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沒有核武器,俄羅斯軍事排名會有變化麼?

用戶5965023303


很多人認為無論有沒有核武器俄羅斯的軍力都可以排進世界第二,個人不認同這種觀點。覺得去掉核武器的話,俄羅斯在世界上的軍力排名只能排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我國。要知道,除去核武器後,評論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也只能從現役的軍事裝備和軍工體系的完整性來看了。



先來看俄羅斯海陸空的實力與我國的差距!首先來看俄羅斯海軍:我國海軍水面艦艇的實力可以說碾壓俄羅斯海軍水面艦艇,而俄羅斯海軍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水下潛艇部隊,確實俄羅斯核潛艇的技術性能要比我國的強,但是絕對達不到碾壓的地步。我國擁有先進的盾艦的數量要超過20艘,俄羅斯海軍水面艦艇有多少艘呢?只不過是一些老舊的艦船,新服役的型號數量少,噸位小根本難以與我國海軍的052C/D,055型相抗衡。


再來看俄羅斯空軍:俄羅斯空軍相對於我國空軍的唯一優勢就是戰略轟炸機,而我國空軍相對於俄羅斯空軍的優勢就是戰鬥機的數量和質量。雖說,我國空軍達不到碾壓俄羅斯空天軍這樣的地步,但是實力還是要強於俄羅斯空天軍的。我國空軍三代以及三代半戰機的數量已經超過了1000架,而俄羅斯空天軍的三代及三代半戰鬥機的數量不過500架。

至於俄羅斯陸軍:我國陸軍比俄羅斯陸軍的實力高不了多少,基本上處於同一層次。其實,失去制空權和制海權之後的陸軍也只能淪為活靶子了。

最後來說兩國的軍工體系是否完整。

我國和俄羅斯的軍工體系都比較完整,在俄羅斯失去歐洲這個可以進口各種軍用零部的地區外,也只能選擇從我國進口了。比如進口我國054A型護衛艦使用的發電機,我國航天科工集團還為俄羅斯提供了數十款抗輻射航天級電子產品。相對而言,我國進口俄羅斯的武器部件就太少了,也只有航空而已,只不過現在殲20和殲10C都在換裝渦扇-10發動機進行試飛,逐步減弱對AL-31F系列發動機的依賴。只能這樣說,我國和俄羅斯的軍工體系都比較完整,都可以獨立製造先進的武器。
可以說,俄羅斯軍工有的我國都有,我國軍工有的俄羅斯沒有,就比如建造航空母艦,萬噸級驅逐艦,隱身戰鬥機。(圖片來自網絡)


江山何沉


如果沒有核武器,俄羅斯的常規軍力在世界上的實力排名的確會大為縮水,俄羅斯之所以能夠長期穩定位居世界第二號軍事強國,就是因為俄羅斯的三位一體戰略核打擊力量的保證。失去核武器,俄羅斯只能排到當前世界軍力第三名。看似只是後退了一名,可是世界軍力前三名和之後的國家差距可是非常大的。


俄羅斯經過2009年開啟的軍事改革以後,軍隊規模目前已經不足百萬(86萬),而美國接近150萬,印度是130多萬。雖然規模相比其前身已經大大縮水,但俄羅斯這些年的軍備改革和發展還是很有成效的,現代化武器裝備大量獵裝,並建立起部分領域的絕對領先。我們不按什麼庸俗的坦克裝甲車、戰鬥機數量來比對。來看看俄羅斯常規軍事實力究竟如何。


俄羅斯陸軍現在的主力是T90系列主戰坦克和
BMP系列步兵戰車,而俄羅斯並不僅僅是建立鋼鐵洪流,雖然俄羅斯是以陸權為主,但是俄羅斯陸軍也是世界上僅有兩支“飛行的陸軍”之一,俄羅斯陸軍擁有大量的航空器,包括各式武裝直升機、運輸直升機和其他類型直升機,以及攻擊機,俄羅斯很注重陸軍的航空能力,所以這一方面其實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俄羅斯陸軍可以說綜合實力目前位居世界第三,僅次於東方大國和美國。


俄羅斯海軍現在萎縮的很厲害,唯一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實際處於趴窩狀態,俄羅斯海軍已經無航母可用,而且俄羅斯水面主戰艦艇都是二三十年前服役的老舊艦艇,四大艦隊無一不是老將充當旗艦。但俄羅斯海軍現在以水下潛艇為主攻方向這是事實,且這些年也新建瞭如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級這樣的隱身護衛艦,雖然老化嚴重,但是俄羅斯海軍實力依然不可小覷。

