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受疫情影響預損3萬億 全行業資金鍊吃緊

疫情產業影響分析丨旅遊業預損3萬億,全行業資金鍊吃緊

旅遊產業是一個高度環境敏感性行業,這種敏感表現在非常容易遭受境內外突發事件的衝擊和影響,從而導致嚴重的衰退和滑坡,形成旅遊危機。按照危機事件的學術分類,此次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事件屬於“流行性傳染病”,一級分類為“自然及人為災難”。旅遊行業中幾乎所有細分領域均涉及人群聚集與社交,不同於其他危機事件僅對某具體細分市場影響,例如國際關係僅影響出入境客流,而流行性傳染病窗口期無疑會對旅遊行業構成全面的衝擊。

一、我國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我國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重要。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4至2018年旅遊業對GDP綜合貢獻佔GDP比例分別為10.39%、10.2%、11.0%及11.04%。

2018年我國旅遊業對中國GDP的綜合貢獻為9.94萬億元人民幣,對全球GDP的綜合貢獻居世界第二,旅遊業貢獻的就業崗位數為7991萬個,居世界第一。可見中國旅遊業對國民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重要作用。旅遊業對國民經濟越重要,說明國民經濟受其影響也越大。

二、此次疫情對我國旅遊業的影響

本次疫情對旅遊行業的影響最為嚴重,遠超2003年SARS疫情的影響。不僅因為這次疫情持續的不確定性,還因為十七年來中國的經濟結構改變,消費尤其是旅遊消費佔據更高比重,經濟週期也處在不同的位置,因此對旅遊業的影響也非SARS期間的影響可比。且本次疫情正好發生在春節期間,涉及的旅遊企業節後復工也被迫推遲,對旅遊業直接間接的影響體現在春節旅遊黃金週、第一季度甚至是全年上。

1。一、短期直接影響

1)1、對春節旅遊黃金週的影響:各大機構預測2020年春節出遊人次將突破4.5億,較2019年春節增加8%,約為5550億元的市場規模。由於疫情的突然爆發,該預測值瞬間化為泡影。目前雖然沒有黃金週旅遊業的全面統計,但可從如下數據看出其影響:

(1)交通數據:交通運輸渠道旅客人次大幅下滑:據交通部的數據顯示,1月10日-31日,全國鐵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計發送旅客12.58億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20.6%。其中鐵路發送旅客下降10.7%;道路發送旅客下降22.1%;水路發送旅客下降34.0%;民航發送旅客下降14.4%。

(2)黃金週出行人數(除夕-大年初六):如果細究今年春節黃金週期間的數據,降幅更大。除夕到大年初六這七天,原本是春節出行人數最多的一週,2019年的春節黃金週(2月4日到2月10日)七天的出行人數高達4.21億人次,而今年春節黃金週,1月24日至1月30日,全國出行人數總共才1.52億人次,同比大降63.9%。

2)2、後續影響

從旅遊供給端來看,旅遊業整體受到波及。目前全旅行社業的人都處在失業狀態,旅行社出現全面虧損,中小旅行社面臨歇業、關閉;酒店遭遇暫停營業,短期內出租率大幅下滑,營業收入受到重創,很多企業甚至處在基本停業狀態;航班取消或者停飛,入境旅遊嚴重受創;景區也被要求全部關閉,無法創造收入,且疫情結束後可能也無法馬上迎來客流反彈;旅遊板塊股票市值大幅下跌,景區、旅行社、餐飲等子行業股票大幅度下跌;旅遊行業從業人員工資大幅縮減。

從需求端來看,由於疫情的嚴峻形勢,遊客出遊意願銳減。其實在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通知發佈前,已經有不少消費者主動取消了春節期間及節後的旅行計劃,最大程度避免人群聚集與外出活動。

因此,在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的緊要關頭,國內旅遊產業面臨著空窗期,甚至是一場空前的行業危機,整個產業鏈都將承受巨大的虧損。

2。二、長期間接影響

疫情對旅遊行業的間接影響反映時間較長,旅遊行業的業績最低值出現在疫情爆發後兩個季度。集中表現為,疫情對旅遊業業績影響持續時間長、具有一定滯後性,表現出消費者出遊意願較難在短期內恢復。出境遊、入境遊或將經歷一段時間低迷,影響程度取決於疫情控制速度以及境外管控措施、旅遊重振計劃的實施。長期間接影響具體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1)1、旅遊市場開始萎縮,會議會展等相繼延期或取消;

