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雷神山背后的故事……

2月8日,武汉雷神山医院交付使用,收治第一批30名新冠肺炎患者。早在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也顺利交付使用,并于次日正式接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疫情面前,两座医院共同组成了阻击新冠肺炎战场上的新堡垒。

火神山、雷神山背后的故事……


其中,雷神山医院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超过1500张病床;火神山医院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1000张床......病房内配备空调,设置独立卫生间,医院还架设了5G基站,如此巨型的工程,从项目正式开工到进行验收和移交竟然只用了10天。

这种“中国速度”让世界惊叹。“上帝在7天之内创造了宇宙。我认为上帝就是中国人。”有外国友人竖起了大拇指。

火神山、雷神山背后的故事……


创造奇迹的“中国速度”,离不开每一名中国工人的担当和奉献。

他们不是超级英雄,却在与时间赛跑。

他们没有钢铁之躯,却力扛巨鼎。

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一个个浸透汗水的肩膀,一颗颗永不言弃的心脏,一面面使命必达的党旗,是“中国速度”背后的秘密。

1

“随时出发”

1月23日,武汉市紧急召开专题会议,决定由中建集团在汉子企业中建三局牵头,武汉建工、武汉市政、汉阳市政等3家企业参与,参照北京“小汤山”模式,在武汉市蔡甸区火速建设一所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医院。两天后,武汉市又紧急召开调度会,决定在半个月之内再建一所雷神山医院。

当接到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消息,春节假期,中建三局将士发出的是齐刷刷请战的声音。

火神山、雷神山背后的故事……


“等候通知,随时出发”的回复响彻所有办公微信群。

随着战“疫”的集结号吹响,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士们迅速向武汉集结。

他们中,有的人即将成为父亲,吻别正在怀孕的妻子。

火神山、雷神山背后的故事……


有的人晚上12点40接到通知,仅过了40分钟,便收拾好行囊,踏上奔往武汉的行程。

火神山、雷神山背后的故事……


工人们或许不善言辞,但一句简单的“随时出发”,让所有的人心里踏实。

2

镜头拉近

他们的生活与网红相距甚远

这个春节,宅在家里的人,用实际行动尽可能地掐断病毒传播的渠道,也默默地向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进展投注了关切的目光。

火神山、雷神山背后的故事……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4小时火神山与雷神山医院建设的不间断直播里,每天都有数千万名网友,通过摄像头日夜注视着这片发生奇迹的地方。据统计,直播收看人数最高达到1亿人次。这群昼夜监工的网友被称为“云监工”。

“云监工”们还给工地上日夜运行的机器起了很多“有爱”的昵称:叉酱、铲酱、花臂哥、送灰宗……其中,“叉酱”代指小型叉车;“铲酱”指的是小型蓝色挖掘机,因为机器老漏土被吐槽为“蓝忘机”;“花臂哥”是黑色挖掘臂的挖掘车;“送高宗”是高层混凝土输送车......

火神山、雷神山背后的故事……


网友们还自发地建立了“小叉车”超话题,万千网友化身“饭圈迷妹”,自发地为挖掘机们绘制助威漫画,转发医院建设的最新进展,截至目前,该话题阅读1.6亿,收获4.7万粉丝。

建筑工地走入大众视野,直播中的“叉酱、铲酱”纷纷“c位出道”化身网红,但镜头拉近,工人们的生活却与光鲜亮丽的网红生活相差甚远。

直到1月31日晚上8点37分,圈粉无数的“蓝忘机”的驾驶员毛远斌才在驾驶室里吃上了晚餐。

火神山、雷神山背后的故事……


相比其他工人,这算是体面的用餐环境了。用风餐露宿形容这群星夜兼程的中国工人,毫不夸张。为节省用餐时间,板房内、车盖上、纸箱上、钢筋堆里,稍加收拾就是一张餐桌。

火神山、雷神山背后的故事……


累到站着都能睡着,往地上一躺,或是靠着墙休息一会,坐在钢筋堆上眯一会,“天为铺盖,地为席”。为跟病毒赶时间,很多人彻夜未眠,在短暂的休息后,立马精神百倍地投入战斗。

火神山、雷神山背后的故事……


当全国人民在吃除夕夜的团圆饭时,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的工人们彻夜坚守在一线。为尽快将医院交付使用,建设现场实行轮班倒制度,7天×24小时不间断作业。工人们彻夜施工,一份盒饭就是他们的年夜饭。

当全国人民宅在家里时,工人们却每天在建设“战场”上“驰骋”3万多步,拼劲全力想要跑赢时间......

火神山、雷神山背后的故事……


正是这股全力以赴、争分夺秒的拼劲,使得建筑工地一天一个样:1月30日中午,火神山医院项目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95%;2月2日,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2月2日16时,雷神山医院项目总体完成75%;2月8日,雷神山医院正式交付!

拼搏的中国工人,终于跑赢了时间。

火神山、雷神山背后的故事……


3

不起眼的“逆行者”

建筑工地那么苦,还有谁愿意来?

