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怎樣吸引粉絲的關注?

孟大少


做自媒體是個人的興趣愛好,把自己的真實生活表現出來,內心的想法,真實的去展現出來,讓大家覺的有興趣,有意

寫出好的文章內容,這是最好的技巧,也是提高粉絲量最好的方法,給用戶提供優質內容,讓用戶覺得特別有用,那麼用戶就會對你寫的文章產生興趣,才會持續關注你,至於如何寫出好的內容,那就需要在指定行業多參照領先水平的作者。


小貓不洗澡


大家好,我是娜娜,感謝平臺給我這個機會讓我分享。其實,我也是一名新手,剛加入的,我覺得加入自媒體要自己去拍身邊的朋友,身邊的事,還有孩子,可以記錄她們的點點滴滴,孩子們的成長,可以讓全世界的每個人看看我們的家鄉,還有風俗,還有美食,還有城市人沒有見過的幹活用的工具,現在好多城市的孩子不認識莊稼,可以讓他們認識,這樣她們就會關注,謝謝你們


徽妹子娜娜


剛做自媒體,也沒想著做這個養家餬口,就是想試一試。

做之前查了很多網上的資料,怎麼教大家做自媒體,怎麼寫爆文,我也試著去做,可是做了一天就感覺很不開心,覺得做這事不像自己,感覺很被動的去做一件事。

後來我換了思路,第二天我就寫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認認真真的寫,也不去在意太多,突然覺得這樣有意思多了。

做自媒體,我本就想找些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一來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二來交幾個朋友可以拓寬自己的朋友圈。


小屁孩話娛樂


我接觸自媒體算是2015年,當時先做的微信公眾號,當時沒有插件及短視頻剪輯軟件,更不要提平臺自帶的剪輯功能,因為當時自媒體還沒有迎來爆發期。

還做了一段時間就放棄,轉戰頭條,短期內漲了近一萬粉絲,當時有新手期,我覺得時間比較長,又轉戰微博,剛好平臺扶持科技領域作者,然後我搭上順風車,到目前的200W+粉絲。

現在覺得字節跳動還沒有上市,在IPO前還會迎來一個爆發期,所以今天想了想又來到了頭條,嘿嘿!

前面都是廢話,說重點了:

1、內容領域,這個決定了你的受眾群體,及粉絲。今年頭條比較看重農業和科技領域,所以會給出很大的流量。

2、呈現形式,我的經驗是圖片或者短視頻,圖片最好是動圖,可以去視頻上剪輯製作GIF圖;短視頻可以搬運,但是要二次加工,版權不容忽視。

3、蹭熱度,加互動話題,留意大咖或者新聞,抓住他們的尾巴,很容易上熱門。

4、主動去粉絲量大的或者知名作者評論區互動及留言,並和他們的粉絲互動打照面,堅持一段時間,會有一部分路人轉為你的粉絲,都是精準粉,以後你要靠他們製造熱度!

5、定期做活動,送給關注你經常給你互動(轉評贊)的粉絲禮物。

我比較注重實戰,今天講的也有點籠統,希望能和大家更深層次的交流!回頭我繼續寫文章來分享經驗!


機械快車


自媒體怎樣才能讓更多的人關注呢?根本的在於內容,在於持續不斷地更新對路的優質作品。



為什麼說根本的在於內容呢?

首先,沒有內容就沒有人關注。用戶關注的目的,在於得到知識、信息、觀點、情懷、娛樂,而這一切的載體是圖文或視音頻。

無論是什麼自媒體,都必須持續不斷地貢獻優質內容,以圖文為主的自媒體,至少每天要更新一篇圖文;以視頻為主的自媒體,至少每週要更新一條短視頻。



其次,內容必須優質。自媒體更新的內容必須是優質的。什麼才是優質的內容呢?

