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自己不再焦慮?學會對症下藥

我之前在網絡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我們會覺得焦慮,無非是因為現在的我們,跟想象中的自己,很有距離。”

這句話對我很適用,我經常會為自己的現狀感到焦慮。

那什麼是焦慮呢?

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焦慮狀態並非都是不好的,在正常情況下每個人都可能產生焦慮。


焦慮可以幫助人們提高警覺性,加強思維,從而調動自己的生理、心理和知識因素去解決問題。

所以說,產生了焦慮並不可怕,但是千萬不要過度焦慮。

那如何讓我們不再焦慮呢?一句話,學會對症下藥。

我將舉幾個例子來具體分析一下怎麼做。

如何讓自己不再焦慮?學會對症下藥

寫作

1.不知道要寫什麼。

我認識到寫作很重要,想像那些大V們一樣,能夠妙手成文,獲得獲得原創,獲得青雲獎,並通過文字讓自己成為一個具有影響力的人。

就跟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每天一篇文章,但自己拿起筆來或者打開電腦後,往往不知道自己要去寫什麼。

而每天不知道那一篇文章要寫什麼卻讓我很焦慮。

後來我在一本寫作書上看到這樣一句話,“不知道寫什麼,那就從寫日記開始。”

是啊,寫日記是寫給自己看,只要你想寫總是能寫幾句的,在寫日記的過程中就可能會有靈感爆發。

你有什麼就說什麼,說說自己的問題,自己的感想,試著把自己的問題解決了,把自己的想法表達了。

而且你不用注重內容寫的好壞,只要你開始動筆寫,堅持寫,堅持一段時間後,寫作就不會像從冬天裡的被窩裡掙扎出來一樣,那麼困難和痛苦了。

如何讓自己不再焦慮?學會對症下藥

2.不知道怎麼寫。

有時候我明明想寫點兒東西或者表達自己的心情,或者針對某一件事發表自己的看法,也找到了一個主題。

但真正打開電腦後還是不知道如何寫,如何把它寫好,不知道找哪些案例來支撐我的主題,不知道從哪些角度來思考它的不同之處。

真的覺得自己很弱。

  • 給寫作一個固定時間。

現在我習慣了晚上花一部分時間思考寫什麼主題,找哪些例子去支撐這個主題,在腦子中或者說在紙上簡單的寫一個大綱,等到第二天上午在開始寫這篇文章。

  • 時常學習一些方法。

寫作是一門技術活,同樣的話題,同樣的一件事情,寫作能力強的人與一個平時不怎麼寫的人分別去寫,那意思和境界都會相差很多。我們可以看一些寫作的書籍,定期去觀摩一些大V的作品,學習一些方法,體會他們的作品是如何寫的。


如何讓自己不再焦慮?學會對症下藥


3.總是關注閱讀量和粉絲數。

好不容易寫出一篇文章,特別關注閱讀量的多少,每天漲了多少粉絲,有多少人點贊和轉發,掙了幾毛錢。

每次寫完一篇文章後,總會時不時地關注那些被統計的閱讀量,點贊數和轉發數。

每增加一個粉絲數或者減少一個粉絲都能引起內心的一陣漣漪。

  • 重新審視寫作初心。

任何事情堅持做下去都不容易,時間久了,不要忘記自己初心。寫作也是,我寫作的初心是寫自己的感受,自己遇到的問題以及對某些事情的看法。至於別的,都是其次的。

  • 不要抱太大期待。

寫完文章後,一般情況下都會期待閱讀量能夠暴漲,有很多人點贊和轉發。但是一直這樣想,心裡壓力會很大的,很可能會失去寫文章的快樂和意義,還會自己很多時間。

如何讓自己不再焦慮?學會對症下藥

吃胖

俗話說,每逢佳節胖3斤。

我今年已經放假一個月了。每天就在家裡吃了睡,睡了吃,可不止胖了3斤,足足胖了10斤。

看著秤上的數字那麼大,好可怕啊。

想想,開學了怎麼面對學生家長和其他老師啊,肯定給人留下的印象不好。

我就有點焦慮了,那還能怎麼辦?胖了就減肥唄!

  • 管住嘴

飯肯定是要吃的,因為平時的量本來就不小,如果不吃的話是頂不住的。再說那麼好吃,我根本管不住嘴。所以只能從一些零食上邊兒減量,每次想吃的時候都提醒自己只吃一個,不能多吃。

  • 運動

我不喜歡跑步,一跑步就累,太痛苦了。我比較喜歡走路,但是家裡的地方還是比較小,來回太暈。就改成了跳繩,決定每天跳1000個,每天靠牆站十分鐘,每天算下來也有30十分鐘。

如何讓自己不再焦慮?學會對症下藥

疫情

從關注疫情開始,我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看一看今日頭條上的疫情狀況圖。看一看有沒有增加。增加了多少?

還有收看各種新聞報道,在那一直刷一直刷,不知道要看多少條。

有的時候晚上睡覺前看一看,有幾次看得自己焦慮得睡不著。

  • 少看

每天早上關注一下疫情發展狀況,數量就行了,不要一直刷那些新聞,沒有必要。過載的信息量反而會給我們自身帶來很多壓力。

  • 轉移注意力

每天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多陪陪父母,比如一起打打撲克牌,爬爬山,玩一會兒“老虎蹦羊”,做一做手工,一起跳跳繩,玩會兒繡球。

  • 做好防護

儘量響應國家號召,呆在家裡不出門。如果實在憋的慌,那就出門的時候做好防護,勤戴口罩,回家洗手,吃些增強抵抗力的消炎藥,讓自己感覺自己很安全,不會被傳染到,自己有了信心也就不會焦慮了。

如何讓自己不再焦慮?學會對症下藥

總結

輕度的焦慮,也就是一般的焦慮是沒有什麼害處的,它會促進我們思考,激發我們大腦活動,去想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會太影響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如果遇到了困難,危險,你不感到焦慮,那反而會是很糟糕的事情。

但是重度的焦慮就有壞處了。你每天變得疑神疑鬼,不能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吃不好睡不著。

如果是這樣的話,情況就嚴重了。

因此,我們要學會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情,哪方面感到焦慮,就對症下藥,努力去解決問題,讓自己不再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