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保險公司拒賠報道?保險公司的真實賠付情況究竟如何?

首先保險公司是賠得多還是不賠得多,我們用數據來說話,先上一組數據:

經常看到保險公司拒賠報道?保險公司的真實賠付情況究竟如何?

可以看出,保險行業中很多保險公司的賠付率都在97%以上。至於為什麼很多人都只聽過保險拒賠,而鮮少聽到保險理賠。究其原因,大有“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感覺。

解答:為什麼很多人只看到保險公司拒賠,卻少看到保險公司成功理賠?


經常看到保險公司拒賠報道?保險公司的真實賠付情況究竟如何?

一方面,被保險人被拒賠後,不先思考自己被拒賠的原因何在,而是一味指責保險公司騙人。說保險公司是合法的的傳銷組織,收了保費之後就不管不顧,一傳十,十傳百。就這樣,原本就深受非議的保險行業更加陷入泥區;

另一方面,很多無良媒體為了博眼球,沒有經過相關調查,肆意醜化事實,將一個普通的拒賠案件,硬是說成了保險公司公司店大欺客,壓榨消費者。加上如今互聯網的興起,文章的傳播性十分之快,更加深了大眾對保險的誤解。

況且,再想想,保險公司的年入保費以“百億”為單位,倘若成功理賠的案件很少的話,整個保險市場早就亂成一鍋粥,消費者不會允許,國家更難以容忍。

所以,從國家如今大力扶持保險業發展的各種政策制定之下,可以看出保險理賠少只是無稽之談罷了,只是別有用心的人的出於利益或是其他方面的原因的肆意抹黑。

再者說了,保險業務本質上是一份合同,合同受到條款約束,脫離條款或是違背條款,合同中所約定的利益便沒了。


經常看到保險公司拒賠報道?保險公司的真實賠付情況究竟如何?

保險合同受制於法律

據瞭解,很多人被拒賠的原因都是違背了合同內的條款,其中有的條款簡單易懂,如:保險合同規定,有60歲以上的不能投保,而有的人為了需求健康保障,私自修改年齡,等到理賠時被查出來給出拒賠的結果後卻倒打一耙,指責保險公司騙子。明明是自己有錯在先,但還是想一吐為快;

不可否認,保險合同中一些條款比較難懂也是事實,比如說保險中的健康保險,在保險合同生效之前都需要一個等待,長短不等,有的要90天,有的180天,但是有的人在保費交付過程常常由於各種原因導致保費欠繳,欠費之後,保險合同一般有60天的寬限期,以及2年的復效條款。

而復效條款撞上等待期,這是多被誤解的,有的認為等待期應該從第一次繳費算起,有的則認為應當從復效之日算起。而且有別於英美國家對於此的明確認定,我國目前還未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規定。


經常看到保險公司拒賠報道?保險公司的真實賠付情況究竟如何?

不過就算如此,在法院的判決過程中,通常會偏向弱勢群體,即投保人。作出有利於投保人的判決,就如同上面那個關於復效後是否需要等待期的爭議,如果被保險人在復效後的的一段時間內(即低於一般等待期)內出險,法院會判決其等待期為第一次繳費之日算起,而並非復效之日算起,所以,保險人對此應當給付賠償。

寫在最後:

並不是所謂的很少聽到成功理賠的保險案件很少,就一味認定了保險公司都是拒賠。要知道人的交際圈是有限的,在一個狹窄的圈子的所見所聞去探討一個大範圍的東西,其真實性本來就是有待商榷的。

經常看到保險公司拒賠報道?保險公司的真實賠付情況究竟如何?

部分險種的保險條款複雜難懂是事實,但是隻要我們在購買之前能夠詳細瞭解保險條款,確保了自身符合保險合同的要求,而該保險也確實能夠為自己帶來保障。

合同按條款辦事, 只要自己符合保險合同條款的規定,走到哪兒都有理!

經常看到保險公司拒賠報道?保險公司的真實賠付情況究竟如何?

詞最後在木板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