1.作品是自己原創的,而不是搬運或抄襲的。

2.作品的內容是有垂直度的,也就是說要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內寫出實實在在的內容和真知灼見,而不是輕描淡寫地人云亦云。

3.人格化的作品。創作的內容每一篇都要有作者的形象感和人格力量,並且是對特定的人在說話,所說的話有特點,有風格,富有人情味,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假大空,目空一切,盛氣凌人的那種。

4.講究一點網絡傳播技巧。例如,標題要講究一定的套路,文章要注意使用一些關鍵詞、熱點詞、痛點詞。因為這些詞容易被機器識別推薦,也容易引起用戶的注意。



最後,還要注意互動。互動雖然只是輔助的手段,但是不能不用。自媒體光有好的作品還不行,還要注意關注別人,與人互動。比如,當有人留言,向你提出疑問時,自媒體作者就應該及時地予以回覆,而不是置之不理,不聞不問。

“酒香不怕巷子深”,為什麼不怕“巷子深”呢?關鍵還是因為酒的質量特別好。自媒體如何才能得到更多的關注?說一千道一萬,根本的,還是要持續不斷地更新對路的優質作品。


鬱津裡


讀書:互聯網思維 粉絲經濟

酒點K食

15小時前

粉絲經濟:讓用戶參與到品牌建設中

“粉絲”(Fans),最早是對追星一族的稱謂,超女快男流行之時,絲”一度非常瘋狂。網民日益壯大的今天,就連產品品牌,也擁有了自己的粉絲群體,典型的就是蘋果,喬幫主推出的一款款“神器”,使得“果粉”盛行,“果粉”指的就是瘋狂喜歡蘋果產品的用戶。

1。“粉絲”是最優質的目標消費者

粉絲”不是一般的愛好者,而是有些狂熱的痴迷者。“因為喜歡,所以喜歡”,喜歡不需要理由,一旦注入感情因素,有缺陷的產品也會被接受。因為互聯網的存在,全國乃至全球的粉絲們都可以參與到品牌文化的創建、傳播和演進過程。“粉絲”們已經通過互聯網緊密相連,同時又被他們共同創建的品牌文化牢牢地吸附在一起。“粉絲”已經成為品牌的一部分,牢不可分。在互聯網時代,創建品牌和經營粉絲的過程高度融為一體。未來,一個沒有粉絲的品牌很難走遠。

2013年,小米公司的銷售額突破300億元。雷軍在小米產品發佈大會上明確提出“因為米粉所以小米”。小米論壇和粉絲圈的構建奠定其產品一經發布就售賣一空的局面,這在傳統銷售模式中是不可想象的。正是小米這種懷著強烈的主動意願邀請用戶參與到工作的每一個部分中去的方式,也使得用戶能夠主動地參與到小米品牌所代表的生活中去。在小米的體中,“粉絲 在產品中的角色作用,可以分為三個級別:第一,明星粉絲,被稱為“榮組兒“(榮譽開發小組成員),能夠參與公司新產品的開發、試用和決策;第二,瘋狂的米粉,是中堅成員,多為互聯網時代的年輕人,是小米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第三,廣大營通用戶。這三層用戶並非截然分開,而是形成了中層用戶仰慕頂層用戶、底層用戶追隨中層用戶的良性循環,最終讓所有用戶擁有共同的邊界特徵米粉”。小米通過自己的產品、營銷,創造了米粉這其中有腦殘級別的米粉,也有理性的米粉,這是小米最得意的作品,遠超過一部手機、一臺電視。“粉絲電影”是一種新的類型片,主打粉絲群體。觀眾不是因為故事情節而去看電影,而是因為追星而去。

從藝術角度來講,郭敬明的電影《小時代》被廣為詬病,但中國電影觀影人群的平均年齡只有22歲,這部分人群正是郭敬明粉絲“四迷”的富礦。正因為有大量的90後粉絲“護法”,《小時代1》、《小時代2》才創造出累計超過7億元的票房神話。《小時代3》又已經在摩拳擦掌,有動輒上百萬冊的紙質書印數做保障,哪怕被罵為“腦殘”,郭粉們也會把《小時代3》的票房給硬拉起來。《小時代》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粉絲電影當年中影集團的《建國大業》雲集了華語影壇上百位明星大腕,觀眾湧進影院“數星(明)星”,讓中影集團賺得盆滿缽滿。愛屋及烏,粉絲是最忠誠的消費者。從購買唱片、海報、熒光棒、演唱會門票到購買明星的周邊產品,從電視節目的高收視到電影票房的經濟保證,粉絲指向性消費隨時創造出極高的經濟效益。誰掌握了粉絲,誰就找到了致富的金礦。

