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头孢后喝酒会有生命危险吗?

实盘买卖日记


吃了头孢后喝酒会有生命危险吗?

多年来,“头孢就酒说走就走”的说法充斥中文网络,越传越玄乎。

似乎,酒与头孢,跟刘兰芳平书上说的那样,“沾上死挨上亡”,甚至完全不用考虑剂量。

这是真的吗?

这么说吧,这几乎就是完全缺乏证据支持的坊间传言。

因为:

医学文献报告的药物诱发的双硫仑样反应疑似致死病例仅有2例

虽然,媒体报端和网络平台不时就能见到“吃头孢后喝酒或喝酒后吃头孢导致死亡”的报道或故事,中文网络上也大量充斥相关“科普”。

但是,这些“科普”所依据的似乎基本上就是这些公共媒体的报道和见闻,而不是经过同行评议的医学文献资料。

在医学上,酒精与头孢类抗生素之间的确存在相互作用,产生一种类似于戒酒药双硫仑-酒精反应的反应,称为药物与酒精的双硫仑样反应(Disulfiram-Like Reaction)。

可以产生这种反应的药物除了某些头孢菌素,还有甲硝唑类、氯霉素、灰黄霉素、异烟肼和呋喃妥因等抗菌药;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疼)和硝酸甘油等心血管药; 氯磺丙脲、 格列本脲(优降糖)和 甲苯磺丁脲等糖尿病药;以及非那西丁和保泰松等止痛药。

原理是,这些药物也像双硫仑一样抑制分解乙醛的醛脱氢酶,导致血液中乙醛堆积,引发反应。

但是,药物导致的双硫仑样反应真的可以致死吗?

迄今,全球医学文献上仅报道了2个疑似病例。

甲硝唑/酒精导致疑似双硫仑样反应突然死亡

一个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于1996年报道的甲硝唑与酒精双硫仑样反应导致突然死亡病例。一位31岁女性在遭遇伴侣袭击后突然死亡,袭击仅造成上臂轻微损伤。但是,尸检发现,血液酒精浓度(BAC)162 mg / 100ml,乙醛浓度4.6 mg /100ml,甲硝唑0.42 mg / L,均显著升高。

在没有喝酒的人,内源性性乙醛水平很低,不会超过0.2 mg / L。喝酒后不脸红的人血液乙醛仅略有升高,范围为0.9至1.3 mg / L。在酒后脸红的醛脱氢酶基因变异者,自然狐疑高很多(具体差别很大)。

实际上,双硫仑样反应跟这些因为基因变异而酒后红脸的人是一样的,甚至还不如所谓“亚洲红”更严重(醛脱氢酶活性极低)。

医生最终推测该患死亡原因是由于乙醇/甲硝唑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乙醛中毒引发心律不齐。与袭击有关的自主神经压力很可能是诱发因素。

头孢菌素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

另一例是,同济医学院法医系于2013年在印度药理学杂志上发表的,一位64岁男性,有慢性气管炎和肺气肿病史,和30年吸烟史。

在诊所接受头孢呋辛钠4.5 g+5%葡萄糖250 ml输液中突发面部潮红,出汗和虚弱的双硫仑样反应症状,血压95/60 mmHg,脉搏为110 / min。

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后调查表明,患者当天去诊所前喝过酒。

尸检发现有冠心病,肺气肿。

关键的发现是BAC 达211 mg /100ml,血液乙醛浓度6.0 mg /100ml,均明显升高。

基于这一关键证据,专家认为死亡原因是头孢菌素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诱发冠心病发作死亡。

药物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的文献报告

不要说是死亡,药物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在国际医学文献中都非常少见。

仅有的少数报道也是上世纪有关甲硝唑双硫仑样反应。

即便是这些报道也受到强烈质疑。

理由是,虽然体外实验证明甲硝唑的确可以抑制醛脱氢酶活性。但是,有效抑制浓度是生物体内治疗浓度的几十倍。

而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都没有发现甲硝唑真的可以诱导双硫仑样反应。

有关头孢菌素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上世纪80年代进行过系列体外实验,证明某些头孢菌素,主要是含甲硫基四唑(MTT)取代基,比如头孢替坦、头孢哌酮等显示出一定的醛脱氢酶抑制作用,与酒精同时使用,理论上有可能会诱导双硫仑样反应。

