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教授属于怎样的级别?

這籹籽sd


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我们注意到教授已经成为教师队伍中水平比较高的教师,而且很多大学教师都在向着教授的职称而努力。其实,在我国对待任何东西都比较习惯分出三六九等,即使你成为教授,也会面临着分级,也就是说教授也并不是唯一的,他也会在内部形成一定的等级。

以目前我国高校中教师的职称竞聘实践来看,主要分为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同时根据各级别的职称,进行细化教授的级别,目前我国主要将教授分为七个等级,而且每个等级之间的竞聘比例也是不同的,比如: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综合教授的级别划分和各级岗位的比例来看,显然级别越高,教授的数量也越少,想要竞聘成功的难度也就会越大。在我国教授划分中,往往一级教授都是学术水平非常高的,往往都是某一学术领域中的泰斗,一般都是两院院士才有可能成功进入一级教授的领域,也就是说我国理工科一级教授要多于人文社科领域的一级教授。

提到我国的教授,说是话能称之为教授的大学老师实在不少,现在的教授规模也比较大,但是真正能成为高级别教授的大学教师并不多。我们先来看几位一级教授,比如:季羡林、冯友兰、唐钺、熊十力等,可以说这些一级教授无论是学术成就,还是业内的名气与地位,都是非常高的,也得到了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广泛认可。

从目前的教授的分级来看,我国能称得上一级教授的人很少,一般也就两院院士和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总数也不过千人左右。可以说一级教授的规模非常小。那么紧随其后的二级教授又如何呢?


从我国的教授分级来看,显然二级教授的人数规模也不会太大。而且二级教授的级别,学术成就和地位都很高,也并不是谁都有机会成功获聘的。一般来讲,二级教授都是在学校内工作成绩特别突出,职业道德素养很好的老师,他们在同事口中也拥有非常好的评价,得到了非常好的评价。

在笔者看来,二级教授虽然不如一级教授那样更有威望,但是二级教授也绝对是教授中的佼佼者,是真正意义上的教授,并不是我们如今经常看到的那样的叫兽。如果真的凭借实力进入二级教授队伍,他的综合实力绝对不用我们质疑。


东爱雨小公


教授属于教师体系里的最高级别。在大学里分讲师、副教授、教授。教授由分为四级教授、三级教授、二级教授和一级教授。

<strong>

注意啊,公众特别喜欢说这人是个博导,好像看起来比一般教授要高级。博导不在教授序列里,不是职称。一开始博导是要求很高,不过现在博导的要求很低了,副教授也可以当博导。前一阵,北大出男女关系丑闻的冯某某也是博导,其实他只不过是助理教授。


等等,这地方又冒出来一个助理教授。助理教授不是中国教授序列,是国外的教授序列,不过有些高校为了跟国外的教育系统靠拢,就用了国外的一些名词。助理教授的英文是:Assistant Professor。感觉上应该是比讲师要高一些,但又不到副教授的级别。


副教授在国外称为Associate Professor,在国外很多大学副教授就是终身教职了。

当时周立波跟唐爽闹的时候,媒体一开始说唐爽是MIT教授,我都惊了,心想MIT教授混如此惨,要跟周立波这样的人混一起?后来才发现不是。在国外教授,那更是非常不容易获得的。


不过,到了终身教职也不能松懈,还是有压力。至少,在中国教授还是分4级的。其实我听过的不止4级。


一级教授是院士。我听一朋友聊天,她结婚很晚,不过那男的外形很好,家境也不错,父母都是教授。父母对儿子说,我们对儿媳妇家没什么要求,最好她家是教授家庭。于是,我这位朋友,他家未来的儿媳妇霸气地说,她家几十年前就是一级教授了。她爷爷是位大院士。

现在文科没有院士,好像没有一级教授。文科教授的水平有时候确实不可界定,不过也有人是会得到公认的,比如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陈寅恪,被公认为教授中的教授。


