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吞》“原来美好本身来自一场不可饶恕的丑行”


“这个世界上一切美丽的事物并无两样,被世人分享才是造物主赋予她的使命,既似遥不可及,又能轻易染指。”

「ONE·一个」常驻作者郑执首部长篇悬疑小说《生吞》,连载期间便已获赞无数,单行本出版于2017年,被誉为悬疑文学榜上年度黑马作品。

他跨越类型文学与纯文学的界限,将悬疑类型文学拉到了一个新高度。以多视角、多时间点的叙事技巧,生动而凝练的笔力,探讨人性,感知时代,并且试探进每一个灵魂的内心深处。

《生吞》“原来美好本身来自一场不可饶恕的丑行”

故事讲述了时隔十年的两桩相似“少女被害案”背后,一段迟到许多年的正义审判,以公安刑警冯国金在层层抽丝剥茧下找回案件真相的推理线,以及王頔第一人称叙述为主,回忆出的五个少男少女的青春往事。

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这是一个至黑至暗的故事,作者以其深厚功底将一份人性最经不起推敲的阴暗面一步步剖开在我们面前,但真相远比案件更残酷。

“小孩子的恶是纯粹的恶,成年人的善是复杂的善,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或许都曾是戴罪之人?”那一瞬间而起的恶意,成了一条再无法弥补的罪恶深渊,拉着一个个“清白”的人再没有回头路。

回顾书中每一个生动而立体的人物形象,反倒觉得内心的悲怆感越发深刻起来,全书并不长,花上六七个小时便能一鼓作气看完,但在合上书的那一瞬间,却如同千斤重压在心尖,也一下子让人喘不过气来。

总体来说故事层面并不复杂,两条线交错呈现,以A,B两面,向我们完整展现出了所有情节,但推理层面有许多疑问作者并没有给我们一个准确的解答,只是留给更多人自己去消化的空间,反而站在王頔角度,将一份人性的残忍刻画到了极致丰满,原生家庭的缺陷,亲情,友情,爱情,能将一切“生吞活剥”的,其实是自己。

我们在妥协中成长,学会了“肮脏”,当我们不得不以大人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或许便是我们开始走向虚无的尽头,两个没有被这个世界祝福的男孩女孩在彼此救赎中走向毁灭,唯一剩下的一点美好,是始终干净的在他们心底绽放,后来离开的他们,悄无声息,却掷地有声。

《生吞》“原来美好本身来自一场不可饶恕的丑行”


案件回顾——悲剧的结果

①社会线——回忆

鬼楼再次发生凶杀案,相似的手法,相似的图案,一切不仅仅指向十年前的案件,更因为明白“凶手”早已伏法,又何来多一个“嫌疑人”,唯一个指向性答案,曾经的他们抓错了人。

人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况且那时候板上钉钉的报道,已经将一切放上荣耀,如今这个局面,一下子让冯国金陷入恐慌。

直觉让他明白那时候所有人忽视的另一条线,或许本可以将一切指向另一个结局,官商阶级的勾结,是某一层面来讲最无可厚非的丑陋,层层抽丝剥茧下,是迟到了十年的审判,也终于能将一切绳之於法。

可黄姝究竟死于谁之手?这是作者最后留给我们每个人的思考,被寄养在舅舅家的她,如同一个任人摆布的洋娃娃,过早步入社会,却终究没有来得及学会那份尔虞我诈。

按时间线来梳理,进入艺术院校的她,对于学习没有那份紧迫,但在生活方面,却不得不独自面对养活自己的困境,于是在舅舅引荐下进入酒吧跳舞,也成了那位变态商人看上的猎物。

对于金钱的需求,是让她不小心掉进了陷阱的诱饵,但她的所有目的,其实只是希望给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丧失听力的秦理买一副助听器……

不过十八岁的她,何来能想象到那些人面兽心背后的可怕,如同地狱一般的五天五夜,彻底击碎了她,也让两个小孩因为对世界的失望而决定离开,却又因此带来了一场更可怕的阴谋。

《生吞》“原来美好本身来自一场不可饶恕的丑行”


②爱情线——延续

意外被哥哥秦天救下,苟活十年的秦理,策划了后来所有的一切,推理层面确实不复杂,在很多细节埋笔中早已能猜出个大概,殷鹏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小人,从十年前的逃亡到如今明目张胆的回来,他不知道他一直活在秦理的监控下,他也不知道那个他随意伤害的女孩,曾经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人。

对秦理来说的十年,是因为这份仇恨不仅仅关于曾经的恋人,更是给无辜卷进来,成为替罪羊的哥哥一个交代。

为了将罪人绳之於法,秦理将一份虐待女孩并且埋尸的整个过程全部记录下来,并作为证据送到警察面前,尔后如同终于完成使命一般,从高楼一跃而下,那是他的结局,也是最好的结局。

