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凭借什么能在五代十国时代占有一席之地?

用户6146569760865


石敬瑭以其“儿皇帝”的名声以及割让燕云十六州更是遗祸后世,仅此两项“震古烁今”就足够占据一席之地让人痛骂了。

不过如果刨除这两点,石敬瑭也是赫赫有名的武将,如果他以自己的力量建立后晋,说不定在历史上也能留下差不多的名声。

大将门下出强将,石敬瑭声名远扬

石敬瑭成名在梁唐争斗时期,当时石敬瑭为李存勖赏识,提拔到李嗣源军中,统领李嗣源亲锐骑兵“左射军”,在一次与后梁作战中,后梁军队袭击未铺开阵型的李存勖军队,幸好石敬瑭率领十几个亲兵左冲右突,掩护李存勖撤退。

此战后石敬瑭受到李存勖的夸奖,大将门下出强将,在李存勖、李嗣源两位猛人手下,石敬瑭立下赫赫战功,声名远扬。

在李存勖统一北方的道路上,李嗣源居功至伟,而李嗣源帐下功绩最大两位猛将就是石敬瑭与李从珂。

拥立明宗,石敬瑭是李嗣源时期的栋梁之才

李嗣源称帝,石敬瑭有从龙之功。

李存勖时期,石敬瑭官名不显是因为不喜欢自我夸赞,但是其所立战功,李嗣源心里一清二楚,所以在称帝之后石敬瑭屡受重用。

汴州节度使叛乱,石敬瑭前去平叛,北方契丹等犯边,需要选择一位得力干将统帅边军,当时朝廷认为只有两个人物合适,石敬瑭与康义诚,可见石敬瑭的能力是得到从李嗣源到众臣认可。

坐镇河东时期,石敬瑭以节俭著称,包括当了皇帝之后,也颁布了不少有利于人民生活改善的措施。

对于这些《旧五代史》也不吝称赞“旰食宵衣,礼贤从谏”、“以絁为衣,以麻为履”

所以无论是从李存勖、李嗣源时期,石敬瑭都是一个有勇有谋的武将,战功赫赫,李嗣源在石敬瑭前去统帅边军时,甚至不舍的落下眼泪。

如果事情到这为止,石敬瑭也许在后唐的历史某一篇的列传中占据不少的篇幅描述一下他对后唐的功绩,可惜石敬瑭在李从珂的逼迫下仓促造反,如果石敬瑭以自己的力量胜出,哪怕向契丹借兵(隋末时,不少北方诸侯向契丹借过兵),也不至于遗臭万年。

但是石敬瑭的两件事就足够在史书上留下一篇洋洋洒洒的痛斥文章

第一个“儿皇帝”,以华夏文明如此向游牧民族俯首,这是千古未有之事,仅此一项石敬瑭名节不保。

向契丹称臣者有,向契丹借兵者更多,但是位居华夏向契丹称儿的古往今来仅此一人,连手下大将臣子都认为不妥,可见此举之荒唐。

第二个就是割让燕云十六州,从唐末到后唐末年,为了保住这块战略要地,中原跟契丹浴血奋战,结果石敬瑭为了造反成功,直接转手卖了,这让石敬瑭从悲剧英雄变成了贪生怕死的狗熊,更是导致后世宋朝背上终生的枷锁,让宋朝人大骂特骂。

石敬瑭前期大勇,后期大恶,都足够让他在史书上占据一席之地。


妖鬼杂谈录


石敬瑭,沙陀族人,五代十国时期后晋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提起石敬瑭,最出名的莫过于其“儿皇帝”的称谓和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的历史耻辱。为了紧扣题目,本文对于石敬瑭的功过是非不做详论,单论石敬瑭能够在五代十国这个乱世立足的原因和策略。


一、出身将门且有勇有谋、骁勇善战是石敬瑭能够崛起并纵横乱世的根本


生逢群雄并起、割据林立的五代乱世,石敬瑭却能迅速脱颖而出,建立一番功业乃至在整个五代十国时期都据有一席之地,究其根本,一是石敬瑭出身将门,起点比较高,二是自身实力过硬,智勇兼备,骁勇善战,在军阀混战中战功卓著。


