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二十三年,明朝最強軍隊戚家軍為何被殘酷剿殺?


萬曆二十三年,明朝最強軍隊戚家軍為何被殘酷剿殺?

縱觀歷朝,軍功越高的“私人武裝”,大多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比如南宋的岳家軍,明代的戚家軍。戚繼光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將領,也是一位卓越的軍事科研人才,在士兵選拔、訓練、武器裝備、排兵佈陣上,戚繼光都做了大膽改良,戚家軍也成為一支幾無敗績的強軍。

在萬曆二十三年,也就是第一次萬曆朝鮮戰爭結束兩年後,原本隸屬戚繼光的“南兵”,卻被血腥剿殺。三千三百名戚家軍死於非命,也就是說這些士兵沒有死在敵軍戰場,卻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劇朝鮮史料記載:

“建昌營調南兵三千留養,以備倭之緩急。而十月間,以離家日久,錢糧不給,含忿謀作亂。事覺,殺三千三百餘口。”

戚家軍由戚繼光訓練組建,嘉靖年間在浙江、福建等地抗擊倭寇,之後在隆慶年間調入薊州,戍衛邊疆,立下赫赫戰功。朝鮮戰爭爆發後,吳惟忠率領幾千戚家軍參加了抗日援朝戰爭,在攻克平壤戰役中立下大功,不論戚繼光在與不在,戚家軍依舊延續著不敗的記錄。

那麼為何到了萬曆二十三年,強悍的戚家軍卻被自己人痛下殺手?

缺糧缺餉,引起士兵不滿

萬曆中期總體狀況基本上延續著平穩,但這其中也開始暴露很多問題。當兵不僅僅是一份工作,他也是保命的飯碗,很多人當兵是為了吃上飯,如果軍隊不給飯吃,不給發工資,那麼必定會引發士兵不滿,甚至造成兵變。

作為一名卓越的軍事家,戚繼光很清楚提高戰鬥力的辦法,為何戚家軍戰力如此之強,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戚繼光給他的士兵開出了相當優厚的待遇。在戚繼光治下,士兵的基本工資一年大致只有十兩,這個工資不算高,但殺敵獎金極高。

以十二人小隊為例,殺十個倭寇就能得三百兩,殺得越多獎金越高,當然其分配到個人也是相對公平的。這些獎金和福利,戚繼光還在職的時候,是可以保證的,但隨著張居正去世,戚繼光被調離薊州,餉銀的問題也就開始出現。

糧餉問題是導致大明滅亡的原因之一,在萬曆二十三年,拖欠工資的現象已經開始顯露。在朝鮮戰爭中,因為是出國作戰,且行軍路途遙遠,士兵的年薪也不少,基本能到達四十餘兩。雖然無法達到之前的戚家軍水平,但養家餬口是肯定夠用的。

李如松在朝鮮戰役前曾經承諾過相應的獎賞,只是戰後由於兵部侍郎宋應昌和尚書石星意見相左,於是宋應昌被罷免,領導更替出現了很多問題。所以當時承諾的工資獎金,並沒有及時兌現給戚家軍。

雖說戚家軍紀律嚴明,但這事情安到誰頭上都得上火,於是軍中牢騷頻起,有引發兵變的跡象。兵變這件事可大可小,在天啟年間,遼東也經常發不出軍餉,但一般朝廷都以安撫為主,畢竟當時形勢緊急。

而在萬曆中期,尚沒有到達國之危難的境地,兵變就成了大事,朝廷得知後,令人剿殺了三千戚家軍,至此戚家軍也是名存實亡了。

失去後臺

萬曆十年,張居正病逝,半年後,戚繼光被調任廣東,此時戚繼光的兵權就沒有了,戚家軍也就成了沒孃的孩子。戚繼光是張居正的左膀右臂,張居正位居首輔,甚至可以控制皇帝,權勢之大明代罕有,作為張居正的親信,戚繼光的待遇自然不薄。

張居正用各種手段保護、支持戚繼光,所以戚繼光的權力有保證,軍隊有保障,後勤糧餉自不必說。甚至只要是戚繼光的奏摺,張居正都會第一時間打開,哪怕是夜晚也不例外。所有人都知道戚繼光的後臺是張居正,在這個強力的保護傘下,戚家軍自然也風光無限。

張居正倒臺,戚繼光同樣被罷免,手下的部隊也會受到牽連,張居正已經成為反叛,新來的領導也就不會再給戚家軍面子。

史料記載:

“薊三協南營兵,戚繼光所募也,調攻朝鮮,撤還,道石門,鼓譟,挾增月餉。保誘令赴演武場,擊之,殺數百人,以反聞。”

在萬曆二十三年,戚家軍的頂頭上司是薊州總兵王保,假如戚繼光還在,哪怕是總督也不敢動戚家軍,而此時一個總兵就敢直接誘殺幾百戚家軍。想來一個總兵不敢擅自殺掉這麼多人,這其中一定有人主使,也就是說王保是有後臺的,有可能就是兵部尚書石星。

吳惟忠雖然跟隨戚繼光多年,萬曆十九年,負責南兵,也就是戚繼光訓練的部隊,在朝鮮戰爭前是參將之職。第一次朝鮮戰爭後,才升任副總兵,但他也無法護住戚家軍,之後還被罷官。沒有了後臺庇護,加上有兵變嫌疑,隨即成為被剿殺的對象。

剔除不安定因素

在薊州之時,戚家軍有培訓官軍的職責,一方面戚家軍是為了守衛薊門,另一方面,是為了訓練薊州的部隊,提高其戰力。戚繼光曾要求訓練十萬戚家軍,但被朝廷否決,也就是說朝廷只希望戚家軍作為利刃或者尖刀,但不希望戚繼光做大做強。

