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衡水中学把学生变成了读书机器、考试机器,你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吗?

山区小惆怅


就学生的升学率来说,我觉得衡水中学是好样的。就素质教育方面来说,我觉得衡水中学教育确实存在一定的弊端。

除了正常的学习时间以外,衡水中学的学生在睡觉前,在食堂排队中,在上厕所时,在早操时基本上随处可见拿着小本本背诵知识点的学生,把他们比作新时代的学习工具完全可以,一点都不为过。因此他们学校有了很高的升学率,名气在全国知名。

但是我并不认为这种教育模式对学生有利。读书是为了孩子接受一定的文化教育,以至于以后更好的踏入社会,更好的生活。可是学生如果在学校期间知识单纯的追求学习,追求分数,那么他们在人际交往,语言交流方面很容易得到缺少,这样的学生踏入社会,只能成为一名遵纪守法,遵守规则的员工,基本上没有创新思维和冒险意识,也很难成为一名领导。

我高中有一名同学,学习成绩超级好,是一名踏踏实实学习的好学生。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任何人际交往,生活技能也差的厉害,唯一的优点就是能考高分。高考后顺利的考取了重点大学,那时候本科生就已经很厉害了,更何况他的重点大学的本科生,四年大学结束后,很多同学踏入社会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而他多次面试失败,走投无路之下选择继续读书,继续考研,可是研究生毕业了,他依旧很难找到工作,终于有一家对口的公司录取了他,但是在公司内由于不怎么会聊天,也基本没有同事愿意和他交流,每天都是一个人生活,慢慢的孤僻了起来,现在快四十岁的人了,依旧没有对象,在老家一家三流公司浑浑噩噩的过着日子。

所以我并不认同衡水中学这种教育模式,它只是简单的培养了孩子们考高分的技能,却忽略了孩子其他的生活能力,没有真正体会到教育的初衷到底是为了什么?随着衡水中学的名声大增,越来越多的有钱人把自己的孩子花重金送入学校,现在的衡水中学似乎已经变了味道,升学率也大不如以前了。


星期久看点


我们班转过来两个衡中的学生,都是学神一样的人物,但他们风格迥异。我就以我的角度来谈谈,可能没有逻辑感,估计也没人看。

第一个转来的是一位女同学,她个头矮小,眼神空洞,属于大家公认的那种学霸型人物。貌似是实验班,成绩相当好,最好考过年级第一,平时成绩稳定在年级前十。第二个是一位性格开朗活泼的男同学,此人可谓传奇,他的故事是一个普通班学生逆袭到实验班的超浓鸡汤。

从他们俩的口中,我也窥得了这所超级中学的一丝景象。

首先,衡中的师资力量不是很好,起码比不过我们(这点是两位衡中同学也承认的)基本就是念念书,讲讲题,其余时间全靠学生自学。所以他们一开始上我们的课很不习惯,表示没遇见过教的如此好的老师。

而且,据他们而言,衡中吃饭的时间也是很充裕。不像外界宣传那样什么三分钟五分钟,而是十五分钟(我们学校半个小时,,对比一下)。之所以人们认为衡中吃饭时间紧,是因为学生们不想因为吃饭耽误学习时间。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衡中可谓“低进高出”(仅指分数)的典范,由历史唯物主义观我们可知,唯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男同学跟我说,他为了上实验班,一天只吃一顿饭,其他时间都用来学习。大部分人也是顿顿包子,还有的在路上边走边吃。不知道衡中的同学是不是都这样,反正两位转学生都是因为得了胃病才转到我们学校的。这样的学习劲头让我汗颜,这样的学生哪有考不好的道理?