四代祖璟,以唐元和中与沙陀军都督朱耶氏自灵武入附,宪宗嘉之,隶为河东阴山府裨校,以边功累官至朔州刺史。天福二年,追尊为孝安皇帝,庙号靖祖,陵曰义陵。祖妣秦氏,追谥为孝安元皇后。三代祖郴,早薨,赠左散骑常侍,追尊为孝简皇帝,庙号肃祖,陵曰惠陵。祖妣安氏,追谥孝简恭皇后。皇祖讳翌,任振武防御使,赠尚书右仆射,追尊孝平皇帝,庙号睿祖,陵曰康陵。祖妣米氏,追谥孝平献皇后。皇考讳绍雍,番字臬捩鸡,善骑射,有经远大略,事后唐武皇及庄宗,累立战功,与周德威相亚,历平、洺二州刺史,薨于任,赠太傅,追尊为孝元皇帝,庙号宪祖,陵曰昌陵。——《旧五代史·晋书》


石敬瑭的祖上从唐代元和时期就已经归附中央,并以战功成为边疆大吏。到了石敬瑭的父亲臬捩鸡时期,因其善骑射,又有经远大略,更是得到了后唐皇帝赏识,因为屡立战功,其地位和名气可与名将周德威相比,成为后唐的柱石人物。而石敬瑭正是出生在这样的将门世家,在五代尚武的氛围下,可以说石敬瑭的起点就比一般人高。


及长,性沈淡,寡言笑,读兵法,重李牧、周亚夫行事。唐明宗为代州刺史,每深心器之,因妻以爱女。唐庄宗闻其善射,擢居左右,明宗请隶大军,从之。后明宗从庄宗征行,命帝领亲骑,号“三讨军”,倚以心腹。——《旧五代史·晋书》

石敬瑭为人朴实稳重,寡于言笑,平时就喜读兵书,重视李牧、周亚夫的为人处世,可见其志向非小。而后唐明宗李嗣源称帝之前就已经非常器重石敬瑭了,甚至把自己的爱女嫁给他做妻子以拢其心。而后唐庄宗李存勖也听闻他善骑射,也大力提拔他。李嗣源在追随李存勖出征时还让石敬瑭率领他的侍卫亲军,成为自己的心腹。这就为石敬瑭崭露头角、建功立业提供了施展的舞台。而李嗣源之所以大力提拔石敬瑭,固然是因为他出身将门世家,但同时也是因为石敬瑭自身有勇有谋,骁勇善战,所以深得李嗣源的信任。


十三年二月,鄩引兵突至清平,薄于城下。庄宗至自甘陵,兵未阵,多为鄩所掩。帝领十余骑,横槊深入,东西驰突,无敢当者,卒全部伍而还。庄宗壮之,拊其背曰:“将门出将,言不谬尔。”因颁以器帛,复亲为啖酥,当时以为异恩,由是知名。——《旧五代史·晋书》


石敬瑭能以十余骑深入敌军,左冲右突,无人敢当且能全身而退,可见其骁勇善战。


明宗独完右广,伏于土山之下,顾谓帝曰:“梁人首获其利,旌旗甚整,何计可以挫之?”帝曰:“腊后寒如此,出手堕指,彼多步众,易进难退,莫若啜糒饮水,徐而困之。且超乘徒行,其势不等,一击而破,期在必胜。”明宗曰:“是吾心也。”会日暮,梁军列于平野,五六万人为一方阵,麾游骑以迫唐军,帝曰:“敌将遁矣!”乃请明宗令士整胄,宽而罗之,命左射军三百人鸣矢驰转,渐束其势,以数千骑合之。迨夜,旌旗皆靡,而一角先溃,三面踵之,其牙竿相击,若火爆之声,横尸积甲,不可胜计。由是梁人势削,庄宗进营德胜渡。——《旧五代史·晋书》