俄羅斯空天軍在09年開啟改革以後更名空天軍,俄羅斯空天軍現在還是位居世界第二位的,而且在敘利亞戰場,2/3以上的軍人和戰鬥機、轟炸機參與了敘利亞戰場的實戰檢驗。俄羅斯空軍依然有著三款戰略轟炸機和蘇霍伊家族的大量先進戰鬥機,蘇35S位列現在世界三代半戰鬥機的巔峰,蘇57雖然尚未服役但是也是俄羅斯已經發展成熟的五代機。俄空天軍現在的實力還是非常強大的。
無論怎麼說,俄羅斯都非常注重軍事實力建設的,所以不要因為幾艘老艦艇就說俄羅斯軍事實力徹底沒落了。俄羅斯軍力現代化發展非常迅猛,即便只論常規軍力,俄羅斯也依然可以在世界第二三名之間浮動。


標槍防務


俄羅斯的國防力量建設長期以來比較依賴核威懾,與師承蘇聯有很大的關係。倘若剔除核威懾,僅常規作戰力量俄羅斯的軍力排名就頗有爭議,總體來說不會出前五,至少會比那些老牌的歐洲大國要強很多。

一個國家的戰鬥精神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一個國家的戰爭意志和能力。俄羅斯在國內被稱為戰鬥民族,這和其處事粗狂、簡單直接有必然聯繫。俄羅斯軍隊的戰鬥精神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在蘇聯解體後的幾場戰爭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舉幾個例子以供參考,蘇聯紅軍衝鋒有烏拉衝鋒的特色,俄羅斯空降兵在車臣戰爭中,曾經以不到一個連的兵力協同一支12人特種小分隊,以百餘人的兵力將車臣準備迂迴突圍的3000多名叛軍武裝死死地拖在陣地上,最終被趕來支援的俄羅斯大部隊殲滅,而最終只有十幾名輕傷員撤退最終活了下來,其餘的人全部戰死沙場;在最終打到彈盡糧絕的時候,空降兵連長向上級發出“永別了,向我開炮”的最後通話。

最近的就是在敘利亞戰場上,俄羅斯特種偵察分隊滲透偵察中行蹤暴露,最後一個小隊遭到數百武裝分子的圍攻,最終全部戰死沙場,最後還是以“向我開炮”的最後通話而告終;還有一次俄羅斯的一個特種小分隊遭遇200多名武裝分子的追擊,最後無一傷亡的退出戰鬥。俄羅斯軍隊的戰鬥精神是一個很重要的加分選項,畢竟人才是主導戰爭的核心因素。

俄羅斯的陸軍是對於西歐國家最具威脅的部隊,其陸軍師承蘇聯的裝甲洪流,擁有一支轉裝備數量、體系建設相對完善的陸上裝甲突擊集群。俄羅斯的裝甲集群有別於歐美陸軍體系,俄羅斯在效仿歐美空地一體戰的同時,保留了傳統的強大的野戰防空力量,簡單點講就是在增加武裝直升機的使用同時,持續推進野戰防空力量建設,為其裝甲集群提供了雙保險,同時與時俱進強化前線近距火力支援能力。

俄羅斯空軍實力已經大不如前,遠非蘇聯時期可比。在裝備更新換代建設上,五代機俄羅斯在技術和時間進度上都落後於美國和中國;至於主流三代機建設上,俄羅斯基本上以三代機為主,這一點還不錯,雖有一些二代機服役主要集中在強擊航空兵等戰術支援力量上;但是同時要認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俄羅斯先進戰機的佔比相對較低,主力機型還是早期的蘇系和米格系戰鬥機。另外,俄羅斯空軍比較有實力的當屬轟炸機部隊,涵括了多型轟炸機,對地攻擊作戰能力還是很不錯的,畢竟是當前唯一一個能在轟炸機領域與美國抗衡的國家。

俄羅斯除了有比較全面的野戰防空體系之外,其區域防空系統也不錯,比較著名的產品有S-300系列遠程防空系統、S-400遠程防空系統、S-350中遠程防空系統以及剛剛面世的S-500防空反導系統。構建了一整套比較完整的射程銜接、中高低末端全覆蓋的防空反導攔截體系,在技術和體系建設上都處於國際相對領先的水平。