临床上也有极个别的头孢菌素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报道。

请注意,是“极个别”。

最大的一个回顾性病例报道还是来自中国,2014年中日友好医院在国际外科学杂志上发表,涉及78例病例的分析。

有趣的是,其“诊断标准”是:

有饮酒和静脉内使用头孢菌素病史;

使用头孢菌素前头孢菌素皮肤试验阴性;

无心脏病史;

出现从轻度面部潮红到休克的表现,乃至死亡;

心电图未显示心肌梗塞;

以下条件不包括在内:

没有饮酒,或仅服用口服头孢菌素;

未接受头孢菌素皮试,或皮试阳性。

——完全不要求作为实证证据的血液乙醛浓度。

结果,78例中,70.51%的患者是先静脉输头孢后喝酒;29.49%的患者是先喝酒后输头孢。

所有患者都是在输头孢或喝酒30到60分钟出现症状开始发作。

其中,5例死亡:

第一例,静脉输头孢菌素治疗扁桃体炎,参加朋友婚礼喝了2瓶啤酒(1000毫升,即使是5%的普通啤酒含酒精仅40克),输液开始30分钟后出现面部潮红等双硫仑样反应发作,最终出现休克状态,收缩压40mm Hg,抢救无效死亡;

第二例,21岁男性,喝了约200毫升白酒,前往诊所输头孢治疗感冒和发烧(纯属滥用)。期间突发胸痛和呼吸急促,转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第三例,24岁男性,喝了500毫升啤酒和100毫升白酒。静脉注射头孢菌素后,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在到达医院后死亡;

第四例,46岁男性,聚会喝300毫升白酒,然后在私人诊所静脉输头孢治疗“气管炎”,期间突发呼吸困难,后发生休克死亡。

第五例,24岁男性,因“呼吸道感染”36小时前静脉输过头孢,在自己的婚礼上喝了150毫升白酒,突发疾病摔倒,经抢救无效死亡。

简单总结一下这五个死亡病例,除了第一例有双硫仑样反应症状,其他4例甚至连双硫仑样反应症状都没有。

遑论血液酒精和乙醛浓度的直接证据。

而且,死亡病例都是由院外转入,很多资料是别人的表述。

也就是说,这5个死亡病例,甚至这个高达78例的超级大型头孢菌素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病理报告,几乎与坊间传说或者公共媒体的报道毫无二致。

因为,没有哪怕一丁点的实证证据。

或有人惊诧:78例报道咋就是“超级大型”?因为国际上极其个别的报告都是个例,78VS极个别的1,自然是“超级大型”。

为什么说双硫仑样反应不大可能会致死?正牌的双硫仑反应作为标尺

所谓双硫仑样反应,上文已经介绍是类似于双硫仑-酒精反应。

双硫仑作为一种心理惩戒(吓唬)性戒酒药开始使用于上世纪40年代,1951年FDA批准在美国使用。

双硫仑可以非竞争性抑制醛脱氢酶,即一旦被它缠上,这个酶就完全失活,活性不能再恢复,直到约半月后有新生的酶替代。

这也就意味着,当大剂量使用双硫仑时,一个人全身的醛脱氢酶都会被灭活,半个月内只要喝酒,体内就会堆积大量乙醛,产生从皮肤潮红,心悸,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死亡的双硫仑-酒精反应。

在双硫仑使用初期,常规剂量是每天1000到3000毫克,这个剂量下,人体内醛脱氢酶就能完全被灭活。

因此,开始使用时,有很多人出现严重的双硫仑-酒精反应。

如果按照目前国内“头孢加酒说走就走”的说法,当时使用双硫仑戒酒的瘾君子们应该全部遇难,无一幸免。

实际上当时死了多少人呢?

