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等东西方战争电影"救赎者"形象的对比

前言:高速运转的电影工业生产着我们的记忆,银幕给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它告诉你该如何思考,该如何回忆。然而

在电影市场空前繁荣的今天,面对幸存者犹在的那段历史,中国的战争题材电影却似乎丧失了自我叙述的有效途径,一个现象的表征就是如《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钗》这样的电影在国内引起争议,在西方得不到认同。电影创作面临着全面记忆和民间记忆两个场域的冲突与合谋。

《辛德勒的名单》等东西方战争电影

东方电影电影创作面临着全面记忆和民间记忆两个场域的冲突与合谋.剧照

对历史的叙述始终是对未来的想象。诚然,中国电影在战争的自我表达上缺乏一条成功的"中国道路",但是我们在批判中国电影在创作方面不足的同时,可以看到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带着人类普世价值观的理念,重视个人化叙事的情感性,寻求大众消费文化下艺术与商业的平衡,顾及民族接受心理和体现人文关怀,挖掘救赎的主题以及得到民间记忆的认同等途径可以为中国建构历史记忆的影响提供一种视角和思路。

《辛德勒的名单》等东西方战争电影

中国电影发展方向在哪里

背景情况

纵观国内外的关于这方面的分析大都是从影像生产、话语建构以及集体记忆叙事的角度来分析,仅有极少数的本文或者学术专著提到了战争题材影片中的"救赎者"或者"拯救者"真正从影片人物形象建构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的几乎没有,并且也没有学者将东西方战争题材电影当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系统梳理和比较分析。

《辛德勒的名单》等东西方战争电影

西方"救赎者"形象

但大众的内心迫切的需要一个"救赎者"形象的存在,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是软弱的。分析这些影片当中的"救赎者"的形象建构并进行东西方的对比分析,期望能够进一步丰富关于战争题材影像的分析角度和分析视野,这样的分析是非常有价值的。从历史记忆之下的"救赎者"形象建构分析入手,抽取一些个案影片进行文本分析,对国内外战争题材影片当中的"救赎者"形象建构进行比较,希望为未来我国的战争题材影片生产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辛德勒的名单》等东西方战争电影

东方"拯救者"形象

一、历史记忆与战争中的"救赎者"形象

恩格斯曾经指出:"必须重新分析全部历史,必须详细分析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司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这分为以下三个部份:

(1)东西方战争的发生及原因

本文中提及的影片与电影《南京!南京!》,犹太人大屠杀以及电影《一九四二》所讲述的故事有关,因此我们试图首先将这些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进行简单的还原。这包括以下三个部份:

电影《南京!南京!》描绘故事发生的原因

电影《南京!南京!》所描绘的情节是人们心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与伤痛。数十年前南京事件发生的背景,电影描写的远景是60年来日本帝国主义对于中国的侵略、日本侵略军的暴行以及中国的贫穷、落后与军民的持久抵抗:其近景则是日本侵略军对南京的进攻和占领,南京保卫战的悲壮进行,以及南京守军不成功的撤退。而从这些历史背景当中,可以分析出一些南京事件的原因。

首先,电影《南京!南京!》描写的是日本军国主义恶性膨胀的产物,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遭到日本军队的报复。其次,南京在当时的特殊地位是致使南京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再次,中国守军大量军队滞留南京的严重后果最后,这与当时的战场环境,以及日军心态失衡,带有强烈的报复心理有相当大的联系。

《辛德勒的名单》等东西方战争电影

电影《南京!南京!》剧照

犹太人大屠杀的发生及其原因

"犹太人大屠杀"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种族清洗,是二战中最为人熟知的暴行之一。西方对于犹太人大屠杀发生的原因分析是上升到了一个哲学的层面来讨论的。也因此,有关犹太人大屠杀的影视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更具影响力,掌握着相当的话语权。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则在世界范围内一度处于"失语"的状态。

《辛德勒的名单》等东西方战争电影

犹太人大屠杀的发生及其原因

电影《一九四二》描绘故事的发生及其原因

在电影《一九四二》的描写中,的河南自然旱灾严重,夏秋两季大部分庄稼绝收,这之后又遇大蝗灾。饥荒遍及全省110个县。在电影里,造成1942年河南饥荒的原因有三点:首先是河南自然灾害频发,旱灾与蝗灾共同加剧了这场饥荒的蔓延。其次是1942年河南国土大部分沦陷或者是战区,加大了救灾难度。最后是国民政府军队兵粮的负担加重了河南的受灾程度,国民政府救灾力度不够以及应急机制的不健全。

