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 济宁在行动|第一书记陈华:疫情一线坚守战斗 村里建起网络课堂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宁2月11日讯(通讯员 高远远 记者 赵健猛)“叔,这两天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一定不要出门,如果需要生活用品,你联系我,我是咱村第一书记,我们帮你买。”2月2日晚上,团市委派驻邹城市郭里镇郭四村第一书记陈华与村党员志愿者分组包片,通过电话向群众叮嘱疫情防控措施。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陈华带领村党员一直奋战在抗疫第一线。

战疫 济宁在行动|第一书记陈华:疫情一线坚守战斗 村里建起网络课堂

冲锋疫情一线,巾帼不让须眉

1月26日大年初二,中午还在邹城过年的她,在得知疫情防控升级后,一刻不停驾车回郭里,义无反顾地来村带头冲锋在一线。巾帼不让须眉,同全体村干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投入在防控疫情的工作之中,走在防控疫情的最前沿,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必胜的坚定信念、有效的行动落实,在疫情和千家百姓中间筑起安全防线。

构筑疫情防控“铜墙铁壁”。她会同村两委将疫情防控任务细化分解到村内党员,带头与村30名党员分片包干,建起了疫情防控一线的“铜墙铁壁”,党员干部全部戴党徽、亮身份、当先锋,让党的旗帜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日常巡查中,为了确保排查“一户不漏”“一个不漏”,陈华和村党员干部分组挨家挨户逐一排查,不遗漏一个角落,不错过任何一条信息,对直接或间接与疫区有过接触人群的活动轨迹进行仔细询问、梳理登记。

面对村中有部分村民仍旧不重视疫情,陈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开着自己的车一遍遍绕村检查,发放倡议书和疫情防控须知,及时制止人员聚集。当她在排查中得知村里有两名湖北离境返乡人员,她和村干部一起做其思想工作,坚决落实隔离措施,每天记录体温情况。但“隔离不隔爱”,为了保障其居家生活,他们帮助其购买生活物资。

有时在村里忙的错过食堂就餐,她就在办公室泡方便面吃,连日的积累,导致她扁桃体发炎、嘴起泡;因前期脚部受伤还没全部恢复,一天的忙碌导致晚上睡觉的时候就疼得钻心,但这些都没有让她停下疫情防控的脚步。

战疫 济宁在行动|第一书记陈华:疫情一线坚守战斗 村里建起网络课堂

心系留守儿童,发起“小青助学”

“感谢陈书记建立这个网络学习志愿课堂,疫情防控期间不能出门,家里孩子学习难题可以解决了!”郭四村村民孔桂苓在微信群里说。

原来,陈华在坚守疫情防控一线中了解到,因村里孩子不能出门,有的家长不会用线上学习工具,孩子们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在家急的团团转。于是她立即发布召集令,组建郭四村“小青助学”志愿服务队,建立线上学习课堂,帮助孩子学业进步。召集令发出后,村8名大学生纷纷加入,郭里镇郭四籍村民、独山小学语文老师王保慧也主动联系加入志愿服务队。“疫情防控,心系儿童!我叫王晨晨,我是一名大学生!我志愿加入邹城市郭里镇郭四村大学生网络志愿课堂。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记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用所学知识帮助儿童答疑解惑。践行志愿精神,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郭四村大学生王晨晨在群里做出承诺,所有志愿者线上接龙做出最美承诺。

“很荣幸能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这个志愿服务平台,为村里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郭四村大学生盛红冉在群里说。此次线上课堂主要针对小学一到六年级的语文、数学和英语进行线上辅导,每天上午8:00到晚上21:00之间,每天在线辅导13小时。微信群建立后,一时间在村里掀起了爱心助学风,村里59名家长进群,纷纷咨询孩子有关学习问题,截至目前志愿者已解答各种学习问题100余次。

战疫 济宁在行动|第一书记陈华:疫情一线坚守战斗 村里建起网络课堂

舍小家,顾大家

“别人的妈妈都回来了,我的妈妈怎么还不回来”。晚上回宿舍后,陈华和两岁女儿视频时,几天没见到妈妈的女儿在视频里问她。“现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这几天我都走不开,你们照顾好孩子,照顾好自己。”陈华强忍着泪水,果断地挂了视频电话。为了打赢这场战“疫”,她和村两委一起24小时坚守,卡点处于风口处,晚上时常冻得手脚冰凉。“我是一名党员,面对疫情,坚守一线是职责,虽然没有陪伴孩子,但作为一个母亲、一位党员、一名第一书记,我用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她说。

通过天气预报提前得知2月5日邹城市气温达到零下一度,她给村卡点值守党员送去御寒棉服;得知村值守党员口罩快没了,她从包里拿出自己买的口罩放在卡点;她向派出单位争取协调口罩60只、消毒液20斤送到村里;积极对接本村乡村好青年张召亮,为村里捐赠84消毒液200斤。2月5日下午,一位不愿意留下姓名的大姐送来了几包口罩,只说了一句“看你们太辛苦”便离开了。那一刻,陈华感动于心。

自2019年7月驻村以来,她和“村两委”成员团结合作,坚持从“心”出发,用“心”服务,记民情、暖民心、解民忧。疫情当前,更是与基层共产党员一起勇担责任,关键时刻敢当“逆行者”,与村两委一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砥砺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