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电影50年之1970年(下)

这两天响应单位号召去前线增援抗疫工作了,有点小累,今天晚上兑现承诺,抽空补完1970年(下)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继续关注,谢谢!

书接上文,所谓姜不离狄,狄不离姜(陈可辛2007年拍摄的《投名状》翻拍自张彻1973年作品《刺马》,片中幕后黑手的名字直接取名狄公、姜公,致敬得十分直白),聊完姜大卫自然是要聊下狄龙了。

狄龙,本名谭富荣,与李小龙、梁小龙、成龙被并称为“香港四小龙”。1946年8月19日生于中国香港,与姜大卫出身电影世家打小混迹片场不同,家境贫寒的他11岁就去了洋服店做学徒,直到1968年遇上当时还是邵氏的宣传何冠昌(时间节点很有趣,1970年何冠昌离开了邵氏,与邹文怀及梁风成立了著名的嘉禾电影),被说服放弃了洋服师傅这份收入不菲的职业,转而去报考且顺利地被邵氏公司“南国演员训练班”录取,次年就被大导张彻选中成为了电影《死角》的主角。《死角》还是狄龙与姜大卫这对堪称香港影史上最佳男男CP鼻祖的起航之作,由此开始了在银幕上长达六年的合作。


香江电影50年之1970年(下)

▲帅气凛人的狄龙

狄、姜两人出身不同、性格迥异,但俩人不光在银幕上是肝胆相照的兄弟,现实生活中也是形影不离,当时媒体报道两人“穿同一件衣服,吃同一碗宵夜,骑同一辆摩托车,下雨天,狄龙会把自己的头盔和外套给姜大卫挡雨,在自己的车子里放对方的照片”。然而就在1975年参演了李翰祥的《倾国倾城》之后不久,媒体就传出了两人关系决裂的消息。两人忽然之间不再见面,连电话都不肯接了,银幕上两人的双雄戏码居然也就从此再无上演过(即使一起参演恩师张彻的影片也不同框出镜了)。众多影迷对此都很纳闷、惋惜,毕竟是那么耀眼的一对小生,此中缘由直到今天还有人猜测。

我查阅过不少资料,有狄、姜两人在当时报刊上的“互怼”,也有其他相关圈中人的各家说法,众说纷纭,但最后焦点基本还是集中到了《倾国倾城》上面,即当时媒体报道的两人所谓“戏份之争”。张彻对于自已培养的演员就好像是私产,是不会轻易出借给别人的,更不用说是狄龙和姜大卫了,但在1974年李翰祥筹拍《倾国倾城》,小心翼翼地通过邵逸夫向张彻借用两人时,张导居然爽快地答应了,为此李翰祥在影片首映酒会上主动向张彻敬酒,一对影坛冤家就此一笑泯恩仇也是传为佳话。

《倾国倾城》围绕慈禧和光绪讲述了甲午海战前后的一段宫闱故事,旅美华裔演员卢燕饰演慈禧,狄龙饰演光绪帝,是影片的绝对主角,而姜大卫饰演小太监寇连才,实属配角。但后来从成片来看小太监角色明显更讨巧,加上姜大卫的国语不错,能自己给角色配音(不要小看国语在当时香港影坛的作用,当年香港影坛两大名导张彻、李翰祥都是40年代中期由内地去的香港,力推国语片,在海选演员时是把会不会国语做为录取前提条件的。片中卢燕的国语配音工作还是由姜大卫的老妈红薇完成的,老人家可是老北京旗人出身),于是李翰祥不断给姜大卫加戏,两相比较狄龙的效果反而还不如姜大卫的小太监出彩了,于是“抢戏”之说就此传开。但也只是传言之一,个中原因除非现在采访狄龙姜大卫两位实在无法得知了(其实现在采访,时过境迁估计也没法说得清楚了),但事实就是此片之后两人就很少合作了,也极少出演张彻的片子了,毕竟张彻最疼爱的第三代弟子傅声已经红起来(估计这也张导当时爽快答应出借两人的原因),不再捧第二代弟子了。


香江电影50年之1970年(下)

▲李翰祥导演的[倾国倾城]被认为是狄龙、姜大卫分道扬镳的导火索

姜大卫之后不久开始进电视圈了,在银幕上再鲜有挑大梁的大作了,离开张彻后似乎很难找回昔日辉煌了。狄龙在跟师父张彻时多为姜大卫做配角,倒是离开张家班之后开始独挑大梁,逐渐褪去青涩开始呈现成熟型男的魅力,与楚原合作了一系列古龙电影,李寻欢、傅红雪、楚留香等知名角色让他事业达到了巅峰,不能说楚原、古龙才是狄龙真正的伯乐,但龙哥是在和楚、古两组成“铁三角”之后才达到银幕生涯的巅峰期似乎不会有太大争议。直到1984年狄龙被邵氏公司解聘,一代大侠的大戏似乎终于要开始落幕了,但谁曾想,龙哥两年之后凭借张彻曾经最器重的助手吴宇森执导的《英雄本色》中大哥宋子豪一角,居然又咸鱼翻身了,那就是另一段传奇了,时间还早,狄龙在影坛的精彩似乎比姜大卫来得长,我们就留着以后继续聊了。


