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剃頭死舅舅,是真的嗎?

伊春美食美客


中國有個神秘而詭異的傳說:正月不能剃頭,剃頭會死舅。為了各位舅舅的身體健康,外甥們不惜讓頭髮長成非主流,外甥女們也冒著被劉海戳瞎眼睛的風險,不敢在正月約TONY老師做頭髮。不過,近來卻有人說“正月剃頭死舅”這句話,其實是謠言!這是真的嗎?

“正月剃頭死舅”的歷史淵源

這還得從當年清軍入關說起。當時為了統一思想,清政府頒佈了“剃頭令”,命令所有漢人將頭髮剃光,只留一個小揪揪。這對於“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漢人來說,不僅是生活習性上的改變,更是人格尊嚴上的侮辱。頭可斷、血可流,髮型不能丟!漢人群起反抗,卻被暴力鎮壓,士大夫們無奈以“正月不剃頭思舊”來表達對明朝的思念在口口相傳中,正月不剃頭的真正原因被人遺忘,“思舊”也變成了“死舅”。

大家對“正月剃頭”的看法

但“正月剃頭死舅”的觀念,早已深深紮根於老人們心中。因此你要在正月剃頭,外婆第一個不答應:“哪個孩子不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你舅啊!”

母親遠比外婆考慮得更周到。除了擔心舅舅的安危、舅媽的冷眼、親戚間和睦外,更在意自家孩子的健康!《黃帝內經》裡說,正月天地陽氣上升、萬物生髮,人應當順其自然,讓頭髮自然生長,不然會阻礙人的生髮之氣。

作為當事人的舅舅們,想法卻各不相同。那些大家長式的舅舅,極其注重儀式感,在意小輩們的尊重和愛戴。貿然剃頭,會激發舅舅們心中積壓已久的愁緒:是不是欠你錢沒還你心裡不願意?還是說上次打碎你們家花瓶不高興了?你就那麼想咒舅舅死嗎?不過,這畢竟只是少數,大多數舅舅對此並不在意。

那麼,從科學角度來講,正月剃頭死舅的概率究竟有多大?

據相關報告顯示《分年齡組和性別的標準化中國人死亡月分佈 ( %)》,20~49男性正月死亡率在6.98~8.75%之間,死亡月分佈峰值發生在6、7、8月。50歲以上的男性,正月死亡率在9.29~11.43%之間,也確實是一年中死亡率最高的月份。

這主要是受季節影響,和你剃不剃頭無關係!但總有人不放心,擔心“萬一要是....”萬一要是!沉香要想從舅舅二郎神手裡救走母親,還用得著劈山嗎?直接剃個頭不就成了!不過,若以此相要挾,向各位舅舅們多討要點紅包,也未嘗不可哦~

理髮千萬條,和睦第一條,理髮不對時,親人兩行淚。正月過完了,你舅舅安全了,趕緊剪頭髮去吧!


找靚機科普君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麼一句話,那就是“正月剃頭死舅舅”。我們在過年的時候,家裡的長輩,尤其是媽媽總會囑咐我們,正月裡千萬不能去理髮。那麼正月理髮真的會死舅舅嗎?這句話到底是怎麼流傳出來的呢?

首先“正月剃頭死舅舅”的原話並不是這樣的,正月去理髮也不會死舅舅,這都是古話流傳至今,導致意思曲解,最後以訛傳訛造成的謠言。在清朝的時候國家頒佈了剃髮的規定,規定國民要實行剃髮易服。

而當時推行的剃髮樣式名為金錢鼠辮,這樣的髮式遭到了反對,尤其是江南地區的民眾,他們向來惜發如命,為了不剃髮還群起反抗,但這並沒有效果。後來多爾袞甚至表示“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因此很多人都被迫屈服。

後來漢人就開始相約正月不剃頭,以此來思念明王朝。從這意思來看,正月不能理髮的真實含義其實是“思舊”,因為這詞讀起來與“死舅”差不多,所以才有了這樣的說法。


六六學姐s


您好,這完全是封建迷信,不會因為一個人剃頭另一個人就死的。

我前兩天剛剃完頭,我的老舅活的好好的。

正月裡剃頭死老舅的由來

這其實是個挺有趣的故事,清軍入關以後,要求所有人把頭髮四周剃光,只留一個長長的大辮子。並且要求“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以此來奴役被征服的漢人。