《辛德勒的名单》等东西方战争电影

电影《一九四二》剧照

(2)历史记忆的叙述立场

历史记忆是指当一种回忆超越了这个人或某个群体现实的界限,才会称得上某种历史的记忆。电影创作者们既想要在实践过程中体现个人理想,构建自己的文化,又无法回避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全面记忆。

《辛德勒的名单》等东西方战争电影

电影里的历史记忆

全面记忆与民间记忆

不论全面记忆还是历史记忆都是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在战争题材电影当中,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尤其对于二战的反思都具备两个场域的记忆,即全面记忆与民间记忆。全面记忆是创作者根据基本史实进行创作,具有一定的官方性。而民间记忆则是创作者根据事件的民间经历者或者民间的相关资料的整理进行创作的另一种形式,这种记忆对于全面记忆具有一定的补充性。

在西方将"二战"屠犹影片作为典型意识形态影片类型的同时,我国的《南京!南京!》这一类的题材影片也具备了典型意识形态类型的特征。历史记忆是具有政治力量的,在讨论历史记忆或者说集体记忆时,必须考虑记忆的局限性。

全面记忆与民间记忆共同构成了民族或者国家的共同历史记忆,但是在关于"二战"屠犹这一典型事件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对这一事件具有了共同的历史记忆,因此这种记忆范围具有了延伸性。所以创作者在创作有关"二战"的战争题材电影考虑到全面记忆与民间记忆互相补充的同时,还必须考虑这种记忆空间范围的延伸性。

《辛德勒的名单》等东西方战争电影

电影里的全面记忆与民间记忆

全面记忆与全面形象

全面形象是近年来理论界分析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关于"全面形象",主流观点认为:"全面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全面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的体现"。

中国电影而言,《南京!南京!》和《一九四二河》都属于全面记忆的一部分。这部分全面记忆是适合作为展示整体形象的事件素材的。对于承担文化载体的民族电影来说,尤其是承载了全面记忆题材的电影与整体形象塑造是密不可分的,尽管电影能够呈现不同的叙事模式,呈现不同的话语形态,但是在整体形象面前,它应该凸显积极和正面的作用。

民间记忆与民间情绪

民间记忆势必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民间情绪民间记忆可以作为一种历史记忆的叙述立场进行加工和创作,并且能够丰富这种共时记忆的层次性,不过在这种创作当中,必须尽量避免激发民间情绪的情况,而应将民族主义和爱国精神透过电影表达和深化。

《辛德勒的名单》等东西方战争电影

电影里的民间记忆

(3)战争题材电影中的"救赎者"及其叙事角度

讨论东西方战争题材电影当中的"救赎者"形象就必须对"救赎者"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因此本节主要从"拯救者"与"救赎者"的区别以及"救赎者"的叙事视角方面进行讨论。

战争题材电影中的"救赎者"

理论的关键在于讨论和辩论,而不在于关联。一切以叙事为特征的文学艺术,无不以写人作为艺术创造的核心。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一一这一论断同样适用于电影。电影剧作叙事的根本特征是,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发现来反映现实生活,并将现实升华到美的艺术境界。

因此,在这里我们所讨论的"救赎者"是在战争电影当中带有"救赎者"意味或者能够体现救赎主题的片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创作者在文本中运用多个情节表述这类人物形象,使其令人难忘,具备很强的戏剧张力,

其中最关键的是其通过电影故事叙述了一个有关"救赎"的故事。

《辛德勒的名单》等东西方战争电影

战争题材电影中的"救赎者"

"救赎者"与"拯救者"的区别

"救赎者"是指将原来属于你的但归另一个人所有的财产买回来。我们可以理解"拯救"与"救赎"二者的区别。当然,在《拯救大兵瑞恩》当中,美军为了拯救詹姆斯•瑞恩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这是一种人道行为,出于人类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而辛德勒拯救犹太人不仅付出了极大代价,而且一个德国人拯救很多犹太人更有着菲比寻常的救赎意义在其中。