还真有,还真不少。

大年三十,武汉已经“封城”,在驰援武汉的逆行者中,有几个不怎么起眼的身影。

当天,河南沈丘白集镇退伍老兵王国辉驱车300公里,把8000斤冬瓜直接送到了工地上。

河南驻马店师傅刘海龙也主动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从河南一路打车到武汉,只为了给建设工地出上一份力。

火神山、雷神山背后的故事……


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记者见到刘海龙师傅时,他正托着盒饭,在寒风中看护着工地的定位旗。当问到“辛不辛苦时”,他憨厚地笑了:“不辛苦。”

1月25日、1月27日中建商砼相继接到参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混凝土浇筑任务。“两山”施工最高峰时,中建商砼调集泵车11台、运输罐车65台、驾驶员95名驰援,参战管理人员150人。截至2月7日,为两座医院供应混凝土总量20000方。

1月31日,中建五局收到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项目指挥部发来的紧急求助函。700余人分批“逆行”武汉雷神山,党员先锋队的旗帜飘扬在工地战“疫”前线。

这一次驰援武汉,中建五局三公司安装分公司项目经理林惠民身上顶着一些压力。家里母亲身体不好,孩子也刚出生不久,但他还是极力说服了家人,背上简单的行李坐上了前往武汉的大巴。

无数中国工人,舍小家顾大家。逆行中的工人们,也成了特殊时期的一道风景线。

一同逆行的还有无数物资。

疫情当前,三一重工紧急调动代理商与客户火速驰援,挖掘机、混凝土泵车、起重机等全系列工程机械设备不舍昼夜施工;华为、中国移动等企业密切配合,在36小时迅速完成5G信号覆盖;联想集团支援全套2000多台计算机设备,TCL电子提供的全部公共LCD显示屏,为医院尽快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

火神山、雷神山背后的故事……


得知火神山医院项目部急需购置价值20万元文件柜,河南洛阳14家家具企业纷纷响应,仅用时7个小时凑足了物资,“你告诉他们,不用买,我们免费捐赠。”紧要关头,企业家们一致的决定让人热泪盈眶。

疫情面前,那一个个舍小取大、众志成城的背影,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一次次地刺激着我们的泪腺。

4

天不怕地不怕的中国工人

唯独怕这个......

疫情不容小视,武汉是重灾区,走出家门就要承受感染风险,但中国工人不怕;

工地条件艰苦,披星戴月,风餐露宿,但中国工人不怕;

“战场”瞬息万变,一个个望而生畏的施工难题,一项项“不可能完成”的挑战威胁着项目进度,中国工人也不怕。

火神山医院对排水管道安装的要求非常严格,需要钻到集装箱下面仅30厘米的缝隙里安装,中建三局二公司党员突击小分队身材瘦小的王旋,二话不说钻地埋管,带领400多名工人伏地作业,衣服划破,手臂划伤,匆匆处理后就又钻到狭小的空间里。

工地上轻伤不下火线。有工人手指被钢筋割伤,鲜血直流,简单包扎一下又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火神山、雷神山背后的故事……


“能提前1分钟交工,就能提前1分钟救活一个病人。”

正是这群无所畏惧的中国工人,完成了10天交付一座现代化医院的壮举。

然而,他们真的没有担忧吗?他们也有怕,他们怕面对父母。

腊月二十九深夜,身在湖北仙桃的熊敬轩辗转反侧,这位90后年轻党员很想去工地,可是家中的父母怎么办?他不敢直面父母,最后是打电话给隔壁房间的爸妈,一墙之隔的通话,承载了一家人的纠结和不舍,最终,父亲轻轻地说:“儿子,去吧!趁着还能往回走!”熊敬轩以为靠电话躲过双亲的四目,就能忍住泪水,可终究还是没能忍住。

他们也怕面对妻儿,武建集团郑磊夫妻俩一个在工地,一个在医院,两个孩子留给了老家的父母。刚刚当上父亲的中建三局员工陈畅只能让刚满月的儿子在视频里听到自己的声音......

从1月23日工程集结的那个晚上,21岁的陈昌志在朋友圈里看到缺少挖掘机的消息,就开着自己的机器来了,“我只有这一台机器。”陈昌志说,进场后,他没谈价钱,没签合同,还自掏腰包雇了一名驾驶员,两个人换着开。“我是自愿来的,不计回报。”

砂石车司机张磊踩着油门一趟一趟地跑,“加把劲,再多拉两车。”张磊说,“只要武汉需要,我们可以一刻不停!”

中国工人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俯下身子这一刻,你才能看清他们的广阔的胸怀。

5

热得发烫的心

2月2日,火神山医院正式竣工交付。一部分工人的建设任务已经完成,但感动仍在工地上持续。

宫达飞,一位普通的山西运城籍农民工。他不顾家人反对,自己偷买火车票来到武汉,靠问路、搭便车和一双脚来到工地。2月2日,他领到了自己10天的工资,但他却跟项目说,“我想把工资捐出来救病人。”

火神山、雷神山背后的故事……


2月6日下午,参与火神山医院建设的湖北籍建筑工人骆名良,用7500元工钱买了145箱牛奶,送给了仍坚持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们。

工钱,是骆名良参与火神山医院建设的辛苦钱。他负责病房监护室的隔板安装,还有房间密封打胶,为了赶时间,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就连上厕所都跑着去。2月6日,他拿到了7200元报酬和300元车贴。

145箱牛奶,花费7558元,他还倒贴了58元。

尽管骆名良家境并不富裕,但他一点也不后悔:“说实话,都不容易,但最辛苦的还是白衣天使,他们承受的压力和无畏付出的精神,让人既心酸又佩服......”

骆名良像记者采访的大多数工人一样,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他们朴素无华的外表下,藏着一颗颗热得发烫的心。

工人们的劳累与艰辛也暂告一段落

火神山、雷神山背后的故事……


但武汉不会忘记

在这一段特殊的时期里

所有的人都经历了什么

付出了什么

是的

武汉不忘记

中国不忘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