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屆國展書家陳才俊:隸書蒼茫渾厚大格局

陳才俊早年自荊州求學於海南,大學四年攻讀藝術設計專業的經歷。因酷愛書法篆刻,他在本科畢業後隻身赴京深造於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成為該院研究生課程班的學員之一。在這裡,他如飢似渴地接收各種創作理念、學術思潮,不斷充實自身的專業知識,為日後的書法篆刻實踐作積累。

12屆國展書家陳才俊:隸書蒼茫渾厚大格局

陳才俊書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流的導師團隊,加上個人的才情與勤奮,北京求學歸來,他在創作上成果斐然,先後參加全國第七屆新人新作展、第四屆隸書展、第四屆青年展等十餘次全國性專業展覽。迴歸家鄉湖北短短几年時間,憑著創作實力和穩重肯幹,陳才俊成為湖北省書法家協會隸書專業委員會委員、省青年書協副秘書長兼傳習班教師,為湖北青年書壇注入了一股清流。

12屆國展書家陳才俊:隸書蒼茫渾厚大格局

才俊在書法篆刻上以隸書為主攻方向,旁涉篆、行、草諸體,兼及篆刻,屬於全能型人才。我以為有這樣幾個藝術特色:

一、酣暢淋漓的法應用。

對於漲墨、宿墨的運用,才俊在書法創作中駕輕就熟,可以說已經構成了他作品中重要的一個視覺元素,同時也強化了書寫過程中濃、淡、幹、溼、枯墨色的對比,豐富了水墨層次。本來是一件精心設計過的作品,但卻讓人絲毫看不出有做作的痕跡,一切顯得那樣輕鬆自然、信手拈來、生動有味,這在當下“形式至上”依然存在的展覽體和“美術化”作品濫觴之時,難能可貴。

12屆國展書家陳才俊:隸書蒼茫渾厚大格局

二、古拙大氣的刀筆情懷。

陳才俊的隸書取法《石門頌》《好大王》《張遷碑》等,有沉雄、厚重、蒼茫之氣,字法上在平正中追求奇崛,並嘗試將部分篆法或簡牘帛書融入,增添了幾分古雅;筆法上方圓兼施,中、側鋒並用,起收處或藏鋒逆入,或順勢砸下,或戛然而止,有精到處,也不乏亂頭粗服,二者相得益彰,宛若國畫的“工兼寫”之法則,適合多樣審美追求的觀眾欣賞;章法上隨興所至,有時一段文本內容無法全部抄錄,或隨機改變為小字續寫,或轉換為其他書體表現,或藉助畫面空白來調劑,或以印章來補救,或以跋語來銜接,總有多種辦法來把持篇章格局。

12屆國展書家陳才俊:隸書蒼茫渾厚大格局

三、創作材料的多樣選擇。

陳才俊對材料的把握是多元的,這在他的眾多作品中得以全面呈現,書法上或選用精美的絹本,或粗糙的麻紙,或富麗的泥金,或民間的絲皮,或陳年的徽宣,或古舊的蠟箋……

多樣的材質造就了多樣的作品,呈現出的肌理、暈染效果極大地滿足和豐富了大眾的視覺欣賞。篆刻材質上,陳才俊在經歷傳統的石章治印後,近些年醉心於陶瓷印章的刻制,利用陶土與刀的相互碰撞,結合陶土燒烤後的細微變異與裂紋,加之釉彩的提煉加工,諸多因素的結合成就一方印章,既不失古雅又有現代美感。這種有益的探索極大拓展了才俊的篆刻視野。

12屆國展書家陳才俊:隸書蒼茫渾厚大格局

四、書印之外的學養提升。

當代很多書法篆刻創作人才,往往忽略對理論研究,對文學、歷史等其他領域的涉獵,導致知識相對狹隘,修養不高。才俊注意到這一點,他參與了武漢弘堂書社,積極參加各類讀書會活動,無論是書法篆刻史料,還是詩詞楹聯學習,或是誦讀經史子集,他皆能潛心修煉,且能將隻言片語整理成篇,這在他對一些藏拓的磚刻銘文題跋中得以體現,那種對碑版的理解,對金石的詮釋,言辭樸實而有深度,娓娓道來又不失法理,跋文、書法雙暢,讓人喜愛有加。

12屆國展書家陳才俊:隸書蒼茫渾厚大格局

陳才俊為藝至誠,為人低調,做事實在,他的名字預示了他作為當代書法篆刻青年才俊的必然。我期待他在今後的日子裡,一如既往,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12屆國展書家陳才俊:隸書蒼茫渾厚大格局

陳才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