当然,他们的学习氛围也很紧张,而且普通班和重点班,实验班完全不是一个层次。普通班风气也如同一般学校一样,也有吸烟打架玩手机的现象,但是到了重点班,一个班的人都在学习的景象让人无力违纪,只想加入学习的大军。“有时候不是想学,而是被周围的人带着学,或者叫,被逼着学”女同学如此说到。

据男同学而言,就算实验班,也并非天天24小时学习,他们课间也有说笑打闹的,在宿舍也不开夜车(因为太累了,倒头就睡)高三以前也可以参加社团(貌似只有模联和学生会?)听到这儿我的心里稍感宽慰。

噢,还有一点。我们政治老师一脸严肃地对我们说:“衡中的孩子背政治,能把一本书从头背到尾,一字不差”关于这点的真实性我询问了男同学张某,他表示:“这锅我不背”(注:此人还是高阶魔法师,钟情于夏威夷吉他)

还有啥想到再说。。

更新:

我是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赞,很诧异,很激动,也有点害怕。

我上面写的那些,部分出于男同学之口(经询问得知,他不是衡二的),那位女同学已经出国了;部分出于我自己零零散散对衡中的印象。。当然,肯定不会像在衡中亲身学习的知友们知道的多,我接受大家的各种质疑和批评。也许我这么一篇回答就是普通大众们对衡中的普遍感觉吧,人们总是会对神秘的事物持有一种敬畏心和警戒心,真正了解衡中的人相比较来说还是很少的,把衡中妖魔化也是一种必然吧。。

关于“低进高出”这一点,我有一个同学,他有两个初中同学高中去了衡中,他俩中考分不高,但是现在成绩也算相当不错了(当然,跟那位传奇的男同学还是比不了的),再加上老师平时对我们的灌输,所以我就轻率地得出了这个看法,有失偏颇了。


小三七七七


读书机器,考试机器,可考生们并不觉得这样。

  1. 那些五点早起,脸朝上,书朝下,跑操时也在背书的学生。这个场景我是在我们学校操场的LED显示屏上看到的。说实话,我的第一感觉是他们疯了。现在的我已经上大学,可现在回想起来高中,拼搏的时候,相比衡水,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曾五点起床,也曾连上厕所的时间都不放过。有人问值得吗,万一落榜了呢,我只想说我不后悔。


  2. 我们一直都在质问衡中这样的教育对吗?可我们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啊!哪所高中到最后不是教给孩子们答题方法、技巧、捷径。哪所高中到最后不是为了让孩子们奔着高分去的。而衡中只是将这些高中最后做的事情放大,并铺在整个高中的时间线上。有人说,衡水太没有人性了,但你问问自己,哪所高中到最后是有人性的,高考摆在那里,不就是你死我亡吗。大家不喜欢的只是不想有人戳破,不想有人说的这么露骨,这么痛心。

  3. 我们一直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去看衡中,但你发现没有,那里的学生并不是像我们心中想象的一样,指挥学习。他们也会犯错;他们也会不是因为学习的原因被老师叫到办公室;他们也可能暗恋某个男生(女生)而黯然神伤;他们也在毕业季抱头痛哭,互诉不舍;他们和万千考生一样,都是高考路上的奋斗者。你问他们“你们怎么看待衡水中学”。他们会说“我爱衡中”。

流星雨的流体变化


这提出这个话题都是城里人吧?提出这个话题的,不在考试大省吧?提出这个话题的,自己孩子是不是经常参加少年宫,参加各种发明,各种项目?提出这个话题的,是不是有资源有钱和高考独木桥抗衡?

当学习是唯一出路时,我们没得选,只能学习。

有幸能接触两种不同环境下的教育模式,毕业后,我先在国际学校上课,后经过一系列努力,进入天津大学国际部授课。

然后,学校经常参加各种中招展会,高招展会。我终于有机会看到了,素质教育比较发达的现状。首先,天津也会对好的高中排名:市五所,杨村一中,泰达一中等等。

你是不是觉得这些孩子都接受了素质教育?