石敬瑭能于千军万马的战场上审时度势,洞察敌军虚实并制定相应计策,可见其并非一勇之夫,而是智勇双全。


此外,石敬瑭还具备出色的大局观和战略谋划能力。有一次,李嗣源奉命讨伐叛乱,但是自己的军队中途也发生了兵变,李嗣源本没有二心,所以打算只身回去向李存勖请罪。但是石敬瑭阻止了他这种不明智的做法,说“哪有在外领兵,军队发生哗变,主将还能独善其身的道理?且犹豫不决乃是兵家大忌,何不趁此机会迅速南下。我愿领三百骑兵先去攻克汴州,这是得天下的要害之处。得之则大事可成。”在石敬瑭的劝说下明宗幡然醒悟,遂命石敬瑭领兵先行,自己随后跟进。


时帝从行,至魏,诸军有变,叩马请明宗帝河北。明宗受霍彦威劝,将自诉于天子,遂佯诺。诸军亦恐事不果,而散者甚众,明宗所全者,唯常山一军而已。西次魏县,帝密言于明宗曰:“犹豫者兵家大忌,必若求诉,宜决其行。某愿率三百骑先趋汴水,以探虎口,如遂其志,请大军速进。夷门者,天下之要害也,据之可以自雪。安有上将与三军言变,他日有平手乎!危在顷刻,不宜恬然。”明宗至相州,遂分骁骑三百付之,遣帝由黎阳济河,自汴西门而入,因据其城。——《旧五代史·晋书》


事实证明,石敬瑭的决策是非常明智的,采取的军事行动也是及时有效的。“及明宗入汴,庄宗亲统师亦至城之西北五里,登高叹曰:‘吾不济矣!’由此庄宗从兵大溃,来归明宗。明宗寻遣帝令率兵为前锋,趋汜水关。”(《旧五代史·晋书》)明宗因为听从石敬瑭的建议及时出兵占据了汴州要害,所以占据了战略主动性,庄宗李存勖来迟一步,只能望城兴叹,手下士兵纷纷离散来投奔了明宗李嗣源,李嗣源也很快等来了称帝的机会:“俄而庄宗遇内难而崩。”


二、外结契丹,以驱虎吞狼之计灭掉后唐,建立后晋,登上人生巅峰


后唐末帝李从珂篡位称帝后,紧接着就要对付拥兵自重的石敬瑭,这时的石敬瑭虽然被任命为太原节度使、北京留守,充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军蕃汉马步总管,占据了河东这块后唐起源地区的军政大权。但是整体实力还是弱于李从珂的举国之力,因此一直是采取守势,委曲求全。


然而李从珂一直视石敬瑭为最大威胁,为了统治稳固也不可能放过他,因而派大军攻打太原。虽然石敬瑭亲冒矢石抵御后唐军的攻打,军心也比较稳定,但是城中的粮食却逐渐匮乏,在这种窘境下,因为李从珂的猜忌和过分相逼,石敬瑭决定割土求援,以出卖幽云十六州的代价换取契丹的帮助。

契丹国主耶律德光正愁没机会南下,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耶律德光领兵从雁门关南下来救石敬瑭,偷袭并大败后唐军队,杀死一万多人。最终在契丹大军的帮助下,石敬瑭灭亡了后唐。


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十一月,辽太宗耶律德光册封石敬瑭为皇帝,改元天福,国号晋,而石敬瑭也信守承诺将幽云十六州大片领土割让给了契丹,每年还要给契丹布帛30万匹,成为可耻的“儿皇帝”。


虽然就连石敬瑭的手下对于他的这种认贼作父、卖国求荣的行径都大为不耻,但是不得不承认石敬瑭这条驱虎吞狼之计的成功,借助契丹的力量,不但消灭了自己的宿敌,挽救了自己的危局,还一跃成为后晋政权的创立者,成为开国皇帝,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三、无论是作为地方官还是后晋皇帝,石敬瑭在位期间都是比较有政绩和作为的


