,慢慢培養孩子的各種其他興趣,這樣孩子玩手機的興趣就會慢慢降下來。控制時間與內容,避免遊戲的誘惑。孩子上學之後,由於學習的需要,多多少少會用到這些電子產品。控制孩子使用的時間,每次儘量不要超過1個小時。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培養興趣。如果父母能每天抽出時間陪伴孩子看書學習,並且在孩子面前做一個嚴格自律的人,孩子耳濡目染之下,肯定會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花在學習上。


咿呀小


父母要立規矩,說好一次或一天玩多久就是多久時間,作為父母自己都不管,不敢管就是失職。


蜀至


1. 早上9點起床,吃完飯10點。

2. 10點到11點,讀書1個小時。

3. 11點到12點,玩玩具1個小時。

4. 中午12點到下午1點,吃午飯時間。

5. 下午1點到2點,看電視1個小時。

6. 下午2點到3點,睡覺1個小時。

7. 下午3點到4點,玩九宮格1個小時。

8. 下午4點到5點,聽、讀英文繪本。

9. 下午5點到6點,背誦古詩。

10. 晚上6點到7點,吃完飯。

11. 晚上7點到8點,玩玩具。

12. 晚上8點到9點,聽故事,睡前讀書。

13. 睡覺。

這幾天宅在家裡的時間表,每天都不太一樣,大概就這麼些事情,沒有玩手機的時間。


homework


這個問題很好解決,這就要看家長的自覺性了。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孩子只會有樣學樣。如果家長有看書的習慣,那麼孩子自然而然的也會喜歡看書。

如果家長只會每天抱著手機,刷著無聊的視頻,那麼,你的孩子肯定也和你你的習慣一樣,即使,你怎麼說他也不會管用。

所以,想讓孩子放下手機拿起書,那麼家長首先就要給孩子做個榜樣。不要再在孩子身上找問題,孩子有什麼問題,就代表家長自身的問題。

所有的家長朋友們,如果想讓孩子成為你口中別人家的孩子,首先你要成為孩子口中別人的家長!


蘇珊公子


孩子並不是生下來就喜歡玩手機的,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看手機,他們就會好奇,從而對手機有了興趣。他們因為好奇,模仿父母的動作在手機上劃一劃,立刻就讓手機裡的花花綠綠給吸引到了,最終沉迷手機難以自拔。因此不許孩子玩手機,自己卻整天抱著個手機,還談什麼言傳身教?要想孩子不玩手機,父母必需要帶個好頭。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這才是幫助孩子戒掉手機的最好辦法。


竾汻禰卟懂


因為疫情學校遲遲沒給開學時間,疫情是全國全社會的事,學校誰敢給開學時間,學校給開學時間豈不是頂風作浪違抗禁令嗎?不要說學校不敢給開學時間,就是主管學校的也不敢給開學時間,非常時期非常看待,服從禁令不許防礙,一切由權威人士說了算。小孩玩手機一事家長管一管就是,堅持配合度過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