据丹麦一项研究,在接受总共11000个双硫仑处方治疗的人中,一共发生4例死亡。

其他也有零星的死亡报道,

有鉴于此,治疗方案被极大幅度调整,目前每天常规剂量仅有200毫克,即只有初期的十分之一。在这个剂量下,双硫仑的使用被认为非常安全,最大潜在危害是肝功能损伤。

双硫仑-酒精反应PK头孢菌素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

如上所述,双硫仑对醛脱氢酶是不可逆性灭活,在一项体外实验中,10-8M浓度的双硫仑就显示出显著醛脱氢酶活性的抑制,而头孢菌素中抑制性最强的头孢哌酮等需要10-4M,即差着4个数量级。

而且,头孢和其他药物对醛脱氢酶的抑制是可逆的。

总之,头孢和其他药物对醛脱氢酶的抑制,与双硫仑的抑制完全不是一回事。

双硫仑开始使用的剂量可以完全灭活醛脱氢酶长达半月,而仅有极个别死亡事件。

而在国内,即使少量喝酒和口服头孢也被渲染成可以致死,从理论上讲是不成立的。

实践中更缺乏实证病例作为证据。

全球目前报道的真正算得上疑似病例的仅有如上所述同济医学院法医系于2013年在印度药理学杂志上发表的个例报告。

至于,“吃”了头孢后喝酒会有生命危险吗?

你说呢?


挣脱枷锁的囚徒


吃头孢后喝酒会有生命危险吗?

头孢是一种治疗感冒引起的支气管炎肺炎,或其它炎症的有效药物。

但在吃药前,一定要看说明书的,一定要看它的主要禁忌有哪些。因为现在多数人有个伤风感冒一般都不去医院了,就近到药房买点药,不看禁忌就吃了,那是很危险的。

告诉大家,吃头孢喝酒是有生命危险的,我的一个大学的同学,平时也爱喝点酒,一顿一两就是个习惯。一次他感冒了,也没看禁忌,就吃了头孢。到吃饭时,照例喝了一盅酒。过了一会就觉得肚子疼痛,恶心,天旋地转。于是家里人马上叫了救护车,好歹离医院近,马上挂急诊,连挂氧气再打吊瓶,抢救了24个小时,才保住了生命。医生说再晚来10分钟就没个救了,当时我也在场。

我那同学虽然保住了命,但也住了一个多月的院,花了六万多元钱。

所以大家一定注意,吃了头孢千万不要喝酒,要是打头孢点滴的话,打前一定要试敏,打后就更不能喝酒了,血液来得更快。

方才我看了一个悟空问答,那个答题的说,全世界目前才有两例吃头孢喝酒死亡的,那是吸引流量,大家可千万不要信啊!中国吃头孢喝酒死亡的例子就好多啊!





风逐月影3


这个要看饮酒者的年龄、身体状态、饮酒量、所用药物以及对酒精的耐受情况,一般情况下到不了危及生命的程度,但是严重的情况下一定会!因为我是一个急诊医生,处理这样的患者最多,所以下面我想给大家详细说一下。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为什么吃了头孢类药物会发生反应以及发生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反应。

很多人说饮酒后用头孢类药物出现的反应是过敏,这是不对的!它的本质不是过敏,而是一种叫做“双硫仑样”的反应 。“双硫仑”是一种戒酒药,吃了它再喝酒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因此可以让人不敢继续饮酒从而达到戒酒的目的。而吃了头孢后喝酒就可以引起相同的反应,所以酒精和头孢之间出现的反应在临床上就称作“双硫仑反应”。

这里大致介绍一下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酒精被吸收进人体后要在肝脏内代谢,先在一种酶的催化下由乙醇氧化变成乙醛,再由另一种叫做“乙醛脱氢酶”的酶催化下由乙醛代谢变成乙酸,最后乙酸再由其它的酶催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人体,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分成这这三步。

中间的第二步就是发生“双硫仑反应”的关键,在我们使用头孢类药物之后,中间这个过程中的“乙醛脱氢酶”活性就会收到抑制,缺少了“乙醛脱氢酶”的帮助我们喝进体内的酒精就无法及时转化为乙酸快速代谢掉,于是“乙醛”这种东西在身体里大量增加、蓄积,从而导致了各种不良反应!这个道理应该不难看明白。

常见的“双硫仑”反应有胸闷、面部充血、心慌、头晕等,这几点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另外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休克、心衰甚至死亡!开头已经说过,症状的轻重主要与饮酒者的年龄、身体状态、饮酒量、所用药物以及对酒精的耐受情况有关,身体好、对酒精耐受强、体内药物浓度低、饮酒量少的患者症状自然就轻一些,反之就会很重。