戚繼光直屬的部隊不過四千人,這些全部由戚繼光一人選拔、訓練,所以引發的問題也不小。明朝是很不喜歡武將專權的,朱元璋為了限制武將的權力,設置了兵部、五軍都督府、衛所制度,統兵權、調兵權分離。從土木之變後,五軍都督府權力下降,武將的權力有些許升高,但依舊是文官掌握大權。

戚家軍是明代少數以將領命名的軍隊,這就意味著戚繼光和士兵們關係密切,並且他人無法調動這支部隊,這就是朝廷最不想看到的事。萬曆皇帝廢掉了張居正的一切功勳,雖然戚繼光的結果比張居正好不少,但朝廷對戚家軍也是有所顧忌的。

另外戚家軍以義烏兵為主,士兵間關係密切,有很多都是親屬關係,極其團結。而萬曆年間的土地兼併現象嚴重,軍隊中的將領,常常會吞併士兵的土地,於是這些南兵就成了腐敗將領的絆腳石。

既然無法從中撈到好處,那麼設法瓦解戚家軍,也可能是很多將領的迫切想法,朝廷的不信任,加上軍隊領導的歪心思,戚家軍就成了異類。也就是說很有可能是朝廷的文官和地方將領聯合起來剿滅戚家軍,兵變的真假並不重要了,或許是有人暗中搗鬼,密謀暗殺。

萬曆中期的明軍早已大不如前,貪腐、兼併土地時有發生,萬曆皇帝長期不上朝,怠政引發多重問題,軍餉常常落實不到位,士兵開始從“精兵”蛻化為“賊兵”。一系列問題影響著明朝的走勢,戚家軍的覆滅也許只是冰山一角,隨著建州女真南侵,明朝的衰亡也就再也無法挽回。

只是可惜了這支勁旅,沒有死在跟後金的戰鬥中,卻死在了自己人手下,嗚呼哀哉……


楊角風發作


萬曆23年,地表最強軍隊戚家軍,在一場內訌中,為明朝政府無情地絞殺,看上去原因是因為這些官兵因為長期拖欠軍餉,士兵鬧餉,譁變,當地軍事主官王保將他們騙到演武場誘殺。

但是這只是我們看得到的原因,我們只要深入的想一想,就會發現這個事情不簡單,其中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首先就是欠薪

前兩年每逢年關的時候,農民工欠薪的問題,甚至驚動了中央。在明朝的時候,欠薪問題也存在,這主要集中在軍隊。那時候,這些戚家軍,北上去朝鮮,打日本鬼子,他們的表現可圈可點。

當時的經略宋應昌,大嘴一張,答應給所有的士兵,一年43兩左右的軍餉。這可是一筆大數字,在這些軍餉的刺激下,入朝明軍打得異常的精彩。宋應昌也是好樣的,他在位置上,這筆錢能夠按時發放,沒有寒了將士們的心。

但是人走茶涼,宋應昌離開了這個位置之後,他說過的話,自然就不管用了,軍餉就出現了拖欠,沒有及時發放。還有一點就是打仗的時候,為了鼓舞士氣,軍官會開出賞格,但是由於戰後沒有兌現,這也讓戰士們非常的不爽,不過怪只能怪那些文官,他們的臉皮太厚,說過的話,換一個人來就不承認了!

第二,就是地方保護主義

戚家軍是南軍,在北方打仗,主帥李如松也是一個北方人,或多或少存在偏袒北方軍隊,北方將領的事情。比如說平壤之戰,明明是吳惟忠率領戚家軍,奮勇爭先,率先登上平壤。在理論上,這個首功肯定逃不掉,可是在中國理論上的事情基本上都不會實現,這個功能對李如松偏心的安排給了北方將領楊元。

如此種種,讓軍隊中的南方士兵和北方士兵,產生了極大的矛盾,這也是造成戚家軍,最後悲劇的一個原因。而在朝堂上,原本主政的張居正,軍隊的統帥戚繼光,都是南方人,他們自然能夠罩著自己的小弟。

但是,隨著他們兩人相繼的去世,整個南方勢力在朝廷中失勢,再也沒有人為南方的士兵們撐腰。所以,當兵變爆發的時候,北方軍官王保,就採取了辣手摧花的方式,自毀長城。

總結

其實這件事情的爆發並非沒有積極意義,他給整個大明王朝敲響了警鐘,只要當時的大佬能夠注意,及時緩解這些情況,大明朝也不至於在幾十年後,被流寇所滅。可惜當時的人們都忙著爭權奪利,沒有人願意做這個實事了,這才造成了大明朝最後的覆亡,所以明萬曆也是有道理的。


歷史評說


要想說清楚戚家軍為何慘遭剿殺,不得不說歷史上最黑暗的“萬曆二十三年薊州兵變”

看過電影《繡春刀2:修羅戰場》的,大家應該會記得這樣一幕場景,薩爾滸之戰後,陸文昭在慘淡的夕陽下看著屍橫遍野的戰場,悲涼地說了一句:“幾萬條人命,說沒就沒了。要想不這麼死,就換一種活法。”

無論陸文昭還是他的師妹丁白纓,實際都是戚家刀傳人——也就是戚繼光一手創制的戚家軍餘脈。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要問:作為戚家軍的餘脈,為何在這部電影中會刀口向內,參與到一個“善惡不分是非不明”的政治陰謀中? 當帶著這些疑問翻開記載戚家軍的歷史的文獻後,我們會發現:真是黑暗啊——真實的歷史比電影中更黑暗!