2)2、旅遊心理發生變化,公眾恐懼擔憂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消費者信心、出遊的意願。

三、行業面臨的挑戰

整體來看,此次疫情對於中國旅遊產業、產業鏈各個環節參與者、國際旅遊合作都會帶來挑戰,主要可歸納為收入損失、應對現金流難關、處理善後工作、密切國際合作等方面。

1。收入損失。

國內旅遊市場主要就靠3個時間段賺錢:春節假期、暑假以及國慶假期。由於疫情的關係,春節假期的旅遊營收大大減少,等於全國旅遊行業直接損失了1/3的收入。根據北京大學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對21世紀經濟報道分析:“如果按照樂觀估計三個月絕收期減少60%,三個月恢復期減少30%來計算,全國旅遊業預計今年損失接近3萬億元。”

2。現金流難關對於旅遊企業,除了業務收入的虧損,現金缺口也是疫情引發的一大挑戰。

短時間內的訂單取消使得包括上游供應商,如航空公司、旅遊產品供應商,中游分銷商如旅行社、在線旅遊平臺、代理商等,乃至整個行業的現金流都很緊張。

若實力不足以應對難關,前期或許會選擇裁員或減薪,但如果國內旅遊市場持續低迷3個月以上,就意味著資金鍊斷裂的風險,大多中小旅企將很難再維繫經營,只能面臨資金鍊斷裂和破產。

3。善後工作。

疫情發生後,海量退訂使得各環節面對巨大的處理壓力,如在線旅遊平臺與航空公司需在短時間內重建免費退票系統、中游環節難扛巨大的訂單處理量、上下游矛盾與旅遊合同糾紛、國際合作等。

此次疫情構成不可抗力,由於遊客行程調整特別是退團退費旅遊企業外,還涉及到多個行業、多個領域,甚至是多個國家或地區,對於什麼是合理訴求、遊客和旅行社根據合同及相關法律協商解決後續問題的理解肯定會存在差異。因此,後續可能引發的矛盾和合同糾紛是潛在的衍生問題。

此外,旅遊有天然的國際性,受疫情影響,需要大量的雙邊和多邊合作。出於安全考慮,全球多個國家或地區已對中國遊客採取入境管理措施,國際航班等信息也隨時變動。如何保障數百萬出入境遊客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還要防止疫情的擴散,需要在簽證、航空、移民、海關、公安和旅遊部門各領域密切互動,需要大量的雙邊和多邊合作。

四、應對策略

針對疫情對旅遊業的衝擊、挑戰,中國旅遊業應從如下方面採取應對措施:

1。政府、旅遊行業方面

(1))抓好旅遊行業的防治工作

繼續加強對全行業的指揮調度,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成立專門的應對疫情領導小組,及時調整工作部署,抓好旅遊行業的防治工作。如要求每個旅遊經營單位,嚴格進行清潔消毒,做好科學防控,在旅遊接待的各個環節上確保國內外旅遊者及旅遊行業工作人員不受感染。並專門組成督導檢查組,分赴各地檢查

落實情況。高度重視入境旅遊的外國遊客的健康安全,與民航、海關等相關部門一起做好防治工作。

2)(2)對旅遊企業給與專項補貼、扶持

在疫情的影響下,旅遊業損失慘重,加上一些免費退改的政策等,許多企業造成了巨大的虧損和現金週轉困難,政府應當幫助旅遊業儘快恢復,避免大批中小旅遊企業的倒閉,穩定旅遊就業,對旅遊業給予專項撥款,增加旅遊發展基金,甚至是貸款計劃。

3)(3)制定旅遊業重振計劃

政府應積極制定促進旅遊業的振興計劃,旅遊業的防治與營銷宣傳要雙管齊下,儘快讓民眾生活回覆正常狀況。疫情一旦結束,迅速實施旅遊重振計劃,從國內旅遊信心恢復、到全球的宣傳造勢、吸引入境旅遊者等,重振中國旅遊經濟。

建議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如國家旅遊局制定如下旅遊業整體的重振計劃:

(1)“安全中國-SafeChina”計劃

一旦疫情得到控制,國家旅遊局就要聯手其它相關行業如民航、飯店、旅行社等著手迅速展開該項旅遊推廣計劃,以消除此次疫情對國內外遊客的心理影響,重塑中國安全旅遊目的地的形象。傳染性病毒是一種安全隱患,對人們的心理會造成較為長久的影響,危機過後也會在人們心裡留下較長時間的後遺症。政府一方面要督促旅遊企業落實所有預防工作,以提供安全的旅遊環境,另一方面應通過透明的信息發佈渠道和溝通方式來恢復民眾信心,刺激旅遊消費。針對入境旅遊,還可提高旅遊安全保障方案,如在中國旅遊階段,若旅遊者在當地感染到本土性的傳染病都可獲得相應的醫療賠償,期望藉由保障方案,建立旅客赴中國旅遊信心。

(2)“出門樂悠悠-Enjoygoingout”計劃

推出並實施該計劃,以鼓勵國民走出戶外、走向全國,從而恢復國內旅遊元氣。疫後要加大媒體宣傳力度,加強旅遊精品建設,恢復和刺激國內旅遊消費。

在疫情過後,政府可以通過實施例如景點免費或半價等措施,抑或可以和旅行社、在線旅遊平臺、酒店等合作,提供消費補貼,在刺激旅遊消費的同時,帶動旅行社、交通、餐飲業等行業的營收。

(3)“美麗中國-BeautifulChina”計劃

相較於重振國內旅遊業,刺激入境旅遊則更加困難。此次疫情在全球造成的恐慌可以從各國對來回中國航班的限制、包機至武漢接送自己國家公民遣返,甚至是中國留學生在德國被毆打凸顯出。在短期內,各國居民對中國疫情的印象不會那麼容易消失。在中國境內旅遊業重振後,可以針對入境旅遊旅客的吸引因素,來刺激入境旅遊。

首先,國際旅遊宣傳要講好中國故事,在全球旅遊推廣計劃上串連多項中國旅遊特色與盛事,以推動入境旅遊復甦。其次,旅遊企業可提供:更定製化的行程安排,增加其行程的滿意度;更便利的服務,包括機票、飯店、景點、餐廳、簽證、退稅手續等;更具有吸引力的價格等方式,吸引入境旅遊的旅客。國家旅

遊局可擬定一套獎勵辦法,以鼓勵旅遊企業推廣“美麗中國”旅遊計劃。旅遊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可合作、聯手,針對主要客源國聯合推出促銷、獎勵旅遊方案,如優惠飛行及旅遊套餐行程,以及各種酒店、飯店、門票等價格優惠。還可針對非旅遊族群的旅客,以吸引更多旅客前來中國推動會展、醫療、遊學教育等主題旅遊,並針對各國市場特點加以包裝促銷,以滿足不同細分市場旅客的需求。

(4)加強旅遊區域合作

全國各旅遊區域開放各自的市場,拆除旅遊發展的障礙,打造無政策障礙、無市場障礙、無交通障礙以及無服務障礙的無障礙旅遊區,為旅遊者提供一個政策寬鬆、交通暢順、互惠互利、服務滿意的旅遊大環境。在區域旅遊合作的力度、深度和廣度上進一步拓展,使得各合作主體更加積極,合作層次更加豐富,合作內容更加全面,達成多贏局面。

2。旅遊企業方面

旅遊企業除了按照國家與行業要求積極防治疫情外,還應積極開展企業如下自救活動:

1)(1)短期內調整工作重心,加強自身建設

疫情在短期內還無法馬上平復,在此期間,旅遊企業勢必自行承受虧損。旅遊企業應採取應急措施,壓縮開支,加強自身建設,強化內部管理,抓好旅遊從業人員培訓,提升競爭力,塑造品牌,藉此休養生息之際進行自我提升,為下一階段的發展奠定基礎,以“化弊為利”。對於旅行社,可以加強管理和人才培訓,降低成本,研討新線路、新產品開發;對於賓館酒店業,由於家大業大,在目前比較困難的時候,可以安排員工休假,對員工進行業務培訓,以降低成本,同時,也可開發餐飲外賣業務,增加收入,還可下調房價,以低價吸引客戶;對於景區,可以加強景點建設、新產品開發和景區管理等。

2(2))成本把控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資金的安全是保障其在市場存活的基本,即使有政府的支持與幫助,企業自身也需消化此次疫情帶來的成本損失,大大小小的旅遊企業必須評估並作出決策,包括裁員、業務整合、企業整合等決策。

3)(3)預購/低價促銷

提前制定預購/低價促銷策略。在疫情恢復後,旅遊企業可以通過預購或低價促銷等方案,更好的把控成本,並吸引消費者的消費,包括酒店、交通、景區門票等預定與促銷。

(作者周潔如繫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亦為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旅遊行業研究團隊成員。)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