2。“粉絲”需要經營

社交媒體的興盛正使大眾傳播方式發生深刻的變化。在新的網絡語境下粉絲”數量不僅意味著影響力還意味著經濟價值。喜歡你才“粉”你,“粉”你意味著消費者會用腳投票,為你買單。然而,天下沒有免費的午,要想從“粉絲”身上獲益,必須善於養“粉絲”,善於和“粉絲”互動移動互聯網也讓世界變成了跟隨和轉發的世界,“粉絲”經營不能自說自話。不能單向傳播,而要雙向互動。社區是營造用戶參與感的基礎,話題和活動又是主要的互動手段。小米特別注重場景化的設計,注重所有的設計從開始就考慮用戶的參與感。有沒有這樣的思維,與用戶互動的效率和深度截然不同。從本質上看,這事關對互聯網產品、互聯網人群的話語體系和心理需求、互聯網傳播特性等的理解深度。以前所有的營銷大多是一種強制性教育式的營銷,是一種單向通道,即我要給你改變觀念,去洗腦,但是今天需要的是體驗式營銷,用戶都應該有很親切的形象走進你,讓他感到原來你的產品有如此品質,你是這樣做事的態度。

3。培養“死忠粉絲”

戰爭年代的實力看兵力強弱,互聯網時代看“粉絲”多少。在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是別人的“粉絲”。“粉絲”意味著力量。哪怕你只是一個草根,但只要你擁有了巨量“粉絲”,你就可以擁有強大的影響力。中國最早的意見領袖孔子,就是靠“粉絲”被捧紅的。孔子的三千“粉絲”中,“大V"就有72個,孔子老師“述而不作”,嘆口氣都有人瘋狂轉發。“粉絲”們不僅給孔子交學費,還幫老師出專輯—《論語》就是學生們蒐集老師日常的“微博”、“微信”加工而成的。“死忠粉絲”是最為忠誠的“粉絲”群體,是品牌的種子用戶,也是品牌最有價值的意見領袖。在“粉絲”經濟時代,誰把握了“粉絲”的心理,誰就佔有了市場;誰的“粉絲”數量大,市場佔有率就大;誰的“粉絲”黏性大,鐵桿“粉絲”多,誰的品牌就有持續的發展動力。

4。品牌需要的是“粉絲”,而不僅僅是會員

當前大部分企業的會員管理,僅僅做成了一個會員積分管理。消費者通過消費獲得積分,年底通過積分兌換禮品,變成了一個通過消耗現金來獲取獎勵的消費,或者通過積分獲得會員級別,不同級別的會員卡提供不同的優惠折扣,會員卡淪落為打折卡。

這種傳統的會員模式生命力並不持久,這種會員模式過於強調了人與物的互惠關係,是建立在利益交換的基礎上的,比如白金卡、金卡、銀卡等大部分是基於消費額來進行分級,這是一種交易關係;而不是建立在情感共鳴的基礎上的,不是朋友關係。人一物的互惠關係很難轉化為人一人的朋友關係。並且這種傳統會員的獲取和維繫成本過高,會員體系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成本中心。很多人在做會員之前,是為了會員而做會員,是因為其他家做了會員所以我們也要做會員的心態。沒有進行詳細的規劃,也沒有進行詳細的財務評估和RO1分析,最終會陷入巨大的成本泥潭中。所以說,價格帶不來忠誠,積分也留不住會員,最有效的會員模式就是打造品牌“粉絲”自組織。

5。從粉絲經濟到社群經濟

互聯網時代一旦去中心化完成之後就會由“粉絲經濟”過渡到“社群經濟”,社群經濟的底層密碼就是讓一群協作成本更低、興趣點更相同的人結合在一起,共同抓住這個時代賦予我們的機會。在未來的商業社會中,品牌與粉絲更像是一種朋友關係。正如黃太吉創始人赫暢所言,當你被一個產品稱為粉絲的時候,你肯定會有一種不公平的體驗感。所以你的產品要做的,是建立一個社群。一個基於你的產品,具有共同價值觀、興趣聚在一起的、平等的社群。而這個產品的老闆,也不過是這個社群中的一員,而不是這個社群中的領導者。

【案例】

羅輯思維的社群實驗

2013年12月27日,互聯網知識型社群“羅輯思維”成功進行了第二次社群招募,號稱“史上最無理的會員召集”,唯一通道是微信支竹、一天之內輕鬆募集800萬。這一天,僅僅是“羅輯思維”問世第一年。2012年12月21日,傳說中的世界末日,知名傳媒人羅振宇、獨立新媒創始人申音、資深互聯網人吳聲合作打造了知識型視頻脫口秀《羅輯思維》。在許多人眼裡,羅輯思維是第一視頻自媒體,其實錯了。大錯特錯,因為它的本質是社群電商。當人群聚集成社群,而且有了領袖,領袖向社群注入了信仰,這種信仰又被社群高度接受時,社群就有了巨大的力量。