石敬瑭在作为河东节度使等地方官时,“未尝以声色滋味辄自宴乐,每公退,必召幕客论民间利害及刑政得失,明而难犯,事多亲决”,“所历方镇,以孝治为急......勤于吏事,廷无滞讼”(《旧五代史·晋书》), 可见石敬瑭作为地方官时还是比较务实和称职的。


石敬瑭称帝后,也曾“旰食宵衣,礼贤从谏,慕黄、老之教,乐清净之风,以絁为衣,以麻为履” (《旧五代史·晋书》), 在一定程度上体恤民生,颇有善政。

在夺得帝位后,石敬瑭面临的是“兵火之余, 府库殚竭,民间困穷”(《资治通鉴》)的局面。但是他不但继承了后唐明宗的施政纲领,“应明宗朝所行敕命法制,仰所在遵行,不得改易”(《旧五代史·晋书》),同时还接受辅臣桑维翰的建议,“推诚弃怨以抚藩镇,卑辞厚礼以奉契丹,训卒缮兵以修武备, 务农桑以实仓廪,通商贾以丰财货”(《资治通鉴》)。通过种种积极地举措,使得后晋国力增强,“天下粗安”。


另外,虽然石敬瑭臣事契丹,既割地又纳岁币,但那是穷途末路时的权宜之计,事出无奈而非心甘情愿,因此他在契丹关系的处理上是“外敦信好,内勤边备”(《资治通鉴》)。虽然他的行径多为世人所不齿,但是他以仅相当于数县租赋的收入作为岁币, 取代了李嗣源以武力抵御契丹侵扰的办法,此举更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使得北方人民获得了数年的和平和稳定,人民生产、生活免遭破坏,互通有无的贸易也得以正常进行, 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如果以儒家观点“民为贵, 社稷次之 , 君为轻”来衡量的话,石敬瑭还是有值得肯定之处的。


结语:石敬瑭作为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代枭雄,不但出身将门,更兼有勇有谋,自身实力过硬,这是他能够发家的根本;身处乱世之中,他不但能够审时度势,具备洞察全局的大局观,而且善于借力打力,通过借助契丹人的力量铲除强敌、挽救危局。他的为政举措使得天下粗安,使得百姓在乱世之中得到喘息,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他能够在五代时期占据一席之地的统治基础。


柚子爱历史


晋高祖石敬瑭(892年3月30日-942年7月28日),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晋开国皇帝(936年11月28日–942年7月28日在位)。庙号高祖,谥号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他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中原地区丧失了北方屏障,并向辽太宗自称儿皇帝。

早期

《新五代史》指石敬瑭的祖先为中亚人,从沙陀移居太原,但发挖出土的石重贵墓志铭则指他是后赵石勒之后裔。

父石绍雍,母何氏。石绍雍从李克用父子征战,官至洺州刺史。

石敬瑭自少为李嗣源(日后的唐明宗)赏识,为其亲兵将领,被招为女婿。后唐庄宗同光四年(926年),邺都之变,石敬瑭力劝李嗣源入汴京,转攻洛阳。李嗣源即位后,石敬瑭历任保义、宣武、河东诸镇节度使。

934年,闵帝李从厚徙石敬瑭为成德节度使。闵帝讨伐潞王李从珂失败,逃到卫州向石敬瑭求援,可是石敬瑭的部下把闵帝随从杀尽,石敬瑭把闵帝安置在卫州,最后闵帝被李从珂派人杀死。

建国

末帝李从珂继位后,任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后来开始对石敬瑭起疑,石敬瑭也暗中谋自保。石敬瑭以多病为理由,上表请求朝廷调他往其它藩镇,借此试探朝廷对他的态度。末帝在清泰三年(936年)五月改授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并降旨催促赴任。石敬瑭怀疑末帝对他起疑心,便举兵叛变。后唐派兵讨伐,石敬瑭被围,向契丹求援。九月契丹军南下,击败唐军。