俄羅斯海軍實力衰減較快,當前雖有所復甦,但是效果微乎其微。俄羅斯海軍目前大型水面作戰艦艇的數量急劇壓縮,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在也沒有建造過排水量超過5000噸的水面作戰艦艇,手中的巡洋艦、現代級、無畏級大型作戰艦艇呈現老齡化,唯一的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經歷幾次事故後前途堪憂。當前俄羅斯海軍主要經歷放在核潛艇和中小型護衛艦的建造上,核潛艇部隊是俄羅斯海軍的威懾中堅,沒有了核武器,威懾力將大打折扣,但體量上也僅次於美國,是一股不可低估的水下力量。

俄羅斯海軍另一大優勢就在於其反艦導彈發展領域,俄羅斯海軍反艦導彈以超音速導彈為主,擁有眾多蘇聯時期的型號以及俄羅斯自主開發的型號,射程有超過五百公里的P-700重型超音速反艦導彈,也有射程300公里的俱樂部亞超結合反艦導彈,形成了以超音速突防為主、射程銜接、岸海空一體的反艦導彈體系。

至於彈道導彈部隊,沒有了核武器將極大的抵消俄羅斯戰略導彈的威懾力。彈道導彈一直是俄羅斯國防發展的強項,其發展的彈道導彈型號繁多、射程銜接以及在突防領域具有不錯的造詣。比如其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長期以來就是俄羅斯反制美國反導部署的殺手鐧武器,空射型匕首已經和米格-31戰機結合,發展成為一款高超聲速空射導彈。

此外需要特別重視的就是這些年俄羅斯在超高聲速導彈領域發展取得的成就。目前俄羅斯官方披露的高超聲速導彈有空射版匕首導彈、海軍版的鋯石高超聲速反艦導彈以及陸基先鋒超高聲速導彈系統。其中鋯石導彈的飛機速度達到了7馬赫,陸基先鋒導彈系統在試驗中曾飛出了27馬赫的高超聲速。

綜合起來來看,俄羅斯在沒有核武器的狀態下,其常規軍力建設存在一些問題,在時間進度和技術發展上略落後於美國和中國,陸軍方面與中美基本持平,各有優勢;空天軍方面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現代化建設速率上略低於中美;海軍方面中美兩國碾壓俄羅斯海軍,甚至亞洲的日本也足夠俄海軍喝一壺;在導彈領域俄羅斯尤其獨到的技術體系;需要著重強調一下俄羅斯軍隊的戰鬥精神,這一點不可忽略。

因此俄羅斯常規軍力現代化建設掣肘於經費問題,發展相對較為緩慢,其綜合排名好一些僅次於中美兩國位列第三,差一點也不會出前五,相比英法德這些傳統的歐洲老牌強國,俄羅斯的軍力遠比他們要強得多。


鷹鴿分析


不會。現在世界上各國的軍力排名上,公認的是第一美國,第二俄羅斯。但是幾乎所有排名都是按照沒有核武器劃分的,世界第一美國,第二俄羅斯。也就是說,算不算上核武器,俄羅斯都是第二,頂多第三。

俄羅斯的軍力上,陸軍是最強的,其次是空軍,最差的是海軍了。但是,俄羅斯的陸軍和空軍,在保證本土防禦上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他的坦克總數,服役的加上備用的達到了20000多輛,一千多架戰機。這數量比什麼英國法國都是高出一個數量級的,這些國家根本就沒法比。

俄羅斯有自己的軍工體系,而且非常完善,在世界上又是領先的。這些東西能保證的是俄羅斯自己能夠生產出先進的武器,能夠自給自足。而且,俄羅斯的土地面積足夠大,需要那麼多武器去防禦。也就導致,他的武器數量是非常多的。歐洲那些國土面積比較小的國家,根本用不上那麼多武器去防禦。

自己能產,數量又多,而且足夠先進,那俄羅斯也肯定是第二的軍事強國了。但是如果單純說常規軍力,扣除去核武器的話,俄羅斯的軍力其實不太夠看的。他有17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軍隊上面,俄羅斯聯邦武裝,加上邊防軍加上國家近衛軍等,總共200萬,一起被他的國土稀釋沒了。

