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对孩子的伤害有多深?

小暂


我觉得孩子寄宿要看学校的老师,教育,环境,本人小女儿一年级开始寄宿,一周回来一次,校车接车,因为我做生意忙不过来,孩子跟在身边反而没照顾好她,三餐都不定时,

在学校学得很多东西,被子衣服叠得跟军校一样,马上开学升二年级了,内衣都要求自己洗,上学期期末,生活老师已经教过怎样洗,内裤,袜子分开洗之类的,学校的生活老师非常有责任心,孩子在学校有什么事都会同家长联系,老师会经常发孩子学习视频在家长群里,学习成绩下滑的情况,老师马上会联系我们该注意那个环节不熟练,孩子周五回来经常会说都不想回家了,独立性很强,当然,好学校学费也不低的


梅子在广州


不支持孩子15岁之前寄宿。特别是孩子0~3岁之间,一定要由妈妈亲自抚养。有些人可能会说我要为了整个家的生计奔波,所以就跑去外地工作,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带,也有些妈妈喜欢做甩手掌柜,把孩子丢给老人带,自己一个人逍遥。但这些做法都是对孩子不好的。


在孩子0~3岁之间是建立亲子关系的关键期,如果这个期间父母没有亲自抚养孩子,那么孩子长大后,父母在孩子面前就没有了话语权,即便你给孩子说再多的大道理,他也听不进去。举个例子,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自传中曾写过,他一生最听他奶娘的话,因为他从小就是由他奶娘抚养长大的,而不是他爸妈。所以0~3岁是关键期,即便家里条件再困难,父母也一定要留出时间带孩子,可以白天上班,晚上带娃,至少孩子睡觉的时间一定要跟父母在一起。


带过娃的人一定都知道,孩子小的时候和谁睡,他一定跟那个人更亲。


再举个身边的例子,我一个朋友,夫妻两在外地打工,孩子留在老家有老人带,他们就国庆和过年回家,结果孩子看到妈妈一点也不激动,甚至全家人开车出去玩,他会吼着让他妈妈下车,我朋友讲起来的时候很无奈,但其实她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已经很低了,而这个分量即便在孩子今后的成长中,她花再多的时间和金钱都是无法挽回的。


为什么说不支持孩子15岁之前寄宿,因为孩子在15岁之前他的心智没有发育完全,特别需要家人的关怀,如果父母在这期间可以给孩子很好的陪伴,那么孩子的内心就会很有安全感,安全感对孩子的成长帮助很大。而且他的心智发展会比较好,当然这过程也特别需要父母良好的养育方式,如果父母本身的养育方式很糟糕,可能会比寄宿给孩子带来的心理伤害更大。


而初中阶段(12~15岁)孩子会经历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情绪是不稳定的,需要父母帮助孩子做好情绪管理,而如果家长把孩子送往寄宿学校,如果孩子在那个阶段接触的朋友或同学不那么正面,那么孩子很有可能会往不好的方向发展,而因为寄宿的关系,家长无法清楚观察到孩子的变化,因此不能做良好的干预。虽然说孩子的发展主要靠他自己,父母只是辅助力量,但是父母在这过程中需要扮演一个正确价值观的引路人。


乐观佰爱


寄宿制也许会使孩子独立,但弱肉强食的现象普遍存在。

我以前在武术学校以及各种武馆工作了很多年,对于寄宿的现象看过很多很多。

一、弱肉强食是寄宿普遍规律,强的孩子通常会占优势,弱的孩子会有些可怜,有些孩子吃的东西,钱,都会被强的学生分享,甚至有些和小奴才差不多。

二、小帮派的存在,往往有些人生观,价值观,你必须站队一边,如果没有足够的智商会学坏了。


福州禅武


曾经看到过一句特别戳人心的一段话:爸爸妈妈为了给你更好的生活,只能出去打工,没有时间陪你。一句为了给你更好的生活,童年是黑色的,家里没有欢声笑语,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我的世界就是坐在大门口等待。。。。。

多年以后,这个小女孩长大了,在大都市努力赚钱,经常给家里寄钱,却在十年里,没有回过家,她给爸爸妈妈一段话,为了让你们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我只能拼命赚钱,没有时间回家!

看到这里,我泪崩了,你传递给我什么样的爱,我就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爱你,多么痛的领悟!

孩子的世界,可能就是希望,放学回到家,看到爸爸妈妈的笑脸,能够在爸爸妈妈怀里撒撒娇,而不是漫长的等待!

我们给他们的,所谓最好的,也许不是他们想要的呢?

童年很短,孩子一转眼就长大了,陪伴也许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礼物!


洛水小潇


对亲子关系的伤害大。亲子关系是需要时间维护的,只有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亲身照料,才能让孩子对父母有深深的安全感,孩子遇到问题时才会第一时间寻求家长的帮助。如果过早寄宿,一旦发生校园欺凌,甚至性侵事件等恶性事件,等家长发现后,后果已经太严重了;而走读的话,家长会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多询问多关心,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爱聊八卦的大宝妈


小学是坚决不能接受寄宿的,这对孩子心灵创伤太大了、学生生涯才刚刚开始,千万不要让孩子对学校产生恐惧抵触心理,初中勉强能接受寄宿,但是如果能加强监管、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还好了,高中以后就能完全接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