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巨大的灾难,将会以哪些方面的进步为补偿?

疫情会对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也是当下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从昨天开始,全国各地的企业陆续复工。疫情突如其来,让很多企业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政府对此也高度重视,中央及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帮助企业克服困难的措施。至少从股市上的反应来看,市场对中国经济是有信心的。

这一次巨大的灾难,将会以哪些方面的进步为补偿?

最近几天,舆论上关于企业困境的描述也多了起来。有些是实事求是,但也有些是夸大其词,甚至危言耸听了。有一篇文章,题目好像是“经济、经济、还是经济”,有一定代表性。我能理解,发出这样呼吁的人,其用意和出发点,应该都是善意的,担心经济受到太大的冲击,会拖累中国全面的发展。但仅从这个标题看,在当前发这样的文章是不合时宜的。至少是认识上的糊涂,有些本末倒置了。中国教育也重实用主义,重知识教育,欠缺人文教育,科学观教育,在这次疫情中也体现出来了,功利主义者、经济原教旨主义者是大量存在的。

经济当然至关重要,这毋庸置疑。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经济发展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那什么时候才是目的呢?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不断得到提高。这个才是本,才是纲。纲举目张,任何时候都不能本末倒置。我们衡量经济发展,也要严格以此为标准,有助于人民群众改善生活、提高生活水平的经济发展,才是我们追求的,否则就是我们应该加以抑制的。

这一次巨大的灾难,将会以哪些方面的进步为补偿?

道理一说大家都懂,也赞同,但实际情况就复杂多了。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地方追求的是数字上的经济,而不追求经济数字是不是体现在了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中。这是相当普遍的一种形式主义。麻烦的是,针对这种形式主义,还缺少甄别手段。

再说当前,疫情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抗击疫情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一切工作的首要任务,比什么都重要,当然也比经济发展重要。如果不能遏制住疫情,一切都失去了基础,失去了意义,又何来经济。这个时候,过分强调“经济、经济,还是经济”,无异于发出干扰性的杂音。这句话套用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1992年的竞选口号:“笨蛋,问题在经济。”但今天中国的情况,和当时美国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这次疫情发展得如此快,程度如此严重,有客观原因。这是新的病毒,我们对病毒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相关决策部门需要根据对病毒的认识,再决定防控的措施和力度。这里我想提出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哪个环节,因为担心经济发展受影响而减缓了我们的反应速度,削弱了反应力度呢?不得不说,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当然也不能说,这种审慎态度是错的,但其中的分寸如果拿捏不好,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这一次巨大的灾难,将会以哪些方面的进步为补偿?

现在全国各地对疫情都采取了超强力度的防控措施,不会因为经济受影响而有所放松,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对这一点,我们所有人都要有深刻的认识,不要有错误的判断,更要紧的,是不要有错误的决定。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又出现了另一种矫枉过正的情况,一些地方对疫情防控政策采取僵化的一刀切式的执行,对一些企业正常的复工制造了障碍,这是需要纠正的。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经济发展(比如复工)和“抗疫”并不是对立的。当然,如果真有对立,那还是以抗疫为重。恩格斯有句名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在经济领域同样也是如此。京东就是在非典时期崛起。这次新冠病毒疫情,也将催生出一些产业巨头,在各种领域倒逼出不同形式的创新。击败病毒是早晚的事,这次突然爆发的大灾,应该让我们对一些问题认识得更清晰更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