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杂园田兴,其31首的作者表达了什么?

1592530


因为这几天宅在家里,所以特别留意了新一季的《诗词大会》,也就留意到了这个题目,于是尝试也来回答一下。关于范大成的《四时杂园田兴》诗,总共应该有六十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

每部分都分别描写了农村的四季景色,和农人农活即景。这些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写实、唯美、似电影镜头下面的画卷。以下面这一首为例(是我自己很喜欢的一首作者的“代表作”):

夏日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晴蜓蛱蝶飞。

这首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色彩浓烈:梅子(果子)成熟后的金黄色;麦花(农作物)雪白色;菜花(菜蔬)浅黄色(暗写、已经开谢了)。诗里写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突出了几个重点物质、而且以物质+颜色这样的组合方式: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而且熟悉农事的读者都知道,象这几样物质,在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状态不同色彩…这首诗是写夏天,如果季节前移或后推,那么色彩就会完全不同。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到这首诗写实的气质。

诗的第三句,诗人看到这个村落的时候是安静的,人影稀少,所以才没有惊动蝴蝶和蜻蜓……这两个小家伙正自得其乐玩耍着!没有正面写“人”,其实是不写的写-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惟有蜻蜓蛱蝶飞”-静中有动,显得更安静。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诗的前三句都是相对的“静物”,后一句用农村田间地头最常见的两样“动”物,来给这首诗点睛、并结束。

这组诗所描写的农村四季景色,让我想起了最近的网红李子柒所生活的村居,跟这组诗所描述的农村生活,有串连的“嫌疑”……一样是理想化的田园牧歌生活,至于农作的累、辛苦、要看天吃饭……这些理想之外农人需要面对的现实,是被刻意淡化的,即使有,也是暗写、不会把伤口翻出来给别人看的意思-分享美好时光,那些画外音就自己体会吧!这就是我对这组诗的理解。欢迎指正![比心]





圣斗士晓枫


给范成大带来盛誉的是他的田园诗。

《四时田园杂兴》就是一部反映田园生活的大型随笔之作。

其中包括六十首作品,分别从春、夏、秋、冬不同季节。

对农家生活、景致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四时田园杂兴》之中的第三十一首意思很简单,情感也很平淡,就是写了一个苏州附近的乡村家庭,上上下下、老老小小都在辛勤劳动。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不就是宋画中常见的田园牧歌吗?鸡鸣狗吠里,男耕女织时,稚气未脱的农家孩子在桑树下,一本正经地做着种瓜种豆的游戏。羊肠小道上,斜风细雨中,行吟诗人骑着毛驴不紧不慢缓缓而行。没有排场,也没有冒险,更没有张扬。一切都那么平淡,又那么自然,还那么入诗入画。

第一句,“昼出耘田夜绩麻”。干农活是很辛苦的,早上、晚上都得干。早上干什么呢?“耘田”,就是在田里锄草。李绅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可见锄草是夏天的工作。晚上干什么呢?“绩麻”,就是把麻搓成线,用来织成麻布衣服。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这家人的衣服不是绫罗绸缎,是比较简朴的。

第二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就是男女。男女“各当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古代社会最常见的男耕女织。前一句描述的“昼出耘田夜绩麻”的图景,其实就是男女分工的意思。男人一大早出去锄地,女人到晚上还在织布,各司其职,日夜劳作,这就叫“儿女各当家”。大人们都在辛勤劳动,小朋友在干什么呢?“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童孙”就是小孙子,非常年幼,不会耕耘,不会纺织。可是他是在偷懒贪玩吗?不是。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在桑田边上学着种瓜。

“学”字很有意思,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小孙子并不擅长种瓜。他看着一家老小都在忙碌,不好意思去玩耍,得帮点忙,能帮一点儿是一点儿。“学”字写出了孩子的不熟练,也写出了孩子可爱的一面。胡令能写过一首《小儿垂钓》,说“蓬头稚子学垂纶”。小孩子哪会钓鱼呢?他在那儿玩,学大人钓鱼的样子。那家大人估计比较闲,天天钓鱼。大人爱干什么,小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去学着做。大人都在日夜劳作,闲不下来,小孩子也会觉得我不能偷懒,我也学着种瓜吧!


瘦金体花间書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详释:

农人日间耕田晚间捻麻绳,农务繁忙没有休息的时分。娃娃们还不会如何种田纺布,也学大人们在桑树底下学习栽种瓜果。

一、走近宋代诗人范成大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卒于六十八,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成名较早,尤其诗文闻名。他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张籍等唐代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后自成一体。他诗作风格易懂、清新深入生活。他以描述当时农耕社会生活的诗文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二、品析田园和乐之美

《四时杂园田兴,其31》本诗360度场景呈现出农人忙碌的工作场景:其一起早贪黑。日暮而作,日落而不得憩,一刻不得闲,白日耕田,夜晚纺麻,四时忙碌,为了生计。背后潜台词是整日奔波苦,一日不得闲。其二农人家中全家干活。成人儿童各司其职,人人乐在其中,苦也作乐,黄口小儿,也仿着大人种瓜。此情此景,像极了新近网红李子柒,享受着四时之忙碌,田园清平乐。其三接二连三的农事,夏日里,培秧苗、除杂草、编桑麻,捻线绳,范成大写实这些场景,让读者身临其境。

作者诗中,人忙碌的,景惬意的,事乐人的。农田一派忙碌景象,岸侧桑树片片,秧苗在太阳下吹着晓风、恣意生长;农人们喜于繁忙,乐得播种,期盼收获,各司其宜,各尽其职,由衷喜悦。诗歌积极向上,写实欢欣。

宋代的农村生活,税赋重,农人的肩上压力很大,生活非常辛苦。但范诗人笔下没有描写荒村废井之景、衣破体瘠之形,而描绘一派乡村农忙景象、农人愉悦的操持,能否说诗人在有意美化生活,呈给当权者?不,作者用美的眼去找寻生活中的美好,尽力展示这种美好,只有这样,让读诗的人感觉到意犹未尽的欣赏和向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莫不如此美好。


婷予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四时田园杂兴》(题意:四个时节田园的各种兴致)共60首,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分为春夏秋冬四个诗卷,其中春日田园杂兴12首、晚春田园杂兴12首、夏日田园杂兴12首、秋日田园杂兴12首、冬日田园杂兴12首。描写了4个季节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一幅田园农作动态图。


18897683317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四时田园杂兴》(题意:四个时节田园的各种兴致)共60首,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分为春夏秋冬四个诗卷,其中春日田园杂兴12首、晚春田园杂兴12首、夏日田园杂兴12首、秋日田园杂兴12首、冬日田园杂兴12首。描写了4个季节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一幅田园农作动态图。



贵州良心酒


白天下田劳作,晚上回家纺麻,村庄里,大家都过着日子,小孩子还不了解劳作,但也学着种瓜果。

叙述了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勤生产和刻苦生产。著重在“陇亩民”的安定闲适、乐天知命,内容从劳动过渡到隐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