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战疫”群像:一边捐钱捐物,一边苦渡难关

对浙商捐赠义举应该点赞,但不该给浙商施加太多压力。


浙商对社会最好的帮扶就是把企业办好,帮社会分担就业压力,创造更多税收。因此企业“救他”和“自救”不矛盾,且是有机统一的。

——胡宏伟


文丨黄慧 王迎


“试用期员工的工资照常发。” 1月30日,袁澳庆就职的一家杭州企业微信群里发出这条消息,令他吃惊。


1月21日,袁澳庆从杭州回到家乡湖北宜昌。两天后,武汉封城。湖北鄂州、仙桃等13个地区紧随其后相继实施“封城”举措。他在家中关注着频繁更新的疫情消息,已做好试用期拿不到工资甚至被劝退的心理准备。彼时疫情尚未进入下半场,微信群的消息如一场及时雨,使身在湖北的袁澳庆看到了希望。


浙商“战疫”群像:一边捐钱捐物,一边苦渡难关

图为武汉街头。(此图为示意图,与文章内容无关)

“我们尽可能不让员工失业。”杭州百世伽科技董事长田华表示,为此企业上半年在几乎无盈利情况下至少要支付400万元(人民币,下同)人员工资。


窥一斑而知全豹,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刺激了医学界的神经,还扰乱了企业界的脉搏,给中国社会民众造成物质、精神双打击。澎湃新闻副总编辑、浙商总会新媒体委员会轮值主席胡宏伟认为,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如石子落湖激起涟漪,将对全行业生态链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数以万计的援助物资源源不断地涌向湖北,如恒林家居向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捐赠了1000多张办公椅和数十套沙发,传化集团捐赠3000万元现金与20万瓶“84除菌液”……种种利他行为屡见不鲜。另一方面,餐饮业、水果业等已在春节期间受到冲击,降薪裁员成了绕不开的话题。


在这场生存和利他的考验中,“救他”后企业又要如何“自救”?


利他是企业社会责任所在


大年三十22时20分,千家万户守岁之际,一架伊尔-76飞机运载空军军医大学143名医护人员,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紧急起飞。凌晨时分夜幕沉沉,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进驻武昌医院,迅速展开医疗救治。


浙商“战疫”群像:一边捐钱捐物,一边苦渡难关

浙商“战疫”群像:一边捐钱捐物,一边苦渡难关

图为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赶赴武汉。乔锐、李扬、程红阳、张懿楠摄。

“我们集思广益,希望以高科技帮助医院共渡难关。”田华介绍,杭州百世伽科技紧急调配红外热成像体温监测设备,快速组成物联网系统及布控方案,捐助空军军医大学各附属医院。技术人员不惧疫情风险,赶赴西京医院部署第一批到货设备。


浙商“战疫”群像:一边捐钱捐物,一边苦渡难关

图为西京医院红外体温监测系统设备运行。百世伽供图。

1月25日,阿里巴巴宣布设立10亿元医疗物资供给专项基金,从海内外直接采购医疗物资,定点送往武汉及湖北的医院。


1月26日,娃哈哈武汉分公司向武汉市红十字会捐赠1000箱活性含氧水和500箱桂圆莲子八宝粥。


“认识医生”第一时间联系浙江省疾控中心的公共卫生监测中心,针对疫情防控工作,将价值1000万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产品赠予使用并投入全部人员服务。


利他是企业社会责任之所在,没有利他铸造的“大我”,企业也难以成就“小我”。


浙商“战疫”群像:一边捐钱捐物,一边苦渡难关

图为新希望乳业捐赠牛奶。新希望乳业供图

生存是企业之根本


在浙江民企热火朝天捐赠之际,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除中国外,美国、德国、日本、越南等多个国家均有感染者。美联航、加拿大航空、德国汉莎等多架飞往中国内地的航班受疫情影响。


浙商“战疫”群像:一边捐钱捐物,一边苦渡难关

图为浙江省磐安外贸药业员工正在生产制作。浙江省磐安外贸药业供图。

除国际因素,国内市场也不容乐观。2020年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2日,外地员工延迟复工,返回工作地需隔离。然而即使复工,企业还面临供应链和资金链问题。


供应链主要体现在原材料采购和加工,下游企业供货等方面。“奶牛不会因为大家不出门就不产奶,上游牧场不会因为疫情不把牛奶运过来,所以我们也无法停止生产,但塑料瓶厂等下游企业不一定跟得上生产。”新希望双峰乳业总经理闫艳荣说。