二级教授也很难,现在基本都是长江学者、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等,不过有时候也不一定,院长也可以当二级教授。我有次遇到一位院长,我觉得他水平一般(比我水平高多了)。他刚评上二级教授,非常得意地跟大家夸耀。


普通教授就是三级和四级教授,这些人最多


我还见过一种戴帽教授,很早以前,我读书的时候有老师这样。就是临退休前,学校给你一个教授的头衔,但待遇什么还是按照副教授的待遇,听起来好听一些。我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了这种教授了。


现在的教授应该说更难评了,尤其清华。清华电机系这么多非常牛的老师,只能卡在副教授那里。因为教授是有比例的,评上教授之后,其他人只能等着。真的很残酷。这些人如果去其他学校,肯定都是教授,说不定搞得好还能搞个二级教授。


这种事情不单单中国如此,国外也是如此。尤其早期,一个系就那么几位教授,大家都是盼。我上次看到某篇文章说,有次哥廷根的教授们坐船,有人憧憬着说,如果船翻了,哥廷根该空出不少教授职位了。


总之,二级教授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了,需要仰视了。


五道口的颜学姐


中国啥东西都喜欢分个三流就等,包括教授,那么教授分多少等级呢?教授分为7个等级,分为4级正教授,3级副教授.

这个中国高校和研究所不一样,研究所基本上只评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而大学因为有教学任务才评教授。

现在评教授很难,因为每一级教授都有严格的比例。所以目前能评上正教授很难。

最低级的正教授就是4级正教授。相当于教授中的最底层。当然这一阶层的教授也是占比例最高的。

三级教授呢属于比较厉害的博导了,基本上三级教授日子过得读很不错了。

那么二级教授呢?

咱先说中国最牛的一级教授

一级教授国家只承认理工科才有,文科是没有的。理工科的一级教授只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才有资格。

当一级教授,只有院士才有资格,可见一级教授多么稀缺。

上面说了,中国是不承认文科一级教授的,不少文科生愤愤不满,凭啥不让我们文科生当一级教授?刚建国的时候是有这个一级文科教授的。

北大季羡林,中科大郭沫若都是标准的文科生,都当上了院士,当上了一级教授,但是后来基本上文科生就不能当一级教授了。这对于文科院校来说,如坐针毡啊。

中国人民大学就自己发明了文科一级教授,给自己教授们评,当然校长第一个先把自己评上了。

不过人大这个方法,其他高校并不敢模仿,因为人大本来就是文科高校,自娱自乐是可以的,而其他高校就不敢这么玩了。

二级教授

说完了一级教授,那么二级教授呢就是仅次于一教教授的人了 ,所以二级教授非常厉害,基本上都是长江学者,各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两院院士候选人,大学副校长、校长,院长在大学里面属于实力仅次于院士的人。

当然对于大多数教授来说,能当上三级教授已经到顶了,能当二级教授的人也就占教授总人数的1/10不到。至于二级教授那就更难了,大概在教授数量的1/100左右。

你说二级教授厉害不厉害?

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


高校专业那些事


直接回答:

正教授分一二三四级,一级教授基本都是院士级别了。二级教授,就是这辈子当不了院士的科教人员的最高职称了,由于比例的严格限制,要到二级还是很不容易的。

这是技术职级,不能等同于行政职级。

但是,二级教授的工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一般介于厅级科研机构正副领导之间。

由于现在好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和一流高校待遇是很不错的,二级教授实际收入比ZF正厅级要成倍的高,比正省Z都高多了,当然也辛苦多了。

要是立志搞科研不从政,给自己订的最高目标就是院士啦,当然绝大多数科教人员还是务实点定个二级教授或三级教授就足矣。


中科booklong


严格来说,教授就是处级干部,虽然没有行政级别,但教授本身的参考级别只是处级,正教授,正处级,副教授,副处级,问题是,很多人是大学校长、副校长,或者是其他科研机构的负责人等,但他同时也是教授,这个时候,他的级别走的就是领导级别了,如他是名牌大学校长或者书记,同时又是教授,这个时候,就不能按照教授级别来对待了,他的职务,对应的是就是正部级或者副部级了(北大清华等)。