“薊州兵變”--一場朝廷縱容的陰謀


話說萬曆二十三年即公元1595年,明朝北方九大邊鎮(類似今天的軍區)薊鎮發生了一件事,在歷史上很不起眼。這一年正是萬曆朝鮮戰爭的第三年,由於前線戰事趨緩,明軍將第一階段入朝的部分士兵調回國內,駐紮在山海關、石門等地。他們的人數約3700人。

戚家軍這支部隊被稱為“南兵”,都是從義烏、處州等地招募,按戚繼光兵法訓練和作戰的軍隊。主將是跟隨戚繼光數十年的老將吳惟忠,也就是說這是不折不扣的戚家軍。

戚家軍在朝鮮的表現非常出色,在平壤戰役中他們奮勇登先,連吳惟忠本人都被鳥銃射穿肚腸,但戚家軍還是第一批登上了城牆,一天一夜就拿下了被日軍佔領了多日的平壤城。

按說遠赴異國,收復一國之都的功勞可以載入史冊,但等待他們的結果卻讓人意想不到。

新任的上司薊鎮總兵官王保,把他們叫到演武場上,然後他們被已經武裝好的明軍友軍包圍、屠殺,最終死亡人數是1700人。

隨後,戚家軍被冠以兵變的罪名上報,雖然有熱血御史為之鳴不平,但是在當時兵部尚書石星的擔保下,總兵王保不但無罪,甚至還因“平定變難”得賞。史稱“萬曆二十三年薊州兵變”。

戚家軍罪名之一是趁亂搶劫殺戮附近的商戶居民,但從朝鮮君臣對這支部隊的評價“功最廉操”,“一路皆立碑頌之”來看,這支部隊軍紀極佳,在朝鮮時是少有的不搶劫不擾民的軍隊,朝鮮當年所立碑到兩百年後還看得見。 在國外戰區尚且如此,到國內反而會搶劫商戶殺戮自己人民? 那原因是什麼呢?他們因何被殺戮?在戰場上他們不過犧牲數百,回國後倒在友軍刀下卻有上千?

戚家軍是一支高薪酬的職業士兵

雖然戚家軍很強調愛國保民教育,但士兵們確確實實是為了高報酬而來,戚繼光也並不諱言這一點,他只是教育士兵們:養貓是為了抓老鼠,養狗是為了看家,你拿著朝廷和百姓的銀子,出力殺賊乃是本分。 在朝鮮期間他們更是雙餉待遇,一名普通士兵的年薪達到約43兩,遠遠超過明朝軍隊一般水平。更何況在平壤之戰中,明軍李如松曾經許諾:先登上城牆的賞賜300兩。 但平壤之戰過了接近兩年了,不但先登賞銀沒有兌現,連應該拿的雙餉也有拖欠。冒死和他們一起登城的副總兵吳惟忠也只得了個可笑的20兩賞銀了事。忍無可忍的士兵們鼓譟著要討個說法,

於是,本來就和他們有宿怨的北軍軍官們趁機發難,用兵變的名義殺人,從而節省了這筆費用。 朝廷財政本就捉襟見肘,根本無力支撐大規模軍費開支,此時看到這樣一個可以一筆勾銷的機會,朝廷的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許了對戚家軍的剿殺。


上千的人命,就這麼沒了,如果你是他們中的一員,你會不會想換一種活法?

像陸文昭那樣攀援權貴做政治投機是一種活法,像後來的關寧軍那樣留起辮子向原本該保護的人民舉起屠刀也是一種活法,活法還有很多很多。

可他們是戚家軍,至少在歷史記載上來看,哪怕是到最後時刻,他們也沒有去改變自己的“活法”。

渾河之戰----戚家軍最後的榮光

薩爾滸大戰結束後,後金攻佔瀋陽。原定計劃增援瀋陽的一支明軍得知消息後,仍然執著地向著瀋陽開進。這支明軍由川兵與浙軍組成,合計人數不到萬人,幾乎都是步兵。 三千浙軍由戚繼光的同族宗親——戚金率領,他曾經因英勇和治軍廉潔(朝鮮人驚奇的發現這些人居然不吃空餉)在朝鮮被一致稱讚。

明軍遠道而來,而後金在瀋陽城以逸代勞,倚城而戰

明軍合計不到萬人,後金軍隊人數估計達到8萬

對方有步兵、騎兵,甚至還能用瀋陽城上的大炮居高臨下射擊明軍軍陣

雖然結局早已註定,但不到萬人的明軍仍然讓佔據了一切優勢的八旗付出了“死傷亦相當”的代價。 在戚家軍的最後時刻,戚金拉住本來準備騎馬逃走的上級童仲揆,讓其留下繼續戰鬥。 “大丈夫報國就在今日!”

歷史書上,對戚家軍最後的記載是“.......力盡矢竭,揮刀殺十七人。大清兵萬矢齊發,仲揆與戚金、名世及都司袁見龍、鄧起龍等並死焉”。


歷史的小卷毛


萬曆二十三年,明朝最強軍隊戚家軍在薊鎮被殘酷剿殺了。表面原因是薊鎮三協的南兵由於被長期欠軍餉,導致士兵群情激奮。而薊鎮總兵官王保將他們騙到演武場誘殺。

《神宗實錄》記載:“萬曆二十三年十月,己未,防海兵以要挾雙糧鼓譟,薊鎮督、撫、道臣擒其倡亂者正法,餘黨盡驅南還,奏聞兵部覆請,報可。”

《兩朝平攘錄》:平壤南兵撤回時,以王賞不給鼓譟於石門寨。總兵王保與南兵有小忿,遂以激變聳惑軍門,千三百名保盡誘殺之。

表面的原因是“要賞結聚”“挾增月餉”,就是說索要欠餉,聚眾鬧事。然後總兵官就設計殺了鬧事的人。但究其根本,還是有什麼深層次的原因呢?

