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好的学校和好的专业不可兼得,你会怎么选择,为什么?

向上炬火


这就要看自己侧重什么。如果你看重学校的牌子,你就选择学校;假若你看好专业,你就选择你喜欢的专业。

有大部分学生(包括家长在内),都希望能到名牌大学读书。这是因为,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找工作比较容易,社会各行各业也特别看好名牌大学出来的学生。即使你所学专业与行业不对口,人家照样看重你。也许看重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你毕业的学校。

好的专业毕业后找工作并非尽如人意。所学专业与你服务的行业不对口是经常会遇到的。假若你不是211或985大学毕业的,你的待遇也许会和其他人一样。当然,专业对口也许会好一点。


君十平轮


每个学生问这个问题都是想对未来的自己填高考志愿做一个参考。但是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不同,所以回答这个问题呢,要分两种学生去讲。一种是明白自己未来的工作要做什么,一种是还没找到自己想做什么的学生。

1、对于明白自己未来要做什么的学生

建议:专业优先。因为这种学生已经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很了解,所以就不会有换专业这种想法,那专业肯定是应该认真考虑的,因为好的专业配备的师资是很强大,学生可以拥有更多资源,并尽可能在该专业领域变的专业,比如医学神经领域,广州的南方医科大学就比中山大学厉害,所以优先选南方医科大学而不是中山大学。

2、对于不明白自己未来要做什么的学生

建议:学校优先。因为这种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不了解,是迷茫期,以后很有可能会存在换专业工作的可能性。而好的学校,可以让你以后找工作更加成功,假如你有个985、211大学的学历,基本上很多公司你都能接到offer。而如果你只有普通本科,甚至是专科的学历,那在企业面试时肯定不吃香。

以后面试千万不要相信面试官学的不看一个人的学历,而是看能力,这只是骗小孩子的把戏,你没有那一张文凭,你是不可能有工作机会的。而且在绝大多数人看来,你的学历和你的能力是相等的,即高学历就是高能力人才,学历低就是能力低,这是大家的真实想法,只是不摆明讲出来而已。大家不要和我争论说也有些学历低的人能力也高,这些只是少数而已,特例不能成为普遍的规律。当你没有接到别人的offer时,你是没有机会向别人展示自己能力的。

当然以上是对高志填志愿的学生的一个大致方向,但是对于想考研或读博的学生,不用纠结,考研一定要选好专业,因为读研或读博都是在某个领域越分越细,所以是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

这是对普通学生的建议,当然还有最后一点是对特殊学生的建议。就是自身家族有企业,以后是回家帮助家庭的学生,建议找相关对应的专业即可。比如有些学生的家庭有很大的公司,您毕业以后是回去掌管自己的家庭企业的话,那肯定是学习管理岗。

以上几点就是我在跟我自己的学生面对这种就比较纠结问题时提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数理化黄老师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了又想,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从人生价值观方面说的话,那我们就避虚就实。好的专业也许是你感兴趣的专业,那么以后遇到各种困难,你都会勇敢面对,去克服它,很好地去解决它。从而实现你更好的人生价值,为国家贡献你自己的力量。毕竟能力重于学位。记得原来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技术优秀的技工,他的工资与所制造出的产值远远越过一位名誊非常高的博士。从这一点讲,能力是第一位的,你感兴趣的专业,那么你就要努力钻研,将来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来的。

如果从大众观点来说,那么好的学校就有很大的优势。包括以后你的就业找工作来说,别人第一次认知度还是蛮高的,至于后面来说还是看重于你的能力,能为他的公司创造出多大的产值的。

所以说确实很难选择,但关键还是能力是第一位的。抉择权在于你,也希望你能全面在考虑下作出选择。

而我现在注重好的专业与能力,因为这样你以后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与社会,不受制于别人,活得更精彩!

希望这样说能帮助到你,也欢迎大家关注,共同探讨!





Living168


在高考志愿填报时,经常会提到一句话:文科选学校,理工科选专业。对于选择志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一般认为,对于文科专业来说,各学校专业内容并不是有太大的区别,比如北大的法学和上海政法大学的法学讲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所学内容都一样,只是北大有名校的光环,学校名气要大的多。文科生靠着名校的金字招牌就可以行遍天下。

理工科选专业,理工类大学专业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比如长安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东华大学的纺织专业等等是其他大学无法比拟的。选择一个具有明显优势的专业,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对于以后的职业发展将会非常重要。

除了选学校选专业的抉择外还有一个就是选城市。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城市各种资源充足,机会多发展空间大。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喜好愿望,高考志愿的选择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这里说到的文科选学校理科选专业也不完全正确,只是作为一个报考参考。





办公自动化E课堂


面对学校和专业的抉择,个人认为以下这几点需要着重考虑:

一、 选择好学校

好学校感受到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和学习视野都是普通高校所没有的或是赶不上的,先为自己赢得这样一个优良的环境之后,再通过努力转到比较理想的专业进行学习,就相当于尽可能将院校和专业的选择都达到最好。但是大学转专业的要求比较高,并且转专业之后的学习会更加辛苦,一定要早早做好心理准备。

二、 选择专业:低一级大学的王牌专业知名度不亚于名校,就业率甚至反超

如果想要奔着未来的就业去,选择专业有时会更加重要。尤其是在近年来众多新兴专业不断兴起的趋势下,一些迎合时代主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技术型或是实用型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当不错。而一些以这类专业为重点王牌建设专业的高校会是很好的选择。有许多双非高校虽然不属于985、211工程,但是在王牌专业的建设实力上甚至超过众多一流高校,在业界内也享有良好的口碑,如一些特色办学的医学类高校、财经类高校和政法类高校等,专业建设实力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

因此,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思考清楚自己未来的道路该怎么走。如果已经有了明确的专业择向,那么可以选择低一等但是该专业实力很强的院校,未来就业口碑也很好;如果对于专业没有过于清晰的规划,更想进入好大学感受更好的学习氛围环境,那么可以选择好学校。除此之外,城市、生活环境、地域等多方面因素也可以作为参考的因素。


Grace英语老师


作为一名在职的带过多年高三毕业班的老师,每一年我的学生也会出现和你同样的状况,在这里,我想给你提点中肯的建议,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在得到这个问题答案之前,我想请你,遵循内心来思考一个问题,你是选择本科毕业之后直接参加工作,还是想继续深造考研究生,甚至将来读博?

因为从你的问题可以看出,之所以比较纠结,到底是读好大学,还是好专业,无外乎是想在毕业之后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能够取得高薪。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想本科毕业之后直接参加工作,那么就应该选一个好的大学,因为现在这个社会很多用人单位第一考虑的就是你的那张大学的毕业文凭,不要相信马云所说的,他从不看一个人的学历,而是看能力,阿里巴巴有几个不是985,211的?你没有那一张文凭,你连人家的门都进不去。纵使你有再大的能力,你连门都没进去,你连给别人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都没有,这种能力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如果你想在大学里继续深造考研考博,我非常建议你走第二条路,现在考研比考大学相对简单很多。选一个好的专业,第一,专业对口,这个专业社会需求比较大。第二,自己比较感兴趣,只有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做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所以不如选个好的专业,在大学四年里好好奋斗,考一个甚至比你原本所考大学更好的学校的研究生。

当然还有第三个就要看你的人脉,你的家庭,如果你还是想直接大学之后就找工作,但是又想选自己所选的这个专业,你可以在大学里面通过一定的关系来进行专业的调剂。当然,这有一定的困难度,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能力了?

以上几点就是我在跟我自己的学生面对这种就比较纠结问题时提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宋先森的快乐生活


1.有考研计划的高考生,选学校。能上211绝不报双非。

2.家庭有背景的,选好学校。

3. 家里有矿的,选好学校。

4.善于交际,伶牙利齿的小伙伴,选学校。

5. 文科生,选学校。

6. 女生,选学校。





秦凯王戈


在这种情况下,我肯定会遵循学校优先原则,理由如下:

1、由于在职场发展中,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关注的是其就读学校,所以母校的影响往往要比专业影响更大一些。从配图漫画中也可以看出,天平上的大学比专业更重一些。

2、由于个人所学专业未必就是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所以专业与个人职业发展的关联度不是很高。

3、专业兴趣可以在今后的学习、工作过程中得到培养,甚至还可以通过考研或岗位变化来调整;而学校一旦选定,就不会再有机会变换。


职教动态



用户8375499499715


我赞同的一种看法是,遇到这种情况更看重专业实力。如果你在985和211之间选择,我建议放弃985的排名很差的专业,选择211排名很好的专业。如果可以上985的中等专业,我建议选择985,毕竟这个标签对将来就业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同理,如果是在211和普通本科之间面临这样的选择,也是采用这样的方式。总之,我更看重的是专业实力,在尽量选择好学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专业选择。

不过,事实上什么样的选择都有,也都有其选择的合理性。我的学生曾经就遇到过类似的选择,2016年高考分数够上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等985大学,但是都不能上它们最强势的专业,而且考虑到地域因素,最终选择放弃985,选择了一所211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里面的强势专业。当然也有学生,在分数刚够985、211的情况下,毅然选择985、211,即便被调剂也在所不惜,就是为了985、211的名号,因为他更看重的是将来的深造。

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事实上志愿填报不光涉及到学校和专业排名,还会有地域、交通出行等多种因素。但是,不管怎么选择,一旦选定了,就不要患得患失,这山望着那山高了,而是要认真学习,争取让大学生活充实而收获满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