而普通本科大学校长和书记,即便他还有身份是博导、教授,同样也是正厅级,副校长副书记,则为副厅级,而不是走他教授的级别处级。

这里问题就来了,在教授里,也分很多个等级,一共是四个等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一级教授,不用说,是学术界的泰斗,基本都是院士(科学院院士或工程学院院士),这种人才,即便没有实际的领导职务(大多数有),也至少是正厅级以上了,有些是副部级,二级,基本是准院士,或者学科带头人,是非常牛的,这些人,虽然是二级教授,但绝对不是普通的初级干部了,即便他没有实质的领导职务(如大学校长副校长等),至少也差不多是副厅级以上的待遇,三级教授和四级教授,基本是普通的教授了,没啥好说的,这种是大学里比较多,基本就是正处级。

一个人,能够混到二级教授,也算是人生的巅峰了,能混到一级教授,那已经是顶级高手了,巅峰+巅峰,在这个领域里,基本无人能及,至少在中国,他是NO1。

综上所述,二级教授,对应的差不多副厅级以上,大多数为一般大学或重点大学校长,或者学科带头人,青年才俊或长江学者等级别,他们的待遇,是非常高,这是很多人一生想要奋斗的。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这方面俺熟,说几句。

二级教授,一般是学科或学术带头人。

四级如果经过两个聘期(六年)获得优良业绩,可以申请晋升三级,由于有比例限制,也是要竞争。

刚从副教授晋升为教授的是四级。

作为正教授,一般的经过若干年能晋升为三级,再往二级走,就难了,一般的起评条件是特聘教授,长江学者,肯定要有国家级奖励且有排名要求,并为国家级基金、973、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或负责人。

到了退休,如果是三级,属于正常,如果是四级说明水平一般,二级说明水平较高。一级(院士,过去终身制,现在七十退休),凤毛麟角。

如果是教育部直属或类似高校,正教授四个级别的占比大约是

一级(因人数少,占比忽略)

二级 10%

三级 30%

四级 60%


用户4952398078037


二级教授是教授职称中的稍次于一级教授的级别,被评定为二级教授的教授一般都是学界上临近泰斗级的人物,即各高校、研究所等主要负责人等。按照规定,二级教授基本上只有在相关领域取得重大贡献者才能达到相关的评定标准,所以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也较多,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二级教授也较少。

教授职称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与四级教授,而教授职称职称高于副教授。 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

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 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自下而上分别为: 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教授二级岗位上岗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良好的学术声誉,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应做出过一定的成就和贡献。

任教授或相当教授级的其他正高级职务以来,符合下面所列基本条件、资历条件和上岗条件的我校在岗教授或相当教授级的其他正高级在编在岗教师,按一定的聘用办法和程序,经学校岗位聘用委员会聘用,可聘用至教授三级岗位。

基本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品行良好,具有适应教师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2、具有良好的学风、学术道德和合作精神,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3、任教授或相当教授级的其他正高级职务以来,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年度考核合格。

资历条件:

达到下面所列条件之一者,即具备资历条件。

(一)任教授或相当教授级的其他正高级职务满4年及以上者。

(二)任教授或相当教授级的其他正高级职务满3年,且满足“学术贡献与成就条件”中的第一条者。

(三)满足“学术影响条件”中的第(1)至(6)中的任意一条者。

(四)满足“学校建设类条件”者。


娱乐忍者


在高校做人事工作的人来聊聊这个话题吧。

说到教授等级,很多人都知道,根据教师岗位聘用制度,教授分4级。其中一级教授留给院士和资深人文学者,绝大多数是可望不可及的。而四级教授则是教授的最低层次,刚评上教授就可定为教授四级。那剩下的三级和二级教授,就成了教授们明争暗斗的目标。