1. 軍隊財政制度的缺失:

軍餉:明朝軍事從起初的軍戶制到後面的募兵制。萬曆晚期的財政很難支持軍費的支出。當時一般士兵軍餉是每年十八兩,而當時經略軍務的宋應昌答應東征援朝士兵一年43兩左右。宋應昌在位時,都得以實行。而第二次抗倭援朝戰爭前,宋應昌被解職了,軍餉未能按期發放,這就埋下了隱患。

賞金:入朝作戰大家都是出生入死,提著腦袋拼命去打仗。戰前答應的賞金一直沒有兌現,這讓士兵們寒心,也是引起兵亂的一個重要原因。宋英昌為了能提高士氣,激發戰鬥力,優待入朝作戰士兵的初衷是好的。但他離職後一切都不能兌現,這反而成了士兵的情緒失控,引起兵亂的原因。

2. 內鬥南北之爭:

軍中:戚家軍都是浙江人--南方人。第一次抗倭援朝戰爭中,吳惟忠率領3700多戚家軍參戰,戰功卓著。軍隊統帥李如松(北軍的靈魂人物),在軍功分配上,偏向北軍,把南軍的戰功分到北軍頭上。比如平壤的“首敘”之功,是吳惟忠奮勇先登,結果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功勞卻被北軍將領楊元佔了。李如松這做法引起南兵的憤怒。南兵沒有得到公正對待,事先許諾的獎賞也不到位,明軍內部北兵與南兵之爭愈演愈烈。

朝中:南北之爭,在朝堂上,也是表現得非常明顯。南方的靈魂人物張居正、戚繼光去世後,繼任者多是北方人。支持南兵的宋英昌被罷官後,南兵更沒有話語權了,之前一切的承諾都找不到兌現的人。薊鎮總兵王保就是北方人,薊鎮兵變的爆發,就是南北矛盾的爆發,南兵被北方軍官誘殺,隨後扣上個謀反的罪名。

薊鎮之變這樣的事情肯定是哪些制度、哪些環節上出了問題,可惜萬曆皇帝和群臣選擇性忽略了。不去解決財政和內鬥的根本原因導致明朝最終的倒塌!

萬曆皇帝


沙雅筆記


苦命的戚家軍。

1、戚家軍威名。

確切地說,戚家軍是一支底層人組成的戰鬥力強悍的部隊。戚家軍又稱義烏兵、浙軍,1559年成軍於浙江義烏,成立之初總兵力只有四千人,主力是義烏的農民和礦工。戚家軍之所以叫戚家軍,主要還是因為戚繼光。戚家軍賴以成名的,是嚴明的軍紀,職業化的訓練水平,戚家軍用當時最先進的裝備,百戰百勝的戰績和高達十餘萬級的殺敵記錄,被譽為“16至17世紀東亞最強軍隊” 。戚家軍成立最初的任務是打擊“倭寇”,後來逐漸成為明朝最具有戰鬥力的部隊之一。


2、戚家軍的覆滅。

渾河血戰是戚家軍的最後一戰。面對清兵的瘋狂進攻,戚家軍拼死抵抗,打出了明軍的威風,無奈清軍的攻勢太猛烈,明軍逐漸敗下陣來,瀋陽失守後,努爾哈赤率領大軍包圍了明軍,為了能夠最大限度殺死明軍的有生抵抗力量,努爾哈赤調集部隊展開輪番進攻,戚家軍不斷變換作戰方案,靈活機動的痛擊敵人,清軍損失慘重,努爾哈赤苦不堪言,在連續不斷的攻擊下,由於沒有有效的支援,孤立無援明軍戰鬥力逐漸下降,在多番對抗之後彈盡糧絕,只能與敵人展開貼身肉搏,戰鬥極其慘烈,戚家軍都殺紅了眼,只見血肉橫飛,屍橫遍野,可憐的戚家軍最終寡不敵眾,幾乎全軍覆沒。血戰過後,朝廷派官員下來安撫,一身重傷的倖存士兵,沒有要求任何封賞,只要求能夠儘快編入其它作戰部隊,好為死去的兄弟報仇雪恨,血染疆場,這就是戚家軍寧死不屈的精神,只可惜渾河一戰,耗盡了浙兵的所有的有生力量,自此世間再無戚家軍。


智者說歷史


萬曆22年10月,遼東巡撫李化龍向朝廷彙報,此前參加抗倭援朝歸來的南軍,從義烏、金華增補滿員,仍為原來的3700人。

因為新募了兵員,但是朝廷又沒給補充軍隊的銀子,就動用了南軍安家費和南軍軍餉。原本這軍餉朝廷就給得不到位,未能按照此前答應的標準給付。


這就導致了萬曆23年“防海兵以要挾雙糧鼓譟”的事件。其實從《明實錄》對這次事件的稱呼,就可以看出,朝廷是把“雙糧”當做事件問題的重點的。

就是這隻軍隊此前都是“雙餉制”的,但是朝廷接管後,認為不合理,應該恢復和大明其他部隊普通士兵一樣的待遇。但問題是按照普通待遇的大明士兵是否還能拉出去打仗?