浙商“战疫”群像:一边捐钱捐物,一边苦渡难关

图为牧场。(此图为示意图,与文章内容无关)

“认识医生”CEO万马表示:“很多中小企业最大的压力是现金流,本阶段是其‘复苏’的第一波挑战。”


企业一旦资金链断裂,将面临生存风险。生存是企业第一要务,企业若倒下,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多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小企业家表示,由于疫情发展和市场情况不明朗,人员工资和租金等硬成本需要支付,而正常复工时间遥遥无期,不知道企业能否撑下去。


浙商“战疫”群像:一边捐钱捐物,一边苦渡难关

图为最浙商公众号发布澎湃新闻副总编辑、浙商总会新媒体委员会轮值主席胡宏伟短时评内容。


浙商“战疫”群像:一边捐钱捐物,一边苦渡难关

图为微博内容。


政企携手共渡难关


在胡宏伟看来,不同疫情阶段对经济影响程度不同。


第一阶段以“消费者购买”为必须条件的餐饮业、旅游业受到冲击;

第二阶段是以“生产者工作”为必须条件的制造业受影响;

第三阶段是疫情对全民信心的打击,将以不同的形式、层次体现在全生态链上。


在此形势下,不少浙商仍持乐观态度。“疫情不仅是困难,也是考验企业是否优秀的‘试金石’,优秀的企业和员工提升信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调整产品和运营模式,准备绝地重生。”万马说道。


博物文化在抗疫情期间,针对博物馆长时间闭馆问题,将中国100家博物馆推到线上展览,推动博物馆等文化产业互联网化,让民众足不出户也能欣赏有价值的内容。


浙商“战疫”群像:一边捐钱捐物,一边苦渡难关

图为博物文化制作的线上展览平台。博物文化供图

在新希望工厂食堂,纸箱“变废为宝”成了“隔离板”,保证员工摘口罩吃饭也互不影响。“我们担心员工因为春节加班和疫情产生心理恐慌,坚持领导和一线安保人员共同站岗,亲自为进食堂的员工消毒。”闫艳荣介绍。


浙商“战疫”群像:一边捐钱捐物,一边苦渡难关

图为新希望工厂食堂用纸箱作“隔离板”。新希望乳业供图。

除了保护员工,企业还要保护供应链。闫艳荣介绍,为应对疫情期间的供应,新希望启动自有冷链运输体系,开通21张物流关口通行证,加强线上布局,确保牛奶价格不涨、质量不降、供应不断。


“这不是一家企业可以做到的,当运输车被扣在高速公路上或下游企业无法复工时,政府没有采取‘一刀切’模式,而是根据不同产业情况为企业提供帮助和便利。”闫艳荣说。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疫情下,浙江政府及时出台支持小微企业度过难关的17条政策意见,包含要素成本、财政税收、金融保障、外贸出口四方面。湖州、衢州、台州等地也纷纷出台各项扶持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浙商“战疫”群像:一边捐钱捐物,一边苦渡难关

图为“浙江发布”公众号发布的浙江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17条政策。


博物文化董事长张敏表示:“我们欢迎17条政策意见,但同时希望政策执行、落实、通知到位,宜快不宜慢。政府、社会、企业多方形成‘生命共同体’渡过难关。”


针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担心现金流情况,万马认为,这正是因为大多数选择坚持下来的企业家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选择用“硬抗”方式相信党和政府,坚持企业持续发展。“政府主动搭台唱戏,只要政策帮企业平稳度过现阶段,企业有信心‘凤凰涅槃’。”


浙江省磐安外贸药业今年建了新厂房,在原有基础上横向增加产品系列,拓宽国内市场。曹剑表示:“长远来说,国内对中医药认可度和保健意识会上升,因此我们不仅不裁员,今年还会增加岗位,吸引人才就业。”


浙商“战疫”群像:一边捐钱捐物,一边苦渡难关

图为浙江省磐安外贸药业建设的新厂房。浙江省磐安外贸药业供图

多位中小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营企业本身就有风险,优胜劣汰也是常态。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让大家措手不及加剧风险,但相信政府扶持企业积极自救应该能够渡过难关。


生存与利他的把握在于企业自身。


为此,胡宏伟指出:“对浙商捐赠义举我们应该点赞,但不该给浙商施加太多压力。浙商对社会最好的帮扶就是把企业办好,帮社会分担就业压力,创造更多税收。每家企业都有动力,社会才有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