咱們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也有200多萬部隊。但是咱們14億人,他們1.4億人。也就是說,咱們700人裡有個當兵的,他們是70人裡有一個,這200萬部隊,是俄羅斯能夠拿出來的最大數量了,以後還得縮減。即便是現代,軍隊人數同樣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


軍武文齋


即便世界上沒有核武器,排除軍事聯盟,單就國家軍事實力來說,俄羅斯的軍事排名並不會改變,依然是世界前三。

很多人有一種誤解,那就是俄羅斯以我國一個省的GDP,在世界上豪橫,靠的就是手裡的核力量。

當然,毋庸置疑,核力量確實是俄羅斯的軍事威懾最有效的手段,但不是唯一的原因。雖然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軍事實力確實大打折扣,但是要明白,蘇聯的軍事實力是給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準備的。

蘇聯當時的陸、空力量,基本上是傲視全球的,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海軍力量下滑最為嚴重,從當時排行世界第二的海軍力量,沒落到今天捉襟見肘的地步,一度連日本都想挑戰他的海軍。

但是即便是蘇聯時期,他的海軍力量本來也弱於美國。俄羅斯剛剛解體後的十年,軍備廢馳、軍紀渙散,確實一度到了十分危險的境地。但是普京上臺後,整軍經武,俄軍逐漸恢復了雄風,重新回到了世界舞臺中央。

目前俄羅斯的陸、空軍力量,軍事素養足以排世界第三,實戰能力是絕對的世界第二。其仍然具有強大的超遠程打擊能力和戰略投送能力,具有最先進的防守和進攻導彈體系,先進的作戰飛機。而且具有各種武器的研發、製造能力。

俄羅斯具備個別領域領先全球的獨特殺手鐧武器研發能力,就算是沒落的不成樣子的海軍,也還有大型核潛艇在全世界巡遊,可以隨時發起對目標國的致命打擊。

所以,雖說脫毛鳳凰不如雞,俄羅斯這隻脫毛鳳凰還是鳳凰,暫時還輪不到雞來欺負。只能這樣說,如果俄羅斯沒有核武器,可能對美國的威懾力會大大降低,除此之外,對其它國家還是一個強大的、不容輕視的存在。


謝金澎


雖然目前世界軍事力量總體排名有爭議,但是前三名的排名毫無爭議,分別是美國、俄羅斯和我們。不過很多人都在說,俄羅斯之所以能夠排在第二,完全就是依靠核武器,沒有了核武器,俄羅斯只能排在第三。


不過實際情況就是,這個世界就算銷燬全部核武器,在沒有核武器的情況下,俄羅斯在世界上的軍事排名也沒有變化,依舊世界第二。

雖然蘇聯解體了,但是俄羅斯卻主要繼承了蘇聯大部分的軍事力量,幾乎所有的核潛艇,大部分戰鬥機和陸軍裝備,甚至由於國防預算緊張,很多武器都荒廢了,即使這樣,俄羅斯的軍事力量依然還是僅次於美國。

此外俄羅斯不光繼承了蘇聯的武器裝備,還繼承了蘇聯的軍事工業體系,這讓俄羅斯可以繼續生產先進的武器裝備,並且擁有先進武器的研發能力。

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強大不只是體現在俄羅斯自身的武器裝備上,還表現在俄羅斯的武器出口方面。俄羅斯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武器裝備出口大國,俄羅斯生產的武器裝備,在各國多個國家軍隊服役,也包括我們,進口了“基洛”級常規潛艇、蘇-35戰鬥機和S-400防空導彈系統等,俄羅斯一些武器裝備技術都超過了美國。

比如俄羅斯的核潛艇技術,雖然俄羅斯每年國防預算緊張,但是俄羅斯始終沒有放棄核潛艇的發展,整個核潛艇部隊的作戰能力,超過了美國。此外還有俄羅斯的防空導彈技術,已經服役的S-400防空導彈領先美國“愛國者”防空導彈,即將服役的S-500防空導彈系統更是全球獨一無二的存在。



唯一制約俄羅斯軍事力量發展的因素就是缺錢,由於俄羅斯常年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制裁,國家發展有限,停滯不前。比如2019年美國國防預算7000多億美元,俄羅斯卻只有400多億美元,差距太大。


資訊所長


不會的,以常規軍力計算,排名不會有大變化!但是區域武裝衝突會加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