當時李如松率領的“遼東鐵騎”也是“雙餉制”的。結果拉到朝鮮去的軍隊,都是“高傭特種軍隊”。抗倭援朝一次戰役前,李如松遲遲不到位,也有糧餉不到位的因素。

但是這支南軍很顯然沒有李如松的底氣,硬是被兵部侍郎宋應昌額外承諾給忽悠過去了。但是回來之後,發現仗打贏了,自己也死人了,但是朝廷答應的糧餉沒有到位。


另外說他們是兵變,就連《明實錄》也不同意,因為他用了“鼓譟”一詞。啥意思?就是“和平請願”,參加的人沒有帶兵器。

沒有帶兵器能算兵變麼?顯然不能算。但是問題來了,王保仗著自己的後臺是兵部尚書石星,決定剷除大明九邊重鎮裡唯一的非北方勢力南軍。

總兵王保與南兵有小忿,遂以激變聳惑軍門,千三百名保盡誘殺之,人心迄憤惋,故招募鮮有應者。——明·諸葛遠聲《兩朝平壤錄》

這裡說得很清楚,王保手段惡劣,是誘殺。殺了多少南軍呢?1300個。這個數據應該比《明史》裡的百餘人更值得采信。因為萬曆25年以後,南兵的編制一直都是2000多人。

對於這事,朝廷的態度是什麼?處理得非常好,王保升官加爵;“南兵鼓譟罪首叛胡懷德及偽軍師李無逸等凌遲、斬首有差,仍令梟示各邊鎮。”

其實發生這種事情,在張居正死後,就非常平常了。因為內閣和邊將穿一條褲子,甚至最終導致了大明的滅亡。孫傳庭後來怎麼死的?洪承疇為什麼投降滿洲?明朝的後期每個閣臣上臺,背後必然都有遼東系將領的影子。


而這支駐守在薊州的海防兵,在《明史·王保傳》中說得很清楚,“薊三協南兵營,戚繼光所募”。也就是傳說中的“戚家軍”。

但那會已經不能叫“戚家軍”了,只能叫“南兵”或者“浙兵”,當時這支軍隊的軍事統帥是吳惟忠。如果有後臺的話,也就只能算是朝廷內的兵部侍郎宋應昌。這比起萬曆10年以前,主帥戚繼光,後臺內閣首輔張居正,實在是沒法比。這支“16世紀地表最強步兵”,就淪落成了後孃養的了。

早知道戚繼光在的時候,這支軍隊絕對是“高薪特種部隊”,不但基礎底薪高,而且打仗有獎勵,有提成,以及比其他軍隊更高的安家費。大致一個戚家軍士兵一年的收入多的時候在近百兩。


所以浙兵東征之前,朝廷是答應過按照原來算法給糧餉和提成的。但是事後,連宋應昌都下臺了,自然沒人兌現這個承諾。結果發了句牢騷,差點全軍覆滅。

簡直無處話淒涼。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朝廷又是這樣的態度。“戚家軍”的結局自然也是可想而知。

渾河血戰,2000多浙兵奉命援救瀋陽,結果被後金2萬騎兵包圍,苦戰無援,最終就再無浙兵了。而義烏、金華因為明末常年徵兵,幾乎也到了無壯丁的可徵的地步。


炒米視角


大明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在明朝北方軍事重鎮薊州城內爆發了一場似乎並不起眼的兵變。

說它不起眼,是因為如今的我們很難了解到其中的真相,因為當年朝廷的刻意隱瞞,眾多史家都對那場譁變保持緘默。但是當年參與兵變的士兵並不是普通的士兵而是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戚家軍,就導致了很多人又對那場兵變抱有極大的興趣。

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完成東南抗倭任務的戚家軍被調往北方,鎮守薊遼,在那裡,戚繼光針對蒙古人的作戰特點,對戚家軍進行改造訓練,並先後多次打敗南侵的蒙古人。

然而令戚繼光沒有想到的是,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精銳部隊會在二十多年後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關於那場薊州兵變,《明史》沒有任何記載,而《明神宗實錄》也只有寥寥幾字:

己未,防海兵以要挾雙糧鼓譟,薊鎮督撫道臣擒其倡亂者正法,餘黨盡驅南還,奏聞兵部覆請,報可

根據這段記載,我們不難看出,那次兵變的表面原因是,戚家軍以兵變為要挾向朝廷索要軍餉,而薊州總兵王保則以此為藉口誅殺了參與兵變的士兵,至於那些沒有參與兵變的士兵則盡數被驅逐回南方,之後王保將此事奏報朝廷,朝廷予以默認。於是,威風一時的戚家軍就這樣被自己人剿殺在了自己駐防的薊州城內,對此,筆者感到非常的痛心。

那麼,當年為朝廷立下大功的戚家軍為何會因為軍餉而發動兵變呢?

其實,筆者個人認為,當年戚家軍發動兵變一事是假,但索要軍餉一事是真,而索要軍餉所反應出來的則是當時戚家軍所受到的種種不公平的待遇,這才是戚家軍最終被剿殺的根本原因。

當年隆慶皇帝調戚繼光北上,主要是戚繼光率領的南兵戰鬥力極強,讓他們面對蒙古以及日益強大的女真人,可以加強北方的防禦,此舉也得到了張居正等朝中大臣的全力支持。

但是令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隨著張居正的去世,戚繼光很快遭到打壓,最終遭到罷免抑鬱而終,一代名將就此隕落。戚繼光離開後,戚家軍在老將吳惟忠的帶領下,繼續征戰沙場,他們迎來的最後一戰便是萬曆三大徵之朝鮮戰役。

關於朝鮮戰役中戚家軍的表現,朝鮮人的評價最為中肯:

南兵不顧生死,一向直前,吳惟忠之功最高

事實上,平壤戰役中,吳惟忠打的最為勇猛,也是第一個攻入平壤的,而且吳惟忠治軍嚴格,深受朝鮮地方官員百姓的尊重:

(吳惟忠)性簡約,馭眾嚴整,秋毫無所犯,民甚悅服。

由此可見,雖然失去了戚繼光,但是吳惟忠所率領的戚家軍依舊是明朝最閃耀的光芒,可是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遭到北兵的嫉妒,繼而遭到打壓。

此種情況,從戰後吳惟忠以及戚家軍遭到的種種不公平待遇可以看出來。

前面說過,吳惟忠當時參與朝鮮戰役取得的功績最高,而且主將宋應昌也曾許諾過先進入平壤者當居“首敘”之功,按此條件,“首敘”之功非吳惟忠莫屬,可令人沒想到的是,“首敘”之功最終被北兵將領楊元所得,而此事引起南兵及南方將領的不滿。對此,接替宋應昌的顧養謙也曾說過:

平壤之捷,先等者各有其人,而歸之楊元,則眾論不平。

那麼,吳惟忠遭到不公平待遇僅是個例嗎?答案並非如此,事實上當時以戚家軍為主的南兵所展現出來的戰鬥力以及軍紀,還有將領的素養都是北方本土軍官士兵所不具備的,朝廷對他們的重用甚至不遠千里調派他們到北方駐守邊關重鎮就已經觸及到了北方本土軍官士兵的利益,所以在朝鮮戰役中,南兵處處受到北兵的打壓,對此,朝鮮人有非常詳細的記載:

當初南兵先登有功,而李提督(李如松)不為錄功,是以南兵多怨對者

除了功勞被搶之外,南兵還受到了剋扣餉銀的不公平待遇:

以月銀不給事,人多怨詈

當初戚繼光北上,朝廷答應給戚家軍的餉銀要遠高於普通士兵的餉銀,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朝廷需要用更多的餉銀來保持戚家軍的高昂的戰鬥力,二是戚家軍都是義烏人,他們跋山涉水,不遠千里來到北方本就應該給他們增加餉銀。

可是,隨著張居正,戚繼光的相繼去世,戚家軍的餉銀便時常遭到拖欠,再加上朝鮮戰役中功勞被搶奪,導致戚家軍將士們心生怨憤,於是發生聚眾索要餉銀一事也並不為過。

但是自古以來,不管因何原因,士兵聚眾鬧事影響非同小可,戚家軍單純聚眾索要餉銀恰好被當時的薊州總兵王保所利用。

王保是北方將領,早就對這些南兵不滿,於是他心生毒計,將那些聚眾的戚家軍全部剿殺殆盡,而後奏報朝廷這些人意圖謀反,自己則是先斬後奏。

因為王保的行為得到了以兵部尚書石星,御史馬文卿的支持,所以萬曆皇帝也沒有派人去調查這件事,於是三千多戚家軍就這樣成了北兵們的刀下冤魂,而隨著他們離去的還有薊遼地區曾經固若金湯的防守體系,二十多年後,明朝面對後金的崛起一敗塗地,最終在內憂外患下滅亡。


鹹魚閒聊


萬曆二十三年,最後一個戚家軍在擊敗日本倭寇入侵後,死在了隊友刀下。

1、練兵

薊鎮是大明朝沿邊九鎮中對抗女真、蒙古部族的重要防線,戚繼光到任總理練兵事務節制四鎮兼薊鎮總兵官後,他發現與自己手下常年和倭寇拼殺的戚家軍相比,這些薊鎮兵鬥志鬆懈、紀律渙散。

為了完成朝廷交代的練兵職責,戚繼光從浙江調來了三千人左右的戚家軍,用來當作 “ 師範”訓練薊鎮兵。

這支戚家軍由於是從南方調來,所以,又被稱作薊鎮三協南兵。

別看人數看上去只有三千人,要知道戚家軍的總人數也只有4000人,他們卻在戰場上完成了身兼百戰,無一敗的傳奇記錄,可謂是精兵中的精兵。

2、征戰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萬曆二十年,豐臣秀吉率大軍進攻朝鮮,想要一舉兼併朝鮮,朝鮮急忙嚮明王朝求救。

萬曆皇帝大手一揮,立馬抽調北方邊軍前去救援,其中薊鎮去的,就包括曾經戚繼光手下的戚家軍。

【注,戚繼光已在四年前病逝。】

戚家軍到達朝鮮後,明軍領軍的提督李如松曾許諾:

“先上城者與銀三百兩 , 或授以都指揮僉使。”

“先登平壤者給銀萬兩。”

戚家軍聽到這獎勵標準後,激動得不得了,要知道當時他們的年薪不過18兩銀子,這300兩、一萬兩,已經可以讓他們下半輩子和家人過上幸福生活了。

所以,戚家軍將士們在戰場上表現得非常英勇,最先登上平壤城的便是他們。

據《萬曆三大徵考》考證,此戰結果:斬獲倭級一千五百有餘,燒死六千有餘,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餘。

本來,這場戰爭論功勞,戚家軍與楊元當屬第一:“門下與戚將軍等冒險先登 ,功居第一 。”