香江电影50年之1970年(下)

▲狄龙版楚留香


香江电影50年之1970年(下)

▲1986年凭借《英雄本色》重新翻红,刚过40岁,发际线就告急了

说完票房排行榜上有关张彻张家班的作品,我挑几部个人觉着有聊点的影片。第二名的《十二金牌》,在张彻当年几乎独霸香港电影的情况下能抢占第二位真是难得了。该片由程刚编剧、导演,以岳飞岳武穆抗金为时代背景的武侠片,内容相当套路,真正引起我的兴趣是查阅资料之后发现程刚有个十分有名的儿子和相当有趣的徒弟。程导的儿子是著名武术指导程小东,《倩女幽魂》 、《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少林足球》、《英雄》等传世经典的动作设计,还被聘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空中特技总设计师,如此名作傍身的人物留着以后单聊,徒弟则是有“台湾王晶”之称的朱延平导演。


香江电影50年之1970年(下)

脾气火爆的程刚导演

<strong>程刚小传: 程刚,生于1924年4月4日,安徽寿县人,1942 年,来到重庆加入中艺剧团。第一个话剧剧本乃在他二十四岁时创作的《空庭夜雨》。1949 年,到香港开始电影编剧工作。1951 年上映的《断肠母子心》是程刚首次执导的影片。1972 年拍摄的《十四女英豪》乃他的代表作,故事描写杨家女将英勇事迹,此片在各大影展中囊括不少奖项,包括金马奖最佳导演、优秀剧情片等,为他写下光辉一页。另外,其执导的《赌王大骗局》一片被誉为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赌片。程刚是著名武术导演程小东之父,程小东以武术指导之名进军影坛的出道作品就是父亲程刚的《十四女英豪》。

电影圈的这种父子、师徒传承这种所谓薪火相传的突出现象,在我酝酿编写本文做案头资料查阅时屡屡发现,个中缘由我并不想探究太多,但从中找到香港电影百年历史(香港电影第一部电影是1913年“香港电影之父”黎民伟的华美影片公司出品〈庄子试妻〉)中从业人员的各种关系纠葛,让我有种在整理故纸堆时从中找到无处不在历史交集的惊喜,这种欣喜想来会有人能理解的。钱钟书先生在其的名作《围城》中曾讲“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而我就是那个吃到了一个好吃鸡蛋然后就满世界找那只下蛋母鸡的执拗吃客吧,换种说法就是我爱八卦!

最后想聊聊排行第七位的《喜怒哀乐》,之所以聊这部是因为在十部作品里只有此片不是武侠题材,而且是由当时几位台湾大导合力之作,与当时香港影坛的武侠风显得有点格格不入,能进前十榜单确实引起了我的兴趣,且让我们看看是怎样的一部影片。本片由喜、怒、哀、乐四部短篇影片组成,分别由白景瑞、胡金铨、李行、李翰祥四位导演执导,拍摄起因据说是当时身在台湾国联影业的李翰祥因财务问题而告急,经过台湾电影制片厂杨樵厂长、好友谢家孝的热心奔走,促成白景瑞、胡金铨、李行、李翰祥合作拍摄一部集锦式四段故事,所有导演乃至演职人员甚至不收一分酬劳,只为帮助李翰祥摆脱窘境。虽说是四位名导的急就之作,但内容并不敷衍。《喜》由台湾健康写实主义代表人物白景瑞导演执导,题材是对才子佳人传统段子的反讽,全片居然没一句对白,全靠人物肢体动作加背景鼓点来推动,显得实验性十足,但如今看来还是相当有韵味。《怒》由大导演胡金铨执导,改编自京剧《三岔口》,依然是胡导钟爱的客栈戏,水准之作,没看过的朋友可以参考胡导之前的作品《大醉侠》《龙门客栈》《迎春阁之风波》自行脑补。李行(作品有[汪洋中的一条船])执导的《哀》则探讨了冤冤相报何时了的传统命题,让人看了还是相当唏嘘。李翰祥执导了《乐》,取材自聊斋,场景布置古风古韵不失他的正常水准,结尾皆大欢喜,劝人向——三观正确,做为影片最后一部相当合适。《喜怒哀乐》是当时台湾名导的集体之作,题材各异,每位导演均发挥正常,票房证明四人共同发力还是吸收到了香港观众的眼球,在武侠类型霸占的香港电影市场占取了一席之地,也证明香港电影市场还是有着多元性的。


香江电影50年之1970年(下)

▲当时台湾导演集体发力之作《喜怒哀乐》

好了,1970年就聊到这儿了,下回我们来说1971年,李小龙将横空出世,又有得聊了,阿打!

武汉加油,乐清加油,中国加油!!!


注: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进行删除。另,此文由本人所撰,如果喜欢,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否则本人将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相关权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