如同《白夜行》里面最后以剪刀了断的亮司一样,他们对于爱情最纯粹的表达,便是让那一切从没有沾上一点污秽,不论曾作为一个好人还是坏人,比起后来面对的残忍,他们都不需要被审判,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早已想好了答案。

黄姝与秦理之间的感情,更像是彼此的相依为命,他们是两个太相似的灵魂,也注定会被彼此所吸引,在黑暗而看不见前方的深渊里,因为有了彼此,所以才有了光,只是这份光的微弱不足以去抵挡黑暗,终究也只是让他们淹没在一片悲剧结局里。

《生吞》“原来美好本身来自一场不可饶恕的丑行”


人物属性过渡——悲剧的萌芽

③秦理,黄姝

整个故事刻画的人物,是相对来说更成功的,一个为他人所羡慕的神童少年,一个美的有些张扬的女孩,这是秦理和黄姝与生俱来的不同,也是让他们被区分出来的关键。

所谓天才的陨落,其实只在一瞬之间,因为一场病痛,从天才班退出来的秦理,再次回到了原点,他却依然不屑一顾,确实,天才的大脑,曾是秦理最不以为然的天赋。

他逃不出的过去,一次次拉他进入地狱深渊,但那份难得而来的友谊,一直是他心底很珍视的东西,他不想要拖累他们,所以开始下意识的推开他们。

从此陷入自我的世界里,拒绝别人靠近,也拒绝自己走出来,他以为这是最好的和谐,但有些丑恶,就是如同狗皮膏药一样一直粘着他,在这方面,他终究也只是无能为力。

但他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人,比起同龄人,他有一份别人无法企及的冷静以及对待一切的执着。

而对于黄姝而言,美貌于她也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优点,在浑浊不堪的世界里,她很纯粹也很干净,可世界从来不愿意善待她,美不是原罪,人心却是,那唯一剩下的一点美好,成了在她决定离开这个世界之时也渴望能带走的。

她是个难得清醒的人,同样也因为她太清醒了,所以她不会被黑暗同化,更不会被污秽妥协。

以此再回过头来看他们学生时代他们被孤立,除去原生家庭的“丑闻”,更关键的一部分也在于,他们的突出让孩子们嫉妒,人心总是在比较中走向邪恶,那是孩子的世界里对恶最直白的流露,也是黑白两面偏移的开始。而细分到每一个人身上,便是那份由黑到白逐渐被同化的过程。

《生吞》“原来美好本身来自一场不可饶恕的丑行”


①王頔

他的家境贫寒,读书于他而言成了很重要的一份使命,黄姝的漂亮是让他在年少第一次尝到了喜欢的滋味,那份干净的怦然心动,是他最开始的美好,他会站出来保护他们,帮他们打架,那时的他,也是代表孩子世界里善意的表达。

而当第一次体会到生不由己,便是那份以“背叛”为名的诬陷,高磊的错误需要一个人承担,因为与之对应的是被学校开除的严惩,他的家庭背景让他不可以,但对一切无所谓的秦理“可以”,他们保全了前途,却丢掉了自己。

故事以王頔的视角讲出,更多的也是偏向于他的内心世界,他很愧疚,也真挚的欠秦理一句对不起。

②冯雪娇

作为一个被呵护着长大的小公主,她其实是很幸运的一个人,和黄姝成为朋友,本是无意之举,却收获了她这一辈子最值得的一段友谊,她可以不因为外在是非而去归束一个人的形象,但她也没有如同黄姝一般毫无保留的去珍惜这段友谊。

她的靠近带有比较,也带有攀比,纵使她怎么努力也无法成为和黄姝一样的人,但她确实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去模仿。

后来那一次锅楼房爆炸,是秦理替她挡了一次灾,交换的岗位,也是交换的人生,秦理在那次爆炸案中失去了听力,也因为被诬陷成替罪羊,失去了在学校继续待下去的机会,从此天才的彻底陨落,也让他们这几个人渐行渐远。

一份所有人觉得合理的结局,是站在人性层面把秦理的古怪和黄姝的张扬刻画成错误的示范,因为他们的与众不同,从始至终都没有被认可。

冯雪娇的愧疚,让她成为很多个时刻挺身而出的人,但那些失去的,终究是连一次弥补的机会都没有留给他们。

《生吞》“原来美好本身来自一场不可饶恕的丑行”


原生家庭的因与果——悲剧的原因

①父母的罪恶,该孩子承担吗?