那么只有头孢类药物会发生这种反应吗?答案是否定的,很多其它药物也会发生,比如硝基咪唑类的抗炎药,常见的甲硝唑、奥硝唑,还有些降糖类的药物都有可能在酒精的作用下发生“双硫仑反应”。另外,也并不是所有的头孢类药物都会发生这种反应,与“双硫仑反应”有直接关系的有头孢哌酮或者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这种药物是临床上发生“双硫仑反应”最多的一种药,平时喜欢饮酒的人一定要特别注意!另外,平日用的比较的多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米诺等也都会发生,尤其是注射剂。

所以我们在使用头孢或者其它药物后短期内一定不要饮酒!“用药喝酒会出事”这种说法绝不是空穴来风,是医生经过无数次的临床实践证实过的!千万别抱着毫不在乎或者好奇的心态去试验,以前我一个老年患者就是因为在输注了五天头孢哌酮之后不顾家人阻拦喝了半杯白酒,结果差点送了命,整整在急诊科抢救了一夜,等他缓过来以后拉着我的手向我保证“这辈子绝不会再干这么傻的事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人活一世有什么比身体健康更加重要的呢?有些事明知不可为就不要去为,不管对酒有多依赖,忍几天也就过去了,不然出了事就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不负责任。

最后再说说用了头孢多久才可以喝酒的问题,顺带也说说喝了酒多久可以用头孢,这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我们认为药物在人体经过五个半衰期的代谢基本就可以代谢掉了绝大部分,就已经比较安全,像头孢这类的药物半衰期都比较短,五个半衰期下来基本都在一到两天左右,但是!注意这个但是!对于饮酒来说即便体内点残留一点药物浓度都是绝对禁止的!为了保证绝对安全,这个时间要延长到一周以上,也就是说用了头孢特别是注射制剂至少要一周以上再饮酒才能确保安全!这一点希望大家记住!

而那些喝了酒的人想使用头孢的话至少要在24小时以上。以前有个科学节目做过实验,酒精在人体内彻底代谢完排出体外至少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因此我们如果想使用口服的头孢至少要在饮酒24小时之后,如果是打针输液这个时间还要再延长,间隔的时间越久才会越安全。

总结:喝了酒千真万确会对头孢和头孢之外的很多药物发生“双硫仑反应”,严重的“双硫仑反应”可以致人死亡。为了保证安全,使用头孢后至少在一周内不要饮酒,而饮了酒至少要间隔24-48小时才能使用头孢,两者之间的时间间隔越大才会越安全!

如果觉得以上内容有用希望大家能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假如还有不懂的、想要了解的可以加我关注“急诊医生老赵”,我会尽我所能的帮助大!


急诊医生老赵


您好

Mr张为您解答

每一个医务人员或者学习过医学知识的人都会告诉你吃头孢后千万不能饮酒,我相信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情况,下面我就来简单讲解一下为什么吃了头孢不能饮酒?

首先介绍一个概念——双流仑样反应。

即服用头孢等抗生素后若饮酒,会发生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严重症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关系,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及对乙醇敏感者更为严重。

原因是头孢类药物会导致酒精在我们体内分解过程出现故障,产生有毒物质(乙醛)并蓄积体内,从而出现了双流仑样反应。



事实上,除了头孢类药物外,服用其他抗生素后饮酒也会出现类似情况,如咪唑类抗菌药物:甲硝唑、甲硝唑磷酸二钠、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等;其他抗菌药物:呋喃唑酮、呋喃妥因、氯霉素、酮康唑、 灰黄霉素、琥乙红霉索、复方磺胺甲恶唑、异烟肼等。

那么有朋友就会问了,到底吃完这些抗生素要多久才能饮酒呢?



