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D-wish


这个问题有点大,厦门的未来我们把握不了,厦门的未来是一个整体,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那些部分就是个人,一个城市未来的发展是由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共同努力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在为厦门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有一点很浅的见解,仅仅是个人观点的一种表达!

1. 旅游方面:旅游业仍旧是厦门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虽然近些年厦门的旅游业有走缓的趋势,但是厦门交通四通八达,仍将带动新一轮的旅游产业的发展!

2. 房地产:厦门的房价居高不下,甚至达到与北上广深持平的房价水平,虽然近一年房价有下降,但不明显,后面随着交通的完善,还会有房价的高峰!厦门未来的发展还是离不开房地产,除非没有人投资房产和居住,如果到那天,厦门的未来我们比较难想象!

3.工业农业等产业:厦门目前出名的大集团很少,农业也不发达,这跟北上广深不一样!厦门不是靠这些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支柱!目前虽然有软一二三,火炬园等科技园,但真正吸引高精尖的人才却是少的可怜!另外虽然有500强像 TPK这样的企业,但毕竟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企业数量少,对厦门的GDP贡献不大,厦门没有完善的产业链,而且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很多人离厦也是因为工资低,开销大!未来厦门的发展我个人认为需要多一些不同的产业链来贡献GDP,不然完全靠房地产和旅游业,总感觉有点“吃老本”,走不长远!

以上观点仅是代表个人,没有任何感情色彩成分,非喜勿喷!



静待台湾回归,当好泉州的配套,这就是厦门的宿命。

台湾一回归,福建省想在同区域与台湾保持竞争上的优势,只能依托于泉州的工业实业。

厦门失败的房地产金元GDP政策正在腐蚀闽南人“爱拼敢创”的精神。年轻一代背弃实业,崇尚投机。

几年时间,大量厦门置业的人员,通过房产身家翻番。但我们必须正视,厦门并非如深圳、广州、北京有文化或者科技创新的底蕴。

厦门,就是个披着特区外衣的海岛城市(厦门人民自己最能感受岛内岛外的配套差异)。靠着政策发展,而非地方人民自行摸索。所以短期堆积起来的繁华,负面的反应慢慢地会在未来十年内表现出来。

最大的负面——竞争力下降。

随着商业竞争以由“产品竞争”发展为“营销与服务竞争”,特区的税赋优势已经越发薄弱,而厦门的房价推动各种用人成本的高涨,企业平衡两者的优劣,很难再有新增企业愿意在厦门设立办事处,甚至很多企业在寻求到新的营销模式,撤离了厦门。

我觉得,厦门人民的想法,值得被尊重,希望厦门政府,多听听厦门人民的心声,我指的是包含海沧、同安、集美、翔安岛外各区的全部厦门人民。


记忆深处有回音


厦门未来在漳州,我敢说十年之内厦漳必合并。


厦禾路灯


厦门的未来混沌不清,简单说,如果厦门有足够的辐射力和虹吸力,带动或者协同泉州漳州形成坚实的金三角那么厦门就发达了,但眼下并不是这个局面,甚至要形成这个局面都看不到前景,泉州早已大踏步向前迈进,漳州也在奋力追赶,厦门却基本已到了天花板,影响泉州已越来越不可能,跟漳州合并又吞不下去,如果不是政策性支撑厦门有可能慢慢会被人们淡忘,留下的只是个旅游景点。


yangkaibb


在可预见的未来,厦门落伍了,没有优质的产业落地,远远脱离实际的超高房价,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或不选择厦门,高的只有房价而不是有真正发展潜力的芯片或新能源产业布局落地,慢慢的会被时间和历史淘汰,落伍只是时间问题,现有的光环只是政府定位和政策保护


新鹭人奇迹


高房价,低工资,现如今的厦门成了旅游城市是福建的一张名片,也让旅游成了厦门的支柱产业,软件园建了三期可是大多数是因为厦门的招商政策福利吸引来的大多是小公司像美图4399这样的知名企业并不多。……


糊涂啦啦啦


中国的未来在房地产,厦门的未来在房地产。除了房地产真看不出有几个行业好赚钱的


茶叶山珍滋补品


厦门的未来是房地产,继续拉高房价吸引有钱人来消费就可以了,厦门加油


一个骑车的人


我觉得厦门高房价影响城市发展,没有工业科技做支撑是不行的,一个城市没人你啥也别想发展,厦门经济特区名不符实,希望福建适当扶持其他城市,共同发展海峡经济圈,别一点钱全部都放到厦门这花园城市里


郑明春2


厦门要整合泉州和漳州的重镇就全国一枝独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