因此,在這種恐怖的時候,文人們不敢不剃頭,只好說正月裡不剃頭,來緬懷明朝,有“思舊”的意思,為了掩人耳目就說成了“死舅舅”。並不是真的正月裡剃頭會死老舅。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有什麼其他疑問可以在下方評論。

———————關注我———————

————歡迎和我繼續交流————


文學中年


今年過年舅舅們“心驚膽戰”,用紅包免災!



打開頭條,好多帶著剪刀給舅舅拜年的。舅舅們一見這架勢都很“慷慨”的給紅包。看著很是熱鬧有趣,中國特有的習俗,也算是另一種年味吧。



要說起這個習俗得從滿清入關講起。我們知道清朝曾頒佈剃頭令: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順治二年六月十五日頒佈《剃頭令》,限官民10日內必須剃髮



古代漢人對自己的頭髮很珍貴,《孝經》上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然而,滿人卻是剃髮留辮。

正是基於這樣的頭髮情結,歸順清朝的漢人相約正月不剃頭。同時表明不忘舊主,名曰“思舊”。據民國《掖縣誌》記載:聞諸鄉老談前清下剃髮之詔於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一變,民間以剃髮之故思及舊君,故曰“思舊”。相沿既久,遂誤作“死舅”。



可見“正月剃頭死舅舅”是民間的一大訛傳。當然,如果在本地區已經成為風俗,到也是另一種年味

祝舅舅們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小編就不要紅包了,點個關注就行了


青島信息在線


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正月不剃頭的習俗,認為會“死舅舅”。其實正月剃頭死舅舅是屬於誤傳。這一習俗的起源是清軍入關之時。

清軍入關於1644年前後頒佈了剃髮令,命令所有國民剃髮易服,實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高壓政策。1645年6月15日多爾袞下令再次頒發“剃髮令”,規定“全國官民,京城內外限十日,直隸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髮。“

漢族自古漢族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衣冠服飾。《孝經》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剃髮令是以死要挾漢人皈依滿人的髮式。經歷了無數次朝代更迭的漢人對於誰當皇上這樣的事情並沒有表現得太過強烈,倒是這場頭髮的變革著實惹惱了其中一部分人。這種強硬的做法出人意外地遭到了歷來柔弱的江南民眾的反對:江南士子認為剃頭是對他們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指望通過群眾的力量讓滿人有所收斂。意大利人衛匡國寫的著名的《韃靼戰紀》記載1644到1650年期間南方的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為保衛他們的頭髮拼死鬥爭,比為皇帝和國家戰鬥得更英勇。但在清政府的高壓下,一些文人不再高喊"頭可斷髮不可剃",而以“正月不剃頭”來表達對明王朝的思念

由此可見“死舅舅”實為思舊,是為了掩人耳目,而訛傳為"死舅舅"。

“死舅”實際上是“思舊”或“思念”,也是可以說是對親人的一種思念,並沒有單獨指向舅舅的說法。

所以正月裡剪頭並沒有任何說道,甚至還有一個不錯的寓意。

要糖吃的孩紙


正月裡剃頭真的會死舅舅嗎?

你感覺科學嗎?真的那麼管用的話,

沉香還費那麼老大勁去槓二郎神,

去劈華山救三聖母幹嘛啊……

直接在正月裡剃頭,二郎神不就掛了麼……

咳咳,說起正月裡剃頭啊……

如果你去問你舅舅,估計舅舅會一巴掌呼過來……

這要從清朝時期開始說起。

大清皇帝為了"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國主張。

也為了消弱漢族的反抗意識,鞏固滿清的同志。

而下達了剃髮易服的指令。

強令其統治下的全國各民族主要是漢族,改剃滿清的辮子頭,改滿族服飾。

不從者斬,甚至打出了“

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口號。

<strong>

其後發生的屠殺我就不說了,不然肯定又通不過審核。

一些文人士大夫不再高喊"頭可斷髮不可剃",

而且以"正月不剃頭"來表達對明王朝的思念。

所謂的正月理髮死舅舅,其實是正月理髮——思舊的誤傳。

但是發展了數百年了,你就不要去找你舅舅的茬了。

和睦最重要,安全第一……你舅永遠是你舅……


悠然布衣


每到春節前夕,我媽都會帶著我兒子正兒八經的理一次髮,而且還會告誡我:“年前必須理了,不然正月理髮死舅!”