石敬瑭的岳父是唐明宗李嗣源。李嗣源的义父是李克用。李克用曾和辽太宗耶律阿保机结为兄弟,故石敬瑭按辈份称比他小10岁的耶律阿宝机的儿子耶律德光为亚父,并在国书中称自己为“儿皇帝”,耶律德光为“父皇帝”。

石敬瑭在十一月受契丹册封为大晋皇帝,然后向洛阳进军,后唐末帝在闰十一月(937年1月)自焚,后唐遂亡。

石敬瑭灭后唐后,按约定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其结果使中原地区丧失了北方屏障。另外晋国向辽国每岁奉绢三十万匹。

后期

石敬瑭在位期间,各地将领魏博节度使范延光、西京留守张从宾、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等引发的叛变事件不断,他的儿子石重信和石重乂亦遭叛军杀害。后因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及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先后接受吐谷浑部族投降,石敬瑭屡遭契丹责问,乃忧愤而死。

后世评价

《旧五代史》称赞石敬瑭的谦虚、节俭;“旰食宵衣,礼贤从谏”、“以絁为衣,以麻为履”,后又责怪他向契丹乞兵,反而使得百姓陷入连年战火;“强邻来援,契丹自兹而孔炽,黔黎由是以罹殃。”“兵连祸结、举族为俘”,这无疑是决鲸海以救焚,结果自己溺死了、饮鸩浆而止渴,结果毒死自己。《旧五代史》最后为他惋惜,如果他是靠自己的力量取得帝位,以他的节俭、谦卑、公正的态度,即使功德不超过前人,亦可谓仁慈恭俭之主。


孤胆骑侠


石敬瑭,沙坨人,允文允武,尤其崇尚李牧和周亚夫,后唐皇帝李嗣源的女婿,尤其是擅长骑兵作战,在后唐朝廷中位置显赫,后来由于与李从珂发生矛盾,借助契丹的势力,出卖燕云十六州,推翻后唐,建立后梁,史称梁太祖,儿皇帝。他并不是中原汉族,所以汉奸之名有些牵强


史032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石敬瑭是李嗣源的亲随,特殊时期跟对了人,这就是原因。

石敬瑭是山西太原人,自幼受李嗣源的器重,而且石敬瑭确实有能力,熟读兵书,善于骑射,很快就被李存勖给看中了,于是将其调到身边。后来李嗣源为了抢石敬瑭,还拿出亲军统领的职位诱惑石敬瑭。可以说,石敬瑭一直是李存勖和李嗣源身边的红人,各优质资源等着石敬瑭来拿。


916年,晋梁大战,梁将刘鄩趁李存勖军阵未列率军突击,李存勖兵败大危,石敬瑭立即率领十几名亲军驰入,发挥超出常人的勇力遏制了敌军的攻势,给李存勖重整军阵的时间。战后李存勖大肆夸赞石敬瑭的勇猛,对石敬瑭备受信任。

在梁晋之战中,石敬瑭屡立战功,还救了未来的唐明宗李嗣源的命。后来李嗣源作乱夺取帝位,石敬瑭又有从龙之功。此后的官便越做越大。一直到最后石敬瑭手里掌握的实权有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另兼职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地军队蕃汉马步军总管。手里几乎掌握了后唐五分之一的江山。


这也是李从珂登基后为什么如此忌惮石敬瑭的原因。


守仁读仁


控制着幽云十六州,使中原王朝如鲠在喉


肥胖鼻子象


因为他投靠了北方的契丹建立的政权、即辽国,并以燕云十六州土地奉献为代价,从此成为辽国的儿皇帝,这也为北宋江山不得一统埋下了伏笔。


行在山水间


石敬瑭也是沙陀人中的一个大佬,实力还是可以,但是以他自己的力量没有能力打败后唐的主力,所以他借助了契丹的力量,打败了后唐的军力,扶持他建立了晋


帝国历史


个人才能是一个因素,依靠草原民族是一个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