大家可能对这种竞争没有概念,觉得反正都是教授。但教授和教授也不一样,且不说二级、三级与四级之间的待遇差距,只说在学校里的学术地位,差别就很大。一般来说,二级教授是长江、杰青这个层次的国家级人才,但一个学校的长江杰青往往没有那么多,所以一些资深教授、带头人就有机会通过竞聘成为二级教授。对一些评人才称号已经过年龄的教授来说,二级教授就是他们的最高追求。


讲一个学校的真实例子。我们学校教授300多人,按照10%的比例,可以有30个二级教授岗位。早年学校国家级人才比较少,绝大多数二级教授都是竞聘上去的,这些人通常都是学科带头人、校领导或者院长,都是在学校有话语权的。

过了好多年后,学校人才队伍水平提高了,新增了不少长江杰青,而二级教授岗位的总数并没有增加几个。所以,对于没有称号的教授来说,聘二级教授就越来越难。有一年,一个此前还是二级教授的老师,在竞聘中落选了,只能聘为三级教授。他非常不满意,说他这个聘期严格按照合同完成了任务,不应该低聘。于是不断找人事处、找校领导,甚至扬言要去教育部告状。

但最后,学校还是坚持给他低聘了。因为二级教授岗位就那么多,只能靠竞聘。如果没人下去,做得更好的就没法上来。二级教授不是合格评价,而是竞争性评价。


所以,在大学里,对二级教授岗位的争夺绝不亚于对教授职称的争夺,因为这个级别的老师就属于神仙打架了。有些老师要二级教授,要的就是一个面子,甚至有的教授因为落选二级教授而跳槽去别的学校。

我们常常说人事工作难做,就在这些地方,一般教师好摆平,大教授可不容易伺候,搞不好就人才流失,谁让人家牌大呢。


高校人才真经


二级教授的地位那是相当高的,评上也不容易,评上之后地位自然就不一样了。

我们平常能见到的就是4级教授或三级教授。

你刚评上教授的话,那就是4级教授,然后数字越小,这个级别越高,一级教授就是院士了,在我们学校二级教授开大会的话就可以做很靠前的位置。


龙瞪眼


这个也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问题,而且和国外的大学老师划分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在没看到这个问题之前,我还真不知道国内大学的教授还有这种分级啊。

一般人最常见的也就是教授和副教授这两种称谓了。

根据我掌握的一些知识呢,是这个样子的。

国内大学教师的岗位是分为13个级别的,级别越低,越是牛叉,工资待遇也越好。

其中在13个级别中呢,教授独占7个级别。正教授包括1-4级;副教授包括5-7级。

一级教授是个什么评判标准呢?

一级教授的评定呢,自1956年开始,但是到了60年代呢开始销声匿迹。自2009年开始呢,这个称呼又卷土重来。

一级教授一般是学界的泰斗人物,如果用个称号来评断,那就是必须是院士。自然科学类的院士很多,比如袁隆平、钱学森等等。

以前人文类的教授很少有一级教授,自从中国人民大学评选出了众多人文社会一级教授后,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人数逐渐增多。

比如北京大学的冯友兰教授,哲学界的扛把子,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

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方汉奇,新闻界的泰山北斗。

二级教授一般都是在各自领域取得过重大贡献的人,也都是行业内的名教授。

由此可见二级教授的门槛也是相当高的,真不是一般什么人都可以的。

我们以长安大学的部分二级教授为例来说,基本上都具备这几个条件:

1、均是博士生导师

2、均获得过省部级奖励(比如国家科技进步奖、省级科技进步奖),少的获奖次数只有几次但是成果重大;多的获奖次数几十次,感觉比我们大学拿奖学金还轻松。

3、手里都有十几到几十个科研项目,发表过无数论文,还手握有发明专利。

现在评个教授可是相当难的。除了一堆条件,也是要熬资历的。

四级教授评三级至少要满5-8年;

而想评上二级教授至少要当教授8-12年。

所以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个也是要忍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