对于秦理和黄姝而言,让他们不得不游离整个世界之外的,还有很关键的一个层面就在于他们的家庭,从踏入那间教室开始,他们便是“与众不同”的人,尔后一件件“丑闻”被揭露,对于曾让那群学生“嫉妒”的对象,一下子有了一份堂而皇之的理由去中伤。

“听说了吗?黄姝的母亲,是一位被邪教操控的精神病,看她那副假清高的模样,还不是装出来的。”被孤立,被吐口水,被言语攻击,被无限伤害的她,孩子们纯粹的恶意不需要多加思考,后来得以被“拯救”的她,却是很讽刺的因为另一个孩子更可怕的遭遇。

一个在记忆中没有丝毫印象的父亲,却在他离开以后再次连带了秦理的整个世界,因为那是一个穷凶极恶的杀人犯,当悲痛麻痹人们的判断,最后便只剩下了仇恨,但作为一个只是淡薄枢纽连接下的人犯下的罪恶,该让他们去承担吗?

如同《我们与恶的距离》里,因为一个杀人犯,一整个家庭都成了过街老鼠,但正如那位妈妈说的那句话一般“我们也从来不愿意花二十多年的时间去养一个杀人犯”,可能站在很多层面来讲,这是很难有个正确标准的问题,作为受害者,原本的美好是在一瞬间瓦解,他不可能不恨,但作为无辜的人,他同样也不应该被动去承受一份不属于他们的惩罚。

秦理与黄姝的遭遇,是原生家庭带给他们的千疮百孔,但我始终以为这不是他们应该负起的连带责任,他们是无辜的,这一点从来不需要讨论。但在人性里面,孩子们伤害背后映照的其实也有他们那个原生家庭的丑陋。

所以这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广泛的层面,也上升到除去原生家庭的罪恶,还有原生家庭的影响带来的悲剧产生的原因。

《生吞》“原来美好本身来自一场不可饶恕的丑行”


②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孩子一辈子的“阴影”

我们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最开始的他们,一定不是天生带着邪恶的种子,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我依然认可大部分人不会无缘无故变成穷凶极恶的坏人。

以此可以看出,学校里孩子们的嚼舌根,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大人世界里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会在潜意识里让孩子们下意识去模仿。

而所谓影响带来最大的一个层面,便是一个大人的人格属性会无意识成为孩子“学习”的标准,因此父母的“好坏”便显得尤为关键。

另一层面,王頔家境贫寒,父亲的烤串儿是在偷工减料中底层人民的“商业机密”,而母亲作为清洁工,也是更多人眼里,最卑微的职业,他的家庭,不仅无法助力他更上一层楼,反而成为了很多时候的把柄。

他的妥协或是被同化,便是因为无能为力而带来的必然选择,比起秦理,他多了太多牵绊,他无法避免成为曾经的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那次“诬陷”,是他心底最大的痛,但那时的他从来没有第二个选择,他像守护秘密一样把一切埋在心底,比起说是害怕别人的看不起,更多的其实是他自己在看不起自己。

而对于冯雪娇来说,她的家庭虽然看上去完美,但那也只是表象迷惑罢了,父母忙碌是真,失去的陪伴让她成为了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她喜欢王頔,喜欢了很多年,即使知道他的心里一直有过另一个人,她依然义无反顾的靠近他。

整个故事里每个人都曾被各种外力因素所塑造,那不是一分“过错”,却成了一份根深蒂固的影响,如同书中那段一般:

人世间太多的不洁,会混淆她的视听,浸染她的心胸,甚至胁迫她与之同流合污。

人性的最初,都是非黑即白,两者势均力敌,终己一生像在打一场灵魂的争夺战。

然而我所见识过的人,绝大多数在成年以后,都是白不敌黑,服输告饶。


后来的王頔,为女儿取名白白,也只是以最大的祝福告诉她,纵使最终我们都会与黑暗同流合污,也尤其希望看见白色的时光能更久一点。

《生吞》“原来美好本身来自一场不可饶恕的丑行”


尾声:救赎与重生

穷其一生,我们大概都只是在迷茫与觉醒中交替前行,故事里的他们或许还将继续面对更多无法战胜的黑暗,除去另一个世界里的秦理和黄姝,每个人都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他们是如此,我们亦是。

想起曾经属于学生时代的自己也无意识曾卷入一场校园霸凌的帮凶,或者仅仅是因为那时的我从没有勇气站出来,便成了如今细想下无可推卸的责任,非黑即白的世界,仿佛不能由我们做主,但事实上,如同《熔炉》里面那句台词一般“我们为之所努力,不是为了改变世界,只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以一个故事体味百态人生,能将一切“生吞活剥”的只有自己,后来我们也都会明白,“人生和世事大抵如此,靠近了,都不壮观”,唯有祝愿所有人还没有丢掉自己,便足够感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