事後,在分配功勞時,由於李如松素來不喜這些南方來的戚家軍,卻把功勞都給了楊元一人。

由此,戚家軍和北方將領的矛盾,便由原來的不滿,激化到了抹殺功績、斷人前程的地步。

3、最後一個戚家軍死在了隊友刀下

萬曆二十三年,戚家軍作為抗倭功臣歸國後,不僅沒有得到該有的戰功榮譽,他們就連自己的工資都幾個月沒發了。

實在氣不過的戚家軍,每天就在軍營中,拿出戰鼓使勁敲擊,討要軍餉。

朝鮮都監大臣李德馨提到 :以月銀不給事 ,人多怨詈。而李提督以我慶州安康之戰敗, 歸罪於南人, 罷斥吳惟忠。

吳惟忠是戚家軍的組建者之一,他是戚繼光的左膀右臂,因為要軍餉一事,當時吳惟忠被罷官放回鄉里。

主將走了,餘下的戚家軍就成了一盤散沙,這一下子,北將再也按捺不住心中對戚家軍的憎恨。

於是,昌平總兵官王保把戚家軍騙到演武場上,然後埋伏在此的明軍立馬殺了出來,打了戚家軍一個措手不及。

《 朝鮮宣祖實錄》:建昌營調南兵三千留養 , 以備倭之緩急。 而十月間 , 以離家日久 , 錢糧不加 , 含忿謀作亂 。事覺 ,殺三千三百餘口 。

《明史》:保誘令赴演武場,擊之,殺數百人,以反聞。

萬曆二十三年,最後一個戚家軍死了,死在了對友的刀下。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1】《明史·王保列傳》

【2】《明史·戚繼光列傳》

【3】《兩朝平攘錄》

【4】《明神宗實錄》

【5】《 朝鮮宣祖實錄》


腦洞趣味歷史


戚家軍,毫無疑問的明軍精銳,但說戚家軍就是明朝最精銳的部隊倒也部隊,畢竟戚家軍只是在抗倭上表現亮眼,雖然也北上抗擊後金,進軍朝鮮,但都算不得一支不敗之師。

戚家軍,作為明軍精銳之一,結局如何?

史冊記載中,戚家軍的結局是被屠殺殆盡的,為何戚家軍會被誅殺?因為朝廷欠了戚家軍的糧餉,對待戚家軍,朝廷並沒有第一時間出錢安撫,而是直接命薊州總兵王保帶人將這支部隊屠戮殆盡。

說到底,戚家軍就像是宋朝的岳家軍一般,都是一種私人性質的武裝部隊,雖然也是隸屬於朝廷,但在戚繼光手下的時候,戚家軍就已經是一支百戰之師,抗擊倭寇,戚家軍靠的僅僅是一個字“莽”嗎?自然不可能,最初的戚家軍,因為是南方人組建的部隊,未經歷過戰火的洗禮,面對慘忍的日本武士,大多也懷揣一種怯懦心理,但在戚繼光的重金懸賞之下,戚家軍氣勢大振,再加上戚家軍武器裝備上天生剋制倭寇,因此,戚家軍越打越生猛,越打越強,直到後來正式成為了一支百戰之師。

戚家軍的工資大概有多少?簡單來講,戚家軍中的每一人每年能夠獲得大概十兩銀子的工資,這筆錢看起來並不多,但這不過是戚家軍收入的一小部分,戚家軍的基礎工資低,但殺敵的收益卻很高,一小隊的戚家軍,每殺掉十個倭寇,就能得到數百兩的賞銀,這也註定了,戚家軍想要拿到更多賞銀,就只能不斷的斬殺敵軍。

所謂戚家軍忠心耿耿之類的話,其實在某種層面上也是名不副實的,戚家軍是由戚繼光一手組建出來的,組建之初,戚繼光就決定了戚家軍是一支以抗倭為主,賺錢為輔的半僱傭形式的部隊,激起戚家軍血性的,不僅僅是戰場上的刀光劍影,還有戰後的豐厚報酬。

為何戚家軍會被殘酷殺害?

而在張居正去世以後,以張居正為後臺的戚繼光也隨之垮臺,戚家軍可以說是一支隸屬於戚繼光個人的軍隊,戚繼光一走,戚家軍換了領導,戚家軍自然最終是要崩潰的。

雖然戚家軍參與了平壤戰役,在抗日援朝中做出過不小貢獻,但因為萬曆二十三年的時候,明朝財政已經開始捉襟見肘,參與平壤戰役之前,李如松就曾經對戚家軍誇下海口,只要打勝了仗,會給足夠的獎賞,承諾是真的,但現實卻又不允許,因為高層變動,李如松曾經承諾戚家軍的糧餉也遙遙無期,因此,戚家軍開始為自己討薪。

因為資金捉襟見肘,於是乎,亂軍之中,薊州總兵王保就將三千餘名戚家軍一網打盡,自此戚家軍成為了歷史。

一個總兵王保就敢直接鎮壓戚家軍嗎?自然不可能,不用想,王保上面肯定還有人,雖然戚家軍已經消失了,但戚家軍的威武形象卻永遠的留了下來。


魏青衣


戚家軍被殘酷剿殺,起於一場兵變!兵變的背後,是“南北”將領不和、派別之爭,是朝廷內部官僚之爭;更是明朝軍隊制度、政治制度的腐敗僵化所致。

薊州

萬曆皇帝時期,東北、西北邊境,一直被南下的大金、蒙古騷擾不斷,而薊州,作為明朝的邊防重鎮之地,對拱衛中央、保衛京畿有著不可頂替的作用,可以說“守薊州就是守京畿”,可想而知,薊州的分量是有多重!作為明廷九邊防務的重中之重,薊州有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獨特功能!


