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鄂同心」再出徵!山西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奔赴武漢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2月9日下午,山西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飛行,順利抵達武漢天河機場。山西緊急組建的這支醫療隊由300名醫護人員組成。出發前,副省長吳偉赴太原武宿國際機場送行。

據瞭解,醫療隊由部分省衛健委直屬醫院、市級、區、縣級醫院人員抽調組成,共有醫療隊員300名,其中臨床醫師100名,以內科專業為主,護理人員200名。接到指令後,他們攜帶醫用物資和藥品緊急趕到太原集結。此前,山西已經派出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加上今天派出的第四批,醫療隊隊員總人數已逾600人。

「晉鄂同心」再出徵!山西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奔赴武漢

為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經省衛健委機關黨委研究決定,成立山西省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確保援助工作中的急難險重任務都有黨員帶頭走在先、衝在前,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隊員們紛紛表示,在戰鬥第一線,一定要繼續發揚紅色革命老區不畏艱險、艱苦奮鬥的精神,用最大的努力、最專業的知識去協助配合當地醫務工作者,全力開展診療救治工作,圓滿完成這次任務。

「晉鄂同心」再出徵!山西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奔赴武漢

陽曲縣人民醫院首位支援湖北的護士陳素霞站在隊伍中,神情堅毅。她作為內科骨幹護士,擔任內科帶教工作及責任護士組長,熟練掌握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護理知識及各項護理技術操作,多次參加院內及科室危重患者搶救工作並獲得患者及家屬好評。臨行前,她為了支援湖北剪掉長髮,與愛人依依惜別。“我們盼著素霞和她的戰友們早日凱旋。”她的愛人道出了所有親人們的心聲。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飛行,山西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順利抵達武漢天河機場。300名醫務工作者整理行囊和醫用物資後,正在奔赴駐地的路上。據瞭解,醫療隊已經與當地醫療機構順利對接,今晚將在駐地著手進行下一步醫療及培訓工作安排。

山西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整建制接管新病區

2月9日,山西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整建制接管新病區,開展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的救治。

據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領隊張朝華介紹,該病區共設置52張床位,當天病人全部收滿,新病區的治療任務全部由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獨立完成。醫護人員僅用半天時間快速有序地完成了佈置、接收、診療護理一系列工作,為當地醫療救治工作分擔了巨大壓力。

“經過一段時間摸索,我們從和中日友好醫院醫療團隊混合作戰,過渡到我們獨立自主打局部陣地戰。壓力再大、困難再多,我們也要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張朝華說。醫療隊員也紛紛表示,已經做好準備,克服困難,要在臨床上體現出診療水平,為救治患者做全方位的努力。


山西省榮軍醫院13名醫護人員出征對口支援武漢

“勇於擔當,不負重託,以生命守護生命,堅決完成任務!”2月9日中午,在山西省榮軍醫院,該院13名醫護人員在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舉行的支援湖北省榮軍醫院第一批醫療隊出征儀式上莊嚴宣誓。作為退役軍人事務系統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他們將乘飛機趕赴江西省南昌市與江西省、浙江省選派人員集結,出征支援湖北省榮軍醫院共抗疫情。

「晉鄂同心」再出徵!山西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奔赴武漢

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與第二批、第三批隊員合影。

湖北省榮軍醫院位於武漢市洪山區,是湖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直屬事業單位和省衛健委業務直管的醫療機構,被指定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定點醫治單位,全院醫護人員持續奮戰在工作一線。為支援湖北省榮軍醫院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退役軍人事務部黨組研究決定,並經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協調組同意,組建第一批退役軍人事務系統醫療隊,對口支援湖北省榮軍醫院工作。

「晉鄂同心」再出徵!山西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奔赴武漢

出征儀式現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接到支援湖北指令後,第一時間研究部署,統籌落實組織動員、專業培訓、物資儲備等工作。省榮軍醫院領導帶頭、黨員爭先,全院160多名醫護職工積極請戰、踴躍報名,最終精心遴選出3名醫生、10名護士作為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其中,3名醫師長期從事內科心血管和心肺呼吸臨床治療,10名護理人員為全院臨床科室技術骨幹。他們將在此次戰“疫”中發揮技術專長,助力抗擊疫情。

「晉鄂同心」再出徵!山西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奔赴武漢

即將出徵的第一批隊員王倩和第二批隊員牛志芳深情擁抱。

醫療隊員們紛紛表示,要充分發揚"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醫學精神,嚴格規程,精心施治,用心用力用情做好診療救治工作,圓滿完成此次援鄂任務。


醫護傳聲丨向死而生!無悔今生!