本文当中所提及的这些电影中"救赎者"形象都与辛德勒有相近之处,他们不仅成为一个"拯救者",更是一个"救赎者"。也许我们可以理解为"拯救"是"救赎"的其中一部分。

《辛德勒的名单》等东西方战争电影

电影"拯救者"形象

二、东西方"救赎者"形象建构的历史态度与文化观念

在不同的历史记忆叙述的立场下,战争影片的"救赎者"形象建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影片人物形象更立体也更有层次感

。这一章将分别以东西方的电影作为文本,分析文本中的具体人物形象进行探讨。

(1)西方战争题材电影的历史态度与文化观念

本节所探讨的西方电影文本为《辛德勒的名单》、《黑暗弥漫》、《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三部电影当中都存在"救赎者"形象,或许这三部影片不足以代表全面的西方历史态度与文化观念,但不能否认的是至少它们能够折射出一部分西方人对于"二战"和"屠犹"的历史态度与文化观念。

《辛德勒的名单》中的"辛德勒":历史的反思

《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可以看作是导演斯皮尔伯格的灵魂苦旅,也应当是所有观众的反思之旅。反思人性、反思战争、反思历史、反思人类自己。在"辛德勒"的形象建构上,这种糅合好莱坞娱乐化的方式更加明显。辛德勒的正面英雄形象符合好莱坞的一贯方式。

对于中国观众,"反犹主义","大屠杀的现代性"等概念都是模糊且遥远的。

他们更多看到的知识一种人性的呈现,却很难理解犹太人对这一历史的复杂态度和情感。实际上这一问题同样存在于西方人对于南京事件的理解上。这也是我们对东西方在大屠杀的历史态度与文化观念上进行分析的原因,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才能够明白东西方的电影建构和人物形象建构不同的深层原因。

《辛德勒的名单》等东西方战争电影

《辛德勒的名单》中的"辛德勒"

《黑暗弥漫》中的"索查":人性的披露

影片《黑暗弥漫》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由波兰女性导演阿格涅斯卡•霍兰执导,并代表波兰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这部影片是根据波德克•索查的真实故事改编的。此片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霍兰将所有的关注点都投注在"人"的身上。就像香港对于此片名字的翻译《无光岁月》。在黑暗的无光岁月和环境当中,看清楚人性的本质。它传递地依旧是一种相信人性本善,人类拥有美好的道德的观念,但同时也在不断提醒我们人类相互关系的残酷性。这也使得我们更接近大屠杀残酷的现实本质,令人深思。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中的"布鲁诺":独特的视角

这是最好的纳粹电影之一。这部电影相比其他同类型影片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反映二战纳粹集中营题材的影片不少,但是透过孩子的视角来展现此类影片还是头一次。当杀伤力惊人的镜头落在孩子的身上,能够折射出最强烈最震撼的力量。相信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都难以忘记主演那双纯净天真的眼睛。这部电影的同名小说在2006年一经出版就引起轰动。两年之后导演马克•赫曼将这个故事搬上了银幕。

此片精彩地将套路应用于纳粹集中营,完成了更具人性震慑与商业前景的主题叙事,这本小说被搬上大银幕,经过再创作呈现出迥异的光辉,又以打动观众为收效,折射出西方的历史态度与文化观念,不得不说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辛德勒的名单》等东西方战争电影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中的"布鲁诺"

(2)东方战争题材电影的历史态度与文化观念

在上一节,以三部西方影片《辛德勒的名单》、《黑暗弥漫》以及《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为例,对西方影片生产的历史态度和文化观念进行了一些探讨,而这一节探讨的则是东方战争题材影片的历史态度与文化观念,并同样选取了三部影片,分别是《拉贝日记》、《南京!南京!》以及《金陵十三钗》。下面将进行具体的分析。

《拉贝日记》中的"拉贝":跨国合作模式下的文化认同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这是唯一中国官方授权,中方投资,德国导演拍摄的南京题材影片,是在跨文化合作的模式下以南京事件为题材拍摄的。此片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符合西方强势的心理诉求,也迎合了中国希望本民族的历史灾难和历史记忆事件进入国际主流话语的愿望。从跨文化传播语境之下的文化认同上来说,这部影片可以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案例。这种双赢的模式是否能够持续下去并且越来越成熟也让人期待。希望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诉求之下,中国电影也能在未来道路上争取到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话语权。