而在此守邊的北方將領,在對付南下兇猛的蒙古兵時,卻顯得很是“力不從心”,吃了不少敗仗。戚繼光因為在與南方倭寇之戰中,立下赫赫戰功,聞名中外。後來在朝廷給事中,吳時來的舉薦下,被調往薊州,擔任神機營副將,南方而來的戚家軍,從此坐鎮於薊州。

然而如此強悍的一支戚家強軍,為何在調往北方後,卻被殘酷的剿滅了喃?

一場薊州兵變,引來不僅是邊疆危機,更是朝廷危機

《萬曆實錄》記載:“萬曆二十三年十月,己未,防海兵以要挾雙糧鼓譟,薊鎮督、撫、道臣擒其倡亂者正法,餘黨盡驅南還,奏聞兵部覆請,報可。”

從《萬曆實錄》中,我們可以看到,“防海兵”其實就指從南方而來的戚家軍隊,“雙糧故噪”,說明戚家南兵是由於拖欠兵餉,而引發群情激奮,進而“辭職不幹”。而善後處理的結果是:涉及薊州地區所有的軍政領導:從總督、巡撫、到道臣一律“亂者正法,餘黨盡驅南還”。



  • “亂者正法”,我們應該怎麼來理解?

《朝鮮宣祖實錄》記載:“建昌營調南兵三千留養,以備倭之緩急。而十月間,以離家日久,錢糧不加,含忿謀作亂。事覺,殺三千三百餘口。”

從這份朝鮮實錄來看,當時建昌營的三千南兵(戚家軍),因為索要錢糧而被殘忍殺害,也就是說光是士兵“亂者正法”者,就達三千三百人之多。

而薊鎮三協的南兵,都是戚繼光特意從南方調來,人數有縱萬人之多,可謂是戚家軍的主力部隊,調來的目的,本來是欲作“師範”,以練北兵。

但僅在事變一週之後,京營佐擊的陳雲鴻,就被授予遊擊的職銜,與原任遊擊季金“統押防海南兵,發回原籍。有不聽命者,以軍法從事。”

這支強悍的戚家軍,在不久之前,還在朝鮮戰場上叱吒風雲,但僅僅一週之後,居然鋃鏜入獄,淪為囚徒,血灑西市,不可謂不是悲哀!

  • 那麼這場兵變的劊子手是誰了?是北部薊州總督王保!

《明史·王保》記載::“薊鎮總兵官張邦奇被劾, 命保與易任……薊三協南兵營, 戚繼光所募也 ,調攻朝鮮,撤還,道石門,鼓譟,挾增月餉,保誘令赴演武場,擊之,殺數百人,以反聞。

《明史·王保》已經記載的很清楚,王保為薊州總兵官,以南兵“挾增月餉,保誘令赴演武場,擊之”,王保表面上是因為南兵“以糧餉聚眾鬧事”,而殘忍的把幾千萬餘名士兵“誘殺擊之”,但背後其實是,以王保為首的北派,和“南派”將領的不和,他們之間深刻矛盾的產物。


明面上,兵變主因是“要賞結聚”、“挾增月餉”,索要“雙糧”引起,但雙糧、賞銀本來就是東征特設待遇,自東征首任經略宋應昌以來,一直都在執行。

平壤戰役,南兵取得大捷,但宋應昌卻對南兵的酬功之言,久久不能兌現。

萬曆二十一年二月,東征經略宋應昌:戰前曾給南兵許諾、戰後也得到承認,南兵有“首敘”之功,但最後歸卻之於楊元,說是:“門下與戚將軍等冒險先登,功居第一。”

楊元是經略宋應昌的中軍官,把戚家軍的功勞,安排在他人的頭上,自然引起了軍中眾論不平、難以服眾。


這樣處理的結果就是:“南北將領分為二心,彼此媒孽,是以功罪淆耳。”這從側面說明了,平壤酬功不平,是導致了南北將領不和的主要原因,但南北將領不和,實質上也是南北派別之爭的產物,正所謂:“一山豈能容二鳥!”

總結

薊鎮南兵是戚繼光調募而來,但戚繼光的頂頭上司張居正一死,戚繼光隨即南調,副將吳惟忠也被廢黜,南兵被屠,這一等等系列事件,我們很難不被聯繫起來。

因為北直御史——郭實彈劾東征經略宋應昌,這是“圍繞國是”之爭的發端,是“內閣與六部的關係很成問題”的趙、張位內閣的一個表現,也是反對派東林黨人在爭取確保政治批評自由、獨立監察權和儘量擴大言論渠道而積蓄力量的一個過程。


因此,無疑也是浙黨、楚黨、昆黨、齊黨等政治集團和力量成長或形成的過程。南兵因其鮮明的地域特色,在頗具地域特色的政治爭鬥中,我們可想而知,他們不可能置身事外。在薊州兵變中,政治利益集團背後的地域分野影子,是明朝廷內部官僚集團之間的一種縮影!

而這個事變,顯然沒有處理好,說明,明代不僅在政治上,包括在軍制變革的道路上,也出現了問題。

作為明代九邊重鎮的薊鎮,是明朝戰略防禦體系的中心,在隆、萬年間,戚繼光就已經在此駐守、練兵十六年,薊鎮已成無可爭辯的軍事重心,這裡發生的兵變,我們可以看出。這無疑給明朝一種提示或者暗示:
(戚繼光將領)


那就是明代的軍事防禦體系,一定出現了問題,存在嚴重的漏洞。在兵變僅僅二十年後——萬曆四十四年,東北的建州女真宣佈立國,再過十餘年——崇禎二年,後金的軍隊已長驅直入,直趨北京。明亡的時間,很快就要到來,而戚家軍被殘忍殺害,無疑是加快了明亡的腳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