不好意思,在大环境下。这些学习好的孩子也在补课,晚上学到12点多一点也不奇怪。之前的很多兴趣班也因为高考,而选择暂停。

这些孩子里,普通人也占大多数,家长也因为高额的补课费用,选择拼命赚钱。由于教育资源集中化,很多孩子跨大半个区去学习上课。

当然,毕竟是在大城市,选择的方向有很多。举俩例子:

一个孩子的家长是大学老师,孩子从小接触的资源都不一样。家长做的项目,孩子在暑假就跟着参加,孩子自己都有好几项发明专利。可以在各种渠道获知参加比如:机器人竞赛,滑铁卢数学竞赛,国际物理化学等竞赛。

普通人家的孩子,很多接触,甚至听都没听过。

第二个孩子是市里排名第一学校的,家里比较富裕。参加各种活动,也是在转学后,不在普高读书了,才开始的。

这俩孩子都能接触到良好的素质教育,都有自己的爱好:钢琴,吉他,滑雪,溜冰等。

但这样的孩子,不和大家挤独木桥,因为人家不参加高考。直接高中毕业后出国留学,而且留学的不是那种什么2+2,3+1。是高级综合类院校。

这些孩子的家长不是教师,律师,就是商人,不说家财万贯。但起码,孩子留学100-200万的学费负担得起。

以上这些,和我们衡中衡二的孩子有关系吗?没有任何关系。

你们吐槽这个学校,抨击这个学校前,你知道衡水市其实只是个18线小城市吗?

大多数去哪儿读书的,家庭根本不富裕,你知道吗?试问,哪一项素质教育等资源是免费开放的?哪一项不需要钱?

普通农民一年从年头忙到年尾,收入不足5万元,你会经常看到这样的问题:孩子考上本科了,但本科比专科贵,该让孩子去读吗?

你以为家长傻吗?不,家长也知道本科比专科好。他们在问的是,学费问题。

你也不用嘲笑衡中或者衡二中出来的孩子:木讷,鸡汤激励。

因为,光读书,我们农村的孩子,已经举全家之力了。能读书,能参加高考,能有这个选项,我们已经感激不尽。

没有体会过资源匮乏的生活人,请不要嘲笑正在努力的孩子。

我们看到各种兴趣小组,也想参加,羡慕不已。我们也希望有素质教育,也想努力。但独木桥不允许,稍微不努力就会被挤下去。

如果素质教育兴起,参加不起的孩子,只能选择放弃。这对脸朝黄土背朝天农民,这对在各个城市奔波的民工,这对普普通通上班族。对这些父母不公平。

资源永远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鼓吹素质教育,鼓吹高考工厂压榨孩子的,自己都没有后顾之忧。

(不服来辩( ͡°ᴥ ͡° ʋ))





饕餮思文


我是2010年从衡中毕业的,高中三年,时光难忘。

我没办法片面回答这个问题,只能说凡是存在,总有其合理性。

我们国家目前的教育制度是应试教育,也许今后会有很大变革,但是就目前来看,高考还是现在教育体制的重工之重。

衡中就是这样教育体制下,生产出来的必然产物。

应试教育或多或少有其独有的缺点,但是有一句话我出了社会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高考确实是很多人生命中,少有的公平竞争。

但是,不可否认,衡中三年军事化管理和过重的压力确实对学生的成长造成很大影响。

别人我不知道,就我个人而言,进入大学直至初入社会的那段时间,凡是我感到过重压力时,晚上便会梦到衡中。大部分的梦境是回去考试,却怎样都找不到考场。

衡中的教育方式,无法片面说好或者不好,只能说在现在的大环境下,适者生存吧。

就算适应不了也不是什么问题,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却不是唯一的一道。

成功的路有很多,做好自己就很好了~


世界这么大历史那么长


衡水中学完全是魔鬼教育,违背人性。



学生蹲厕所都得背诵纸条,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完全违背了“寓教于乐”的境界,以至于闹出学生跳楼的恶性事件!

