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首班車:王者榮耀“狂暴”與“弱化”封神,矛與盾誰更強?

自從王者榮耀“狂暴”與“弱化”改版後,使這兩個召喚師技能“封神”,於是出現了各種圍繞這兩個召喚師技能開發的打法,如狂暴后羿、弱化老夫子等。

矛與盾的對決,究竟這兩個召喚師技能到底誰更強?大俠今天就來給夥伴們分析一下。

狂暴:60秒CD:使用期間增加10%傷害、增加25%韌性、25%的物理吸血和30%法術吸血,持續7秒(官網在描述這一技能的時候是錯誤的,而遊戲中是實際正確的)。

遊戲首班車:王者榮耀“狂暴”與“弱化”封神,矛與盾誰更強?

官網描述

遊戲首班車:王者榮耀“狂暴”與“弱化”封神,矛與盾誰更強?

遊戲中描述

弱化:90秒CD:減少身邊敵人傷害輸出35%,並增加自身20%的免傷率,持續5秒。

其實很簡單,從字面都能看出來弱化降低的更多。但是我要給大家講清楚這兩個技能的規則。

一、關於狂暴

遊戲首班車:王者榮耀“狂暴”與“弱化”封神,矛與盾誰更強?

1、增加10%傷害

是同時增加英雄的法術和物理傷害10%。

2、25%的物理吸血和30%法術吸血

25%的吸血效果是根據所造成傷害吸血的。舉例說明,你的攻擊是100點,對方的防禦值為0,你每次的吸血是(100-0)*25%=25點;如果對面的防禦值是50點,你每次的吸血是(100-50)*25%=13點。

3、英雄的吸血上限。

物理吸血上限是100%:無論買多少把泣血之刃最高只能是100%物理吸血。

法術吸血上限是71%:其實應該也是100%,但是因為目前法術吸血只有噬神之書25%,銘文16%,狂暴30%可以增加法術吸血,沒有其它渠道在增加吸血效果了。

遊戲首班車:王者榮耀“狂暴”與“弱化”封神,矛與盾誰更強?

二、關於弱化

遊戲首班車:王者榮耀“狂暴”與“弱化”封神,矛與盾誰更強?

1、減少身邊敵人傷害輸出35%:

傷害是100點,那麼實際對0護甲英雄的就造成的是65點的傷害。

2、增加自身20%的免傷率:

原來傷害是100點,那麼造成的傷害是80點,但是免傷率與減傷是有先後順序的,要先減傷在免傷。還是剛才的例子,原來是100點,要先減少35%輸出傷害,造成傷害是100*(1-35%)=65點,在此基礎上在免傷,最終對敵人的實際扣血是65*(1-20%)=52點。

三、對比

如高漸離在開狂暴的情況下,100點傷害的的英雄,使用狂暴後可以對0護甲英雄造成的傷害是:

100*(1+10%)=110點,同時吸血30點生命值。

但是在狂暴後被又弱化呢?造成的傷害是:

(110*(1-35%))*(1-20%)=57點,同時吸血17點。

幾乎減半,這就是弱化的強處了,相當於廢掉對面的一個狂暴技能。並且弱化的另外好處是它的團隊收益更高,是弱化周圍所有敵方英雄。而狂暴呢?射手英雄大部分是單點,而狂暴高漸離的好處是可以打出範圍aoe效果,這就是區別了。

四、新版本適合弱化的英雄

發育路:

輔助:

莊周、蔡文姬、瑤、張飛、劉禪

有人說治療效果更好,但是治療增加15%的生命值,在面對我方全輸出的射手面前實際是沒有多少的,但是如蔡文姬在保護我方射手,讓敵方刺客中了弱化的情況下,刺客是無論如何也秒不掉射手的。而沒有列舉的輔助閃現效果更好,如鬼谷子、盾山、太乙真人、牛魔等。

對抗路:

夏侯惇、項羽、白起、孫策、哪吒、老夫子、豬八戒、劉邦

這些英雄的特點是要麼本身自帶位移可以近身,如孫策等;要麼需要貼身保護輸出位,如劉邦等;要麼本身就有免傷效果,可以更肉,如項羽、老夫子等;要麼需要先手入場,如白起等。至於其它英雄雖然也可以帶,但是閃現的近身效果更好,如狂鐵、鎧等。

打野:

中路:

高漸離、貂蟬

都屬於能打能抗的,弱化能讓他們站的更久。

五、總結

首先聲明,召喚師技能無論多麼適合這個英雄,還是要看實際對戰中的發動時機。

畢竟選擇使用“弱化”以後,必定喪失其它技能的優點,比如閃現的機動性,眩暈的控制性。所以,大俠雖然推薦了,但是用的舒不舒服,還看個人實戰感覺。比如老夫子,我在對戰中用閃現控制住后羿,但是在同經濟的情況下打不過他,弱化雖然讓我有一戰之力,但是選擇了弱化必然喪失抓人的突然性。

但是有弱化的情況下,刺客是很難秒掉我方輸出位的,所以本身這個版本就是射手核心的版本,那麼“死保流”可以嘗試,效果出奇的好。

所以,究竟是否舒服還看個人啦,如果不行還不如用回原來的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