偉大的互聯網,給建立社群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狂野力量,尤其是微。現在,《羅輯思維》每期視頻的點擊量超過100萬,微信粉絲達到了108萬。試問,哪個互聯網社交產品能如此之快、如此之準、如此之狠地建立社群?想一想這100多萬微信活躍分子的社交鏈吧,以去掉重複好友後保守估算按每個人通訊錄有100個好友,“羅輯思維”能覆蓋1億人。而且大部分是微信上非常活躍的、鐵桿粉絲的、代表未來的年輕人!這當然蘊藏著極大的商業價值社群經濟的高級形態就是要讓粉絲實現“成就感”。正和島就是一個企業家社群,目前有3000多個企業家會員,每人每年年費3萬元,以柳傳志、馬雲、劉東華等人的個人魅力為背書,然後通過規則的制定吸引企業家群體的加入。但正和島的真正吸引力是內部的部落化運營,目前島內有20幾個活躍的部落組織,這些部落由會員自主發起、自主管理,正和島平臺起到了一個引導和傳播的作用。大平臺分散為一個個碎片化的小組織,會員之間的凝聚力更強。社群模式使得社會的多樣化和個人的歸屬感得到自然的平衡,人類走出部落,在孤獨了幾千年後,重新在社群中找到存在感。


神園匯農扶貧


首先是確定受眾用戶,這跟你個人的愛好擅長息息相關,畢竟愛好和工作相關更容易激發你的熱情。再一個研究受眾群體的特點,確定了受眾群體就的琢磨一下他們的共通點,這個可以慢慢的通過推送文章看閱讀量來確定,畢竟提出來一個大家都喜歡的話題最好不過了。

部署好前期戰略後,研究各個媒體平臺的特點,看看哪些方面需要著重下功夫去研究,畢竟各個平臺的針對性是不一樣的。現在談談幾個有效獲得關注的策略。

1,要堅持原創!原創!原創!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重要性你應該明白了,這個自媒體發展越來越快,越來越完善的前提下,搬運工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差,今後可以說原創才是王道,努力吧。

2.去向大號投稿,有好的內容要想辦法擴散出去,找一些跟你文章調性一致的號,在大號公眾號菜單或者關鍵詞回覆獲取投稿郵箱,大膽投稿,不錄用很正常,被錄用有的還給稿費,大號轉載一般都會帶上你的公號信息。

3.把現有粉絲加到私人微信號上去。因為首批關注你的人粘性比較高,而文章在朋友圈打開率比在公眾號高,那麼你就等於在公眾號和朋友圈給粉絲推送了兩次,這樣就可以增大他看到你文章的概率。

4.精心寫一篇文章請朋友和鐵粉轉發,這篇文章一定要有質量,能引起人共鳴,不然白用了一個人情。



內容為王

傳媒企業的基石必須而且絕對必須是內容,內容就是一切,這句話同樣適用於自媒體運營者。文章的好壞不是自己說的,而是讀者說了算的,你寫文章做視頻要以用戶為中心,不要貪圖一時功利而誤入歧途,生產快餐化文化來博取流量,寫出一些讓自己說出去都丟人的文章。沒有原創優質內容支持,終究是取死之道。

專注細分領域術業有專攻。

專業才能成為專家,專家才是最終的贏家。比如做情感類專題的咪蒙,她對粉絲的心理拿捏的很到位,幾乎每篇文章都能獲得粉絲的熱捧。現在讀者越來越挑剔的,如果你的內容沒營養,不會有人願意看。

學會蹭熱點

做自媒體要學會蹭熱事件熱門話題,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熱播,筆者就從中獲得了大量的流量,一個事件成為了熱點以後,會有成千上萬的人來關注,如果你的文章寫的足夠有吸引力,那麼就很容易得到大量的轉載量。

獨特的觀點

當大部分人對一件事情的看法都是一致的時候,假如你發表了不一 樣的看法,那麼就會迅速得到那些人的關注,雖然可能會遭受到攻擊,但是卻得到了大量的關注度。比如,當別人都在說房價已經太高了,不能再進時,你發表出專業的意見,通過很多數據分析出現在的房價還是處在上升期,那麼一定會有人支持你,當然前提是你必須有理有據的去證明你的觀點。