向死而生!無悔今生!

「晉鄂同心」再出徵!山西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奔赴武漢

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在其存在論名著《存在與時間》裡面用理性的推理詳細地討論了死的概念,並最終對人如何面對無法避免的死亡給出了一個終極答案:生命意義上的倒計時法——“向死而生”。

我常常想到這個詞,因為我是一名ICU的醫生。從一開始就選擇了ICU這個科室:每天面對的都是面臨生死考驗的病人。看著他們,呼吸快或呼吸慢,血氧高或血氧低,心率快或心率慢,血壓高或血壓低,一個個生命體徵不穩定,一個個在生死線上掙扎。每一雙能睜開的眼睛,都透露著求生的慾望。每一個心臟跳動的音符,都是頑強生命力的音調……從醫的幾年裡,體會過工作時間長的艱辛;經歷過診治不確定的焦慮。也曾經守著病人38個小時不眠不休,眼看著生命體徵一點點的穩定,感受從死亡線上將他拉回的欣喜。

每一個出現在ICU的病人都經歷著他們生命中突然出現的挑戰,生命就是這樣,誰也說不清下一個挑戰什麼時候出現。

這次新冠肺炎從12月底,就走進我的視野。也許是作為一個ICU醫生的敏感,我總覺得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我開始不停地向科裡面同事強調防護的事情,把自己的口罩戴得更嚴,把自己的帽子戴得更緊,就算遭到同事們見到我過度防護的嘲笑,我還是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甚至早早戴上了手套和穿上了隔離衣。

一切來得是那麼突然,突然得知病毒擴散,突然得知需要各省組織援助隊馳援!大年初二沒有和養育多年的父母告別,我們從報名、被通知出發到踏上這條“向死而生”的行程,只有十幾個小時。出發前一晚,長子默默地哭泣,次子不捨的眼神,臨行前丈夫輕柔的吻別,讓我萬般不捨。

但面對新型病毒,面對中國人集體遇到的這次突然到來的挑戰,我和山西的所有隊員們不畏懼、不退縮,我們毅然決然來到湖北,和所有湖北的醫務人員並肩作戰!無論條件多麼艱苦,始終堅信最終定會勝利!

突然間我又對“向死而生”這個詞有了新的理解:向死而生,是要把每一天都當生命的最後一天去度過,而且要有勇氣、有魄力去最危險的地方,面對無盡的黑暗,尋找生命的曙光!

在這裡,我們“向死而生”!無悔今生!


調整缺氧狀態,絕不耽誤一分鐘工作

「晉鄂同心」再出徵!山西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奔赴武漢

慄林 山西支援湖北醫療隊成員、山西白求恩醫院心外科護士長

來到湖北的第一天工作,和想象中不太一樣。

匆忙奔走於各個病房?為病患們忙碌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都不是,我的第一天是在身體痛苦,精神焦慮中度過的......

防護服不是每個人都能第一次穿就完全適應的,比如我:呼吸困難、極度頭疼、噁心、雙手食指發麻。可即使是這樣的身體狀態,我還是盡最大力量調整和堅持完成了4個小時的工作。

從病房出來,我一直吐,頭劇烈疼痛。早上7點出發,回到駐地已是下午4點半了,這樣的症狀持續了一天。我突然感到緊張:“如果接下來的工作,我還是這樣的狀態怎麼辦?我來到一線是要奮戰的!這樣的身體還怎麼打仗?問題到底出在哪兒?我該怎樣快速適應防護服?”

最後,我把自己的焦慮告訴了我的隊員們。大家都很關心我,紛紛勸我先休息一天緩解緩解。他們還為我送飯、送藥。我真的很感動!他們用對我的關心化解我的焦慮,我突然心裡有了力量:我必須克服一切困難,一天就是一天,武漢需要我,病人需要我!我強迫自己休息,我不能耽誤工作!不能影響團隊!我需要儘快適應這個環境。

第二天,隊員幫我一起找原因。我們發現,可能是我的鼻子比較小,帶上雙層口罩,再穿上防護服沒有太多呼吸的空間,所以導致了我缺氧的問題。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鼻子的形狀和大小是天生的啊!隊員們一起想辦法!最後在我的鼻樑上貼了3層創可貼,鼻樑墊高了,我呼吸的空間多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就這樣,我投入了第二天的工作。工作很順利,感覺比昨天輕鬆多了,順利和翟豔萍護士長一起完成了12名重症患者的護理工作,非常感謝我的隊友們的關心,接下來的工作一定會順利。

加油,慄林!

「晉鄂同心」再出徵!山西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奔赴武漢

山西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