為此我特意查過,正月理髮死舅這件事情沒有任何科學道理,如果問為什麼有這麼個說法的話,我有兩個版本的答案:

第一個版本是一個傳說,說古時候有一個家裡很窮但是非常孝順的理髮師,按照中國傳統老習俗,春節過後正月裡要走親戚拜年,這個理髮師窮的沒錢買禮物,最後一合計,這年正月裡去給舅舅拜年的時候,都帶著自己的一套傢伙事,給舅舅理個髮,結果舅舅還非常滿意,於是這就成了保留節目,理髮師每年正月拜年的時候都會給自己的舅舅理髮。

可嘆歲月無情,舅舅終於辭世了,理髮師每在正月裡拿起自己的那一套傢伙事,就想起自己已經死去的舅舅,無心工作,所以最後乾脆正月裡直接不理髮了,有好事的就問:“咋不理髮了呢?”理髮師回答說:“俺舅死了,想俺舅,心情不好,先不幹了。”這話一傳十、十傳百可就傳出去了,傳出去的結果就變成了現在的正月理髮死舅舅了。

第二個版本是歷史,說起中國歷史,中國各朝各代都是以孝治天下,那麼什麼是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可是順治二年六月攝政王多爾袞下“剃髮令”和“易服令”,要求所有人都要剃成鼠尾辮,而且這可不是全憑自願的,而是“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這下漢人們可不樂意了,“這不是讓我們不孝麼,百年後就留一個老鼠尾巴的辮子,怎麼去見列祖列宗?”於是漢人們高喊“寧為束髮鬼,不作剃頭人”死了好多人,都是有骨氣的!但是脖子始終硬不過鋼刀,最後活下來的人都剃成了鼠尾辮。

但是漢人們還是喜歡自己的髮型,而且正月可是祭祀列祖列宗的日子啊,所以漢人相約正月不剃頭,思念舊時歲月,這是亡國之人的無奈之舉,可悲、可嘆!

但這話在當時是萬萬不能明著說的,所以就口口相傳,“思舊”成了“死舅”。

這些我媽也都知道,但是還是依舊監督著我們繼續執行“正月不理髮”的習俗,不理就不理吧,反正老媽最大!

只要我們把這兩個故事一代代傳承下去,無論是孝道還是老祖宗亡國之時無奈下的骨氣,對於後人來說都是一筆精神財富!



Callme不韋


真假我不知道,但是從小就聽老輩人總這麼說,我七歲時候舅舅就沒了,我可以保證我那之前正月裡可從來沒剪過頭髮!還是說個真事吧,我爸是大夫,九十年代初那會我爸單位分來個年輕小大夫,春節剛過完年上班就張羅要剪頭髮,然後那一個科的上歲數的老大夫就說正月鉸頭四舅舅,他不在乎來了句“沒事我不全鉸,我就齊齊邊,讓他半死不拉活的……”然後也不是巧啊也不是真應驗了,沒等到八月節,他二舅腦梗住院了,一走道就跟鄰居吳老二似的,從那以後他們醫院的誰也不敢正月剪頭髮了


赫連璞詔


只是一種傳統,一種寓意,但我覺著應該保留,保留年味,很多流傳下來的 都是有真正寓意的,後來慢慢演變成現在這樣,理髮舅舅不會死,但一個月不理髮,我們也不會死,何不守住這個寓意呢…

這是正解

不剪頭的含義是“思舊”,這是從明末清初開始流傳的風俗。當時,清朝命令所有國民必須剪髮,有人為懷念明朝,就在正月裡不剪髮以表示“思舊”。但又不能公開與清朝政府對抗,於是就有了“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一直流傳到至今。


小城耕者


傳說,我不信,正月裡還有排隊理髮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