Mr张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发现结论并不相同,有的说3天,有的说要5天,也有说要7~10天的,我个人认为这个可能也与人体对药物及酒精代谢情况不同,稳妥起见至少也要5天以上才是安全的,如果是饮酒后也建议至少3天不能使用以上抗生素。



好了以上就是我总结的全部内容,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看到,从而帮助更多的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有问题可以留言咨询。


心血管内科医生Mr张


(医患家特约回答:急诊科欧阳医生)

最近,一篇关于凌峰教授惊心的生死24小时的文章在医疗圈刷屏,而致使他闯了一趟鬼门关的罪魁祸首,正是因他饮酒后服用头孢呋辛酯,建议大家自己搜索文章进行了解具体情况,可以得到很大的感触,同时也能更好的警示自己平时注意避免相同情况的发生。凌峰教授的亲身经历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一定要警惕酒精与头孢类药物发生的双硫仑样反应。



1. 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是使用某些药物(如头孢类)后饮用、或接触含有酒精的饮品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酒精进入体内后,大部分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代谢才能排除体外,酒精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而某些药物(常见药物如头孢类抗生素)能够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而在体内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2. 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不仅仅是头孢类药物

头孢菌素类药物中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最敏感,而且不仅仅是饮酒,含有酒精的巧克力、服用藿香正气水等,甚至皮肤接触酒精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除了头孢类药物之外,硝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等)、呋喃唑酮、酮康唑、灰黄霉素、磺胺类药物也会发生,而且据有关报道称饮酒后的7天内使用以上药物都有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3.“双硫仑样反应”严重者真的会致命

双硫仑样反应发生后轻者面部发热、潮红、头痛、头晕,严重者可出现胸痛、心跳加快、血压下降、视觉模糊、呼吸困难等,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甚至会发生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休克,从而导致死亡。


4.“头孢类抗生素+酒精”为何有些人不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一方面,就如某些人即使少量饮酒也会面红、容易酒精中毒一般,个体对于酒精的代谢存在先天性的差异;另一方面,“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与用药和饮酒的时间间隔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饮酒后的7天内均有可能发生;再者,双硫仑样反应的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症状轻者可能会被酒精中毒的症状所掩盖而不会被察觉;此外,儿童、老年人由于肝脏对酒精以及药物的代谢能力较一般成年人差,因而更容易发生。综上所述,不同人存在的这些差异,决定了同样是饮酒后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有些人却不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医患家


吃头孢后喝酒,会出现双硫仑反应。会导致体内乙醛代谢受到抑制,从而出现乙醛中毒样反应。如严重可发生休克甚至

危及生命!

切记,吃头孢后一个星期内不能饮酒,饮酒后更不能吃头孢类,甲硝唑、呋喃唑酮类抗生素,他们都有近似于双硫仑的结构,易导致双硫仑反应,也极易对肝脏造成巨大的损坏!


羹汤食语


不光是吃头孢喝酒有生命危险,很多的药物,包括感冒药,消炎药,退烧药,止疼药,降压药,降糖药,也包括有一些中药等,在吃药时喝酒都有生命危险。

总而言之,无论在吃什么药期间喝酒,即便是没有生命危险,也对药效会有所影响。(需要用酒做药引子的特殊中药除外)。


顺其自然方能久远


这些事情都是此药应用较长时间后,陸续出现的。比如青梅素,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未有发现过敏的。这个因素很复杂,有药品质量问题,人体变异反应等。头孢用了二十多年了,酒后出现头痛头晕呼吸困难呕吐等现象,叫做双硫仓反应,甚至可以引起死亡。据本人知道也是近年来的事,就是查询以前药典也设有此类记载。人类在以后的医疗过程中,也还很难设想会出现那些新的问题。所以不能一出现医疗意外,就搞医闹,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些问题!


老人新手新手


每年因为服用头孢之后喝酒身亡的教训还少吗?

服用头孢类药物期间喝酒的话,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通俗点来讲就是,头孢类药物使得人体分解酒精的机制出现了紊乱,没办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乙醛堆积在人体内,产生中毒。轻微者会产生脸部发红、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干呕等症状,严重者会直接导致死亡。

每次开出头孢类药物时,医护人员都会叮嘱在服药期间不要喝酒,可是真的有几个人听?健康不是儿戏,医护人员也不会随便叮嘱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应该谨听医嘱才对啊。


香港内容爱分享


不信你可以看看下面这篇文章https://www.toutiao.com/ugc/share/wap/thread/1624794762653699/?app=&iid=60077295134&target_app=13&tt_from=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酒精与抗生素会引起“双硫仑反应”。

是致命的!

看看我之前发的回答和微头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