衡水中学,无论培养出多少北大、清华,甚至留洋学生,最终都是一条不归路!



这个学校我去参观过,倒给我钱,我都不会让我的孩子去念!

我决不会把一个活泼的孩子送进去,然后接回一个痴呆的孩子!

据我记忆,衡水中学是一所私立学校,它的出发点是自私的!


孙老师谈孩子教育


我今天刚从北京某211毕业,很负责任地说能进入衡水都是福气。虽然说高考是中国最公平的道路,但他还是不公平的。在好的学校就有好的学习氛围,好的同学资源,就算学的东西屁用没有,但和优秀的人聚在一起你就会变得优秀。

我高中时候也觉得我学这些用不上的干嘛,所以高二基本没听过课,高三新班主任给做了思想工作后才开始恶补。作为过来人,我还是觉得我高中学的东西没什么用😂没有意义,但在那个年纪有几个人确定自己以后想做什么。而参加高考就像一份人生模板,是出路但不是唯一出路,要是不清楚以后的目标就老老实实学习去。

等要找工作的时候就知道学历有什么用了。说没学历但能力很强,这就像找对象时说长得很丑但性格很好一样。


煎鱼zZ


对于这个说法我是不赞同的,我认为衡水中学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把学生变成读书机器,反而会把学生变成人才。

我虽然是衡水市第十四中学的今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但我们学校和衡水中学联合教学,我们学校在学习衡水中学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没有把我变成读书机器,反而锻炼了我的能力。

学校的严格的管理制度虽然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但我在遵守的同时,也使我的意志力更加强大,我很感激这种制定。

学校的教学方式虽然针对学习制定的,但其实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我现在懂得了自律和学无止境的真谛,这都是这种方式教会的。

所以我很不赞同这种观点。



布布舟教


对于穷人家孩子没什么不对,所谓素质教育,多才多艺那是针对于有钱人家而言,对于我们这种小家庭,孩子高考考到一所好的学校很重要,就业的门槛就不一样,不要说什了社会上也是要靠个人能力的,当然有这么一些人能力出众,很会赚钱,试问大众呢,包括我自己就这么一个普通二本学校出来的,和人家一本或者重点学校出来的差距呢,再看看那些多才多艺的,以前我从来没想过,从我小孩上幼儿园,加了个入园群,意识到,人家很小可以进行各种培养,甚至直接规划好路线,体制外的,出国留学一直读双语,体制内走名校的,学区房蹲点,看看,问题是不是就出来了,再不济的,家里好几套房子收房租,对于我们一般家庭来说呢,我们供不起留学,给不起钱创业,唯独就是让孩子有个好的学历,拿着比别人更好的学历去更好的平台凭自己能力拼搏


木子4678473


高一最开始确实12点吃饭

这时候老师会告诉你

高三的什么状元~什么优秀学子~他们12:32吃饭哦~(12:40宿舍查迟归

高一上后期一起老师就会强制学到10分15分这样 后来就变本加厉呗

是这样一个过程,你说难不难受。

对了,知道衡中最厉害的是什么?

绝对不是师资,不是团队,不是时间,甚至也不是管理…

是励志!!励志懂吗!!

班会疯狂灌鸡汤,大会疯狂灌鸡汤,讲话都是鸡汤。我个人其实有点免疫鸡汤,但是我身边的人真的非常、非常受用。

他们真的会因为一个鸡汤学到12:30,晚上本来到宿舍时间不到10分钟,他们可以留在教室8分钟。

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试问你天天活在这种高密度励志中,是不是比单纯读书更像读书机器?

也捎带一下管理 衡中一些老师是不上课的,他们叫做“级部老师”,负责干什么呢?就是抓违纪。

(小道消息告诉我,他们大学的专业都是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研究什么时候你可能做什么…

总之,教育方面的问题前面的很多回答我看了,说的挺好的,我就内部揭露一下,自己get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