电影《南京!南京!》中的"角川":民族情感的颠覆

这部电影不同于任何一部讲述南京事件的影片。但是它至少代表了中国其中一部分人的历史态度和文化观念,尽管这部分人群的数量不得而知,但至少是一种记忆的历史,所以还是决定就这部影片进行一些探讨。

我们可以说电影《南京!南京!》将如此细腻地把中国人的抵抗描述出来,而且并不是投向军队这一主体,而是涉及到了如同社会般的方方面面,每一个平淡而普通的受害者及其反应。这就让影片有了厚重而宽广的历史感。在赞赏这种历史态度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影片的缺憾在于缺少了史料中所记载的大批士兵放下武器,中国普通人们精神的麻木。从广义上讲,南京事件应该不是仅仅是一场生命的屠杀,也是一场文化上的种族清洗。

《辛德勒的名单》等东西方战争电影

电影《南京!南京!》剧照

《金陵十三钗》中的"玉墨":消费文化下的商业运作

电影《金陵十三钗》是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由导演张艺谋执导并在2011年上映的影片。不管是在叙事策略上,还是在商业运作上,此片都出现了消费主义逻辑的倾向,当把历史题材的电影纯粹作为一种商品而不考虑其他因素时,它的历史态度和文化观念必然会受到质疑。而当一部电影在文化认同上不够明智,事实上,想要得到的经济收益反而会低于预期。

《辛德勒的名单》等东西方战争电影

《金陵十三钗》剧照

(3)东西方战争题材电影的历史态度与文化观念差异

东西方战争电影中的民族性格

民族性格是随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而形成的,民族的发展必然经历一些挫折和磨难。而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则是所有灾难中最为考验人性与良知的。不论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每个普通人都会在战争当中经受检验。所以,在战争中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格,这种性格支配着国民在战争中的思想和行为。

对民族性格的探索,有利于电影在历史态度与文化观念上形成准确又普世的价值观。民族性格的塑造在电影中依靠人物形象来体现,本文对东西方战争题材电影当中的这些人物形象的分析也是为了给未来的中国电影怎样完成更好的民族性格塑造提供借鉴思路,从而在跨文化交流上形成自己的话语平台。

电影《一九四二》一一叙事观念的转变

尽管电影《一九四二》严格意义上讲与本文所分析的"救赎者"形象关联不大,因为这部电影当中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救赎者"形象,但是这部电影开启中国电影在叙事观念上转变是非常值得讨论的。

这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在叙事观念上出现了新的变化。《一九四二》让我们想到了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尽管在艺术高度上还无法企及后者,但至少这部电影并不过度煽情,而是让观众在看过之后久久不能平静。这种对民族性格,历史记忆,人性善恶的关注在今天的中国电影当中,是值得每个人尊重的。

《辛德勒的名单》等东西方战争电影

影片《一九四二》剧照

结语:在东西方影片"救赎者"形象建构的文化态度和历史观念上,西方电影往往带着人类普世价值和人文理念的态度进行创作,透露出历史的反思与人性的披露中国电影却仍没有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在文化诉求上容易造成与观众的冲突与消解,甚至如《金陵十三钗》般造成西方人对于中国尊重历史的质疑。中国的文化体系建设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如同一个孩童的成长是伴随着克服各种自我缺陷的过程一样。所以,电影的创作也是一个自我克服的过程。

所以如何有效的进行自我讲述,传承我们的文化和民族记忆就成为了证明中华文化与西方差异的有效路径。更成为了建设某种"中国道路"的直接方式。中国必须且应该承担起更多的大国责任。这个责任并非只是经济上的,更是文化上的。我们每个人甚至都需要为此而努力。对历史记忆的描述毕竟只是对过去的传承,我们更需要通过历史警示现在,直至勾勒更美好的民族未来。所以,

利用电影所呈现出的当代特殊价值,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王炎.《奥斯维辛之后一一犹太大屠杀记忆的影像生产》

[英]齐格勒•鲍曼.杨渝东,史建华译.《现代性与大屠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科学》

孙宅巍.《澄清历史一一南京大屠杀研究与思考》

王明珂.《华夏边缘一一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陈犀禾.《当代电影理论新走向》

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郝朴宁著.《影视剧作教程》

郝朴宁.《李丽芳著.影像叙事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