引發情感共鳴

做自媒體不像做傳統媒體,要有自己獨立的觀點,有自己的個性,很多關注你的鐵桿粉絲就是被你獨特的個性所吸引,也就更加容易與粉絲產生情感的共鳴了。

做自媒體,心態很重要。不能過於急躁,更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知道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夜暴富的自媒體藍海時代一去不復返,當下只有用心澆灌經營,才能開出花來。


自由人劉星宇


感謝提供此問題的夥伴,我想以個人經歷來描述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1我從2014年開始嘗試寫千字文(以每天1000字數的形式),對生活,情感,廣告傳媒行業的感悟和理解,進行撰文寫作,目前以超過40多萬字。最開始是在QQ空間,後來全文轉移到微信公眾號(因為那時候看的人多),當時目的比較單純,終於有了可以好好寫東西,並能有分發的渠道和方式了。這期間並沒有進行花錢漲粉式的宣傳,粉絲到現在一直在60人,閱讀量在5人以內,轉發到朋友圈,閱讀人數會在20~50人次左右。

2在這寫作的幾年,我不斷的在調整成文框架,風格,版式,配圖比例,注意原創……閱讀量也是依然如此,且還一直在堅持繼續寫。後來給自己鼓勵,權當寫日記,沉澱自己了。當然也很感謝這麼多年一直不離不棄,沒有取關的粉絲們,含淚感謝。

3自從我這個月開始準備短時期製作發佈以來,發現很多平臺也有圖文的發佈,於是嘗試陸續將在微信公眾號的發文,移植到頭條上(每天更新篇數在5~10),無論粉絲量,閱讀量,互動評論一下子就上來了,也給了我不小的信心,目前在頭條的總閱讀量已經快到一萬五了,最重要的一點是,還能為我發佈的西瓜視頻內容,在播放量上形成良性的助益。

4自媒體發佈渠道目前有不少,據我知道的,目前大號,UP主,發佈的平臺主要有以下幾個,供你參考:

1)頭條號,西瓜視頻,抖音。因為是一個大的產品系,發佈的內容,平臺都可以幫助你在各App上推,用戶量龐大,目前閱讀量和觀看人數最多。

2)嗶哩嗶哩。以年輕人為主,很多都是二次元,相對用戶面有些窄,但基於剛上市不久,app體驗,關注內容更新快,也不容忽視。

3)大魚號。基於UC,優酷,土豆平臺,可以發佈圖文,視頻,短時的綜合平臺,補貼政策不錯,但閱讀量和粉絲量相對比前兩者要少。對了,註冊和審核時間很快,不到幾個小時就批准了。

4)網易號。僅在網易發佈的平臺。我到現在審核還沒過,體驗後才能說。

5)趣頭條。用戶基數也不少,也是在一個平臺上,用戶活躍度高,以圖文和視頻為主。

以上是個人觀點和經驗,供您參考,謝謝。




大明星和小衛星


我也是剛起步的新手,並沒有太多經驗,所以今天寫寫網上流傳的經驗。

自媒體其實有多種方式,不同方式有不同的吸引關注方式。

現在流行的是自拍短視頻,再就時圖文的方式。

短視頻

短視頻一定有自己拍,現在對二次剪輯和搬運有比較嚴格的管控,平臺不太鼓勵。


短視頻的吸引關注肯定內容必須獨特,夠好,這樣才有人看。

要充分利用身邊資源,但也不能盲目跟風,創新很重要。

現在比較火的就是三農等領域,也算比較新奇的東西。

專業領域短視頻也行,不過自己也要有相應的水平。

視頻也要進行良好的剪輯,起個比較新奇的標題。

標題和封面必須做好,這樣才能有新引力,也讓人感到舒服,自然關注你。

內容必須充滿正能量,或有乾貨,引起人的共鳴。

圖文

圖文也是內容至上,必須有一定的語言組織、邏輯能力。

語句通順,沒錯別字,配圖清晰。

標題和封面也要有新意,有新引力。

當然選領域也要選自己擅長的,這樣才能寫出別人不知道的事情。

切勿搬運和拼接別人的內容,那樣平臺可能會不給推薦。

一定要寫自己的觀點,這樣才有能力成為真正的創作者。

總結

剛開始都不好做,內容上去了平臺會扶持你,你會得到更多曝光,粉絲也就上去了。

一步一個腳印吧,多多學習,捷徑不好找,也不好走。

平常心對待,幹一番事業,必須經歷風雨,不要想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